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語文上冊期末復習資料人教版
第5課《古詩兩首》
1、讀古詩,說意思。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告訴我們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這樣一個道理。“緣”是什么意思。句意
也可以說詩人的觀察地點和角度在變化,所看到的景色也各不相同。如《畫楊桃》從不同角度觀察結果也不同。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陷入困境的情況下,使用這兩句。“疑”是什么意思,這兩句的意思。
“題、識、莫”的意思是什么?
2、多音字:重
第6課《爬山虎的腳》
1、讀課文,要求背誦全文,記生字。注意“虎、疊”。多音字:鋪、角、空
課文主要寫了什么?描寫了爬山虎生長的地方,爬山虎的葉子,爬山虎腳的形狀和特點,以及它是如何一步一步往上爬的,激發我們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強烈的興趣。課文中把爬山虎莖上長葉柄的地方的反面伸出枝狀的細絲比作是“腳”。把細絲比做“蝸牛的觸角”感受到爬山虎的腳很細,不容易被發現,作者觀察得很仔細。
2、爬山虎葉子的葉尖為什么一順兒朝下?為什么“在墻上鋪得那么均勻,沒有重疊起來的”?
因為爬山虎是一腳一腳往上爬,長出一只腳巴住墻,隨著長出嫩葉,再又長出一只腳巴住墻,又長出嫩葉,所以,葉子的葉尖一順兒朝下。 腳長在葉柄的反面,必須觸著墻生長,否則會枯萎,不留痕跡,所以……
3、觸著墻的爬山虎的腳和沒有觸著墻的爬山虎的腳有什么不同
第7課《蟋蟀的住宅》
1、讀課文,記生字。注意“蔽、搜、拋”。多音字“差、曲、彈、扒”。
課文大意:課文開門見山地引出說明對象,從蟋蟀對住宅的選擇寫起,由外到內寫出了住宅的特點,接著寫蟋蟀修建住宅的經過。體會蟋蟀吃苦耐勞、不肯隨遇而安的精神。
介紹住宅的外部:蟋蟀的住宅在一條傾斜的隧道,出口的地方有一叢草,門口收拾得很平坦,那是蟋蟀的平臺。
住宅內部的特點是簡潔、清潔、干燥、衛生。
2、“隨遇而安”什么意思,遇是什么意思。從哪里可以知道蟋蟀不肯隨遇而安?3、為什么說它的住宅可以算是“偉大的工程”?因為蟋蟀靠著簡單、柔弱的“工具”——自己的前足和后腿,一點一點挖掘出這樣整潔、衛生、干燥的巢穴
蓋房子經過:蟋蟀蓋房子時,用前足扒土,用鉗子搬掉較大的土塊,用后足踏地,用后腿上的兩排鋸推土撲開。
4、文中采用大量的擬人寫法,如“專家、主人、大廳、臥室、彈琴、唱歌、修理、休息”
從中體會到作者對蟋蟀的喜愛和贊賞。
語文園地二
1、詞語盤點
2、口語交際與作文:觀察要仔細,要反復地看,多個角度看。
3、我的發現:因為觀察得認真、細致,經歷了長期的觀察,所以作者才能把句子寫得這么具體、準確。
4、日積月累:以兒歌的形式告訴我們每月里的典型花卉。
5、成語故事:“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經有通盤的考慮和充分的把握。
文與可筆下為什么能出現一竿竿生動傳神的竹子?課文中哪句可以解釋文章的題目?
從哪些地方能看出他畫的竹子“生動傳神”?
*第8課世界地圖引出的發現
1、瀏覽課文,了解大意,記生字。
課文講的是年輕的魏格納在住院期間,用食指在地圖上畫著各個大陸的海岸線(起因),通過將地圖上的陸地進行比較,發現所有的大陸都能吻合在一起,經過不斷考察,提出大陸漂移學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