《11.永遠的白衣戰士》教材解讀
《永遠的白衣戰士》是四下第四單元的第一篇課文。這一單元共四課,屬于愛的主題,分別表現的是對職業的愛,他人的愛,母親與兒女之間的愛,對比自己弱小的愛,葉欣身上表現出來的,更多的是一種對職業的熱愛,對他人的關愛。
題解:永遠是個副詞,表示時間長久,沒有終止。這里,永遠有永恒的意思。永遠的白衣戰士,反復讀一讀,包含著一種懷念,一份不舍,一種敬仰。
白衣戰士,乍一看到這個名稱可能會感到奇怪,聽說過白衣天使,解放軍戰士,還真沒大聽說過白衣戰士。那么,自然會有疑問:白衣戰士是誰?為什么稱為白衣戰士?而且還是永遠的白衣戰士?
我們常說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提問是學習的第一步,有了問題,才有了學習的好奇心,才會深入地進行學習。
科室里似乎仍回蕩著她那爽朗的笑聲,病人似乎仍感受到她那春風般的關切與撫慰。【似乎,是仿佛,好像的意思。兩個似乎,仍,值得推敲,葉欣走了,但是她好像又沒有走,課文用了一個蒙太奇的手法,依稀再現了葉欣的音容笑貌。似乎仍能聽到她爽朗的笑聲,感受到她春風般的關切與撫慰,她用自己的熱情與無微不至的關懷帶給大家的是永遠的懷念。】在萬物復蘇的陽春三月,47歲的護士長葉欣卻永遠地走了。【此處永遠照應課題中的永遠,因為葉欣永遠地走了,所以,她也就化為永恒,永遠留在人們心目中。】她倒在了與非典型肺炎晝夜搏斗的戰場上。【這里概括說了為什么稱葉欣為白衣戰士的原因。她是白衣天使,更是一名戰士,面對傳染性極強的非典型肺炎,不懼怕傳染,英勇地與非典作斗爭,晝夜不息,光榮地倒在與非典型肺炎晝夜搏斗的戰場上,她已化身為白衣戰士】
2003年春節前后【時間的承轉,這是倒敘的手法】,一種極具傳染性的疾病——非典型肺炎在廣州一些地區流行,葉欣所在的醫院開始收治“非典”病人。【簡單介紹非典流行時間,地區】
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既然是戰爭,就是殘酷的,再次點明與非典抗爭的艱巨性,復雜性,殘酷性】
隨著醫院“非典”患者的急劇【說明速度是飛快的】增多,葉欣身先士卒【需要理解一下身先士卒的意思,多用來比喻領導干部走在群眾前面,葉欣是護士長,搶救工作她總是走在前面】,從2月8日便開始加班,忙的時候甚至拒絕接聽家人的電話。【非典時刻,作為醫護人員的家屬,最擔心的莫過于他們的安全,擔心他們被傳染。打個電話報個平安,實乃人之常情。可是,葉欣忙的時候甚至拒絕接聽家人的電話,這不是從側面反映搶救工作的超強度嗎?此時的葉欣,恐怕滿腦子里都是搶救病人了。這是高度敬業的一種表現,一般人恐怕做不到,但是,葉欣是這樣做的。】
原有冠心病的“非典”患者梁先生,因發熱咳嗽前來急診,短期內病情急劇惡化,呼吸困難,煩躁不安。【寫出了非典病人的基本癥狀,同時也說明這個病確實很可怕。急劇惡化,呼吸困難,很難受。】葉欣迅速趕來,嫻(xián)熟地將病床搖高,讓患者呈半坐臥位,同時給予面罩吸氧,靜脈注射強心藥,監測心率、血壓、呼吸……【這一句寫葉欣搶救非典病人,短句的連接,寫出了情況的緊急,葉欣動作的嫻熟,同時也反映出葉欣等醫護人員的搶救工作做得多,高效,有序,這是搶救工作的高效率的具體表現。省略號則省略了他們做的很多工作。】兩小時過去了,患者終于脫離了危險【終于,寫出了搶救工作的艱難,他們等于跟時間賽跑,延誤了搶救,就等于放棄了一條生命。】。葉欣顧不上休息,又拖著疲憊的身軀投入到對另一個患者的搶救中去。【這句話寫出了搶救工作的高強度,本來在短時間內做這么多工作,在急促、緊張的工作狀態下,人是非常容易疲勞的。可是,葉欣卻顧不上休息,又拖著疲憊的身軀投入另一個患者的搶救中去。此時的葉欣,已經47歲,在護士中當屬年長者,可是,她并沒有休息,而是打完一仗又接著一仗,年輕力壯的人也受不了啊,此時的她,在當時那種緊急的情況下,已經停不下來了,這是高度地投入地工作狀態】高效率,高風險、高強度、高效率,葉欣像一臺永不疲倦的機器全速運轉著,把一個又一個患者從死神手中奪了回來。【高效率,高風險,高強度,高效率,高度概括了葉欣及醫護人員搶救工作的特點,四、五、六三個自然段正是以此為中心展開。葉欣像一臺永不疲倦的機器全速運轉著,這句話是一個比喻句,是對前文葉欣工作狀態的一個形象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