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桃花水課堂實錄
教材分析:
《三月桃花水》是北師大版試驗教材第八冊第二單元的一篇課文。本文用優美的語言為我們勾畫了一幅美麗的春水圖。課文篇幅雖然較短,但由于作者在文中運用了排比句、擬人句、比喻句、對偶句等多種句式,語言優美,適合學生反復品讀,積累語言。
學情分析:
本課教學內容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易激發閱讀的興趣,學生能抓住文章的主要部分認真閱讀,邊讀邊思、邊思邊圈畫,綜合運用學過的閱讀方法邊讀邊思考,大膽表達自己的閱讀感受和體驗,有積極表達的愿望和一定的口語表達能力,容易與文本產生共鳴。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五個,會寫11個。
2、與《春潮》對比閱讀,體會兩篇課文在語音、語速和用詞方面的不同,培養學生比較閱讀的能力,接受文化熏陶,提高思維水平。
3、體會文中的排比句、擬人句、比喻句、對偶句等句式,體會作者用詞造句的妙處。
4、讓學生在熟讀成誦中,達到積累語言、提高表達能力的目的。
教具準備:
準備一段悠揚的樂曲,指導學生配樂朗讀,為平實的語言注入美的元素。
教學重難點:
重點是與《春潮》對比閱讀,體會兩篇課文不同的風格,培養學生比較閱讀的能力。難點在體會文中的排比句、擬人句、比喻句、對偶句等句式,體會作者用詞造句的妙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
1、(師):同學們,昨天,我們還沉浸在以銳不可擋之勢滾滾而來的二月春潮里,今天,三月桃花水猶如一首舒緩輕柔的小夜曲向我們涓涓流來。(播放小溪流水的聲音課件)
2、(師):板書課題
(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自學字詞,整體感知:
1 (生):自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2、(師):出示生詞
(生):自己讀
(師):指名讀。(出示的生詞包括含生字的,和以前沒接觸過的,如:催促、應和)
3、(生):交流
(師):同學們在預習時通過查字典解決了哪幾個詞語?
(生):輕柔、鳴響、沉醉。
4、(師);默讀課文,讀完后想一想:三月桃花水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檢查學生讀書的收獲,引導學生讀文章一定要從整體感悟。教師相機板書:水清如明鏡 水聲如音樂)
三、精讀悟情 :
(師):讀了課文之后,三月桃花水那悅耳的流淌聲和清澈的身影已經給同學們留下了印象。這就是你們讀書所得。讓我們再用心讀讀課文,圈一圈、畫一畫有關的語句。
(生):再次默讀。
(師):用不同的讀書記號做批注。
“水聲如音樂”――
1、(師)用一自然段的第一句設問句作引:是什么聲音,像一串小鈴鐺,輕輕地走過 村邊?
(生):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豎琴”(精讀四自然段。)
2、(師):你聽到奏出了什么樣的樂曲?
(生):奏出了鼓點,鈴聲。
3、(師):它是怎么奏出來的?
(生):(三月桃花水——豎琴,桃花水波紋——琴弦,細白的浪花——鼓點,水流的聲響——鈴鐺聲)
4、(師):聽音樂,想象情景,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5、指名交流。
(生):我仿佛看到了青蛙蹲在荷葉上,呱呱的歌唱。
我仿佛看到了蝌蚪在游戲,互相追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