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國際互聯網》教學設計(通用13篇)
《奇妙的國際互聯網》教學設計 篇1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49
通德橋中心小學 李健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國際互聯網的結構、工作原理以及跟人們密切的關系。
過程與方法: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語言文字的準確、生動。
情感與態度:憑借語言材料激發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古詩激趣,直奔主旨。
1、同學們,我們來對詩好嗎?老師說上半句,你說下半句。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京。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出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這是唐朝詩人王勃的名句,意思是說,四海之內,如果我們是知心朋友的話,那即使你遠在天涯我也會覺得你就在我的身邊。當然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唐朝還不能真正做到“天涯若比鄰”。然而歷史在進步,科技在發展,21世紀的我們卻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出示)“雖然對方遠在天涯,但是卻讓人感覺近在咫尺。”
二、理解句義,啟發質疑。
1、齊讀
2、你能找到意思相反的詞語嗎?天涯,比喻距離(遠);咫尺,比喻距離(近)。
3、這句話中還有一組關聯詞,你發現了嗎?(雖然……但是)這是組表示轉折關系的關聯詞,誰能讀好這句話呢?指名讀。(如果后半句再強調一下,意思就更明確了。)
4、全班齊讀。
5、同學們,那到底是什么東西那么奇妙,能讓遠在天涯的人覺得近在咫尺呢?
板書:國際互聯網
6、你想了解國際互聯網嗎?你想到網上去漫游嗎?那就讓我們再次讀讀課題,讀出你的好奇,讀出你的向往。
三、自學解疑。
1、那你最想了解國際互聯網哪些方面的知識呢?
2、樣子、工作、作用。(學生交流)同學們可真會提問題,其實這篇課文就是從這三個方面去介紹的。誰來讀。
3、電腦出示:
4、這些知識是聽老師講呢,還是自己去學習、去探究呢?
5、真是好樣的。請同學們看探究導航:
電腦出示:
探究導航:
讀:讀讀課文,找出與這三個問題有關的語段。
悟:讀讀這些語段,體會體會,自己讀懂了什么。
問: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6、明確了嗎?那我們就先自己探究吧。
7、同學們,把你找到的語段讀給小組同學聽一聽,把你的體會與同學交流交流,一定會有新的收獲,新的啟示。下面我們就小組學習吧。)
四、交流共享。
(一)同學們,愿意把你們的學習成果與大家分享嗎?
1、我們先來交流第一個問題國際互聯網是什么樣子的?
電腦出示:你可以想象一下,假如有一只巨型的蜘蛛織成了一張團團包住整個地球的“大網”……起來的。
2、誰愿意來讀文中的那段話。讀得非常流利。
3、讓我們一起來讀。
4、你讀懂了什么?
要點:國際互聯網真大。你從哪些詞語里體會到它的大?相機點擊。還有哪些詞語也能讓我們感到它的大呢?
5、國際互聯網那么大。你能通過自己的朗讀把它表現出來嗎?(朗讀指導)
6、國際互聯網看不見,摸不著,團團包住整個地球,是多么神奇啊。閉上眼睛一邊聽老師朗讀,一邊想象這張巨大而神奇的網。
7、(電腦出示:蜘蛛網的形象)同學們,這是一張蜘蛛網。國際互聯網看不見,摸不著,想象中它就像一張巨型的蜘蛛網。這張網好大呀,它能把地球團團包住。讓我們再來讀讀這段話,一定會讀得更好。
(二)交流第二個問題。
1、這個問題有點難度,請同學們看屏幕:國際互聯網是靠看得見的、和看不見的來傳遞文字、圖像、聲音等信息的。
2、小組交流。
3、全班交流。
4、同學們,你們學得真棒。能用學到的知識幫助別人解決問題嗎?好,請看。
5、電腦出示:小明想與一位美國朋友聯系,請你幫助他想出盡可能多的聯系方式(打電話、拍電報、寄信,手機短信、網上聊天、網上發電子郵件、網上通電話、發送傳真)你會建議小明采用哪種聯系方式呢?為什么?(板書:快捷方便)
6、正因為國際互聯網快捷方便,所以課文中說(國際互聯網似乎把一個龐大的地球都縮小了,我們生活的世界真像一個地球村。)
(三)交流作用。
1、國際互聯網是如此快捷方便,它又有什么作用呢?
2、指名讀。
3、電腦出示:國際互聯網上的內容
(1)一起來讀。
(2)你讀懂了什么?
(3)作用很多。內容豐富(板書)它和我們息息相關。
(4)這么多的作用作者是從幾個方面來寫的呢?(;可以)
(5)這五個方面在朗讀的時候語氣一樣嗎?語氣加重。(可以可以可以還可以甚至可以)(自由讀)
(6)齊讀。
(7)難道國際互聯網就這五個方面的作用嗎?那作者不就寫了這五個方面嗎?(省略號)
你還知道哪些方面的作用呢?網絡的潛能是無窮無盡的,這就需要我們不斷的學習、研究、開發、創新,李老師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在你們中間也會出現舉世矚目的比爾蓋茨。
(8)引導學生質疑。
五、網上漫游。
逛“網上商場”,學校網站感受互聯網的奇妙。
(第一范文 www.第一范文.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站內搜索關鍵字:互聯網)
此文轉載
《奇妙的國際互聯網》教學設計 篇2
讓多媒體為第一范文增色——《奇妙的國際互聯網》教學一得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149
多媒體具有對文字、圖像和聲音等的綜合處理能力,又有推理、演繹和交互的能力。通過多媒體,學生可以在娛樂中接受教育,增長知識。和傳統教學模式相比,多媒體輔助教學有著明顯的優點:不僅文章可以制成豐富多彩的多媒體課件,實現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多種媒體的展示功能,改變了“一支粉筆,一張嘴”的傳統教學模式,而且能夠實現教材各元素的鏈接和靈活跳轉,提供人性化的人機交互環境。同時,通過互聯網絡,可將教學內容從書本擴大到更大的范圍。這樣,大大豐富和擴展了書本的知識,使學生在規定的教學時間內學到更多的知識,開闊自己的視野。作為語文教師,應在正確把握語文學科特點的基礎上,運用多媒體電教手段打造朝氣蓬勃的第一范文。
蘇教版《奇妙的國際互聯網》是一篇說明文。文章介紹了互聯網的樣子、工作原理和作用。本課是閱讀課文,指導學生理解體會互聯網像一張包住地球的大網;互聯網的作用廣大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既是教學的重點,又是學生學習的難點。多媒體技術可以變抽象為具體,變動態為靜態,化枯燥為生動,從而化難為易,使教學中的難點得以順利突破。為了在課堂教學中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設計了這樣的課件,在教學中分步實施。
利用powerpoint超級鏈接突出教學重點:了解互聯網的作用廣大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教學中講述到互聯網的作用時,教師適時地出示課文第三自然段:“人們可以在網上讀新聞、聽音樂、看電影;可以和天南海北的朋友聊天、游戲;可以在家里聽老師上課,或者在網上查閱資料,并向國內外專家請教;還可以在家里上班、開會;甚至可以足不出戶逛“網上商場”,用“電子錢包”付款,讓商店把東西送到家中……”我抓住文中“讀”“聽”“查”“逛”這些動詞和省略號,利用powerpoint超級鏈接的功能讓學生直接讀到網上登載的有關網上貿易創造驚人財富的消息,聽到從網上下載的動畫片中的歌曲,看到具有強大搜索功能的百度網站,逛了可以進行買賣的阿里巴巴商城,點擊省略號還可以知道互聯網在社會不同領域的其他作用,也借此加深學生對省略號作用的認識。學生在學習感悟、想象語言文字的基礎上,直觀地驗證互聯網的作用,接著教師再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自然而然互聯網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已深深烙在學生的腦海中。
利用powerpoint動畫效果突破難點:理解體會互聯網像一張包住地球的大網。當學生初讀“你可以想象一下,假如有一只巨型的蜘蛛,織成了一張團團包住整個地球的‘大網’,那該是怎樣的情景啊!‘國際互聯網’就像這張包住地球的‘大網’。”這段文字時,不免要想象究竟是怎樣的大網,而我制作了動畫效果依次呈現出蔚藍的地球、巨型的蜘蛛、覆蓋地球的大網,并配上適當的音效,可謂形象生動,學生不禁發出驚訝之聲。接著教師再指導學生反復有感情地朗讀相關語句,閉上眼睛想象體會。互聯網像“大網”的形象這一教學難點自然不攻而破。
閱讀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還要想方設法引導學生進行學法的遷移,通過發散學生思維,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大大增加課堂信息量,實現課內外的溝通,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學了《奇妙的國際互聯網》,我在總結互聯網的奇妙之處后,鏈接到小學語文網絡資源導航的網站,讓學生記下網址,課后再到網上學習。我還讓學生把學了課文后的感受寫下來發到我的電子郵箱。通過這樣的作業讓學生學會運用網絡,把學習延伸到課外。
多媒體在第一范文的運用拓寬了教與學的時空,縮短了老師與學生的距離,為我們提供了無限寬廣的教學天地。
(第一范文 www.第一范文.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站內搜索關鍵字:互聯網)
此文轉載
《奇妙的國際互聯網》教學設計 篇3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69
有人說,網絡是廣袤的草原,你要是駿馬,它讓你任意馳騁;網絡是無垠的天空,你要是雄鷹,它讓你自由翱翔;網絡是無邊的大海,你要是魚兒,它讓你開懷暢游。
也有人說,網絡像個大花園,百花齊放,春花燦爛,萬紫千紅,彌漫著誘人的芳香,讓你沉醉其中,不能自拔,險些忘了歸家的路。
網絡,像個大雜院,居住著三教九流,仁人志士。有的伸張正義,有的閑侃無聊;有的加點色彩,有的天天吵鬧。
網絡,像個大森林,百鳥朝鳳,百獸群居。林子大了,什么鳥沒有?千萬分清敵和友,認清狼還是羊。
網絡,像一鍋粥,五彩繽紛,色味俱全。有的人喜歡細細品嘗,有的人囫圇吞棗;要解其中味,還要自品味。酸辣苦辣甜,你要慎選擇。
網絡,像個大市場,琳瑯滿目,色彩斑斕,叫買叫賣,好不熱鬧。有的和氣生財;有的倒買倒賣,欺騙別人,害了自己。
網絡,象個大港口,停靠著各種各樣的船舶,上面裝著眾多物品。有的可食,有的可穿,有的可用,有的會腐蝕你靈魂。
網絡,像個電影院,天天放著七彩人生。有時開懷,有時悲傷,盡顯不同的人生之旅。
網絡,也是一個溫馨的家。多了兄弟姐妹,多了朋友親情,那快樂就常駐在心中。
……
(第一范文 www.第一范文.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站內搜索關鍵字:互聯網)
此文轉載
《奇妙的國際互聯網》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認識課文中引號及某些關聯詞語的表達作用。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國際互聯網的結構和工作原理,感悟、體會其奇妙之處。
3.認識國際互聯網和我們息息相關,激發學生愛科學、用科學的興趣和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國際互聯網的結構和工作原理,感悟、體會其奇妙之處。
設計理念:對國際互聯網的結構、工作原理及與人們關系的詳細介紹,讓學生了解到國際互聯網的奇妙之處,認識到世界的豐富。
教學過程:
1、導入課題
同學們,咱們大家都上過網吧?
那你們想對這個電腦上網了解的更深刻一些嗎?
2、精讀課文
(1)讀第一自然段,為什么“上網”、“入網”這些詞都加上引號?
(2)讀一讀,體會作者在開頭用一個問話的好處?
(3)大家不是想知道國際互聯網是什么樣子的嗎?請閉上你的眼睛,靜靜地聽老師描述,想象一下:國際互聯網是一張怎樣的“網”?
(4)那些線究竟怎樣把億萬臺電腦連接起來的?通過學生認真讀這段話讓他們自由理解,然后老師并給予指導。
(5)讀后面的內容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感受。(國際互聯網給人們生活上帶來了極大的方便)
(6)讀第三自然段談一下感受,末尾的省略號有什么作用?
(7)這個“息息相關”如何理解?
(8)最后一自然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奇妙的國際互聯網》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
1、準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2、學會生字,理解有關詞語,用“奇妙”“甚至”造句。
3、通過反復朗讀,理解國際互聯網和我們息息相關。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1、導入 課題
同學們, 我們來對詩好嗎?老師說上半句,你說下半句。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草滿池塘水滿陂,(山銜落日浸寒漪)。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海內存知己
(1)會對嗎?齊對(天涯若比鄰)
(2)連起來讀兩遍。
(3)這是唐朝詩人王勃的名句,意思是說,四海之內,如果我們是知心朋友的話,那即使你遠在天涯也會覺得我們是天天見面的鄰居。當然“天涯若比鄰”只是詩人對朋友的勸慰,對未來生活的美好祝愿。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唐朝還不能真正做到“天涯若比鄰”。然而歷史在進步,科技在發展,21世紀的我們卻真真切切地做到
(出示)“雖然對方遠在天涯,但是卻讓人感覺近在咫尺。”
(1) 齊讀
(2) 找出兩組反義詞遠(近)天涯(咫尺),天涯是說距離遠,咫尺是說距離近。
(3) 這句話中還有一組關聯詞(雖然……但是)這是組表示轉折關系的關聯詞,在朗讀時,我們應該強調前半句, 還是后半句呢?
(4) 指導朗讀,一組同學讀前半句,齊讀后半句。
2、同學們,那到底是什么東西那么奇妙,能讓遠在天涯的人覺得近在咫尺呢?
板書:奇妙的國際互聯網
3、你想走近國際互聯網嗎?你想了解它嗎?你想到網上漫游,讓我們再次讀課題, 把你的渴望,好奇讀出來。
二、質疑自學。
1、那么你想知道國際互聯網那些方面的知識呢?
2、生質疑。
同學們想了解的內容還真不少,限于課文有限內容,我想我們只能解決其中三個問題,其他的問題就留給同學們課后探究了。
3、出示問題:
(1)國際互聯網是什么樣子的?
(2)國際互聯網是怎么工作的?
(3)國際互聯網與我們人類有什么關系?
4、自學探究:請同學們默讀課文,邊讀邊劃出能回答這三問題的句子,并做上記號。
5、小組交流:同學們能把你自學的結果與同學們交流嗎?
三、作業 :
1、抄寫詞語。
2、繼續研究問題。
3、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復習詞語。
2、上節課我們提出了哪些問題?
二、全班交流,指導朗讀。
1、現在我們來交流一下,國際互聯網是什么樣子的呢?哪個小組愿意來交流一下。
2、指名讀,出示:你可以想象一下,假如有一只巨型的之珠織成了一張團團包住整個地球的“大網”……起來的。
(1)齊讀
(2)國際互聯網有什么特點呢?(大)它像什么?(巨型的蜘蛛網)
(3)你從哪個詞語體會到它的大呢?(巨型、團團包住、大網、無數條、億萬臺)
(4)我們再次用朗讀體會這張團團包住的巨大的網。
(5)國際互聯網看不見,摸不著,請你聽老師的朗讀,并且閉上眼睛想象一下,把這張能把地球“團團包住”的神奇的網。
(6)讓我們再一次體會一下這張神奇而巨大的網。(齊讀)
(7)這里的“網”是指一般的網嗎?那它指什么?(國際互聯網);這里的“線”是指一般的“線”嗎?
(8)“網”不再指普通的網,“線”不再指普通的“線”,它富有了新的含義,所以要在“網”和“線”上加雙引號,這篇課文里的很多詞語都加上了雙引號請你注意那是表示特殊意義。
(9)引讀:這里的線不再是指普通的線,這里的線有的是看的見的;也有的是看不見的,這些“線”上飛速流動著、它們能夠在短短的幾秒鐘內跨過傳到。
3、同學們,國際互聯網是怎么工作的呢?
(出示)國際互聯網是看得見的、看不見的來傳遞文字、聲音、圖象等信息的。
(1)情境體驗,了解關系。
學到現在我們也比較累了,來輕松一下。
(2)現在老師不是你的老師了,角色變一變,就當一回你們的奶奶吧,行不行?
(3)前幾天,我收到悉尼朋友的一封信,看完信,我就拿出信紙,準備寫回信。我兒子在一旁就嚷嚷開了:“媽,都什么年代了,干嗎不上網,發電子郵件啊?”“年輕人什么都愛趕時髦,什么網不網的,寫封信,老朋友照樣能收到。孫子、孫女們,是奶奶有道理呢,還是你爸爸有道理啊?
(上網發電子郵件只要幾秒鐘,速度快)
要速度快,成啊。我不寫信了,打個電話,也只要幾秒鐘就能聽到老朋友的聲音了?
(如果你上網,在網上和親朋好友通電話,不僅能傳來對方的聲音,還能顯現他的形象呢!)
是嗎?那可太奇妙了,我還真想看看幾十年未見的老朋友如今是什么模樣了?我年紀大了,出門諸多不便,我能在國際互聯網上看到我最喜歡的京劇嗎?我能買到我所需要的日用品嗎?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我能在網上學到英語嗎?那國際互聯網還真是無所不能了,怪不得這篇課文的題目就叫(齊讀)
4、訓練語言,發揮想象。
(1)既然國際互聯網那么奇妙,還是讓我們到互聯網上看看吧,看看我們可以在網上獲得什么呢?(齊讀第三小節)
(2)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國際互聯網給我們帶來的方便的呢?你從哪個符號看出五個方面呢?
(3)那就讓我們再次體會一下國際互聯網給我們帶來的極大的方便。
引讀:人們可以……(這是娛樂)
可以和……(這是休閑)
可以和……(這是學習)
還可以……(這是工作)
甚至……(這是生活)
“……”這說明了什么?(國際互聯網還可以為我們做很多事。)
(4)你知道那些呢?(網上會診、網上交易、網上下棋、網上儲蓄)
(5)當然還有很多功能有待于同學們去開發,網絡的潛力是無窮無盡的,也許在不久的將來在你們中間也會出現舉世矚目的彼爾蓋茨。
(6)國際互聯網給我們的學習、工作、生活、娛樂帶來了極大的方便,可以這樣說,國際互聯網和我們……有了……(引讀)
5、總結:同學們,這篇課文,從互聯網的結構、它是怎么工作的以及它與人類有什么關系,但這只是網絡知識一個很小的方面,猶如冰山一角,所以就需要同學們不斷地學習和探索。
四、作業 :
1、用“奇妙”“甚至”造句。
2、朗讀課文。
3、搜集資料
板書:
“大網” 包住地球
通過飛速流動
“線” 跨越萬水千山 縮小地球
國際互聯網 傳到各地電腦 近在咫尺
內容無所不在
息息相關
可以 還可以 甚至可以
《奇妙的國際互聯網》教學設計 篇6
教學內容:初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綠線格內的字只識不寫,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3.初讀感悟,理解課文層次。
教學重、難點:
學習生字新詞,讀通讀順課文。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前板書:奇妙的)
1.同學們,初唐時期有位詩人叫王勃,他在送別友人時寫過一首詩,詩中有這樣一句膾炙人口的名句——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出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齊讀)
——提問:誰能說說這句詩的意思?(只要四海之內存在知心的朋友,即使遠在天邊,也像近鄰一樣。)
2.在那個時候這個愿望是不可能實現的,而現在,這一夢想卻成為了現實。那么,是什么使人類實現了這一夢想呢?——有很多,比如書信、電話、手機短信等,但其中最方便快捷的就是國際互聯網。(板書:國際互聯網)
3.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學習——齊讀課題。
(讀好課題,讀出對國際互聯網的好奇與神往。)
4.讀了課題,你有哪些疑問呢?
(1)國際互聯網是什么?(出示關于國際互聯網的介紹)
(2)它奇妙在哪里?
(3)它為什么會這么奇妙呢?……
過渡:請同學們打開書,讓我們一起帶著這些問題走向課文,去閱讀,去思考,去探究。
二、檢查預習:
1.出示字詞,指名讀,一人一行,并糾錯。
出示詞語:
蜘蛛 電纜 光纜 悉尼 遠在天涯 近在咫尺 豐富多彩
查閱資料 逛商場 付款 息息相關 快捷 方便
(1)指名讀詞語。
(2)理解詞語:“電纜”、“悉尼”、“遠在天涯”、“近在咫尺”、“息息相關”。
2.請同學們指出這些字詞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字音和字形等。
3.分自然段請學生朗讀課文,了解內容,并且適當正音點評,注意一些長句子的朗讀。
4.詞語學得這么好,相信大家課文也一定讀得很棒,師相機檢查朗讀,并評價。指導讀文中的一個長句子。
5.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6.說說你認為國際互聯網“奇妙”在哪里?
7.想想課文從哪些方面來介紹了“國際互聯網”的奇妙之處的。
通過討論,讓學生明白,課文是從結構、工作原理及與作用三方面來說明國際互聯網的奇妙。 板書:大、快、多
三、初讀課文:
過渡:通過討論,讓學生明白,課文是從結構、工作原理及與作用三方面來說明國際互聯網的奇妙的,指導學生分段。
第一段(1)從人們時常談及的話題切入,引出問題:“網”是怎么回事?
第二段(2-3)具體介紹國際互聯網的結構和工作原理以及跟人們的密切關系。
第三段(4)總結全文,點明“國際互聯網和我們息息相關”。
四、指導寫字
1.認讀生字。
2.引導學生分析字形,范寫。
3.師重點指導“封,悉,款”
4.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田字格中的生字。
5.小組內互相說一說在書寫時哪些需要注意。
6.生描紅臨寫。
五、布置作業
課后找有關互聯網的資料,多了解一些這方面的知識。
板書設計
奇妙的國際互聯網
大 快 多
《奇妙的國際互聯網》教學設計 篇7
一,背景描述:
《奇妙的國際互聯網》是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中一篇介紹現代高科技的說明文.課文通過對國際互聯網的結構,工作原理與人們關系的介紹,讓我們了解奇妙的國際互聯網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方便也將越來越來多.全文緊扣"奇妙"用形象化的比喻來說明抽象的科學知識,語言生動活潑,意思表達得深入淺出,有極強的可讀性.
二,案例概述:
"入境始于親",本課我以一句膾炙人口的名句"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引入,讓學生說說自己的理解,激發學習的興趣,拉近了學生與文本的距離.與此同時為后文"奇妙的國際互聯網"課題的出現,及文章的理解埋下"伏筆".
然后,初讀課文:讓大家帶著"國際互聯網是什么樣子 國際互聯網是怎樣工作的 國際互聯網與人類有怎樣的關系 "這些疑問,來讀讀課文.
再指導學生體驗感悟,解決問題一:國際互聯網是什么樣子的 請學生閉上你的眼睛,靜靜地聽老師描述,想象一下:國際互聯網是一張怎樣的"網" 并說說國際互聯網給你最直接的感覺是什么 學生回答是"大",出示要點:巨型團團包住整個地球無數條億萬臺.在想象的基礎上,讓學生觀看電腦課件的虛擬圖,直觀感受一下.
然后,指導學生品讀文本,解決問題二:同學們,國際互聯網是怎么工作的呢 出示:這些"線"上飛速流動著文字,圖像,聲音,它們能夠在幾秒鐘內跨過萬水千山,傳到世界各地的電腦上.讓學生讀一讀這段文字,說說覺得國際互聯網奇妙在什么地方 從哪些地方體會到它傳播信息的快捷呢 請在有關詞語的下面加上小圓點.指導朗讀:利用國際互聯網郵遞信件,其速度之快,在過去真是令人難以想象的.讓學生想象一下,當你坐在電腦前,在網上和親朋好友通電話,對方雖然跟你遠隔天涯,卻讓你感覺近在咫尺,那是多么奇妙的一種情形啊!這時,教學的重點落在 "地球村"的理解上,運用創設情境的方法來解決.讓學生自己上網和自己家鄉的親人對話.
最后指導學生想一想在網上還可以干些什么事,學生回答:網上會診,網上交易,網上下棋,網上儲蓄……讓學生自己在網上沖浪,做自己喜歡的事.這樣水道渠成的解決了問題三:國際互聯網與我們人類有什么關系
《奇妙的國際互聯網》教學設計 篇8
一、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動詞。
文字資料 ( )形象音樂
新聞“大網”信息地球
二、寫出下列詞語的反義詞。
近在咫尺( )快捷( )單調( )麻煩( )
三、在下列句子的括號里填上合適的關聯詞語。
1、我們從北京的一臺電腦上發一封信到悉尼,( )幾秒鐘,對方( )能收到。
2、我們可以在網上和親朋好友通電話,電腦里( )能傳來對方的聲音,( )能呈現他的形象。
3、( )親友遠在天涯,( )國際互聯網能讓人感到仿佛近在咫尺。
四、課文內容填空。
1、“息息相關”的意思是( )。聯系我們的生活實際,我可以舉許多例子說明國際互聯網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1)( );2)( );3)( )。
2、通過本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引號的用處,給大家介紹一下吧:1)用于行文中直接引用,如:(“國際互聯網”)、(“網”)、(“上網”)、(“入網”);2)用于需要著重論述的對象,如:(“網上商場”)、(“網上錢包”);3)用于具有特殊含義的詞語,如:(“線”)、(“大網”)、(“地球村”)。
3、通過學習課文,我們還知道了國際互聯網(構造奇特)、(傳輸速度快)、(內容非常豐富)的特點。
《奇妙的國際互聯網》教學設計 篇9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50
昆山市司徒街小學 徐衛國
教學目標:
1.認識課文中引號及某些關聯詞語的表達作用。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國際互聯網的結構和工作原理,感悟、體會其奇妙之處。
3.認識國際互聯網和我們息息相關,激發學生愛科學、用科學的興趣和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國際互聯網的結構和工作原理,感悟、體會其奇妙之處。
教學準備:
自制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揭題。
1.同學們,初唐時期有位詩人叫王勃,他在送別友人的時候寫過一首詩,詩中有這樣一句膾炙人口的名句——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出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齊讀)
誰能說說這句詩的意思?(只要四海之內存在知心的朋友,即使遠在天邊,也像近鄰一樣。)
2.師:其實,王勃所說的“天涯若比鄰”,只是他對友人的一種勸慰,是一種美好、善良的愿望,實際上在當時是不可能的。而現在,這一夢想卻成為了現實。那么,是什么使人類實現了這一夢想呢?(國際互聯網)
3.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齊讀課題。
4.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同學們提出了以下問題(出示):
(1)國際互聯網是什么樣子的?
(2)國際互聯網是怎樣工作的?
(3)國際互聯網有哪些用途?
過渡:下面,我們就來學習、探究這幾個問題。
二、導學第一自然段。
1.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朗讀。
2.這段雖然只有一句話,卻連續出現了三個引號。(師板書)這個標點符號我們并不陌生,以往較多出現在什么場合?(人物的語言要加上引號)對,給人物的語言加上引號,這引號就表示直接引用。
出示:引號的作用:①表示直接引用;
3.引號的作用常見的還有下列這些(出示):②表示特定稱謂;③表示特殊含義需要強調。
4.那么,這里所說的“網”指的是什么呢?(國際互聯網)
三、導學第二自然段。
1.大家不是想知道國際互聯網是什么樣子的嗎?請閉上你的眼睛,靜靜地聽老師描述,想象一下:國際互聯網是一張怎樣的“網”?
師述:你可以想象一下,假如有一只巨型的蜘蛛,織成了一張團團包住整個地球的“大網”,那該是怎樣的情景啊!國際互聯網就像這張包住地球的“大網”。
2.聽了老師的描述,國際互聯網給你最直接的感覺是什么?
板書:大
3.請看課文是怎么描述其“大”的。
出示:你可以想象一下,假如有一只巨型的蜘蛛,織成了一張團團包住整個地球的“大網”,那該是怎樣的情景啊!國際互聯網就像這張包住地球的“大網”。不過,這張“網”是通過無數條“線”把億萬臺電腦連接起來的。
(1)自由讀一讀這段文字,想一想:可以從哪些地方體會到國際互聯網的“大”?
(2)交流。
要點:巨型團團包住整個地球無數條億萬臺
(3)指導朗讀:國際互聯網看不見,摸不著,團團包住整個地球,是多么神奇啊!你能通過自己的朗讀表現出來嗎?
4.也許,細心的同學又有了新的發現——這里的“線”也用了引號,這里的引號表示什么呢?
出示:這些“線”有的是看得見的電纜、光纜,也有的是看不見的無線電波。
(1)指名讀這句話,現在你明白這里的“線”指的是什么了嗎?
(2)其實,這里的“線”上的引號同樣表示有特殊的意思(出示:表示特殊含義需要強調),而不是我們平時所說的一般的棉線絲線。
5.至此,我們對國際互聯網的結構有了大致的了解。
填空:這里的“網”不是一般的網,而是指(國際互聯網);這里的“線”也不是指普通的棉線絲線,這些“線”有的是看得見的(電纜)、(光纜),也有的是看不見的(無線電波)。
6.那么,國際互聯網又是怎樣工作的呢?它又奇妙在什么地方呢?
出示:這些“線”上飛速流動著文字、圖像、聲音,它們能夠在幾秒鐘內跨過萬水千山,傳到世界各地的電腦上。
(1)自由讀一讀這段文字,你覺得國際互聯網奇妙在什么地方?
(2)交流。
板書:快
(3)再讀這句話,可以從哪些地方體會到它傳播信息的快捷呢?請在有關詞語的下面加上小圓點)
(4)交流,媒體映示關鍵詞語。
7.為了使讀者相信國際互聯網傳遞信息之“快捷”,課文舉了一個怎樣的例子來說明?
學生交流后出示文字,媒體映示北京發一封信到悉尼的快捷。
8.指導朗讀:利用國際互聯網郵遞信件,其速度之快,在過去真是令人難以想象的。國際互聯網真奇妙啊!誰能把這種奇妙通過朗讀傳達給聽眾?
過渡:國際互聯網的奇妙還遠不止這些呢。
9.出示:我們還可以在網上和親朋好友通電話,電腦里不僅能傳來對方的聲音,還能顯現他的形象。雖然對方遠在天涯,卻讓人感覺近在咫尺。
(1)自由讀一讀,從中你又能體會到國際互聯網奇妙在什么地方?
(2)把你的感受跟同桌交流一下。
(3)指名交流,說說自己的感受。
(4)出示:
電腦里不僅能傳來對方的聲音,還能顯現他的形象。
電腦里不僅能顯現他的形象,還能傳來對方的聲音。
a.能否作這樣的改動?為什么?
提示:“傳來對方的聲音”和“顯現他的形象”哪一個更能說明國際互聯網的“奇妙”?
b.師:“不僅……還……”這個關聯詞,后者表達的意思比前者更進一層。
c.誰能通過朗讀把這種遞進的意思表達出來。
10.出示:雖然對方遠在天涯,但是卻讓人感覺近在咫尺。
(1)師:很遠很遠,用一個詞來形容就叫——“遠在天涯”,它有個反義詞叫——“近在咫尺”。前后的意思不一樣,所以用了“雖然……但是……”。強調前面的意思還是后面的呢?一起讀這一句,把強調后面的意思讀出來。
(2)想象一下,當你坐在電腦前,在網上和親朋好友通電話,對方雖然跟你遠隔天涯,卻讓你感覺近在咫尺,那是多么奇妙的一種情形啊!因此,課文中說——
11.出示:國際互聯網似乎把一個龐大的地球都縮小了,我們現在生活的世界真像一個“地球村”。
(1)地球表面積達5.1億平方千米,但課文中卻把它說成是“地球村”,你是怎么理解的?
(2)國際互聯網使我們地球人如同生活在一個村子里,這讓人感到多么奇妙呀!
過渡:既然國際互聯網如此奇妙,還是讓我們到互聯網上看看吧,看看我們可以在網上獲得什么呢?
四、導讀第三自然段。
1.默讀第三自然段,你覺得它奇妙在哪里呢?把你的感受用一兩個詞寫在旁邊。
2.交流:你的感受是什么?從哪里體會到的?
(1)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你會選哪一句?
出示:國際互聯網上的內容非常豐富,各種知識、各類信息無所不有。
齊讀。師:這一句就是中心句。
(2)如果用一個詞來概括,你會選哪一個?(媒體映示“無所不有”)
(3)如果用一個字來概括呢?你會用哪個詞?
板書:多
師:讀書就要這樣,把厚的書讀薄,把長文章讀短,把一段話讀成一句話,把一句話讀成一個詞。這是一種本領。
3.國際互聯網到底有哪些用途呢?
(1)學生朗讀,教師概述:人們可以在網上讀新聞、聽音樂、看電影,可以和天南海北的朋友聊天、游戲;可以在家里聽老師上課,或者在網上查閱資料,并向國內外專家請教;還可以在家里上班、開會;甚至可以足不出戶逛“網上商場”,用“電子錢包”付款,讓商店把東西送到家中。
(2)比較一下,你認為這幾個“可以……”中,哪一個最為神奇?你是怎么知道的?(媒體映示“甚至”)
(3)“甚至”,表示的是一種遞進的關系。讓我們通過朗讀把這種關系表達出來。
(4)朗讀第三自然段:第一句齊讀,前四個“可以”分別由四個小組同學朗讀,“甚至可以”全體同學一起朗讀。
(5)國際互聯網就這幾方面的用途嗎?課文中用什么告訴我們還有許多用途?(……)
(6)你知道國際互聯網還有哪些用途嗎?請用“可以……”這樣的句式寫在省略號的旁邊。
(7)指名交流。師小結:讀書就要這樣,要會聯想會思考,會把短文章讀長,把薄的書讀厚。這又是一種本領。
(8)老師這里也為大家提供了互聯網的幾種功能。出示:
開發國際國內市場,擴大產品出口
匯集世界各地的名醫對疑難病癥進行會診
隨時了解世界各地發生的重大事件
如果請你用“可以……還可以……甚至可以……”這種句式來排列,該怎么說?
小結:上述三個方面,哪一項功能最為神奇,同學們可能有各自的理解,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懂得了說話要按照一定的順序。
(9)也許,國際互聯網還有許多功能還未被人們開發利用,你希望它還可以為人類提供什么服務呢?
同桌交流后指名交流。
(10)小結:是的,隨著科技的進步,互聯網將會給我們帶來更多的便利。它的魅力,就在于無限的可能,無限的發展,無限的創造。也許,未來的你,就是互聯網的研究者,開發者;也許,你們中間,就有中國的比爾?蓋茨。
五、導讀第四自然段。
1.現在,我們來統計一下,誰的家有了電腦的?誰家正準備購買電腦?
2.我們班上的小華同學最近幾天鬧著要他爸爸給他買一臺電腦,可他爸爸對電腦、對國際互聯網了解不多,只知道玩電腦游戲會影響孩子的學習。學了這篇課文,你認為該怎么說服小華的爸爸購買電腦呢?(師生分別扮演爸爸、小華表演對話)
3.看來,國際互聯網和我們的關系越來越密切的,能不能用課文中的一個詞形容?請默讀最后一段。
板書:息息相關
4.“息息相關”是什么意思?(選擇“息”的意思,再說說整個詞語的意思,然后說說這個詞語的引申義。)
5.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說說這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總結全文:國際互聯網使我們的生活更加快捷方便,豐富多彩。)
六、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1.學了這一課,用一句話談談你的收獲?
2.是啊,網絡構成了一個新的大千世界,包羅萬象。有人說,互聯網有百利而無一害,可也有人不這么認為。你們是怎么看待的呢?
3.作業超市(任選一題):
(1)課外閱讀:認真閱讀《網絡是什么》一文,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寫一篇讀后感,談談自己對國際互聯網的認識。
(2)合作探究:“網上商場”是怎么購物的?“電子錢包”又是怎么付款的?
(有條件的可以將讀后感或研究的結果通過電子郵件發給老師)
附板書設計:
18 奇妙的國際互聯網
大 快 多
息息相關
(第一范文 www.第一范文.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站內搜索關鍵字:互聯網)
此文轉載
《奇妙的國際互聯網》教學設計 篇10
之一
佚名
教學目標 :
1、準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2、學會生字,理解有關詞語,用“奇妙”“甚至”造句。
3、通過反復朗讀,理解國際互聯網和我們息息相關。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1、導入 課題
同學們, 我們來對詩好嗎?老師說上半句,你說下半句。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草滿池塘水滿陂,(山銜落日浸寒漪)。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海內存知己
(1)會對嗎?齊對(天涯若比鄰)
(2)連起來讀兩遍。
(3)這是唐朝詩人王勃的名句,意思是說,四海之內,如果我們是知心朋友的話,那即使你遠在天涯也會覺得我們是天天見面的鄰居。當然“天涯若比鄰”只是詩人對朋友的勸慰,對未來生活的美好祝愿。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唐朝還不能真正做到“天涯若比鄰”。然而歷史在進步,科技在發展,21世紀的我們卻真真切切地做到
(出示)“雖然對方遠在天涯,但是卻讓人感覺近在咫尺。”
(1) 齊讀
(2) 找出兩組反義詞遠(近)天涯(咫尺),天涯是說距離遠,咫尺是說距離近。
(3) 這句話中還有一組關聯詞(雖然……但是)這是組表示轉折關系的關聯詞,在朗讀時,我們應該強調前半句, 還是后半句呢?
(4) 指導朗讀,一組同學讀前半句,齊讀后半句。
2、同學們,那到底是什么東西那么奇妙,能讓遠在天涯的人覺得近在咫尺呢?
板書:奇妙的國際互聯網
3、你想走近國際互聯網嗎?你想了解它嗎?你想到網上漫游,讓我們再次讀課題, 把你的渴望,好奇讀出來。
二、質疑自學。
1、那么你想知道國際互聯網那些方面的知識呢?
2、生質疑。
同學們想了解的內容還真不少,限于課文有限內容,我想我們只能解決其中三個問題,其他的問題就留給同學們課后探究了。
3、出示問題:
(1)國際互聯網是什么樣子的?
(2)國際互聯網是怎么工作的?
(3)國際互聯網與我們人類有什么關系?
4、自學探究:請同學們默讀課文,邊讀邊劃出能回答這三問題的句子,并做上記號。
5、小組交流:同學們能把你自學的結果與同學們交流嗎?
三、作業 :
1、抄寫詞語。
2、繼續研究問題。
3、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復習詞語。
2、上節課我們提出了哪些問題?
二、全班交流,指導朗讀。
1、現在我們來交流一下,國際互聯網是什么樣子的呢?哪個小組愿意來交流一下。
2、指名讀,出示:你可以想象一下,假如有一只巨型的之珠織成了一張團團包住整個地球的“大網”……起來的。
(1)齊讀
(2)國際互聯網有什么特點呢?(大)它像什么?(巨型的蜘蛛網)
(3)你從哪個詞語體會到它的大呢?(巨型、團團包住、大網、無數條、億萬臺)
(4)我們再次用朗讀體會這張團團包住的巨大的網。
(5)國際互聯網看不見,摸不著,請你聽老師的朗讀,并且閉上眼睛想象一下,把這張能把地球“團團包住”的神奇的網。
(6)讓我們再一次體會一下這張神奇而巨大的網。(齊讀)
(7)這里的“網”是指一般的網嗎?那它指什么?(國際互聯網);這里的“線”是指一般的“線”嗎?
(8)“網”不再指普通的網,“線”不再指普通的“線”,它富有了新的含義,所以要在“網”和“線”上加雙引號,這篇課文里的很多詞語都加上了雙引號請你注意那是表示特殊意義。
(9)引讀:這里的線不再是指普通的線,這里的線有的是看的見的;也有的是看不見的,這些“線”上飛速流動著、它們能夠在短短的幾秒鐘內跨過傳到。
3、同學們,國際互聯網是怎么工作的呢?
(出示)國際互聯網是看得見的、看不見的來傳遞文字、聲音、圖象等信息的。
(1)情境體驗,了解關系。
學到現在我們也比較累了,來輕松一下。
(2)現在老師不是你的老師了,角色變一變,就當一回你們的奶奶吧,行不行?
(3)前幾天,我收到悉尼朋友的一封信,看完信,我就拿出信紙,準備寫回信。我兒子在一旁就嚷嚷開了:“媽,都什么年代了,干嗎不上網,發電子郵件啊?”“年輕人什么都愛趕時髦,什么網不網的,寫封信,老朋友照樣能收到。孫子、孫女們,是奶奶有道理呢,還是你爸爸有道理啊?
(上網發電子郵件只要幾秒鐘,速度快)
要速度快,成啊。我不寫信了,打個電話,也只要幾秒鐘就能聽到老朋友的聲音了?
(如果你上網,在網上和親朋好友通電話,不僅能傳來對方的聲音,還能顯現他的形象呢!)
是嗎?那可太奇妙了,我還真想看看幾十年未見的老朋友如今是什么模樣了?我年紀大了,出門諸多不便,我能在國際互聯網上看到我最喜歡的京劇嗎?我能買到我所需要的日用品嗎?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我能在網上學到英語嗎?那國際互聯網還真是無所不能了,怪不得這篇課文的題目就叫(齊讀)
4、訓練語言,發揮想象。
(1)既然國際互聯網那么奇妙,還是讓我們到互聯網上看看吧,看看我們可以在網上獲得什么呢?(齊讀第三小節)
(2)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國際互聯網給我們帶來的方便的呢?你從哪個符號看出五個方面呢?
(3)那就讓我們再次體會一下國際互聯網給我們帶來的極大的方便。
引讀:人們可以……(這是娛樂)
可以和……(這是休閑)
可以和……(這是學習)
還可以……(這是工作)
甚至……(這是生活)
“……”這說明了什么?(國際互聯網還可以為我們做很多事。)
(4)你知道那些呢?(網上會診、網上交易、網上下棋、網上儲蓄)
(5)當然還有很多功能有待于同學們去開發,網絡的潛力是無窮無盡的,也許在不久的將來在你們中間也會出現舉世矚目的彼爾蓋茨。
(6)國際互聯網給我們的學習、工作、生活、娛樂帶來了極大的方便,可以這樣說,國際互聯網和我們……有了……(引讀)
5、總結:同學們,《奇妙的國際互聯網》這篇課文,從互聯網的結構、它是怎么工作的以及它與人類有什么關系,但這只是網絡知識一個很小的方面,猶如冰山一角,所以就需要同學們不斷地學習和探索。
四、作業 :
1、用“奇妙”“甚至”造句。
2、朗讀課文。
3、搜集資料
板書:
“大網” 包住地球
通過飛速流動
“線” 跨越萬水千山 縮小地球
國際互聯網 傳到各地電腦 近在咫尺
內容無所不在
息息相關
可以 還可以 甚至可以
《奇妙的國際互聯網》教學設計 篇11
教學目標:
1.教學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8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 了解國際互聯網的奇妙之處,認識國際互聯網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激發學生愛科學、用科學的興趣和情感。
重點難點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國際互聯網的結構和工作原理,感悟、體會其奇妙之處。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準備powerpoint課件
一、扣題導入,明確中心
談話導入:由超短獲獎小說《網》談起,(板書)網
也許大家現在還不能理解這篇小說的意義,以后可能會明白的。不過,我們今天學習的內容卻與“網”關聯。
先說說你們見過哪些網?
1、引導大家說出所知道的網:
絲網、拖網(捕魚的網);羅網、罩網(捉鳥的網)——繩線織成的網。
蜘蛛網、電網、水網——像網一樣的東西。
關系網、人情網——比喻意義上的網……
2、說出新鮮的網——國際互聯網
3、引向課題:奇妙的國際互聯網
介紹的對象:國際互聯網;
介紹的中心:國際互聯網的“奇妙”。
二、讀題、質疑
1.讀好課題,讀出對國際互聯網的好奇與神往。
2.圍繞課題質疑。
3.就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走向課文,去閱讀,去思考,去探究。
三、自讀、初感
1.明確讀書要求:
⑴讀準字音、讀懂詞語。
⑵讀順句子、讀通課文。
⑶想想課文從哪些方面來介紹了“國際互聯網”的奇妙之處的。
四、檢查自學效果
1.讀詞
話題 跨過 一封信 悉尼 快捷 方便 無所不有 豐富多彩 天南海北
郵遞 查閱 資料 付款 息息相關 萬水千山 足不出戶 咫尺天涯
2.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3.說說你認為國際互聯網“奇妙”在哪里?
通過討論,讓學生明白,課文是從結構、工作原理及與作用三方面來說明國際互聯網的奇妙的。
板書:大、快、多
4.指導學生分段。
五、指導寫字,課堂描紅。
1.你認為在寫本課生字時應注意些什么?
2.重點指導:題款
3.課堂描紅,老師巡視指導。
六、布置作業
1.朗讀課文。
2.抄寫課后第3題詞語。
板書設計
網
18 奇妙的國際互聯網 互聯網
國際互聯網
奇妙的國際互聯網
大、快、多
《奇妙的國際互聯網》教學設計 篇12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1、了解國際互聯網的結構、工作原理以及跟人們密切的關系,感悟、體會其奇妙之處。
2、 認識文中引號的作用。
過程與方法: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研讀語言文字和合理的想象體會出互 聯網的奇妙以及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體會語言文字的準確、生動。
情感與態度:憑借語言材料激發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興趣和情感。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通過研讀語言文字和合理的想象體會出互聯網的奇妙以及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教學難點:
理解國際互聯網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教學準備:
根據教學需要制作多媒體課件;學生閱讀了解國際互聯網在生活中的應用事例。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課件出示】國際互聯網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這篇課文。齊讀課題。通過上節課的學習,國際互聯網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課件出示】奇妙的國際互聯網
國際互聯網奇在哪里?妙在何處?讓我們走進課文,繼續進行國際互聯網的美妙旅行。
二、精讀:
學習第2節,體會互聯網自身的奇妙和帶來的通訊便捷
1、輕聲讀課文第2自然段,什么地方讓你覺得國際互聯網非常奇妙呢?想一想,畫一畫。
2、交流:
相機板書“大網”“線”“地球村”,圍繞三個加雙引號的詞語展開對話等學習活動。
(1)“大網”:
a、(【課件出示】出示描寫“大網”的句子。相機板書:大網
1、學生結合課文說感受,抓關鍵詞。(緊扣“大”說奇妙。)
2、聯系生活說感受,相機理解引號的意思。
3、邊想象邊說感受
4、朗讀指導
(2)“線”:
a、(【課件出示】投影出示描寫“線”的三句話。
1、體會 “線”的奇特。
b、教師相機引導:
第1句重點體會:無數條 億萬臺。
體會到:線的多。
第2句重點體會:看得見 看不見
體會線的樣子奇。
第3句重點體會:飛速流動 幾秒鐘 萬水千山 世界各地。
體會工作原理。
相機朗讀指導。
c、同學們你們看——【課件出示】
這一段錄像是模擬國際互聯網世界的,請同學們看仔細了。看完錄像后你對國際互聯網又有什么新的認識、新的感受?(觀看模擬錄像),什么感受?
相機朗讀指導。
小結:這些“奇妙的線”,組成了這張“奇妙的網”,一張能夠團團包住整個地球的“大網”。
(3)“地球村”:
a、交流的過程中投影出示相關文字。
預設1:相機紅色突出顯示“國際互聯網似乎把一個龐大的地球都縮小了,我們現在生活的世界真像一個‘地球村’。”如此浩大的一個地球怎么變成了一個地球村呢?
預設2:
【指導例1:】
學生交流后媒體映示北京發一封信到悉尼的快捷。
聯系生活實際理解,點紅關聯詞。
利用國際互聯網郵遞信件,其速度之快,在過去真是令人難以想象的。
【指導例2:】
聯系生活實際理解,點紅關聯詞。【現場對話】
體會利用互聯網不僅……還……。通過互聯網,能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就像是——鄰里一樣,就像住在一個村子里!
引讀——雖然對方遠在天涯,但是卻讓人感覺近在咫尺。
小結。這張大網,把天涯變成了咫尺;這張大網,把龐大的地球變成了“地球村”,真是——“奇妙” !
【課件出示】:國際互聯網似乎把一個龐大的地球都縮小了,我們現在生活的世界真像一個“地球村”。齊讀。
相機板書:快捷方便。
三、學習第3節,體驗互聯網帶來的奇妙生活
1、是啊!國際互聯網何止帶給我們通訊上的便利呢?
2、學生交流:身邊的人是怎樣利用互聯網的?
互聯網上這么多內容,試試用一個詞語來概括。(板書:豐富多彩)
什么詞語把這么多豐富的內容都聯系起來的?
(“可以……可以……可以……還可以……甚至可以……”)
關注省略號。交流人們還怎么利用互聯網?
試用“可以……可以……可以……還可以……甚至可以……”來說說互聯網的其他妙處?
小結:互聯網上的內容真是:豐富多彩。相機朗讀。
3、從反面想象情境體會:
生活中有沒有遭遇到,突然間,網絡中斷,不能互通信息了,有沒有?
理解:國際互聯網與我們生活之間的關系——息息相關。所以說,(引讀)因為——有了這張“網”,——(引讀第4節)
四、總結拓展,全面認識互聯網
1、同學們,你們最想用互聯網做什么?
練習生活進行交流。
2、詩歌配樂欣賞《網絡是什么》
六、作業
1、進入老師的個人主頁網上閱讀《互聯網把世界連成一家》《網上呼救》《把握自己——在“警惕電子殺手,告別網吧”活動上的演講》三篇推薦文章,并在評論欄里寫一寫自己的感想。
2、還可以利用互聯網,為災區人民送去——。
18、奇妙的國際互聯網
“大網”“線”“地球村”
奇妙 快捷方便
豐富多彩
《奇妙的國際互聯網》教學設計 篇13
之三
佚名
教學目標 :
1、準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2、學會生字,理解有關詞語,用“奇妙”“甚至”造句。
3、通過反復朗讀,理解國際互聯網和我們息息相關。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以了解有關互聯網的知識,指導學生朗讀為主。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2、學習生字新詞。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課題
1、同學們, 你們家有電腦嗎?上網了嗎?
2、板書課題:奇妙的國際互聯網齊讀
4、學生質疑:國際互聯網是怎樣一種事物?它又奇妙在哪里呢?
5、讓我們再次讀課題, 把你的渴望,好奇讀出來。
二、初讀課文。
1、出示自學題,學生自學。
2、檢查自學
(1)生字卡片正音
(2)聯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詞語。
(3)分自然段指名朗讀。
3、出示問題:
(1)國際互聯網是什么樣子的?
(2)國際互聯網是怎么工作的?
(3)國際互聯網與我們人類有什么關系?
4、自學探究:請同學們默讀課文,邊讀邊劃出能回答這三問題的句子,并做上記號。
5、小組交流:同學們能把你自學的結果與同學們交流嗎?
三、指導寫字
四、作業 :
1、抄寫詞語。
2、繼續研究問題。
3、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認識文中引號的作用。
3、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理解國際互聯網與我們息息相關。
4、用“奇妙”“甚至”造句。
一復習:
1、復習詞語。
2、上節課我們提出了哪些問題?
二、全班交流,指導朗讀。
1、現在我們來交流一下,國際互聯網是什么樣子的呢?哪個小組愿意來交流一下。
3、指名讀,出示:你可以想象一下,假如有一只巨型的之珠織成了一張團團包住整個地球的“大網”……起來的。
(1)齊讀
(2)國際互聯網有什么特點呢?(大)它像什么?(巨型的蜘蛛網)
(3)你從哪個詞語體會到它的大呢?(巨型、團團包住、大網、無數條、億萬臺)
(4)我們再次用朗讀體會這張團團包住的巨大的網。
(5)國際互聯網看不見,摸不著,請你聽老師的朗讀,并且閉上眼睛想象一下,把這張能把地球“團團包住”的神奇的網。
(6)讓我們再一次體會一下這張神奇而巨大的網。(齊讀)
(7)這里的“網”是指一般的網嗎?那它指什么?(國際互聯網);這里的“線”是指一般的“線”嗎?
(8)“網”不再指普通的網,“線”不再指普通的“線”,它富有了新的含義,所以要在“網”和“線”上加雙引號,這篇課文里的很多詞語都加上了雙引號請你注意那是表示特殊意義。
(9)引讀:這里的線不再是指普通的線,這里的線有的是看的見的;也有的是看不見的,這些“線”上飛速流動著、它們能夠在短短的幾秒鐘內跨過傳到。
理解“地球村”,說說為什么要加上引號。
2、同學們,國際互聯網是怎么工作的呢?
(出示)國際互聯網是看得見的、看不見的來傳遞文字、聲音、圖象等信息的。
(1)情境體驗,了解關系。
學到現在我們也比較累了,來輕松一下。
(2)現在老師不是你的老師了,角色變一變,就當一回你們的奶奶吧,行不行?
(3)前幾天,我收到悉尼朋友的一封信,看完信,我就拿出信紙,準備寫回信。我兒子在一旁就嚷嚷開了:“媽,都什么年代了,干嗎不上網,發電子郵件啊?”“年輕人什么都愛趕時髦,什么網不網的,寫封信,老朋友照樣能收到。孫子、孫女們,是奶奶有道理呢,還是你爸爸有道理啊?
(上網發電子郵件只要幾秒鐘,速度快)
要速度快,成啊。我不寫信了,打個電話,也只要幾秒鐘就能聽到老朋友的聲音了?
(如果你上網,在網上和親朋好友通電話,不僅能傳來對方的聲音,還能顯現他的形象呢!)
是嗎?那可太奇妙了,我還真想看看幾十年未見的老朋友如今是什么模樣了?我年紀大了,出門諸多不便,我能在國際互聯網上看到我最喜歡的京劇嗎?我能買到我所需要的日用品嗎?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我能在網上學到英語嗎?那國際互聯網還真是無所不能了,怪不得這篇課文的題目就叫(齊讀)
3、訓練語言,發揮想象。
(1)既然國際互聯網那么奇妙,還是讓我們到互聯網上看看吧,看看我們可以在網上獲得什么呢?(齊讀第三小節)
(2)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國際互聯網給我們帶來的方便的呢?你從哪個符號看出五個方面呢?
(3)那就讓我們再次體會一下國際互聯網給我們帶來的極大的方便。
引讀:人們可以……(這是娛樂)
可以和……(這是休閑)
可以和……(這是學習)
還可以……(這是工作)
甚至……(這是生活)
“……”這說明了什么?(國際互聯網還可以為我們做很多事。)
(4)你知道那些呢?(網上會診、網上交易、網上下棋、網上儲蓄)
(5)當然還有很多功能有待于同學們去開發,網絡的潛力是無窮無盡的,也許在不久的將來在你們中間也會出現舉世矚目的彼爾蓋茨。
(6)國際互聯網給我們的學習、工作、生活、娛樂帶來了極大的方便,可以這樣說,國際互聯網和我們……有了……(引讀)
4、總結:同學們,《奇妙的國際互聯網》這篇課文,從互聯網的結構、它是怎么工作的以及它與人類有什么關系,但這只是網絡知識一個很小的方面,猶如冰山一角,所以就需要同學們不斷地學習和探索。
四、作業 :
1、用“奇妙”“甚至”造句。
2、朗讀課文。
4、搜集資料
板書:
縱橫交錯 巨大無比
奇妙的 構造神奇 傳輸迅速
國際互聯網 信息快捷 生活方便
極大方便 巨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