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顧茅廬教學設計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知道《三國演義》這部名著嗎?你知道這部書中的一些故事嗎?說說看。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其中的一個故事——《三顧茅廬》板書:三顧茅廬
二、初讀感知
“三顧茅廬”是一個成語,成語含義深刻,比較難理解。我們邊讀邊想:“三顧茅廬”是什么意思?老師提示一下:說的時候可以用上課文上的一些詞句。開始。
(引導學生說出:劉備帶領關羽、張飛三次拜訪諸葛亮,邀請他出山輔佐自己實現統一祖國的大業,諸葛亮被劉備的誠心誠意打動,出山輔佐劉備。指出:顧:拜訪)
三、由詞入境
師:課文中有些四字詞語很值得積累。
課件出示:三顧茅廬、蜿蜒起伏、青翠欲滴、秀麗宜人、群雄紛爭、茅塞頓開、恭恭敬敬、誠心誠意、疏疏朗朗、清澈見底
1、開火車讀。
2、這里的哪幾個詞是寫劉備對諸葛亮的態度的?通過這三個詞你感受到什么?(對諸葛亮尊重。)帶著這種情感讀讀這三個詞。
3、哪幾個詞是寫隆中的景色的?這幾個詞在那個自然段出現,請畫出來。
課件出示:
他們來到隆中,只見那里的山岡蜿蜒起伏,好像一條等待時機騰飛的臥龍。岡前幾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見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麗宜人。
(1)指名讀。
(2)隆中這個地方怎么樣?(美)
(3)從那體會到隆中很美?
(4)能把你的體會讀出來嗎?(指名讀、評價、范讀、練讀、指名讀,齊讀)
(5)你注意到“來到……,只見……”這個句式嗎?指導學生可以用這個句式寫一處景物。
(6)誰在這居住?(諸葛亮)諸葛亮是杰出的人才,這靈秀之地出現這樣的杰出的人物,你會想到那個成語?(板書:人杰地靈)
4、老師來板書兩個詞,雖然不是課文中的,但能幫助我們很好地體會人物的品格。(板書:求賢若渴、禮賢下士)引導學生說說意思。
這兩個詞是形容誰的?(劉備)
(1)引言:是啊,劉備從司馬徽 水晶先生那得知諸葛亮是當今的大賢,得到他的輔佐就可以成就大業時,求賢心情急切。曾兩次前往隆中拜訪諸葛亮,但都沒有見著,冬去春來,劉備第三次前往隆中,這次成功了。劉備憑什么打動了諸葛亮?(板書:誠心誠意)
(2)劉備的心到底有多誠,其情到底有多真?還需要我們好好體會。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的2、3自然段,看看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劉備的誠心誠意?邊讀邊想邊畫出重點詞語,把自己的體會在字里行間寫一寫。
(3)品讀第二自然段
a、通過讀第二段感受到劉備誠心誠意了嗎?
b、課件出示張飛、劉備的對話。
c、同桌之間分角色讀讀,讀出人物的特點。
e、既然寫劉備誠心誠意,為什么要寫張飛?(對比的寫法,更能看出劉備的誠心誠意。)
(4)品讀第三自然段
a、邊出示課件邊說:看看第三自然段的這段話,你從哪看出劉備的誠心誠意?
(引導學生抓。“半里路,下馬步行、輕輕敲門,不要驚醒、輕輕走進去、恭恭敬敬、半晌工夫,一個時辰”的詞語體會。)
b、圍繞“恭恭敬敬”體會。
①“恭恭敬敬”是什么意思?(非常尊敬別人。)
②你還在哪里見過恭恭敬敬的情景?
(大臣對皇上;晚輩對長輩;學生對老師……)
③劉備當時是什么身份?劉備又是什么身份?你總重體會到什么?你讀懂了黑板上的哪個詞?(禮賢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