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語文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 > 28、2030年的一天(精選17篇)

28、2030年的一天

發布時間:2022-12-12

28、2030年的一天(精選17篇)

28、2030年的一天 篇1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

  1、認識3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這篇想象日記得敘述順序和主要內容。

  3、了解作者所想象的30年后地球環境污染的情況,培養學生環保意識。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日記里所描寫的生活情景。

  難點:造成這種環境惡化的原因。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新課

  同學們,地球為我們提供了生存的環境,我們應該盡力去保護她。但人類往往忽略了這一點,肆意破壞它,那么這樣下去,30年后將會是怎樣呢?

  二、學習閱讀提示,自讀課文。

  思考:

  1、想想日記中講到那些環境惡化的的情況?

  2、作者寫這篇日記想告訴我們什么?

  三、組合作學習,展開討論。

  四、匯報討論結果,并交流自己課前查閱的資料。

  五、有感情朗讀課文,并了解文章敘述順序。

 。ò匆惶斓捻樞蛴洈ⅲ

  六、一句簡潔的語言概括自己學習本課后的體會。

 。ūWo地球就是保護人類自己…………………………)

  七,總結全課

28、2030年的一天 篇2

  ◆教材分析:

  《2030年的一天》(人教版六年制第七冊)是一篇略讀課文,是一篇想象未來的日記。課文假想了30年后人們的生活環境:出門要穿抗幅射服,還要放上除臭劑。為了不受溫室效應的煎熬,要坐上宇宙飛船到太空的特殊學校去上學。那時,水污染嚴重,以致于水中很難找到魚。時常還要躲避酸雨的襲擊。所有這一切都告誡人們:人類如果不斷破壞地球環境,就會失去美好的生活。

  ◆教學目標 :

  知識目標:了解作者所想象的30年后地球環境污染的情況。

  能力目標:通過查找與課文相關的資料,理解重難點詞句的方法來理解課文。提高小組交流合作能力。

  情感目標:增強環保意識。

  ◆課前準備:

  1、學生調查周遭環境污染情況及原因。

  2、學生收集有關環境保護,環境污染的資料。

  教學設計

  一、調查反饋,做好鋪墊。

  1、學生匯報課前調查周圍環境污染狀況。

  讓學生通過調查周遭環境的污染情況,讓他們認識到環境污染就在身邊,并且,在學生匯報完畢后,教師及時出示一些周遭環境污染的圖片,讓學生再次感受到環境污染的嚴重性。

  2、教師播放近幾年世界環境污染報道,影片。

  在學生感受到身旁環境污染的基礎上,把目光對準世界,讓學生意識到環境污染是當今世界的一個嚴重問題,為底下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作好鋪墊。

  3、生談感想。

  在讓學生聽匯報,看圖片、報道后,讓他們談談自己的感想,激發他們保護環境的意識。

  二、小組合作,自學自悟。

  以小組為單位,自學課文,完成自學卡上的內容。

  第小組,組長:

  ◆自學目標:

  知識目標:了解作者所想象的30年后地球環境污染的情況。

  能力目標:通過查找與課文相關的資料,理解重難點詞句的方法來理解課文。提高小組交流合作能力。

  情感目標:增強環保意識。

  ◆學習方式:小組合作學習(注意分工)

  ◆自學內容:

  1、日記中講到哪些環境惡化的情況?(打*號的題目可做可不做)

  惡化情況* 產生原因*哪些東西是對環境有害的?

  2、討論:作者寫這篇日記,想告訴我們什么?

  3、理解重難點詞語,不理解的,請把它寫在方框里,留待大組交流。

  4、提出不理解的問題,小組解決,解決不了的或覺得有創意的問題,把它寫在方框里,大組交流。

  這張自學卡,是根據本課的教學目標 來設計的。通過填表,讓學生理解課文內容,了解作者所想象的30年后地球環境污染的情況, 解作者寫作的意圖,掌握課文中的重難點詞句,提出不理解的問題。

  三、交流學習,解決疑難。

  1、學生齊讀課文,教師整理學習卡。

  讓學生邊讀課文邊想象課文中作者描述的情景,再一次感受環境污染的所帶來的災害。而教師則在一旁整理學習卡,篩選,梳理學生的問題,以便交流。

  2、交流學習卡內容。

  挑出自學卡完成得最好的小組,請該小組派代表來講述他們的學習成果,一方面達到交流的效果,另一方面也讓其它小組借鑒他們的學習方法。

  3、解決學生疑難。

  教師從學生的學習卡中挑出富有代表性的問題,提出來,讓全體學生來共同解答。

  四、引發思考,激發情感。

  讓學生思考;2030年真會像作者所寫嗎?

  引導學生通過思考這個問題,明白地球的命運掌控在人類的手中,如果人類能及時保護環境,我們的地球將仍是生機勃勃。以此,激發他們保護環境的情感,意識,并樹立積極的人生觀,為底下設計環境保護方案做好鋪墊。

  五、設計方案,保護環境。

  以小組為單位,討論、設計環境保護方案,讓他們盡量做到切實可行。

  六、拓展延伸,布置作業 。

  讓學生從以下三個題目中任選一題寫一篇想象作文:

  1、生活在地球上的人們,我想對你說。

  2、地球媽媽,我想對您說。

  3、假如我是世界環境保護委員長。

  通過讓學生寫想象作文,運用所學的有關環境保護的知識,并使他們保護環境的情感再次得到升華。

  ◆設計新意:

  1、小組合作,自學自悟。

  本節課充分體現學生的自主學習。課前,讓學生進行預習,調查周遭環境污染情況,收集有關環境污染的資料;課內,以小組為單位,在預習的基礎上,小組共同合作,完成自學卡,自學自悟,理解課文。

  2、虛實交替,激發情感。

  這是一篇想象日記,作者通過想象,描繪2030年環境污染情況。本課巧妙地把現實與想象交融,逐層過渡,激發學生環境保護的情感。首先,以實際污染情況導入  ,激發學生的危機感,從而引出文章,學習作者想象的20年后的人類生活情況,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然后,讓學生根據實際,設計切實可行的活動保護方案,最后,再讓學生寫環保想象作文,讓他們的環保意識再次得到升華!這樣,把現實生活與想象的世界不斷地交替出現,實現激發情感的目標。

  3、彈性自學,分散難點。

  課文中的一些環保名詞,如:溫室效應,臭氧層,酸雨等,學生較難理解,而這些知識,課文中并沒有具體闡述,只能通過學生收集有關資料加以理解,因而,在設計自學卡時,我設計了打*號的自選題,小組根據收集的資料自由填寫。并讓他們寫出小組不能解決的詞語,問題。然后,通過大組的交流反饋,來理解這些名詞,共同解決各小組的疑難,以此來突破難點,理解課文。

28、2030年的一天 篇3

  從這篇教材來說,篇幅比較長,記敘了一件我為鄧小平爺爺表演電子計算機,受到了鼓舞的事情。如果按部就班地往下上,感覺平淡突不出重點。

  從學生角度來說,二年級了,應該具備一些基本的理解詞句、圈圈劃劃的能力。

  所以,我決定把重點放在詞句的品讀。把圈圈劃劃能力的培養與課文的理解、朗讀相結合。

  在教學中發現的問題:教師要求劃出相應的詞語,學生容易劃成句子或短句。分不清神態和動作。

  分析:前一個問題反應“詞語”與“句子”概念混淆,跟原來沒有專門的劃過,感到比較陌生有關,從難度上看,劃詞語要比劃句子難。

  對策:課堂上板書重點詞語,加深學生對“詞語”這個概念的認識。

  課后抽查學生的語文書,及時糾正錯誤,個別指導,也告訴孩子如果劃錯了在同學匯報后要及時改正。

  本課不足:重點句段的朗讀多以齊讀為主,個別讀缺乏,使得雖然詞句理解都比較到位了,但是學生朗讀的增量不明顯。

  好的地方:抓住了兩個大問題:

  1、 為什么我的心情一開始比較緊張,后來就平靜下來?

  2、 為什么說“我”忘不了這一天?

28、2030年的一天 篇4

  教學目的:第1課時;認識13個生字,會寫4個字。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大體感知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第2課時:鞏固生字,工整書寫剩余的生字。入情入境地朗讀體會“我”的情緒變化,與鄧爺爺和藹可親的態度。感受鄧爺爺的愛心,激發學生對鄧爺爺的崇敬、熱愛之情,以及產生擔當責任,好好學習的內心體驗。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第1課時:了解課文內容,正確認讀生字,并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第2課時:感受鄧爺爺的愛心,入情入境地朗讀課文

  難點:使學生有閱讀興趣,初步懂得一些社交禮節。

  教學時數:2課課時。

  課前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略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  短語復習,總結規律:“地”字后面跟動詞。

  二、創設情境,有感情朗讀,體會我的難忘,感悟鄧爺爺對小朋友的愛心。

  師:前面一節課,小朋友結合自己的體會說了記憶中難忘的事情,F在,讓我們和書中的小朋友一起,把思維拉回到23年前那個令人難忘的嚴寒的早晨。那天早晨,你冒著嚴寒,早早地來到了工業展覽館,那天早晨,你沉著地操縱著計算機,順利地打出各種各樣的圖形,那天早晨,鄧爺爺親切的和你握了兩次手。小朋友,請大聲地朗讀課文2-6自然段,再回憶回憶,23年前的那一天早晨,哪些是讓你難忘的?

  1.  自由朗讀課文。

  2.  交流:說說難忘的都有什么?隨機板書,創設情境反復朗讀。(以下環節視教學實情而定)

  引讀1:

  ·鄧爺爺很快就要到了,孩子,跟媽媽說說,你的心情:生讀“我又緊張又激動,心怦怦地跳個不!敝该首x;

  ·我知道,你這‘又緊張又激動,心怦怦地跳個不停的心情都是因為馬上就要見到――

  ·是呀,鄧爺爺可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總書記,我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在國際社會上享有很高聲譽的偉大人物之一呀,平時,我們只能在電視里,或者報紙上才能看到他,今天,你就要見到他了,就要見到鄧小平爺爺了,難怪,小朋友,你想到馬上……

  作為朋友,你想勸勸他嗎?

  (此環節因學生未提起,課堂上未展示。)

  引讀2:

  朗讀第3自然段。

  說說,難忘的是什么?

  對照課件,梳理、朗讀鄧爺爺的音容笑貌:慈祥的微笑、高興地點點頭、緊緊地握住了我的手、和藹可親的樣子·“我緊張的心一下子就平靜下來”:孩子,沒見到鄧爺爺之前,你剛剛還是又緊張又激動,心還怦怦直跳呢,為什么見到鄧爺爺后反而變平靜了呢?我可有點不明白?引導朗讀。

  ·“看著鄧爺爺和藹可親的樣子……”請看老師的表情,小朋友判斷一下,哪一種是和藹可親的?讓我們帶著和藹可親的樣子,讀讀這句話;

  ·快,快,快看,鄧爺爺來了!為什么你非要用“!”呢?句號也可以呀?指名朗讀,讀出興奮、喜悅;

  ·“我連忙敬了個隊禮,說:‘鄧爺爺,您好!’”誰來敬禮,問好?師生配合演。哇,真懂禮貌,眼睛還不忘看著我鄧爺爺。提醒握手應用右手;師生合作之后,同桌合作演讀,再指名上臺演讀;

  引讀3:

  第4自然段

  ·難忘的是“為鄧爺爺做了電子計算機表演”(板書)

  ·練習朗讀:先讀正確,“沉著地操縱著計算機”不大好讀;再讀流利;再讀出感情——沉著、高興

  引讀4:

  讀演結合,朗讀第5段:

  ·難忘的是什么?“親切地問了我的年齡”你會問嗎?試試看。生問師答。

  ·“鄧爺爺聽了,贊許地再一次……”看師表演,讓學生評判,哪種是好的,為什么?結合禮儀教育,體會鄧爺爺對小朋友的尊重;

  3.  梳理文脈,暗滲結構篇章之法

  師小結:指著屏幕,口述:難忘的是那一天自己的心情由未見到時到……;難忘的是鄧爺爺慈祥的微笑……,正是鄧爺爺的和藹可親的樣子我的心情變得平靜了,最后沉著地操縱著……;

  4.設境悟旨

  后來,有一位很多場合一直在場的新聞記者,他有個問題弄不明白,于是就問了鄧爺爺。不知我們小朋友能不能替鄧爺爺回答回答:鄧爺爺,記得您在香港回歸問題的談判桌上,您與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說話時,態度是那么嚴肅,認真,沒有絲毫的商量的、讓步的余地;今天在小朋友面前,怎么這么親切、和藹可親?

  總結:在重大原則問題面前,在事關祖國聲譽、國家利益面前,決不能讓步、妥協;小朋友可不同啦,你們是祖國的希望,祖國的未來要靠你們去創造,去建設。再說了,我要是很嚴肅的話,準會嚇著小朋友,影響他成績的發揮。

  5.想象練筆:

  1.學生寫話。

  最后,“我興奮地走在回家的路上”,想起鄧爺爺的鼓勵、期待、希望,我心潮澎湃,我會想些什么呢?

  出示: 離開展覽館,我興奮地走在回家的路上。想起鄧爺爺和藹可親的樣子,想起他滿意的笑容和真誠的希望,我的心里就像大海的波浪一樣久久不能平靜……我心想:(                   )   

  2.交流評價。

  三、寫字指導

  青 山 侍 草

28、2030年的一天 篇5

  活動前評析我根據本班幼兒年齡小、愛動這一特點制定了本次走平衡木的體育活動。在準備材料的過程中,我和孩子們一起制作了大蘿卜、用紙粘接的小路,還有用皺紋紙扎的各種顏色的小花,孩子們的興趣特別高。

  因為是小班幼兒,所以這次體育課我采用了游戲化的情景導入方式,再現小兔子們快樂的一天:從早上做早操到晚上太陽落山活動自然結束。在活動中,通過看望生病的小馬、拔蘿卜、躲避大灰狼、學習本領等動靜交替的環節,鼓勵幼兒入境,積極投入,發展其平衡能力。完成了教學目標。

  在準備材料時,我選用了幼兒能夠接受的高矮適中的平衡木。

  活動目標1、初步練習走平衡木。

  2、激發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及發展了幼兒的身體平衡能力。

  活動準備塑料矮平衡木、紙制作的"小路"(50cmx18cm),一封信,玩具馬一個,小兔子頭飾、皺紋紙制作的各種顏色的"小花"和"大蘿卜(用布縫制的)"若干。

  活動過程實錄(一)開始部分教師和幼兒一起聽音樂自然站隊做從頭到腳的熱身準備活動。

  (二)基本部分1、創設情境。

  老師扮兔媽媽。

  寶寶們:媽媽早上起來收到了好朋友小馬的一封信,信上說小馬生病了,很想見一見媽媽和寶寶們。寶寶們:我們一起去看看小馬好嗎?

  兔媽媽說:我要帶寶寶們去看望小馬?墒,去小馬家只有一條小路。這條小路很窄,而且路的兩邊開滿了漂亮的小花,我們走路的時候要小心,不要踩到兩邊的小花好嗎?

  幼兒:好的。

  2、走"小路"。

  兔媽媽帶著小兔子們去看小馬,一個跟著一個走(走紙制作的小路)。

  兔媽媽邊走邊說:"小小路,窄又長,花兒開在路兩旁。兔寶寶,走小路,整整齊齊排成行,你不擠來我不搶,一個跟著一個走。"兔媽媽:哈哈!看呀!小馬家到了。我們先來敲一敲門吧!

  小馬把門打開看到了好朋友兔媽媽和兔寶寶們非常高興。兔媽媽詢問了小馬的病情,并讓兔寶寶們也說一句祝福小馬的話。

  幼兒:小馬你的病好點兒了嗎?

  幼兒:你要多喝水。

  幼兒:你要多吃蔬菜。

  幼兒:你快點好吧!

  、兔媽媽說:寶寶們,我們就不打擾小馬了,讓它多休息吧!我們來和小馬說再見吧!

  兔寶寶們:小馬再見。

  兔媽媽:寶寶們我們還要按照來時的路走回去。

  3、過"小橋"。

  小兔子們從小馬家回來后,特別高興。兔媽媽說:"快到吃中午飯的時間了,家里的蘿卜不多了,我們一起去拔蘿卜吧。"拔蘿卜要到河的對岸,需要過一座"小橋",出示塑料矮平衡木,兔媽媽教小兔子們怎么過"小橋"(教師演示怎樣過"小橋")。

  教師邊過小橋邊和幼兒一起說過小橋的兒歌:

  小兔小兔要過橋,張開雙臂走上橋,心不慌,身不搖,一步一步走過橋。

  教師先請個別幼兒練習走小橋,教師指導并請幼兒認真觀看。

  教師請全體幼兒練習自己走小橋。幼兒一個跟著一個練習走平衡木。拔完蘿卜之后,從原路(塑料矮的平衡木)走回來,把蘿卜放到筐里,再接著去拔蘿卜。(教師在平衡木邊上保護幼兒,并提醒走平衡木的要領。)4、蘿卜都拔完了,小兔子們看到自己的勞動成果很高興。兔媽媽表揚了兔寶寶。寶寶們到了吃中午飯的時間了,我們一起來吃蘿卜吧!

  教師:寶寶們。媽媽要帶你們到森林里玩耍,玩的時候要注意安全,當心大灰狼。

  "春天到,天氣好,兔寶寶去散步,注意安全最重要,眼睛時刻要瞧瞧,千萬不要被大灰狼刁到。"這時候,一名老師扮演的大灰狼出現了。小兔子們跑回自己的家。反復玩幾次(練習四散追逐跑)。

  三、結束部分1、為了保護自己,兔寶寶們需要學習本領,學習各種動物的樣子,迷惑大灰狼,嚇跑它。

  兔媽媽帶著兔寶寶們模仿各種動物的樣子,也可以讓幼兒自由創作。

  2、寶寶們:太陽落山了,我們也該回家了。聽音樂《搖籃曲》,作整理動作,自然結束。

  因為是小班幼兒,所以這次體育課我采用了游戲化的情景導入方式,再現小兔子們快樂的一天:從早上做早操到晚上太陽落山活動自然結束。在活動中,通過看望生病的小馬、拔蘿卜、躲避大灰狼、學習本領等動靜交替的環節,鼓勵幼兒入境,積極投入,發展其平衡能力。完成了教學目標。

  在準備材料時,我選用了幼兒能夠接受的高矮適中的平衡木。

  需要改進的地方:如果在角色的選擇上能夠不用小兔子,而選用其它走路比較輕的小動物效果可能會更好的,因為小朋友聽到小兔子的直接反映還是蹦蹦跳跳的,而如:小貓給人的感覺是靈活、輕巧,更適合走平衡木和后面的跑。

  還有,在活動的重點部分"過小橋,拔蘿卜"等環節,我準備的"蘿卜"是用壓膜機壓的容易撕壞,后來改用布縫制效果很好。

  1、教師能夠根據綱要精神培養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和習慣,提高了幼兒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

  2、教師的選材很好,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

  3、教態親切自然,在活動中運用兒歌的形式吸引幼兒主動參與。

  4、能夠關注到全體幼兒,而不是個別幼兒。算是一節很不錯的課。

  "小小路,窄又長,花兒開在路兩旁。兔寶寶,走小路,整整齊齊排成行,你不擠來我不搶,一個跟著一個走。"小兔小兔要過橋,張開雙臂走上橋,心不慌,身不搖,一步一步走過橋。

  春天到,天氣好,兔寶寶去散步,注意安全最重要,眼睛時刻要瞧瞧,千萬不要被大灰狼刁到。

28、2030年的一天 篇6

  目標

  1.了解幼兒園一天的活動安排,培養喜歡幼兒園的情感。

  2.能看圖講述,初步模仿打電話。

  準備

  1.丁丁木偶,掛圖。

  2.各種可當作電話的物品若干。

  3.請一個大班幼兒扮演丁丁與“丁丁媽媽”通話。

  過程

  1.丁丁的一天。

  ——教師出示丁丁木偶。你們還記得他是誰嗎?對了,他是丁丁,他可喜歡幼兒園了。

  ——你們想知道他在幼兒園里是怎么生活的嗎?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請幼兒仔細觀察掛圖,按箭頭所示方向有順序地說出丁丁在干什么。

  ——你們看丁丁在幼兒園過得開心嗎?

  2.給丁丁媽媽打電話。

  ——丁丁媽媽很想知道丁丁在幼兒園是怎么過的,瞧,她打電話來了!

  ——教師扮媽媽,一大班幼兒扮丁丁。

  媽媽:喂,你是丁丁嗎?

  丁。何沂嵌《,你是誰?

  媽媽:我是媽媽,你現在在幼兒園干什么?

  丁。何以谧鲇螒。

  媽媽:你在做什么游戲?

  丁。和尥藜。

  媽媽:回家后,你和媽媽做這個游戲,好不好?

  丁丁:好的。

  媽媽:再見!

  丁丁:再見!

  ——教師扮丁丁媽媽,幼兒扮丁丁,做出打電話的樣子。

  ——教師逐一指著掛圖中的某一場景,問:“你在幼兒園做什么?”幼兒回答:“我在干。”

  建議

  1.幼兒在了解丁丁一日生活的同時,也回憶了自己在幼兒園的主要活動,這會對他們盡快適應幼兒園生活產生積極的影響。

  2.孩子喜歡模仿成人的行為,打電話就是他們最喜歡的活動之一。在他們感興翅的活動中,他們不僅愿說,而且說得好。這一活動有助于幼兒語言和交往能力的發展。

28、2030年的一天 篇7

  這節課學生學得輕松、愉悅、有滿足感,一個重要原因是:教師始終關注學生的需要,一切教學活動為了滿足學生學習的需要。 

  一、關注學生的生活需要 

  學習數學為了什么?數學離學生有多遠?這是我們數學課堂教學要回答的問題。本節課里,給了一個較好的回答:學習數學首先是生活的需要,數學就在我們身邊。整節課具有生活氣息,學生充滿了學習的樂趣。課一開始,教師就出示一個實物的時鐘,讓學生說說時鐘有什么作用?學生爭著發言,由此教師亮出這節課的學習任務:學習怎樣看時間。激發了學生的探索欲望。 

  再看課的應用部分,教師要求學生說一說:你知道哪些電視節目的播出或結束時間是在整時或半時的,并撥出時間。教師的這一安排,避免了學生機械練習,被動練習的局面。這一環節有一箭雙雕之功,既是新知識的應用,又與生活緊密相聯,學生不覺得這是一種負擔,學生學得輕松自在。 

  總之,關注學生的生活需要,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知識來自生活,又服務于生活,提高學生參與度,激發學生學習動機是本節課的第一個特點。 

  二、關注學生的學習需要 

  數學教學過程是學生學習的過程。本節課另一個特點是,關注學生學習的需要,以學生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背景來構建立體的課堂教學過程。教學始終圍繞學生的實際需要,服務于學生的學習,盡量滿足學生的需要。 

  對鐘面的認識,學生并不陌生,但是他們知道哪些鐘面知識,教師不能武斷估計,閉門設計教學方案 ,課堂上教師提出了“你對鐘面知道些什么?”這樣的開放性問題留出時間、空間讓學生觀察、議論、匯報,充分展示學生的原有基礎。 

  學生已經習慣了用“長針、”“短針”來描述某一時刻,在認讀整時之初,教師及時加上一個簡單的鐘面介紹,明確時針、分針的名稱,為學生用規范、科學的語言描述某一時刻打下基礎。 

  對大部分學生來說,“整時”時刻的認讀比較容易,而“半時”時刻的認讀可能會出現問題,應作為教學重點來處理。學生之所以對半時的認讀模糊不清,關鍵在于對鐘表的旋轉順序不清。為解決這一難點,在認半時之初,讓學生觀察轉動的鐘表,明確了鐘表的轉動方向,又為下面討論半時刻的認讀提供了理論依據,化解了本課的難點?傊谡J識“整時”、“半時”的活動中,我非常重視挖掘學生群體這個大的學習資源的優勢,放手讓學生認一認,說一說,圍繞某一難點展開討論,認完后在小組內交流認讀的方法。學生在自主探索與全班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了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學生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教師作為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其主導作用發揮得淋漓盡致。 

  教師把第三幅情景圖中的“8 時”改為“8時半”為的是,最后通過引導觀察這兩幅情景圖,讓學生學會用上午、下午、中午和晚上等詞對一天的時間進行更準確的描述,對一天的時間有一個更進一步的、全面的了解。 

  總之,課堂教學順應了學生的學習需要,根據知識的起點,靈活地、有效地安排教學活動,才能真正體現以學生學習為主的教學思想,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 

  三、關注學生的發展需要 

  數學課不僅僅要引導學生學會知識,更要培養能力,發展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在這堂課中也有較好的體現。如:課的結尾教師出示了沒有時針、分針的鐘面,讓學生根據所提供的時間,畫出時針、分針的位置和讓學生在課外設計一份自己一天的作息時間表。 

  由此可見,數學課堂教學不僅要關注課內知識,更要關注課外拓展、延伸,關注學生的發展。 

  綜上所述,整堂課體現了關注學生的需要,滿足學生的需要的主題。從問題情境的創設,到整個展開過程的立體安排,到難點的突破,以及所學知識的應用,都從學生的需要出發,處處為學生著想,真正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得到了滿足,獲得了成功。   

28、2030年的一天 篇8

  失去的一天,就是時光,就是歲月,在這篇《失去的一天》文章中,作者想表達什么呢?以下是第一范文網小編為你整理推薦年級失去的一天閱讀題答案,希望你喜歡。

《失去的一天》閱讀原文

  媽媽清晨去上班,她把9歲的佩佳叫醒,對他說:“你已經放假,你今天的任務是:在農舍旁邊栽一棵樹,讀完《遠處的青山》這本書。”

  佩佳想再睡會兒,媽媽上班的時候睡覺才香呢!但他醒來時,太陽已經當空,他想馬 上開始干活,不過他想了想:還來得及呢!

  佩佳坐在一棵高大的綠陰如蓋的桑樹下,他想:“我在這里坐一會兒開始干活吧。”

  然后他跑到果園里去,吃了一些鮮果,跟蝴蝶嬉戲了約莫半個小時,爾后又在桑樹下坐了下來。

  傍晚,媽媽回來了,她問兒子:“說說看,孩子,你都干了寫什么啊?”

  可佩佳什么事也沒做,他羞愧得不敢望著母親的眼睛。

  “可不要知道,我的孩子,現在地球上少栽了一棵樹,人們中間少了一個人知道什么叫《遠處的青山》的人。現在你無論多么努力 ——也無法了解你丟失的這一天所應了解的一切。走吧,我會告訴你,人們在你失去的這一天當中做了些什么事。”

  媽媽把兒子領到一塊剛犁過的田地上,指著說“昨天這里還是一片收割的麥茬地,今天都已全部翻耕了一遍,這是拖拉機手干的活。”

  媽媽把兒子領到用磚砌成的墻根前,說道:“這里早晨還只有花崗石打下的基腳,可現在已經是一堵用磚砌成的墻了,瞧砌工干的多么出色。”

  媽媽把兒子領到一座白色的大樓前,這里的一切——空氣也好,墻壁也好,甚至樓房前面的青草地也好——都散發著秒報的芳香。

  “這是面包房。早晨,這些面包還是面粉,可現在令人讒涎欲滴…….面包師整天工作,汽車一開來,面包就要到商店里去了。”

  最后母子倆走進圖書館。圖書館理員指著一個大書架,書架上擺著很多書。

  “這些書是大家看完的,是不久前剛還來的,而且又借走了同樣這么多的新書。”

  “可我卻游手好閑…….”佩佳想了想,低下了頭,F在他明白了什么叫做“失去的一天”。

《失去的一天》閱讀題目

  1、讀讀寫寫。

  lǜ yīn rú ɡɑì xiū kuì chánxián yùdī yóu shǒu hào xián

  ( ) ( ) ( ) ( )

  2、寫反義詞

  出色—— ( )

  失去—— ( )

  游手好閑—— ( )

  3、媽媽帶著佩佳,讓他親自去了解人們在著一天中做了些什么事?

  拖拉機手: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砌工: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面包師: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圖書館理員: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選詞填空。

  虛度 忙碌

  佩佳感到人們_____而充實,而自己在游手好閑中_____了一天。他明白了“失去一天”的價值。

  5、你生活中曾經有過“失去的一天”嗎?結合實際談談感受。

  6、寫幾條珍惜時間的民言警句,時時勉勵自己。

《失去的一天》閱讀答案

  1、綠蔭如蓋、羞愧、饞涎欲滴、游手好閑

  2、平凡、得到、孜孜不倦

  3、(1)翻耕土地

  (2)砌墻

  (3)做面包賣面包

  (4)管理圖書

  4、忙碌、虛度

  5、我生活中有過“失去的一天”,周末,媽媽叫我做完作業后打掃房間,我覺得時間很充足,總對自己說再玩一會兒再玩一會兒,可到后來,時間過去了,我什么都沒有做,這一天就這樣失去了。

  6(1)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2)少年易學老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3)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

  (4)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以上是第一范文網小編分享的《失去的一天》閱讀題答案,歡迎進行學習參考!

28、2030年的一天 篇9

  教學目標 :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10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體會小作者的激動,緊張和對鄧小平爺爺的崇敬之情。

  3、激發對計算機的興趣,認識自已肩負責任的重大。

  重點:1、學習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難點:體會小作者的心情,激發對計算機的興趣認識自已肩負責任重大。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

  1、小朋友,你還記得鄧小平爺爺植樹的身影嗎?還記得他說過植樹綠化要世世代代傳下去嗎?今天我們又要和鄧小平爺爺見面了,他會是什么樣子呢?

  2、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難忘的一天》,板書課題,齊讀,說說讀了課題你現在最想知道什么?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帶著剛才的問題讀課文,思考。

  2、說說讀了這個故事你了解了什么?學生匯報。解決課前提出的問題。

  3、自讀課文,圈出難讀和不認識的生字。然后拼讀課文下邊小禮物里的生字,認真讀一讀。

  三、識字寫字。

  1、讀準字音:指名讀,領讀,比賽讀,重點指導讀準:“算、怦、容、燦”幾個生字。

  2、識記字形。鼓勵學生自主識字,交流識字的方法。

  可能用熟字帶生字的方法識字,也可以用組詞競賽識字,還可以瘵帶有生字的句子板書,讓學生讀句子或造句識字。

  3、寫字指導:

  指導學生觀察生字的寫法,自已先試著描紅,然后老師示范提醒:

  A、獨體字要寫在田字格的正中間。B、“及”字的筆順是先寫ノC、“身”字的第六筆右邊不出頭,最后一筆右邊要出頭。

  第二課時

  一、導入  。

  1、出示部分詞語學生認讀,鞏固識字。單個讀,學生領讀,開火車讀.

  2、今天我們繼續來看《難忘的一天》這個故事。

  二、朗讀感悟。

  1、學生自已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并將句子讀通順,讀流利。

  2、說說自已的體會,再讀課文提出最想知道的問題。

  3、邊指導朗讀,邊重點解決兩個問題:

  1)為什么我一開始比較緊張,后來就平靜了下來?

  2)文題對照,說說“我”為什么忘不了這一天。

  圍繞第一個問題,著重體會“我”緊張而激動的心情和鄧爺爺的和藹可親,抓住“怦怦地”、“慈祥的微笑”、“高興地”、“緊緊地”、“和藹可親”等詞語進行品讀。

  圍繞第二個問題,著重體會“我”在這一天的最大收獲是得到鄧爺爺的鼓勵,認識到肩上責任的重大。可引導學生朗讀課文,談談自己的看法或進行小組討論。引導學生從“見到了鄧爺爺”、“鄧爺爺和藹可親”、“我受到了鄧爺爺的稱贊”等比較表面的理解,上升到“忘不了肩上擔負的責任”;抓住“沉著地”、“順利地”、“仔細地”、“贊許地”、“興奮地”、“計算機的普及要從娃娃抓起”等詞句進行品讀。對于“肩上擔負的責任”,學生不易理解,學生需懂得要從小學好計算機,從小樹立遠大理想就可以了。

  最后一段,細讀,理解“天,仿佛格外的藍;陽光,仿佛更加燦爛”這一句的寫作意圖。是不是天和陽光真的變了呢?為什么和開始的不一樣了呢?

  三、實踐活動

  通過閱讀課外書、向別人請教或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上網查閱等途徑,搜集鄧小平爺爺的事跡、故事或他說過的一些名言,在班上展示、交流。

28、2030年的一天 篇10

  《小老鼠忙碌的一天》是一個有趣、充滿愛的童話故事。故事以大老鼠在不停地忙碌著,而小老鼠悠閑地蕩著秋千,尋找著自己的夢想為線索,引導小朋友發揮想象、大膽思考小老鼠的夢想到底是什么?小老鼠到底在忙什么?兩只老鼠的不同形象和這些問題就像一個謎,深深地吸引著小朋友。因此,活動中幼兒能積極參與,尋找答案。    活動中,我先將問題“忙碌是什么意思?”拋給幼兒,引導幼兒說說自己對“忙碌”一詞的認識,再通過教師的小結引導幼兒理解忙碌的意思,幫助幼兒在欣賞環節中更好地理解故事內容,感受小老鼠忙碌的一天。故事欣賞環節中,我將其分為兩部分。一是分段欣賞,通過提問,加深幼兒對故事內容的理解;二是完整欣賞,引導幼兒完整欣賞故事,感受故事的趣味性及小老鼠詼諧的形象、能為實現夢想付出行動的毅力。在這一環節中,幼兒能認真傾聽,大膽地舉手回答問題。通過幼兒對故事的理解,師幼圍繞“小老鼠到底忙不忙?”為話題開展辯論賽。辯論活動中,幼兒能針對自己對故事的理解說出自己的觀點,活動氛圍活躍。在活動的最后環節,幼兒積極地說出自己的夢想及實現夢想的辦法,大家初步感受到實現夢想是一定要付出行動,要有毅力和恒心的。    整個活動中,幼兒能積極主動地參與,能帶著好奇去欣賞故事,在感知故事的過程中尋找答案;能用自己的想法、語言進行辯論,初步理解實現夢想是要付出行動的。但是活動欣賞中,如果我能巧用教學策略,引導幼兒通過傾聽、推測、模仿、講述等方式逐漸了解小老鼠是如何“一步一步實現夢想”的話,相信活動會更生動、更具趣味性。

28、2030年的一天 篇11

  教學目標: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10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體會小作者激動、緊張的心情和對鄧爺爺的崇敬之情。

  3、激發對計算機的興趣,認識自己肩負責任的重大。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難點:讀懂長句子,體會小作者激動、緊張、興奮的心情。

  教具準備:1、多媒體課件

  2、搜集有關鄧爺爺的故事和圖片。

  一、談話導入

  1、投影出示鄧小平同志的照片。提問:“小朋友,你們還記得這位爺爺嗎?”引導學生回憶上學期學過的《鄧小平爺爺植樹》一課,知道鄧小平爺爺是一個令人尊敬的偉人。再讓學生說說:如果他老人家來我們身邊,我們心情會怎樣?

  2、相機出示課題:難忘的一天

  3、引導學生圍繞課題質疑:難忘的一天指的是哪一天?那天發生了什么使人難忘的事?

  二、初讀感知,認識生字。

  1、輕聲讀課文,劃出生字詞,借助拼音自學生字,同桌互查。

  2、在小組內互相介紹自己認識的生字。

  3、請六個同學各讀一個自然段,重點指導讀正確,讀通順。

  4 、借助學生評價正音的時候,出示易錯字音的卡片: 算(suan)   怦(peng)   燦(can) 5、 長句子的朗讀指導。

  (1)請同學們劃出長句子,并用“/”做上自然停頓的符號。

  (2)課件出示語句:①我為鄧小平爺爺/做了/電了計算機表演。②想到馬上就要/見到鄧爺爺,我又緊張/又激動,心怦怦地/跳個不停。③我沉著地/操縱著計算機,順利地打出/各種各樣的圖形來。

  (3)教師先范讀,讀完后告訴學生:畫“/”處要做自然停頓處理。這些地方的停頓要比逗號短,只是聲音斷開或稍微拉長即可,不必在自然停頓處換氣

  6、引導學生回答前邊提出的問題:難忘的一天是哪一天?什么事讓“我”難忘?

  三、朗讀感悟,體會作者的心情。

  1、輕聲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2、“我”見到鄧爺爺之前、見到鄧爺爺之后、離開展覽館之后心情有什么變化?劃找出有關句子。

  3、課件出示3個句子:

 。1)想到馬上就要見到鄧爺爺,我又緊張又激動,心怦怦地跳個不停。

 。2)看著鄧爺爺和藹可親的樣子,我緊張的心情一下子就平靜了下來。

 。3)離開展覽館,我興奮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逐句指導朗讀句子,抓住“怦怦地”、“平靜”、“緊張”等詞語體會小作者激動、緊張、興奮的心情。

  4、讀第四、五、六自然段,想想我為什么忘不了這一天? “肩上擔負的責任”指的是什么?

  學生獨立思考后,說說自己的看法。學生可以結合課文內容回答,也可以脫離課文內容講自己所想到的,要求不宜高。

  5、進行朗讀挑戰比賽,比一比誰讀得最好。

  6、背背自己喜歡的句子或段落。

  四、指導寫字

  1、投影出示書中田字格中10個字,讓學生觀察,分析書寫時要注意的地方,再描紅。

  2、教師重點示范,學生練習寫字。

 。1)教師在田字格范寫“及、身”兩個字,寫前提示:兩個字都是獨體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要居中。注意“及”的筆順,“身”的最后一筆,右邊要出頭。

  (2)教師在田字格里范寫“禮、加”兩個字,邊寫邊提示:兩個字都是左右結構,“禮”字左窄右寬,“加”字左長右短。

 。3)學生練習書寫,教師要注意檢查學生的書寫姿勢。

  五、總結

  作為一個十歲的兒童,能見鄧爺爺一面,已屬三生有幸,更何況能為鄧爺爺表演計算機的操作,還與這位偉人兩次握手。誰經歷了這一幕,都將難以忘懷。課文中的少年忘不了這一天,“計算機的普及要從娃娃抓起。”他從鄧爺爺的話語中感到了自己肩上的責任,小朋友,你們呢?

  五、實踐活動

  搜集有關鄧爺爺的故事或名言。

  板書設計:

  8 難忘的一天

  和藹可親

  激動——————平靜

  感到重任

28、2030年的一天 篇12

  活動背景

  孩子已經熟悉了幼兒園的生活,對幼兒園主要活動安排的了解,為孩子更自主、更自由地開展活動,積累了經驗。

  活動從了解幼兒園的生活內容開始到了解幼兒園活動的意義,使孩子平時積累的感性經驗,有一些理性的了解,從而更理解并更喜歡幼兒園的生活。

  內容與要求

  熟悉幼兒園的主要活動安排,喜歡幼兒園的生活。

  活動準備

  幼兒園主要活動的圖片或照片。

  過程與指導

  你們已經上了1年幼兒園了,你們喜歡幼兒園嗎?為什么?

  幼兒:幼兒園里玩具多……小朋友多。。?梢詫W本領的。。。?梢宰鲇螒颉

  老師:是啊,幼兒園里玩具、朋友多,可以學本領,還有各種各樣的活動。

  二、幼兒園的活動

  1.幼兒園里到底有哪些游戲,哪些活動呢?看看桌子上的照孩子是天,我是云片(或卡片),你們在干什么?

  2.幼兒看圖談論:你們在干什么?這是幼兒園的什么活動?

  幼兒:這是我們在學鋼琴。

  老師:(是老師彈琴,孩子唱歌的圖片)誰也找到了這張?你認為我們在干什么?

  幼兒:做音樂游戲。

  幼兒:我也覺得是在唱歌,做音樂游戲。

  老師:大家都同意嗎?

  幼兒:同意。(貼在公示板上)

  ——孩子的錯誤由孩子自己來糾正。

  幼兒:這是我們在玩。

  老師:小朋友在玩什么?

  幼兒:玩小汽車。

  老師:什么時候我們要玩這些東西的?

  幼兒:自由活動。

  幼兒:這是我們的自由活動。

  幼兒:這是醫生在幫娃娃看病(角色游戲的照片)。

  老師:(指圖片)這是真的醫生嗎?

  幼兒:不是,是小朋友扮的……是我們的角色游戲。

  老師:是啊,這是我們的游戲活動。

  ——當孩子沒有讀懂圖片意思時,老師應及時引導。

  幼兒:我們還要午睡。

  幼兒:這是我們午餐。

  幼兒:這是我們在聽故事。

  ——將沒有異議的圖片貼在公示板上。

  3.這些都是幼兒園的活動,你最喜歡幼兒園的什么活動?

  幼兒:我喜歡角色游戲。

  老師:還有誰也喜歡角色游戲的,為什么?

  幼兒:因為我們可以做大人……對,我們可以像大人一樣賺到錢……我們可以做大人的事……

  幼兒:我喜歡自由活動,因為自由活動可以玩玩具……可以玩別人的玩具……可以和自己的朋友玩。

  老師:自由活動可以有更多的朋友和玩具。

  幼兒:我喜歡音樂活動,因為老師唱歌很好聽的。

  老師:音樂活動上,你們學會了什么音樂游戲?

  ——做一做音樂游戲,可以體會音樂活動的快樂。

  幼兒:我喜歡聽故事。

  老師:你們都聽過什么故事呢?

  幼兒:……

  老師:好聽的故事讓我們了解許多有趣的事情。

  ’幼兒:我喜歡睡覺,因為睡覺可以讓精神出來。

  睡覺是休息,讓自己不生病。

  老師:對,睡覺可以讓小朋友精神好。

  幼兒:我喜歡午餐,我喜歡吃餛飩、餃子……

  老師:幼兒園的午餐,都是有專門的人為你們配好的,能讓小朋友很好地長大。

  老師(小結):幼兒園的這些活動對我們小朋友都很有好處,有的讓我們長身體,有的讓我們快樂,有的讓我們本領變大。

  4.幼兒園還有什么活動?

  幼兒:體鍛……畫畫……

  ——這里有意不放幼兒園活動圖片,是為了讓幼兒自己積極地發現在幼兒園經歷過的活動。

  三、幼兒園的新活動

  1.你希望幼兒園里還有什么別的好玩有趣的活動呢?

  幼兒:最好可以看電視……如果讓爸爸媽媽和我們一起學本領就好了……老師帶我們去肯德基吃吧……我沒有乘過火車,我孩子是天,我是云們小朋友一起去乘火車吧……我也可以做小老師就好了……

  2.把你在幼兒園想進行的新活動畫下來。

  ——在教室里辟一塊“我喜歡的活動”專欄,將孩子繪畫或記錄的活動貼在里面,并在以后的活動中有選擇地進行,以滿足孩子的愿望。

28、2030年的一天 篇13

  閱讀題是語文考試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為了幫助考生們掌握閱讀題的解題技巧,那么我們來做份閱讀題的練習吧。以下是小編給你推薦的父親最高興的一天閱讀題及參考答案,希望對你有幫助!

《父親最高興的一天》閱讀原文

  我從中師畢業后,回到我們縣城的一所小學教書,捎帶著保管學校唯一的一臺收錄機。放寒假時,學校讓我帶回家去保管。

  三十晚上,父親吃了一老碗肥肉。用襖袖子抹了抹嘴,心滿意足地拿起漢煙鍋。吐納著煙霧,對我說:“把你那個唱歌匣匣拿出來,咱好好聽一聽。”我取出收錄機,放他愛聽的韓起樣說書。父親半閉著眼睛,一邊聽,一邊用手悠閑地捋著下巴上的一撮黃山羊胡子。說到熱鬧處,急促的嗓音和繁密的三弦、快板聲響成一片,好像一把鏟子正在燒紅的鐵鍋里飛快地攪動著爆炒的豆子。父親情緒高漲,竟也跟著老韓嚷嚷起來,手舞足蹈,又說又唱。

  看著父親的得意勁,我說:“爸,干脆讓我把你的聲音也錄下來。”

  他突然驚慌起來,連連擺著手,說:“我不會說!我不會說!”我很快卡住開關,然后放給他聽。父親吃驚地叫起來:“這不是我的聲音嗎?”

  父親顯然對這事發生了極大的興趣。他躍躍欲試,格外緊張地把腰板往直挺了挺,兩只手把頭上的氈帽扶端正,莊嚴地咳嗽了一聲。

  他突然像小孩子一樣紅著臉問我:“我說什么哩?”

  我忍不住笑了,對他說:“隨便什么都行。比如說你這一生中最高興的一天。”

  “提起那年頭,真叫人沒法說……噢!對了,冬天的時候,公社大搞基建,白天大干,晚上夜戰,到了年底還不放假。三十早晨,所有的民工都跑了個凈光。我起先不敢跑,后來見眾人都跑開了,我也就跑回來了。我跑回家時,你們母子幾個圍一塊爛被子,坐在炕上哭鼻子。看了這情景,你不知道我心里有多難受。大家都窮得叮當響,過年要甚沒甚,咱家里就更不能提了,咱們家連一點肉皮皮都沒有。我折轉身就往縣城跑。我恨我,怎么這么無能啊!我今天出去就是搶也要搶回幾斤肉來。進了縣城,門市部的門卻早已關了。過年,人家早下班了。我長嘆了一口氣,真想放開聲哭一場。不過我來到后門,聽見里面有人咳嗽。我站著,不敢敲門。過了一會。我突然冒出了個好主意——如果我說我是縣委書記的親戚,他們還敢不賣給我肉嗎?就這樣,我硬著頭皮敲開了門。門開了一條縫,露出一顆胖頭。我忙開口說自己是縣上書記的親戚,書記讓你們割幾斤肉。胖頭起先不相信。他打量了我半天,后來大概又有點信了。

  “他說一斤八毛錢。我說,那就割五斤吧。我原來只想割二斤,夠你們母子幾個吃一頓就行了?墒,一個縣委書記的親戚走一回后門,怎能只割二斤肉呢?但那個胖干部還是明顯地嘲笑書記的這個窮酸親戚。他當然沒說,我是從他臉上看出來的。但不管怎樣,我總算割到了一塊多么肥的刀口肉啊!

  “在街上,一個叫化子攔住了我的路。我一看,是高家村的高五,穿一件爛棉襖,和我一塊當民工的。他老婆有病,本人已經熬累得只剩下一把干骨頭。他問我在什么地方割了這么一塊好肉。我給他撒謊說,是從一個外地人手里買的,人家早走了。高五一臉哭相對我說,直到今早上才向別人央告著借到了幾個錢,可現在又連一點肉也買不到了。他說大人怎樣也可以,可娃娃們不行呀……他瞅了一眼我手里提的這塊肉,可憐巴巴地說,能不能給他分一點呢?說實話,我可憐他,但又舍不得。我說這肉是高價買的。他忙問多少錢。我隨口說一塊六毛錢一斤。不料高五咬了咬牙說,你給我分上二斤!你知道不,我當時想,一斤肉白掙八毛錢哩!拿這錢,我就可以給你媽和你們幾個娃娃買點過年的東西了。我遲疑了一下,對他說,那好,咱兩個一劈兩半。

  “就這樣,高五拿了二斤半肉,把四塊錢塞到我手里,笑呵呵地走了,倒好像是他占了我的便宜。好,我來時拿四塊錢,現在還是四塊錢,可手里卻提了二斤半的一條子肥肉。這肉等于是我在路上白撿的。好運氣!

  “我馬上到鋪子里給你媽買了一條新毛巾,給你們幾個娃娃買了幾串鞭炮。還剩了七毛錢,又給你們幾個饞嘴買了幾顆洋糖。我一路小跑往家里趕,一路咧開嘴笑……

  “真的,這輩子沒有哪一天高興過這一天。高興什么?高興你媽和你們幾個娃娃過這個年總算能吃一頓肉了。而且,你媽也有了新毛巾,你們幾個娃娃也能放鞭炮,吃洋糖了……”

  我“啪”一下關住了收錄機,什么話也沒說,心情沉重地獨自來到了院子里。遠遠近近的爆竹聲此起彼伏起來,空氣里彌漫著祥和的硝煙。此刻,這一切給我的心靈帶來無限溫馨和慰藉……

  (選自《路遙文集》,有刪改)

《父親最高興的一天》閱讀題目

  19.小說中的“父親”具有哪些性格?請簡要概括。(4分)

  20.賞析文中劃線句子。(4分)

  (1)急促的嗓音和繁密的三弦、快板聲響成一片,好像一把鏟子正在燒紅的鐵鍋里飛快地攪動著爆炒的豆子。

  (2)他躍躍欲試,格外緊張地把腰板往直挺了挺,兩只手把頭上的氈帽扶端正,莊嚴地咳嗽了一聲。

  21.簡要分析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4分)

  22.小說以父親的敘述為主體內容,這樣寫有什么好處?請結合全文談談你的看法。(6分)

《父親最高興的一天》閱讀答案

  六、(18分)

  19.①容易滿足;②膽小怕事;③有責任心;④有同情心;⑤為生計所迫,具有農民式的智慧和狡獪。(答出其中四點即可,每點1分)

  20.(1)運用比喻(通感),形象地寫出了韓起祥說書藝術的高超。(手法1分,分析1分)

  (2)細節描寫(動作描寫),表現出父親對收錄機能夠錄音的好奇和自己錄音時緊張、嚴肅的心理。(手法1分,分析1分)

  21.①與小說開頭創設的情景相呼應,使結構更加完整;②表現了作者對特殊歷史時期給父輩帶來的苦難的痛心和對當前生活狀態的欣慰,深化了主題。(每點2分)

  22.①采用第一人稱的寫法,使故事更具真實性,情境顯得更為真切。

  ②“父親”的親口敘說具有口語化的特點,符合人物身份,能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

  ③緊扣題目,詳細地敘述了父親“最高興的一天”的經歷。

 、“最高興的一天”是令人心酸的一天,有助于表現小說的主題。

  (每點2分,答出其中三點即可)

28、2030年的一天 篇14

  這篇課文講的是“我”為鄧小平爺爺做電子計算機表演,得到鄧爺爺贊許的事,反映了鄧小平等國家領導人對青少年學習現代技術的關心和重視。

  課文共六段。第一段講1984年2月16日,“我”為鄧小平爺爺做了電子計算機表演。第二段講“我”見到鄧爺爺之前緊張、激動的心情。第三段講“我”和鄧爺爺見面的情景。第四段講“我”進行計算機表演。第五段講表演后鄧爺爺詢問情況,并提出“計算機的普及要從娃娃抓起”。第六段講這一天讓“我”終生難忘。

  本課教學的重點是學習生字新詞,朗讀課文,了解國家對青少年學習現代技術的關心和重視。

  學習目標:

  1、學會本課12個生字,認識8個生字。

  2、能正確讀寫要求學會的詞語。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4、通過讀課文,知道鄧小平等國家領導人對青少年學習現代技術的關心和重視。

28、2030年的一天 篇15

  目標:

  1、體驗時間的行程。

  2、初步認識時鐘,正確地辨認整點。

  準備:

  1、掛圖第10號:我的一天。

  2、掛鐘一個,長針、短針做成手狀。

  3、幼兒自制的時鐘人手一個。

  4、《小鬧鐘的音樂》

  5、大鼓一個。

  6、“我的一天”小卡片一套。

  過程:

  1、“小鬧鐘”你好。

  ——聽聽音樂看看鐘,說說鐘面上有什么。

  ——教師念繞口令:長針長,短針短;長針走得快,短針走得慢;長針走一圈,短針走一步。

  ——教師邊念繞口令邊撥鐘。如:如長針短針握握手,12點鐘;長針短針排一排,6點鐘;長針握12,短針握1,1點了。

  ——幼兒在自己的鐘上撥出與教師相同的鐘點,并讀出時間。

  3、說說“我的一天”。

  ——與幼兒一起討論一天要做哪些事。(教師根據幼兒的講述出示相應的圖片)

  ——幼兒將卡片按時間的前后順序排好隊。

  ——看教師的鐘面,幼兒在自己的鐘上撥出相應的時間,并舉起相應的卡片。

  4、游戲:“小鬧鐘”

  ——聽一遍音樂,教師敲鼓數下,幼兒撥出鐘點。

  ——教師撥出鐘點,幼兒用肢體表現相應的生活情景。如:教師撥12點,幼兒做睡覺的動作。

28、2030年的一天 篇16

  《難忘的一天》教學反思

  《難忘的一天》主要寫了“我”為鄧小平爺爺做電子計算機表演,得到鄧爺爺贊許的事。文章通過“我”表演前、表演時、表演后的心情變化及鄧爺爺的神態、動作、語言的描寫,表現了鄧爺爺對少年兒童的關懷與期望。課文共六段。第一段講1984年2月16日,“我”為鄧小平爺爺做了電子計算機表演。第二段講“我”見到鄧爺爺之前緊張、激動的心情。第三段講“我”和鄧爺爺見面的情景。第四段講“我”進行計算機表演。第五段講表演后鄧爺爺詢問情況,并提出“計算機的普及要從娃娃抓起”。第六段講這一天讓“我”終生難忘。

  在教學過程中,我先講了自己難忘的一天,再讓學生簡單介紹自己難忘的一天,從而揭示了課題,并且讓學生理解了這一天是印象深刻的,是有意義的。在課文學習上,我以字、詞、句的訓練和朗讀訓練為主。學習字詞時,學生小組合作共同探討識字方法,一起學習生字詞,這樣效果很好。理解課文時,我讓學生在反復讀的基礎上找一找課文中體現小作者心情的句子,并且交流總結:表演前又緊張又激動——表演時緊張的心平靜了下來,沉著操作——表演后興奮。并抓住句子中:怦怦地、慈祥的微笑、高興地、緊緊地、和藹可親等詞語進行品讀,讓學生體會作者緊張而激動的心情和鄧爺爺的和藹可親。理解難句“我忘不了這一天,忘不了肩上擔負的責任!睍r,我先讓學生讀,再說體會。孩子們交流后,最后我加以小結讓他們理解這句話。

  《難忘的一天》教學反思

  對于鄧小平爺爺學生并不陌生,這篇課文的教學內容也比較通俗易懂。在教學過程中注意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自己在朗讀的過程中自己發現問題,然后自己解決問題。如果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在小組內討論解決,小組再解決不了的提交全班解決。

  學生的問題還是讓人感到很有價值的。有的學生對課文中的個別詞語不理解。在大家齊心協力弄懂了這些詞語后,我建議大家往后遇到這種情況,一定要請教字典這位老師。有的學生問道:“為什么要見到鄧爺爺時我又激動又緊張?”有的學生問道“為什么天仿佛格外藍;陽光,仿佛更加燦爛?”當學生一提出這些問題時,我心中一怔,這些孩子提出的問題不正是本篇課文的教學重點和理解的難點嗎?

  當學生們提出這些問題時,我又把問題拋給了他們,他們就認真的思考,積極的討論,最后看到他們滿意的笑臉后,我對我以前的教學策略產生了懷疑。課堂上,我們該怎樣去以學生的學為主體呢?老是不敢放手的后果是非常可怕的。我們不該把學生的靈性扼殺在我們的課堂之上。

  《難忘的一天》教學反思《難忘的一天》文中記敘了一個十歲的孩子,見到鄧爺爺,為鄧爺爺表演計算機的操作還與這位偉人兩次握手。這件事是文中的少年非常激動,并且難以忘懷。課文是一則小故事,寫的比較具體,故事情節不難理解。但課文比較長,我設計了兩個問題引導孩子理解和感悟。問題一:“我為什么一開始比較緊張,后來一下子平靜下來!眹@這個問題引導孩子從2、3自然段的“怦怦地、慈祥的微笑、高興地、緊緊地、和藹可親”等詞語進行品讀,我原來有點擔心怕孩子找不到,但孩子很快就從課文中找出,然后引導孩子回憶平常你遇到什么樣的事情,心怦怦跳個不停,指導孩子朗讀。再想象你和尊敬的長輩見面時,你的心情、長輩的表情、動作來指導孩子,孩子比較能投入。問題二、我為什么忘不了這一天?圍繞這個問題,著重讓孩子體會“我”在這一天最大的收獲是得到鄧爺爺的鼓勵,認識到肩上的責任重大。我引導孩子朗讀課文4、5、6段,自己從課文中找出詞語想我為什么忘不了這一天,然后小組討論,再派代表說。肩上的責任重大,孩子不好理解,我問孩子誰家有電腦,電腦有什么用處,孩子回答后,我告訴孩子現在是信息化時代,高科技的使用越來越廣闊,你們是祖國的下一代,你們長大后,應該用你們的科學知識來建設我們的國家,所以你們的責任很重大。整節課,我和孩子的互動自我感覺比較好,我和孩子的精神狀態比較好。對于字詞的理解,我有點忽略。課前沒讓孩子搜集鄧小平的圖片、故事、事跡,課中只是和孩子簡單地介紹了鄧小平。課后和孩子簡單的了解了一下,孩子對鄧小平有點了解,一年級學過一篇鄧爺爺植樹的課文,但事跡知道的不多,以后備課要考慮全面,不能丟三落四。

  《難忘的一天》教學反思

  9月23日,我在教研組內上了《難忘的一天》的公開課。這篇課文記敘了1984年2月16日,小作者為鄧小平爺爺做電子計算機表演的事,文章通過“我”表演前、表演時、表演后的心情變化及鄧爺爺的神態、動作、語言的描寫,表現了小作者對鄧爺爺的崇敬之情和鄧爺爺對少年兒童的關懷與期望。

  課堂上,我首先讓學生談談自己知道的有關鄧爺爺的事,從而引出了課題《難忘的一天》。接著,提出問題:難忘的一天是哪一天?這一天的什么事讓他難忘?讓學生自由讀課文,學習生字詞,思考回答以上兩個問題。解決了生字詞,回答了問題后,引導學生找出描寫作者心理活動的句子。體會為什么緊張?又為什么激動?到心情平靜下來,引導學生體會我的心情為什么一下子會平靜下來?通過體會“我”心情的變化,鄧爺爺的慈祥、和藹可親的樣子漸漸地走進了孩子們的心里;從“計算機的普及要從娃娃抓起”,鄧爺爺的遠見卓識也深深的刻在了孩子們的心中。

  這篇課文的教學,使我想到語文教學:

  一、要有一條線。這條線可以是課文的行文主線,也可以是師生的教學線索。本文作者是按“表演前—表演時——表演后”的順序寫的。我在教學中,就按照這樣的順序組織教學,相得有條有理。

  二、要教學的切入點。利用描寫“我”心情的句子來學習這篇課文,使教學重難點得到了突出,學生學起來也感到很輕松。想想自己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一旦碰到稍長點的文章,就得花費三到四課時才能完成教學任務,一點一點的學,表面上是感覺文中的重點難點都講到了,可實際上學生從中真正領悟到了多少卻不得而知。我深深的感到任何一篇課文,即使是再長的課文,只要找準突破口,找準立足點,就能最大的程度的優化課堂教學。

  三、要讓學生品讀。從這篇教材來說,篇幅比較長,記敘了一件我為鄧爺爺表演電子計算機,受到了鼓舞的事情。從學生角度來說,二年級了,應該具備一些基本的理解詞句、圈圈劃劃的能力。把重點放在詞句的品讀。把圈圈劃劃能力的培養與課文的理解、朗讀相結合。抓住重點詞句反復進行品讀,讓學生帶進課文描寫的情景中去。   

  本課不足:學生朗讀的增量不明顯,朗讀語氣過于平淡,有待以后教學的進一步改進。

28、2030年的一天 篇17

  《難忘的一天》篇幅比較長,記敘了一件我為鄧小平爺爺表演電子計算機,受到了鼓舞的事情。如果按部就班地往下上,感覺平淡突不出重點。

  宋代的朱熹說過:“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苯處煈哂幸罁滩暮蛯W生實際設計課堂提問和在課堂中有效地實施提問的能力。設問它能啟發學生思維,發展學生的智力;激發學生的興趣,引發學生的注意;反饋課堂教學信息,調控課堂教學過程;給學生提供參與機會,發展學生的表達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時把一切不懂弄懂,不知弄知,同時設計好關鍵問題和主要問題。

  我在教學《難忘的一天》這課時,提了個問題:“小作者和鄧小平爺爺見面,一開始心怦怦地跳個不停,為什么后來一下子就平靜了下來?”學生馬上說:“因為鄧爺爺高興地點點頭,還和我握手。”這時孩子已經明白鄧小平爺爺讓小作者覺得很親切,但是如何讓學生充分地理解課文中的描寫呢?我就讓學生帶著問題(還有哪些地方寫出鄧爺爺很親切?請你讀讀第三自然段找出來。)再讀第三自然段。讀完以后就有學生找到“慈祥的微笑”一詞,但是立即有人提出異議:“慈祥是什么意思?你怎么認為這個詞就是寫鄧爺爺很親切呢?”學生們對于“慈祥”的意思懵懵懂懂的,于是都把目光投向了我。這時我如果照搬詞典的解釋——和藹安詳,按二年級學生的知識水平,可能都聽不懂,于是我就先告訴他們這個詞是專門用來形容老年人很親切的,接著我讓學生想想自己的爺爺奶奶,然后告訴他們,鄧爺爺的神情就像你們的爺爺一樣,所以用“慈祥”來形容他,通過與生活的聯系,學生一下子就明白了慈祥的意思。課堂上發生的這個小細節也告訴我,課堂上師生雙方信息交流出現情況,要懂得及時進行靈活處理,特別是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

  從學生角度來說,二年級了,應該具備一些基本的理解詞句、圈圈劃劃的能力。所以,我決定把重點放在詞句的品讀。把圈圈劃劃能力的培養與課文的理解、朗讀相結合。在教學中發現的問題:教師要求劃出相應的詞語,學生容易劃成句子或短句。分不清神態和動作。

  課后抽查學生的語文書,及時糾正錯誤,個別指導,也告訴孩子如果劃錯了在同學匯報后要及時改正。

  本課不足:重點句段的朗讀多以齊讀為主,個別讀缺乏,使得雖然詞句理解都比較到位了,但是學生朗讀的增量不明顯

  答達到自己所設想的要求反而適得其反。

28、2030年的一天(精選17篇) 相關內容:
  • 28《2030年的一天》

    ◆教材分析: 《2030年的一天》(人教版六年制第七冊)是一篇略讀課文,是一篇想象未來的日記。課文假想了30年后人們的生活環境:出門要穿抗幅射服,還要放上除臭劑。為了不受溫室效應的煎熬,要坐上宇宙飛船到太空的特殊學校去上學。...

  • 28、2030年的一天

    第一課時教學目標: 1、認識3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這篇想象日記得敘述順序和主要內容。 3、了解作者所想象的30年后地球環境污染的情況,培養學生環保意識。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日記里所描寫的生活情景。...

  • 《春聯》教學實錄(通用14篇)

    第一課時一、導入課題(3分鐘)1、 同學們喜歡聽故事嗎?我來給你們講一個:從前,有位讀書人。他家門前有一片財主的竹林。春節時,他寫了一副對聯,貼在自家的大門上,上聯是“門對千竿竹”,下聯是“家藏萬卷書”。...

  •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結構分析、中心思想、課后題解(精選17篇)

    全文分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6自然段):寫12歲的周恩來剛回到沈陽,就聽伯父嘆著氣說“中華不振”,使他疑惑不解。第二部分(第7~8自然段):寫周恩來在租界里親眼目睹一位中國婦女被洋人欺負,而圍觀人敢怒不敢言,這使他真正體會...

  • 《觀潮》教學案例(通用13篇)

    《觀潮》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四年級上冊第32課,是一篇以寫景為主的散文。文章語言優美形象,句子變化錯落有致,尤其適合進行朗讀訓練。教學時,我通過各種方式把學生帶入課文情境,讓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中進入閱讀狀態,收到了情理自然滲透,...

  • 讀《有趣的動物共棲現象》有感(精選6篇)

    讀《有趣的動物共棲現象》有感一是值得一看的一篇好文章,由597教育超市為您精心整理,如果您覺得讀《有趣的動物共棲現象》有感一不錯,給你的工作和學習帶來幫助的話,請把讀《有趣的動物共棲現象》有感一告訴你的朋友或添加到您的收藏夾...

  • 寒冬綻放《第一朵杏花》(通用17篇)

    寒冬綻放《第一朵杏花》張建英今天,《第一朵杏花》在我們年級組綻放:以“小”見“大”解讀文本集體備課《第一朵杏花》,開始。首先,我們初讀,定好本篇文章的中心,即最后一小節。但此時對它的認識尚嫌粗淺,還無法一下精確。...

  • 《魚游到了紙上》導學案(精選16篇)

    一、學習目標認識4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花港、清澈、一壺茶等詞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培養做事勤勞、專注的品質。(重難點)學習作者觀察和描寫人物的方法。...

  • 《父親的菜園》教學片段案例(精選12篇)

    案例背景:《父親的菜園》一文通過對父親言行的具體描寫,表現父親的優秀品質是本文表達上的一個特點,也是學生習作的難點。本班學生在寫人記事的文章中常出現問題如:言行不符合人物年齡、職業、性格,因此也無法體現人物的品質和人格魅...

  •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四虎影视在线观看2413 |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日韩不卡一二三 | 两个人的视频在线观看www | 一本久久A久久免费精品不卡 | 国产精品亚洲专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97 | 亚洲男男无套GV大学生 | 台湾成人av | 国产日韩综合一区二区性色AV | 精品国产麻豆 | 欧美第一色 | 免费高清成人 | 久久综合狠狠色综合伊人 | 午夜国产视频精品久久 | 亚洲高清91 | 国产女同91疯狂高潮互磨 | 国产精品最新地址 | 黄污视频在线 | 天天插伊人| 国产人澡人澡澡澡人碰视 | 天堂亚洲精品 | 国产大片在线看 | 久久在线一区 | 欧美日韩在线影院 | 欧美黑人又粗又大XXXX |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清纯 | 操操操com | 韩国午夜理论a三级在线观看 | 丰满熟妇乱又伦在线无码视频 | 国产免费av在线 | 国产天天骚 | 全篇肉高h秘书被c办公室有图 | 韩国色网| 亚洲国产99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浪潮软件 | 国产在线观看精品无码不卡 | 国产在线观看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一级一片 | 日韩欧美视频在线 | 日韩在线你懂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