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桃花水》說課稿
現(xiàn)在誰能告訴大家,是什么,像一串小鈴鐺輕輕地走過村邊?
出示課件:說話訓練:是_________的聲音, 像一串小鈴鐺輕輕地走過村邊。學生根據(jù)理解會說是豎琴的聲音,是浪花的聲音,是纖細的低語等。這樣的設計既訓練了能力,又回顧了這一小節(jié)。
(三)小組間對話,想象“水清如明鏡”
1、小組合作學習,(出示課件:默讀課文5、6自然段,想象畫面,可以畫出你想到的畫面,也可以通過朗讀來表達你的感受。)
現(xiàn)代教學論指出:“教學過程沒有交往,沒有互動就不存在或發(fā)生教學。而“小組合作學習”是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溝通、學會合作交流的有效途徑。因此,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我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
五六分鐘之后小組展開匯報:學生或有感情朗讀或展示自己的畫,這些成果其實都是學生對文字理解、感悟的表現(xiàn)。
2、了解省略號的妙用。
教學省略號先讓學生展開想象,然后教師補充資料的形式進行。(課件出示:是啊!三月桃花水它看見————;它看見————;它看見————;它看見———— ;它看見————……想象一下,它還看見了什么?瞧,從省略號的背后老師也看見了——(教師補充圖片,體會省略號的妙用。)這時讓學生想象讀、比賽讀,讓學生透過文字感受三月桃花水如明鏡一樣美麗。
3、總結全文,升華情感
此時學生情感被激發(fā),感情自然流露,師生接讀讀出了情,讀出了對三月桃花水的喜愛,達到了情景交融。
(四)對比閱讀,感受風格的不同
北師大版教材十分注重單元整合,提倡單元備課,因此本環(huán)節(jié)我將風格迥異的《三月桃花水》和《春潮》對比閱讀,讓學生感受風格的不同。對于我們的孩子來說輕柔的三月桃花水較難把握,因此我準備配樂范讀3——6自然段。我對孩子們說:“從你們的朗讀中,我感受到了江南春天的詩情畫意,處處洋溢著陰柔之美。老師也忍不住想讀了?愿意聽嗎?師配樂朗讀三月桃花水第3自然段。(生談感受)
孩子們,還記得氣勢磅礴的二月《春潮》嗎?讓我們一起朗讀《春潮》第3自然段,再次感受春潮不可抗拒的威力。通過師生對比閱讀,兩篇文章的風格不言自明。
第三:熟讀成誦,自主積累
本文用優(yōu)美的語言為我們勾畫了一幅美麗的春水圖。課文篇幅雖然較短,但語言優(yōu)美,適合學生反復品讀,積累語言。因此,課堂為學生提供充分的積累空間,讓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第四:回顧重點,總結全文
為了讓學生整體把握全文,此時回顧重點,總結全文使文章從整體——部分——整體,形成一個完整的教學鏈條,體現(xiàn)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點。當學生回顧課文后,我總結:孩子們?nèi)绿一ㄋ褙Q琴,像明鏡,更像一把小提琴,彈奏著春天美妙的旋律。(板畫)
第五、推薦作業(yè),自主選擇
課標提出:要重視學生的閱讀積累。結合教材對學生摘錄筆記的要求及單元目標,我設計了較靈活的作業(yè):
1、摘抄積累《三月桃花水》中優(yōu)美的段落。
2、將《三月桃花水》這篇課文讀給同學、老師或爸爸媽媽聽,讓他們感受春水的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