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嚴》 教案(通用15篇)
《尊嚴》 教案 篇1
學習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尊嚴、逃難、善良、樸實、款待、例外、喉結、贊賞、捶背、僵硬、許配、面呈菜色、狼吞虎咽、疲憊不堪、骨瘦如柴”等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從描寫人物神態、動作、語言的句子里體會哈默自尊的品格,懂得什么是尊嚴。
教學重難點:
重點:從描寫人物外貌、動作、語言的句子中體會哈默自尊的品格,懂得什么是尊嚴。
難點:理解杰克遜大叔贊揚年輕人的話。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準備:1、了解哈默的生平,收集有關尊嚴方面的格言、故事。2、課件。
參考資料:尊嚴教學資料集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題導入
1、師板書課題,請學生就“尊嚴”二字暢所欲言。
2、今天,我們來閱讀一個小故事。希望大家學完故事后,對“尊嚴”能有更深刻的理解。
二、初讀課文,概括內容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圈出不認識的字,嘗試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解決。
2、指名分節朗讀課文。師相機指導正音,評價。
3、初讀質疑,釋疑。
4、默讀,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ù笾聻椋赫n文主要寫了一個逃難的年輕人在饑腸轆轆的情況下,沒有接受人們送給他的食物,而是執意用自己的勞動換取食物,贏得了做人的尊嚴。)
三、學習字詞
1、課件出示所有字詞,各種形式認讀。注意“逃難”的讀音。
2、小組合作學習:誰是強記王(能記住最多的生字)。
3、指導書寫學生提出的難點字。
4、學生在生字本上描摹并各寫一個,進行“生字比美”活動。
四、布置作業
1、熟讀課文。
2、抄寫生字新詞。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聽寫詞語。
2、簡單交流一下學生收集到的哈默生平的資料。
二、探究重點,體會尊嚴
1、快速瀏覽課文,想一想,表現年輕人尊嚴的是哪一部分?
2、自主閱讀這一部分,把表現年輕人神態、動作、語言的詞句畫出來,反復讀一讀,思考自己讀懂了什么。
3、課件出示外貌描寫:只有一個人例外,這是個臉色蒼白、骨瘦如柴的年輕人。
4、學生齊讀句子,填空:盡管饑餓折磨著年輕人,可他_________________,因為他有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怎樣寫出了年輕人的“尊嚴”?
描寫小伙子神態的句子:“這個年輕人的目光頓時灰暗了”。
描寫年輕人動作的句子:“他的喉結上下動了動”、“年輕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來”。
描寫年輕人語言的句子:“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東西,我個能不勞動,就得到這些食物”、“不,我現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活兒,我再吃這些東西!”
6、師點撥:面對沃爾遜人的款待,年輕人表現得與眾不同。他饑寒交迫卻時刻牢記不能不勞而獲,要用勞動去換取食物,這就是尊嚴。
7、正是由于年輕人的高尚品格深深打動了杰克遜大叔,他才愿意將自己的女兒嫁給年輕人。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杰克遜大叔是怎么夸他的?(“別看他現在什么都沒有,可他百分之百是個富翁,因為他有尊嚴!保┠銈兪窃鯓永斫膺@句話的?
8、討論:哈默有尊嚴跟他后來成為石油大王有聯系嗎?為什么?
三、感悟主題,拓展延伸
1、請學生聯系實際,談談自己學了課文的體會。
2、師小結:學習了本文后,大家都對哈默這種捍衛尊嚴的方式感到欽佩,對“尊嚴”二字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F在,讓我們來交流收集到的有關尊嚴的名言、故事。
四、布置作業
1、推薦閱讀:《膝下有黃金》。
2、寫一篇讀后感,題目自擬。
《尊嚴》 教案 篇2
這篇課文寫的是美國石油大王哈默年輕時的一個故事。在一個寒冷的冬天,在逃難的路上,他饑寒難忍,但是他拒絕了送到面前的食物,理由是他不能白吃人家的東西,只能在幫忙干完活以后,他才吃這份食物。后來,他留在杰克遜家里干活,成為莊園里的一把好手。從這件事可以體會到,尊重自己,才能獲得別人的尊重。
教學時,先以一個小故事引入課文,引出課題:尊嚴。讓學生結合自身的理解談談對尊嚴的理解。在學習課文時,主要通過對年輕人的神態、動作、言語的描寫的句子,通過朗讀、思考、討論、交流的方式進行學習。分別從這三個方面去談自己對這個年輕人的人物形象的看法,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概括。重點理解“別看他現在什么都沒有,可他百分之百是富翁,因為他有尊嚴”這句話,懂得我們只要有尊嚴,就會堅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會成功。
最后環節的課外延伸 ,讓學生在學習了課文之后,結合具體的生活事例加深對尊嚴的理解運用,展開討論,各抒己見,真正滲透生命教育,讓學生做個有尊嚴的人。
《尊嚴》 教案
一、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通過哈默堅持付出勞動后再接受食物,讓學生 懂得一個人(一個國家)必須有尊嚴,懂得尊嚴對做人的重要性。
2、根據課文內容展開想像,體會年輕人把尊嚴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1、正確理解課文的內容。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難點:1、認識尊嚴對于做人的重要性。
2、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三、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故事:一個大國打算入侵一個小國,行動前大國派了一個使者到小國去威脅小國的國王,使者驕氣十足地說:“我們準備派一支千人大軍橫掃你們這個小國!毙鴩跻宦牐R上回答:“那可就麻煩了!”使者得意地問:“是不是害怕了” “不,我是在擔心,我們的監牢不大,只能關500多個強盜!”使者聽了非常氣憤,大聲說:“聽著,我們使用的可是最先進的武器!”沒想到國王嘆了口氣:“那你們就更不幸了。”使者不明白,于是問:“怎么不幸?”小國國王從容地回答:“我們可沒有任何先進武器,只有打狗棍!”國雖小,但不容任何人侵犯,小國國王在大國使者面前表現得多么自信,這就是尊嚴!
板書課題:尊嚴
(二)什么叫尊嚴,請大家討論
“尊嚴”指可尊敬的身份或地位。請同學舉例說說自己的理解。
(三)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齊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四)學習課文內容
1.個別讀第1自然段,從哪兒看出這群逃難的人非常饑餓。
(他們面呈菜色,疲憊不堪,看出他們又餓又累;這些逃難的人“連一句感謝的話也顧不上說,就狼吞虎咽地吃起來)看出他們很久沒有吃東西了。
3.自讀第2-5自然段,畫出描寫年輕人神態、動作和語言的句子,想想從這里你體會到了什么?年輕人給你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
4.小組內進行學習討論。
5.全班討論交流。
學生:年輕的逃難人臉色蒼白、骨瘦如柴,這說明他急需食物。當大叔把食物送到他面前時,他是仰起頭問有什么活需要他做,當聽到說沒有活時,他“目光頓時灰暗了”,“喉結上下動了動”告訴大叔“我不能不勞動,就得這些食物”。從這些描寫中,看出年輕人雖然急需食物,但他堅持通過自己的勞動獲得食物,當聽到沒有活兒需要他干時,從他的表情看出他有些失望。他確實很餓,但必須付出勞動后,他才肯接受大叔的食物。
學生:在大叔提出讓年輕人吃過飯再給他派活兒時,他態度十分堅決地說:“不,我現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活兒,我再吃這些東西!’’從他的語氣態度看出他一定要先干完活再吃飯。
學生:年輕人蹲下來,輕輕地給大叔捶過背后,才接過大叔送給的食物,并狼吞虎咽地吃起來。從這兒可以看出年輕人雖然已經很餓了,但他堅持通過自己的付出獲得食物。
6、思考:年輕人為什么非要勞動后才吃飯呢?
學生:因為他認為自己是個真正的人,不是討飯的乞丐,他把自己做人的尊嚴看得非常重要。
7、重點理解投影片打出的這句話。
。▌e看他現在什么都沒有,可他百分之百是富翁,因為他有尊嚴。
這句話的前半句“別看他現在什么都沒有”說的是眼前的實際情況,年輕人是個逃難者,的確一無所有;后半句是個因果關系的句子,“他百分之百是個富翁”是結果,“他有尊嚴”是原因,意思是什么呢?是說尊嚴比任何財富都重要,都寶貴,告訴我們只要有尊嚴,就會堅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會成功。
8、朗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事實證明了大叔說得對。20多年后,年輕成功了,從一逃難者成為一個富翁,這是因為他時刻在維護自己的尊嚴,即使是在最困難的時候。
(五)知識延伸:
其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我們又是如何選擇呢?我請大家讀一下下面的小故事:
師讀(出示實物投影)選擇
一個陽光明媚的星期天早晨,林林和好朋友一起上街買東西。突然,他們被一陣鑼鼓聲吸引了。林林拉著朋友的的手來到人群里,想看一看究竟。還沒等他們擠進人群,卻被一位商人模樣的拉住問:“小朋友,你想有許多錢嗎?”中年商人低聲問道。林林不假思索的說:“當然了!” “那我給你一個賺錢的機會,看你長的文文靜靜,是一名學習很好的孩子。只要你上臺說,吃了我們廠出產的健腦靈'片學習才好的,我就給你一百元錢?怎么樣?”“可是我沒吃過這種藥!我該怎么辦?”,林林為難地問旁邊的朋友。
同學們,假如你就是林林的朋友,你來幫助一下林林該怎么選擇,并說出你的理由。
。┯懈星榈乩首x全文
1、小結:我們中華民族,自古以來是個有尊嚴的國家,孟子說過“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貧*不能移”講的就是中國人的尊嚴。在生活中,無論遇到什么事,都應處處維護自己的尊嚴!做一個頂天立地的人!
2、齊讀全文
《尊嚴》 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識記:
1、自主識字若干,積累“骨瘦如柴”、“狼吞虎咽”、“愜意”等詞語。
2、積累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理解:
1、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2、學習課文,抓住描寫哈默的外貌、神態、語言的句子體會尊嚴的含義,領悟“人擁有尊嚴,就會用勞動創造美好的未來”的道理。
運用: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照樣子,把句子補充完整。
教學重點、難點:
1、抓住描寫哈默的外貌、神態、語言的句子體會尊嚴的含義,領悟“人擁有尊嚴,就會用勞動創造美好的未來”的道理。
教學準備:課前預習課文、多媒體、黑板
教學過程:
一、讀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1、師: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課文——“尊嚴”,首先我們來聽寫幾個詞語。(疲憊不堪 狼吞虎咽 捶背 愜意 僵硬)
同桌互批,評議
2、師:接下來讓我們拿起課本,讀讀課文,思考“誰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問題引入,學習課文。
。ㄒ唬撛O情境、進入文本。
師:誰來說說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學習用簡潔的語言說說。
1、學生匯報:“誰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年輕人s2:杰克遜)
師:拿起你的課本,讓我們走進年輕人,走進年輕人的心靈世界, “默讀課文,想想年輕人作為逃難人群中的一員,他和其他人相同的地方是什么?最大的不同是什么?畫一畫描寫他言行的語句,寫一寫你讀后的一點感想吧!”
2、學生學習課文,并做好記錄及感想。
(二)、深入研讀,理解“尊嚴”。
1、匯報“年輕人和那些逃難的人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出示兩個句子:“這些逃難的人,顯然很久沒有吃到這么好的食物了,他們連一句感謝的話也顧不上說,就狼吞虎咽地吃起來!
“年輕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來。”
師:這是課文中直接描寫了逃難人和年輕人相同的地方,誰也找到這些話了?請兩位同學讀
師:從這一處相同的地方,同學們感受到什么,能談談嗎?
師:他們為什么會狼吞虎咽地吃起來?他們是怎么樣的一群人?
s:這是一群逃難的人!
師:誰知道“逃難”的人是什么樣的人?你們了解逃難的人是怎么樣的人?
師:請你想象一下,這些人在逃難的過程中會遇到什么困難?
s:自由發言!
師:此時,書上是怎么樣描寫這些人的?
找到句子:“他們面呈菜色,疲憊不堪!
師:這是一種什么顏色,為什么這些人會面呈菜色?
被饑餓所困,被饑渴所困,被疲憊所困,那么這時候他們最需要的是什么,所以這個時候他們連尊嚴也顧不上了,只想做一件最簡單的事情,用吃來維持自己的生命。
師:而此時的年輕人又是什么樣子的?
找到句子:“這是一個臉色蒼白、骨瘦如柴的年輕人。”
請讀讀這些句子,師:這個年輕人和那些逃難的人相比,怎么樣?
。ㄈ⒖坍嬋宋锛毠,深入理解課文
師:“這個臉色蒼白,骨瘦如柴的年輕人,他最需要的是 ”
誰能用這樣的表達方式來說說
s:食物、水、溫暖、安慰等
師:那他有沒有選擇這些呢?他選擇了什么?s:干活。
師:從課文中找找你從哪幾個自然段看出來年輕人選擇干活?
師:同桌互相讀課文,看看年輕人是怎么說的?他說這些話的時候,他可能在想些什么?”
師生一起讀對話,一起想年輕人的話想要表達什么意思?
1、他仰起頭,問:“先生,吃您這么多東西,您有什么活兒需要我做嗎?”
2、這個年輕人的目光頓時灰暗了,他的喉結上下動了動,說:“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東西,我不能不勞動,就得到這些食物!”
3、“不,我現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活兒,我再吃這些東西!”年輕人站起來說。
通過年輕人和杰克遜大叔的這翻對話,年輕人想要表達什么意思。
逐句理解,并說說他心理會想些什么?
這三次話表達了年輕人怎么樣的心情和態度。
師:如果你就是這個年輕人,你該怎樣說這些話呢?
分角色朗讀部分對話!
(四)、中心升華
師:年輕人用他的語言和行動,深深地打動了杰克遜大叔,所以他為年輕人提供了一個捶背的勞動,此時,這個年輕人得到的食物和那些逃難人得到的食物一樣嗎?為什么不一樣?
沒有經過勞動得到食物他們得到的是善良人的施舍,而年輕人得到的是勞動后得到的報酬成果,這就是他和逃難人的不同,他也因此得到杰克遜的贊賞。
師:杰克遜大叔是怎樣贊賞他的?
找到句子:“別看他現在什么都沒有,可他百分之百是個富翁,因為他有尊嚴!”
齊讀, 指名讀,師:誰能把這句話解釋給大家聽聽?
師:你認為“富翁”是怎樣的?杰克遜大叔是說他肯定是個有錢人嗎?那他指的是什么?(精神上是富有的,,他有尊嚴,他在精神上是富有的,帶者各自的體會,讀這句話,
師;那么學了課文以后你認為杰克遜又是一個怎么樣的人呢?
。ㄎ澹⒔榻B哈默
師:圖片上的這個老人就是當年的年輕人,介紹資料,此時通過老師的介紹,結合今天的學習,你想說什么感想?
師小結:尊嚴是一則廣告,尊嚴是一種力量,他更是一種崇高,它能改變人一生的命運,因為尊嚴會使這個人不斷的發奮和努力,文章雖然學完了,但是老師希望這個故事對我們的激勵沒有完。
《尊嚴》教學的一些思考
本學期承擔了一節校級公開課,選擇《尊嚴》這篇課文,因為覺得這個故事非常有意義,希望自己上完課文以后會對學生有所啟發,從結果來看,大家對于尊嚴的含義有了基本的概念,我想,對于四年級的學生來說,要讓學生明白尊嚴是一種信念、是一種尊貴的人格,那好象有些不切實際,所以當初在定目標的時候,我的要求放低了許多即學生只要明白:經過勞動獲得想要的東西是做人最起碼的要求,那就是尊嚴。
上完課,覺得自己在許多細節上面還有待改進,比如說,在聽寫詞語這個環節,聽寫的形式比較單調,其實聽寫的方式可以更加新穎,可以跟課文內容掛鉤起來聽寫,即能讓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又掌握了詞語,可謂一舉兩得。在自己的課堂評價上,一直存在著詬病,很多時候,當學生回答完問題,對于肯定、否定并沒有及時向學生傳輸,我想長此下去,對于學生的興趣一定有所打擊。這些雖然是小小的細節,但是也該引起我的足夠重視。
《尊嚴》 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識記:1、自主識字若干,積累“骨瘦如柴”、“狼吞虎咽”、“愜意”等詞語。
2、積累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理解:1、能聯系上下文理解“狼吞虎咽”的意思。
2、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3、學習課文,抓住描寫哈默的外貌、神態、語言的句子體會尊嚴的含義,領悟“人擁有尊嚴,就會用勞動創造美好的未來”的道理。
運用: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能照樣子,把補充完整。
教學重點:
1、 能聯系上下文理解“狼吞虎咽”的意思,并有感情地朗讀課。
2、抓住描寫哈默的外貌、神態、語言的句子體會尊嚴的含義,領悟“人擁有尊嚴,就會用勞動創造美好的未來”的道理。
教學難點:閱讀課文,領悟“人擁有尊嚴,就會用勞動創造美好的未來”的道理。
教學準備:課前預習課文、多媒體、黑板
教學過程:
一、讀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1、師:今天,我們學習一篇新的課文——“尊嚴”,讀了這個題目,你有什么想知道的?
2、學生交流
3、師:讓我們拿起課文紙,讀讀課文,思考“誰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揭題
二、問題引入,學習課文。
(一)、創設情境、進入文本。
1、學生匯報:“誰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s1:年輕人s2:杰克遜)
師:拿起你的課文紙,讓我們走進年輕人,走進年輕人的心靈世界,思考:“這個年輕人作為逃難人群中的一員他與其他逃難人的狀況是怎么樣的?用-------畫一畫課文的句子。他和其他逃難人最大的區別又是什么呢?
。ǘ、深入研讀,理解“尊嚴”。
1、朗讀第一自然段
誰知道“逃難”的人是什么樣的人?
請你想象一下,這些人在逃難的過程中會遇到什么困難?生自由發言。
師:此時,書上是怎么樣描寫這些人的?
找到句子:“他們面呈菜色,疲憊不堪!
師:“面呈菜色”是什么顏色,為什么這些人會面呈菜色?理解“疲憊不堪”!翱啊钡囊馑。
“這些逃難的人,顯然很久沒有吃到這么好的食物了,他們連一句感謝的話也顧不上說,就狼吞虎咽地吃起來。”
指導理解帶點詞“連……也……就……”、“狼吞虎咽” 中包含的意思。
看到這樣的難民,你心情怎樣?指導讀出感受來。
2、學習第二自然段。
請學生讀課文,看看這個年輕人有什么是例外的(預測學生會說到:他卻沒有拿到食物就吃,他與大叔進行了三次對話,他成了大叔的工人,他成了大叔的女婿等等。允許學生不同程度的理解,不做過高要求)說說從哪里發現的。
a、這個年輕人的目光頓時灰暗了,他的喉結上下動了動。
引導學生讀懂飽受饑餓渴望食物,并指導朗讀
b、年輕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來。
指出也是“狼吞虎咽”!毫不例外!
小結:可見,他和其他難民一樣需要——(食物來充饑);需要——(食物來補充體力);需要——(穩定的工作來維持生計)。所以,他也毫不例外,經受著極度的饑餓、極度的疲憊,他極度虛弱!
。ㄈ⒖坍嬋宋锛毠,深入理解課文
這位年輕人與其他最大的不同是——他選擇的是通過勞動來換取食物。
出示:三次對話內容。
1)請學生仔細讀讀他每次說的話,想想他在想什么?作下批注,寫出年輕人每次說話前的想法。
2)交流。
a、 “先生,吃您這么多東西,您有什么活需要我做嗎?”
①他的心里在想什么?(引導學生感受:年輕人盡管饑餓,但他的態度很堅定,吃飯必須做活兒。不干活就吃別人東西是接受施舍,因為自己有力氣,卻接受別人無償的幫助,那就是接受施舍)你還從哪里讀懂了這樣的想法(聯系第二句對話)
引出:這樣他就會失去自尊。板書:自尊
點明:通過自己的雙手去獲取食物,通過自己勞動獲取成果,我們把這個叫做什么。板書:自立
指導朗讀第一、二句對話。讀出堅定的態度來。
、趶摹胺Q呼”中深入感悟年輕人的品質。
出示杰克遜大叔的話:“我想起來了,我家確實有一些活兒需要您幫忙。不過,等您吃過飯,我再給給您派活兒!
指名說大叔講話時是怎么稱呼這個年輕人的。(您)讓學生體會杰克遜大叔也對年輕人產生了尊敬之情。讀好大叔的話。
b、“不,我現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活兒,我再吃這些東西!”年輕人站起來說。
、龠@句話中你又讀懂了他怎樣的想法?(必須先勞動,后得報酬,才能吃飯)板書:自強②指導讀好對話。
。ㄋ模、中心升華
1 你此時最想對他說些什么?或者說你從中學到了什么?哈默是個有尊嚴的人,他這種通過自己的勞動來獲得食物的行為,,贏得了我們對他的尊重。
2 杰克遜鎮長是怎樣評價他的?
出示句子:
“別看他現在什么都沒有,可他百分之百是個富翁,因為他有尊嚴!”
這里的富翁指的是什么?
3 師:哈默擁有尊貴的人格,他雖然是個逃難的人,是個一無所有的人,說他是百分之百的富翁,并不是指他擁有大批財產;他堅持通過自己的勞動來獲取報酬,是個
有尊嚴的人,他尊貴的人格就是他最大的財富。
4 你覺得杰克遜鎮長又是個怎樣的人?
三、小結:正因為哈默在那樣窮困潦倒的情況下,仍然堅持維護自己的尊嚴,堅持做人的原則,最后受到人們的賞識與尊敬,并通過努力成為一名赫赫有名的石油大王,課后請同學們利用電腦網絡,查閱圖書資料等方法收集和整理有關尊嚴的事例。
板書
尊嚴
哈默 杰克遜
。 自尊 自強) (重品格 善良)
《尊嚴》 教案 篇5
〖教學理念:〗
在教學過程的設計上,極力體現框架設計的理念.整合"以教師為中心"的課程與"以兒童為中心"的課程,轉變為"以情景為中心"的課程;變過去的"教學程序"為"學習活動程序".
從教學目標的三個維度(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上考慮,教學藝術的真諦在于運用適當,有效的教學手段與方法,讓學生學會從文本中了解信息,感悟到情的含蘊.本文教學的著力點就在于讓學生從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神態中去揣摩人物的性格特點,從而得到情的熏陶.文章教學主要采用比較法, 讓學生拿普通難民的表現與年輕人的表現進行對比,突現出年輕人與眾不同的思想境界,讓學生產生情感的共鳴,進而內化為自己生活的風向標,指引他們形成健康的人格.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6個生字,學寫14個生字.
2,能通過把哈默與其他難民進行比較,從人物的語言,行動,神態等描寫中體會到人物自尊的品格.
3,能正確,流利地有感情朗讀課文,體悟哈默的品格,明白"自尊者自立"的道理,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學重點:〗
通過揣摩語言文字中所蘊含的深意,體味人物的思想情感,得到情的熏陶與共鳴.
〖教學難點:〗
通過朗讀,體味人物語言,行動,神態描寫背后所蘊含的深意,得到人文思想的啟迪.
〖教學過程:〗
初讀,了解大意:
直接揭題:今天我們一起來討論關于"尊嚴"的問題.板書,請生讀題.
初讀課文.想想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交流.(這篇課文講了一個寒冷的冬天,在一群饑餓難忍的逃難者中,有一個年輕人,他堅持用自己的勞動來換取食物,得到人們的賞識與接納.)
【學習內容的解讀應該有一個由整體到局部,由初知到深化的邏輯過程,所以在進行深入的探究之前,我讓學生先進行了說主要內容的練習,同時也鍛煉學生用凝練的語言表達的能力.】
二,深讀,感悟人物:
1,圖文對照,學習第一自然段,感受難民的饑餓與疲憊.
1),出示難民圖.請學生看圖說說看到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2),圖文對照.請大家默讀課文,看哪里寫出了難民的饑寒交迫.
理解"面呈菜色".菜色是一種怎樣的顏色 (毫無血色)理解"疲憊不堪"."堪"是什么意思
指名說:看到這樣的難民,你心情怎樣 指導讀出感受來.
"這些逃難的人,顯然很久沒有吃到這么好的食物了,他們連一句感謝的話也顧不上說,就狼吞虎咽地吃起來."
指導理解帶點詞"連……也……就……","狼吞虎咽" 中包含的意思.指導讀好.
【教學過程的設計"要使'教師執行'的課程轉化為'學生經驗'的課程.學習過程還必須以'生活世界'作為背景和來源."學生對逃難者的境遇的了解并不多,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通過圖文對照,讓學生以圖促悟,使文本語言變得鮮明可感,再作用于朗讀,得到情的烘托.】
2,感悟"例外"與"不例外",表層解讀年輕人.
1)請學生讀課文,看看這個年輕人有什么是例外的(預測學生會說到:他卻沒有拿到食物就吃,他與大叔進行了三次對話,他成了大叔的工人,他成了大叔的女婿等等.允許學生不同程度的理解,不做過高要求)
了解年輕人的"不例外".(預測學生能了解到他也一樣餓,一樣疲憊.)交流理由,說說從哪里發現的.
這個年輕人的目光頓時灰暗了,他的喉結上下動了動.
引導學生讀懂飽受饑餓渴望食物,并指導朗讀
年輕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來.
指出也是"狼吞虎咽"!毫不例外!
小結:可見,他和其他難民一樣需要——(食物來充饑);需要——(食物來補充體力);需要——(穩定的工作來維持生計).所以,他也毫不例外,經受著極度的饑餓,極度的疲憊,他極度虛弱!
賞析年輕人與杰克遜大叔的對話,深度了解年輕人.
師出示:三次對話內容.
1)請學生仔細讀讀他每次說的話,想想他在想什么 作下批注,寫出年輕人每次說話前的想法.
2)交流.
a, "先生,吃您這么多東西,您有什么活需要我做嗎 "
①他的心里在想什么 (引導學生感受:年輕人盡管饑餓,但他的態度很堅定,吃飯必須做活兒.不干活就吃別人東西是接受施舍,因為自己有力氣,卻接受別人無償的幫助,那就是接受施舍)你還從哪里讀懂了這樣的想法(聯系第二句對話)
引出:這樣他就會失去自尊.板書:自尊
點明:通過自己的雙手去獲取食物,通過自己勞動獲取成果,我們把這個叫做什么.板書:自立
指導朗讀第一,二句對話.讀出堅定的態度來.
②從"稱呼"中深入感悟年輕人的品質.
出示杰克遜大叔的話:"我想起來了,我家確實有一些活兒需要您幫忙.不過,等您吃過飯,我再給您派活兒."
指名說大叔講話時是怎么稱呼這個年輕人的.(您)讓學生體會杰克遜大叔也對年輕人產生了尊敬之情.讀好大叔的話.
b,"不,我現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活兒,我再吃這些東西!"年輕人站起來說.
①這句話中你又讀懂了他怎樣的想法 (必須先勞動,后得報酬,才能吃飯)板書:自強
、谥笇ёx好對話.
4,感悟其他的例外.
1)請大家拿他與其他難民比一比,看看課文,還有什么地方哈默是例外的.(如果學生已交流,可在上課時改為:幾句話對話后他被例外留下了,僅僅是幾句話嗎 ——尊嚴)
唯有他受到了杰克遜大叔的賞識.
理解杰克遜大叔的話——"別看他現在什么都沒有,可他百分之百是個富翁,因為他有尊嚴!"
指名讀.說說對這句話的理解.
運用:"別看他現在什么都沒有,可是他百分之百是個富翁,因為他—— "的方式進行引讀,聯系前面加以提升.齊讀.
唯有他白手起家,成了舉世囑目的石油大王.
指名說說他為什么能成為石油大王,板書:尊嚴.
三,拓展,震撼心靈:
出示名言請學生讀.
請學生也寫一條格言來激勵自己或別人.
板書設計:
副板書 主板書
自尊
自立 尊嚴 尊嚴 尊嚴
自強 ……
《尊嚴》 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理解“疲憊不堪、面呈菜色、例外、狼吞虎咽”等詞語,能積累文中描寫人疲勞、饑餓、營養不良的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3、能通過提取人物語言中的要點來轉述的方法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4、從年輕人的神態、動作、語言的描寫中體會到他的人格魅力,感悟“尊嚴”的真正內涵,感受做人要有尊嚴。
教學過程:
一、導入揭題,反饋預習,了解文章大致內容。
。ò鍟赫n題 36、尊嚴)
師:今天,我們要學一篇與做人的“尊嚴”有關的課文?蠢蠋煂懻n題,注意“尊”字的第8筆是一短橫。
師:誰來讀好課題?[指名讀]
師:讀得很好,你讀準了這個“尊”字的平舌音和前鼻音。一起來讀好這個詞語。[全班齊讀]
。襟w:尊嚴:尊貴莊重)
師:什么是“尊嚴”?詞典中是這樣解釋的請一位同學來讀讀。這是字典上的解釋。
師:今天的課文講的是跟“尊嚴”有關的故事,學完課文,相信大家會對“尊嚴”這個詞有進一步的感受。
。襟w:時間 地點 人物)
師:我們已經預習過課文,相信大家了解了這個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主要人物,誰為大家交流一下?[指名講]
。襟w:時間:寒冷的冬天
地點:美國南加州沃爾遜小鎮
人物:年輕人 哈默
鎮長 杰克遜大叔)
師:你預習得很認真。這個小鎮的名字是:一齊讀沃爾遜
。ò鍟航芸诉d 年輕人)
師:年輕人就是哈默 鎮長叫杰克遜
師:哈默是誰呢,他是美國石油大王。今天我們學習的這篇課文就講述了哈默年輕時的一件事。
師:大家對課文內容已經有了解,你能借助這些提示來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嗎?[指名講]
師:你把這件事說得很具體,看來你對課文內容已經很熟悉了。要把這件事能簡要地說清楚,現在還有困難。不急,我們慢慢來。
你把這件事的原因講得很具體了,經過講得太概要了。要把這件事的經過全面地說清楚,現在還有困難。不急,我們慢慢來。
二、了解事情起因,理解詞語“面呈菜色、疲憊不堪”
師:在一個寒冷的冬天,在美國南加洲沃爾遜小鎮上發生了什么事情呢?誰來讀讀課文的第一節。[指名讀]
。襟w:一個寒冷的冬天,美國南加州沃爾遜小鎮上來了一群逃難的人。)
師:你讀得很好,讀準了這句話中,這個“難”字的字音。再來讀好這個詞語,全班齊讀
師:文中用了哪些詞來描寫沃爾遜小鎮上來的這群逃難的人?請大家讀讀課文的第1、2節,圈出這些詞語。
板書出示詞語:
卡片分三類豎地依次貼出:面呈菜色、臉色蒼白
骨瘦如柴
疲憊不堪
(黑板上制藥貼出課文中的描寫的詞,其余不要)
師:面呈菜色:呈的意思是呈現,面呈菜色就是臉上呈現出菜般的色彩,是因營養不良造成的臉色。這是描寫人臉色的詞語。讀好這個詞語。
師:疲憊不堪:這個詞請你讀。要理解這個詞,我們先理解“堪”,昨天查過字典了,“堪”忍受。那整個詞語的意思就是疲憊得無法忍受。
師:這群逃難的人很久沒有東西吃了,臉色很差,體力很差了,文章中用(讀:面呈菜色、疲憊不堪)來形容。想一想,你曾經積累過哪些詞語也是描寫這群逃難的人?
師:是啊,大冬天的,一直沒東西吃,又冷又餓,真是卡片貼出:饑寒交迫不要貼,講就可以……)
師:此時,這群面呈菜色、骨瘦如柴的逃難者最需要的是食物;
師:這群疲憊不堪、渾身乏力的逃難者最需要休息;
師:是的,他們太需要得到好心人幫助了。請大家看課文第一節,與老師配合讀:他們逃難到了沃爾遜小鎮上,立刻得到善良而樸實的沃爾遜人的幫助,沃爾遜人生讀:(家家燒火做飯,款待他們)。而此時,饑餓不堪的逃難者生讀:(連一句感謝的話也顧不上說,就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
三、理解“例外”一詞,聯系內容了解年輕人的“例外”表現在哪些方面,指導概括相關的內容。
1、理解“例外”的意思。
師:這時,大家在狼吞虎咽地吃著,只有一個人例外。
(卡片出示:“例外”)
師:說說這個詞語的意思(與別人的表現不一樣)
師:沒有像大家一樣,也就是“與眾不同”?磥泶蠹乙呀浝斫饬恕袄狻币馑剂恕
2、默讀2--5節,找到描寫年輕人“例外”具體表現的語句。
師:這個年輕人的例外表現,課文主要是描寫他的語言讓我們感受到的,請你默讀25小節,找到有關句子。
[學生默讀課文]
3、交流讀句。
師:把你們找到的句子讀一下(請三人,一人讀一處)
。襟w1:當鎮長杰克遜大叔將食物送到他面前時,他仰起頭,問:“先生,吃您這么多東西,您有什么活兒需要我做嗎?” )
。襟w2:這個年輕人的目光頓時灰暗了,他的喉結上下動了動,說:“先生,那我就不能吃您的東西,我不能不勞動就得到這些食物!”)
。襟w3:“不,我現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活兒,我再吃這些東西!”年輕人站起來說。)
師:自己讀讀這些話,想想應該用怎樣的語氣來讀?
(媒體1:當鎮長杰克遜大叔將食物送到他面前時,他仰起頭,問:“先生,吃您這么多東西,您有什么活兒需要我做嗎?” )
師:你來讀第一句。這是一種詢問的口吻。試著讀好這句話。
師:讀得真好!年輕人對杰克遜大叔的尊敬。不因為自己是逃難者就瞧不起自己。一起讀。
(媒體2:這個年輕人的目光頓時灰暗了,他的喉結上下動了動,說:“先生,那我就不能吃您的東西,我不能不勞動就得到這些食物!”)
師:你來讀第二句。
。襟w:出示畫線句我不能不勞動就得到這些食物!” )
師:讀得真好!注意了感嘆號這個標點!把年輕人堅決態度讀出來了。劃線部分能換一種說法嗎?(自己練一練)
師:你是用肯定的句式來說的,很好;你是用反問句來表達哈默一定要通過自己的勞動來的到食物的意思。
師:文中用了雙重否定的句式來表達年輕人一定要勞動換取食物的意思。一起再來讀讀,把他態度的堅決表現出來。
(媒體3:“不,我現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活兒,我再吃這些東西!”年輕人站起來說。)
師:你來讀第3句!
師:讀得真好!年輕人要等勞動完后,再吃別人的東西(一邊說,一邊把“等”、“再”兩個字變紅)。
4、指導概括年輕人“例外”的表現。
1)用“當……時,年輕人怎么說”的句式來說說他的“例外”的表現。
(媒體:
杰克遜 年輕人
1、“先生,吃您這么多東西,您有什么活兒需要我做嗎?”
2、“先生,那我就不能吃您的東西,我不能不勞動就得到這些食物!”
3:“不,我現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活兒,我再吃這些東西!”)
師:這些話是年輕人在什么情況下說的?請你聯系課文內容,用“當……時,年輕人怎么說”的句式,簡要概括地說說他“例外”的表現。
(媒體:當……時)
(媒體:將食物送到年輕人面前時
詢問有什么活需要他做)
師:聽清楚簡要概括,是不能有對話的。你得把年輕人的話用自己的話,把這個意思告訴大家,該怎么說?
師:我們繼續交流。
(媒體:沒有活需要他做
一定要通過勞動得到食物。)
師:很好,你真棒!你簡要概括了杰克遜大叔的話。
(媒體:等吃過飯再給他派活兒)
師:很好,你也真棒!
師:杰克遜要他吃過飯再去干活,而年輕人卻一定要讀句,一個要他吃過飯再干活,而一個卻堅持要干完活再吃。他堅持這樣,不肯讓步可以用一個詞來形容(媒體:執意)這里都有“等……再……”說這句話的時候要說清楚,否則意思就不一樣了。請你用上“執意”這個詞來概括地說一說。
。襟w:等干完了活兒再吃東西)
2)完整地說說年輕人“例外”的表現。
。襟w: 杰克遜 年輕人[書上帶引號的對話])
師:現在請你把這幾點連起來說一說,自己練一練。
自由練習后交流。
師:學到這兒,我們已經對課文的重點內容有了一個清晰的了解,也能簡要、概括地說清楚了(這句提到這里講)
3)總結
師:年輕人的“例外”表現在:
(板書:堅持用勞動換取食物。
執意先勞動后吃食物。)
四、研讀對年輕人的細節描寫,感受他的尊嚴。
1、從細節描寫上感受年輕人的饑餓。
師:難道年輕人真的不餓嗎?你是從文中哪些語句知道的?說說你的理由?
。襟w:這個年輕人的目光頓時灰暗了,他的喉結上下動了動。
年輕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來。)
師:你找得很好。目光一下子灰暗了,從對年輕人細微的目光變化的描寫中你體會到因為沒有活干就吃不到飯,他很失望;從喉結動了動,你知道他在克制自己。
師:你也找得很對!年輕人從一干完活后就狼吞虎咽的吃飯這個舉動中我們也感受到他餓極了,他太需要食物了。
師:從這些細節描寫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年輕人其實是餓極了。
2、對比引讀相關內容,進一步感受年輕人的與眾不同,感受他做人的尊嚴。
師:是呀,年輕人同樣在逃難,同樣面呈(菜色);同樣疲憊(不堪);同樣很久(沒有吃到這么好的食物了)。他太需要馬上就吃到食物了。
引讀24節。
師:可是,當杰克遜將食物送到他面前時,他卻問(“先生,吃您這么多東西,您有什么活兒需要我做嗎?” )
師:當杰克遜告訴他(“不,我沒有什么活兒需要您做! )這時,這個年輕人的目光(頓時灰暗了),他的喉結(上下動了動)。此時,他多么渴望得到食物,可他克制了饑餓,堅定地說(“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東西,我不能不勞動就得到這些食物!” )多么執著而有個性的年輕人啊。
師:望著眼前的這位執意要用勞動來換取食物的年輕人,杰克遜尊重了他的意愿(可以貼出“尊重”一詞),并告訴他(“我想起來了,我家確實有一些活兒需要您幫忙。不過,等您吃過飯,我再給您派活兒。” )可年輕人卻堅持道(“不,我現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活兒,我再吃這些東西!” )
五、領悟年輕人的尊嚴表現在任何時候都能恪守自己做人的原則。
1、思考杰克遜大叔贊賞這位年輕人什么。
師:這位年輕人“例外”的表現,得到了鎮長杰克遜大叔的“贊賞”。
。ò鍟嘿澷p)
師:杰克遜大叔贊賞年輕人什么?
。▽W生交流:有骨氣、有志氣、人窮志不窮、靠勞動不靠施舍……)
師:是啊,當這群逃難者饑餓不堪時得到了食物,他們都讀:
(媒體:他們連一句感謝的話都顧不上說,就狼吞虎咽地吃起來。)
生讀:他們連一句感謝的話都顧不上說,就狼吞虎咽地吃起來。
師:這是人們的一種求生的本能,是人之常情的表現。然而,此時這位同樣是饑餓到了極點的年輕人克制著自己想要立刻得到食物的愿望,堅持(讀板書)用勞動換取食物,堅持(讀板書)先勞動后吃食物。當他終于勞動完了,這才讀
。襟w:年輕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
生讀:年輕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
師:從這個“狼吞虎咽”中你看出了年輕人此時的心里(很坦然)。因為年輕人哈默是這樣認為的:(媒體:不勞而獲得到的是施舍;靠勞動得到的才是報酬。
哈默)
2、總結、品悟杰克遜對哈默稱贊道的話中“富翁”的含義
師:年輕人“例外”的舉動是超乎常人,它需要極強的克制力。他這樣做其實是在嚴格遵守自己做人的準則。三年級就學過這個詞(出示詞卡生齊讀:恪守),意思就是“嚴格遵守”
是啊,哈默這樣做是在(貼板書:恪守自己做人的原則齊讀)
師:這位年輕的做人的原則就是(讓學生說一說)
。ㄙN板書:用勞動換取報酬)
師:能恪守做人的原則的人,就是有尊嚴的人。這就是這位年輕人的可貴之處。這也是杰克遜大叔最為贊賞他的地方。
師:難怪杰克遜大叔這樣評價他
。襟w:“別看他現在什么都沒有,可他百分之百是個富翁,因為他有尊嚴!”)
齊讀
師:你是怎么理解這句話的中“富翁”的意思?
。▽W生交流:“富翁”不僅僅是財富上的,更是精神上的。在杰克遜眼里,一個擁有尊嚴的人就等于擁有了一筆巨大的財富。)
六、進一步感受文章主旨。
(媒體:尊嚴:尊貴莊重)
師:學到這里,你能談談自己對“尊嚴”一詞有了哪些深入的理解。請你用一句話寫一寫你的理解。
學生交流
師:有尊嚴的人就有精神財富。尊嚴就是:恪守自己做人的原則。一個人可以沒有豐厚的物質財富,但卻不可以沒有精神財富,當你擁有做人的尊嚴時,你就擁有了一筆豐厚精神財富。
師:一個人活得有“尊嚴”,他會受人尊敬;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有“尊嚴”,會令這個民族、這個國家的人民無比自豪。“尊嚴”是我們的立身之本,立國之本,有了它,我們便擁有了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記住一個人活著就要有,讀課題“尊嚴”。
板書:
尊嚴
恪守做人的原則
杰克遜 年輕人
用勞動換取食物
尊重 贊賞 先勞動后吃食物
《尊嚴》 教案 篇7
課題: 7 尊嚴(李瑛 作) 教學目標: 1 認識6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
2正確讀寫“尊嚴、逃難”等詞語。 3 初步理解課文,分出層次。 教學重點:正確讀寫“尊嚴、逃難”等詞語。 教學難點:初步理解課文,體會什么是尊嚴。 教學準備:了解哈默的生平。 課時安排: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一、導入 :
同學們,前面我們學過關于鄧小平、周恩來的課文,今天老師介紹給大家另外一位名人------哈默,他在西方被稱為點石成金的萬能富翁,在中國和蘇聯他是家喻戶曉的紅色資本家。從他的行為和做法中,會給我們許多新的啟示。今天我們學習關于他的課文《尊嚴》
二、學生自讀課文:
1、 自學生字新詞。 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短文主要寫了一個逃難的年輕人,在饑腸轆轆的情況下,沒有接受人們送給他的食物,而是執意用自己的勞動,換取了食物,贏得了做人的尊嚴。)
2、出示生字詞: 尊嚴 逃難 善良 款待 喉結 贊賞 捶背 許配 面呈菜色 疲憊不堪 狼吞虎咽 骨瘦如柴 3、指導書寫 尊 逃 善 款 侯 捶 配 瘦 三、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1 學習課文第一段。
2 理解第一段中的詞語: 逃難 款待 面呈菜色 疲憊不堪 狼吞虎咽
3 指名分節朗讀課文。
4 初步理解課文,給課文分層 第一段 ( 1 ) 難民受款待 第二段 (2--6)年輕人維護尊嚴 第三段 ( 7 )二十年后取得成功 五、 課堂作業
1 抄寫生字新詞。
2 課后第二、三道練習題。 板書設計: 7 尊 嚴 尊 逃 善 款 侯 捶 配 瘦 第一段 ( 1 ) 難民受款待 第二段 (2--6)年輕人維護尊嚴 第三段 ( 7 )二十年后取得成功
《尊嚴》 教案 篇8
一、揭題,導入:
1、同學們,你們認為作為一個富翁需要什么條件?
2、出示“別看他現在什么都沒有,可他百分之百是個富翁,因為他有尊嚴!”對于這句話你有什么樣的疑問?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尊嚴》這篇課文。一同去認識這個富翁。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帶著老師的要求初讀課文:(1)讀準字音,不認識的字通過查字典解決。
。2)讀通句子,注意停頓。
。3)讀完后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內容。
2、出示生詞,要求讀準:沃爾遜 疲憊不堪 狼吞虎咽 喉結 捶背 愜意 僵硬 羨慕
3、交流。(這篇課文講了一個寒冷的冬天,在一群饑餓難忍的逃難者中,有一個年輕人,他堅持用自己的勞動來換取食物,得到人們的賞識與接納。)
三、深讀課文,感悟人物:
(一)、圖文對照,學習第一自然段,感受難民的饑餓與疲憊。
1、出示難民圖。請學生看圖說說看到了一幅怎樣的畫面?用四字詞語去形容這些難民。
。纥S肌瘦、面呈菜色、饑寒交迫、毫無血色)
2、指名說:看到這樣的難民,你心情怎樣?指導讀出感受來。
讀好“他們面呈菜色, 疲憊不堪!薄斑@些逃難的人,顯然很久沒有吃到這么好的食物了,他們連一句感謝的話也顧不上說,就狼吞虎咽地吃起來。”感悟這些難民都餓壞了。
。ǘ┳x好人物對話,感悟尊嚴的內涵。
1、有一個年輕人是例外的,他和其他的難民不一樣。是他不餓嗎?(不,他餓)默讀課文2—5小節,找一找你是從哪看出來他和其他難民一樣也是餓壞了的?用橫線劃出來,并說說你的理由。
出示“這是一個面色蒼白,骨瘦如柴的人”,“年輕人立刻大口大口地吃起來”。
2、可文中又說這個年輕人是例外的,請你找一找文章哪些語句體現出他和其他難民的不一樣。用波浪線劃出來。
出示年輕人的三次對話a、 “先生,吃您這么多東西,您有什么活需要我做嗎?”
b、“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東西,我不能不勞動,就得到這些食物!”
c、“不,我現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活兒,我再吃這些東西!”
3、請同學們任選一句話讀一讀,想一想年輕人在說這句話之前會怎樣想?
、伲ㄔ谀贻p人的思想中,獲得必須要建立在付出的基礎上,不能不勞而獲。)
、冢贻p人盡管饑餓,但他的態度很堅定,吃飯必須做活兒。不干活就吃別人東西是接受施舍,因為自己有力氣,卻接受別人無償的幫助,那就是接受施舍。這樣他就會失去尊嚴。)
、郏ū仨毾葎趧樱蟮脠蟪,才能吃飯)
4、指導讀好這三句話,注意體會人物內心的活動。
5、面對年輕人的與眾不同的三次對話,杰克遜大叔的態度又是怎么變化的呢?
奇怪→理解→贊賞
6、除了這些是和其他難民不一樣的,還有其他例外的地方嗎?從他的收獲來找。
a、唯有他受到了杰克遜大叔的賞識,留下來管理莊園并娶到了杰克遜大叔的女兒。
理解杰克遜大叔的話——“別看他現在什么都沒有,可他百分之百是個富翁,因為他有尊嚴!”
你是怎么理解這里的“富翁”的?
b、唯有他白手起家,成了舉世囑目的石油大王。
指名說說他為什么能成為石油大王。
四、拓展,震撼心靈:
出示有關尊嚴的名言請學生讀。
“尊嚴,就是拒絕乞討。尊嚴,就是以自尊贏得別人的尊敬。人必自敬,然后人敬之。”
請學生也寫一條格言來激勵自己或別人。
《尊嚴》 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能夠讀寫課后的14個生字,掌握多音字“難”的正確用法.
2.正確理解課文中出現的“狼吞虎咽”“疲憊不堪”等詞語,并能夠正確的運用.
能力目標:1.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通過學習哈默的故事,正確理解“尊嚴”的含義.
情感目標:學習哈默用言行維護自己尊嚴的行為,培養學生自尊,自愛,自強的優秀品質,學會在生活中維護個人,他人及祖國的尊嚴.
教學重點及難點:從哈默的故事中正確理解“尊嚴”的含義,培養學生在生活中學會維護個人,他人及祖國的尊嚴的意識。
教學方法:誦讀法,分角色朗讀法。
教學準備:有關尊嚴方面的警句或名言
課時安排:二課時。
第一課時
課前準備:布置學生預習課文,通過查字典了解課文中的生字和生詞。
一. 導入新課:
上課之前,老師想先給大家講個故事。古時候,有個人很窮,因為沒有家,所以他只好流浪,由于很久沒有吃東西了,他最終餓倒在一個大戶人家的門口。那家人可憐他,就放了一盤食物在他面前,對他說:“喂,來吃!”但他寧愿餓死都沒有接受別人的施舍。這就是廉者不受嗟來之食的故事。今天,他的一位難兄難弟來了,同樣是面對貧窮和饑餓,他,會怎樣選擇呢?現在,就讓我們一同走進故事中去看看吧!(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劃出生字生詞,借助字典疏通字詞。
2.自己的話概括故事的主要內容。
3.檢查預習情況:
。1)指名朗讀課文中出現的生字生詞,及時給予糾正.
(2)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3)指名簡要講述文章的主要內容.
三.熟讀課文,局部探究。
師:當所有逃難的人因為饑餓而接受食物,狼吞虎咽的時候,只有誰例外?他是個怎樣的人?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2.找出描寫年輕人外貌,動作和語言的句子,交流體會。
3、指名交流。
四.作業布置。
1.抄寫課后的生字及下列詞語:沃爾遜 逃難 疲憊不堪 狼吞虎咽 骨瘦如柴 喉結 贊賞 捶背 愜意 蹲著 僵硬。
2.抄寫下列句子并談談自己的體會。
。1)這是一個臉色蒼白,骨瘦如柴的年輕人。
。2)這個年輕人的目光頓時灰暗了,他的喉結上下動了動,說:“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東西,我不能不勞動,就得到這些食物!”
。3)年輕人也蹲下來,輕輕地給杰克遜大叔捶背。
第二課時
課前準備:1.檢查學生的朗讀情況. 2.檢查幾個容易寫錯的生字。如:堪 捶 瘦 喉 僵。
一. 新課導入: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已經讓我們知道可故事的大致內容,也讓我們認識了那個貧窮而饑餓的年輕人,那么故事又將怎樣發展呢?課文的題目為什么又叫“尊嚴”呢?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繼續學習課文的內容,理解尊嚴的含義。
二. 熟讀課文,局部探究。
1. 自由朗讀課文,思考下列問題:
。1)可以免費享用美食對于饑餓的人而言是件再好不過的事,這個年輕人為什么要拒絕呢?
。2)故事的最后這個年輕人通過自己的勞動接受了食物,由此可以看出他是個怎樣的人? 2.指名交流上述問題:
。1)原因:他認為應該通過自己的勞動獲得那些食物,不能不勞而獲,坐享其成。
(2 ) 有尊嚴的人
3、那么“尊嚴”又該怎么理解呢?
尊嚴:一個人無論遭遇什么樣的困境都應該自尊,自愛,自強不息,要活的有骨氣,贏得別人的尊重。
4、學生自由朗讀課文,進一步理解尊嚴的含義。
三.體會杰克遜大叔的品質
師:社會就是一個大家庭,人除了自尊自愛還應尊重,體貼別人,只有這樣,生活才會變的更加美好。在這個故事中,除了年輕人哈默之外,還有另外一個人,他也是一個懂得什么是尊嚴的人,他用自己的言行維護了別人的尊嚴,平淡之中留給我們很多感動,他就是故事中的鎮長—杰克遜大叔。下面,就讓我們來分析一下這位和藹可親的先生,想想從他身上我們能學到些什么。
1.朗讀第一自然段,思考:第一自然段告訴了我們,小鎮上的居民具有什么特點?
指名交流:善良樸實,熱情。
2.指名分角色朗讀二三四五自然段,思考:
。1)課文中杰克遜和年輕人之間有幾次對話?從中可以看出杰克遜大叔具備怎樣的品質?
。2)面對這個年輕人的屢次拒絕,杰克遜大叔最終采用什么方法讓他接受了食物?由此又說明了什么?
3.指名交流上述問題,指導好朗讀。
(1)3次 品質:熱心誠懇 樂于助人 體貼,尊重他人
(2) 捶背 尊重他人,賞識他人,注重人品
4.自由朗讀第六自然段,思考:
(1).杰克遜大叔為什么最后留下了那個年輕人并把女兒許配給了他?
(2).怎樣理解杰克遜大叔最后對女兒說的那句話?富翁怎么理解?
5.指名交流:
(1)因為那個年輕人有尊嚴,有骨氣,以后一定大有作為。
。2)他雖然沒有物質上的財富,但他有骨氣,有尊嚴,自強不息,這種精神和人品會為他創造巨大的財富,讓他終身受益,這樣的人才是最富有的人。
四.拓展延伸。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許多多這樣的人,他們平凡但不平庸,他們貧窮但不志短,他們可憐但不可悲。。。。。。無論是遭遇病魔的張海迪,還是雙目失明的楊光,他們都用自己的努力贏得了自尊,同時也贏得了他人的尊重。想想發生在你身邊的這類故事,體味那些平凡而真實的感動。
五.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的自由朗讀課文。
六.課堂小結。
師:一位參加國際比賽的中國選手因為沒有在賽場看到中國國旗而強烈要求大賽組委會立刻升起五星紅旗;一位在外留學做兼職保姆的中國女大學生因為受到雇主的非法虐待,歷經萬難將主人告上了法庭。是什么力量讓他們如此執著?是什么力量讓他們堅強不屈?是尊嚴!人,只要有尊嚴,有骨氣,一切困難都可以戰勝。希望今天這一課的學習,能為大家以后的人生積聚一筆寶貴的財富,讓你們終身受益。
七.作業布置。
1.搜集查閱關于“尊嚴”“自尊”方面的名言警句或故事,相互交流。
名言:
(1)每一個正直的人都應該維護自己的尊嚴。(盧梭)
。2)雖然尊嚴不是一種美德,卻是許多美德之母。(柯林斯托母)
。3)人不能有傲氣,但不能沒有傲骨。
。4)自尊自愛,作為一種力求完善的動力,卻是一切偉大事業的淵源。(屠格涅夫)
。5)生命的尊嚴是普遍的絕對的準則。生命的尊嚴是沒有等價物的,是任何東西都不能代替的。(池田大作)
2.寫篇閱讀筆記,談談自己的感受,字數不限。
《尊嚴》 教案 篇10
一、教學目標:
識記:1、自主識字若干,積累“骨瘦如柴”、“狼吞虎咽”、“愜意”等詞語!
2、積累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理解:1、能聯系上下文理解“狼吞虎咽”的意思!
2、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3、學習課文,抓住描寫哈默的外貌、神態、語言的句子體會尊嚴的含義,領悟“人擁有尊嚴,就會用勞動創造美好的未來”的道理。 運用: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照樣子,把補充完整!
二、教學重點: 1、能聯系上下文理解“狼吞虎咽”的意思,并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抓住描寫哈默的外貌、神態、語言的句子體會尊嚴的含義,領悟“人擁有尊嚴,就會用勞動創造美好的未來”的道理!
三、教學難點: 閱讀課文,領悟“人擁有尊嚴,就會用勞動創造美好的未來”的道理。
四、教學準備: 課前預習課文、投影、黑板
五、教學過程:
一、故事引入,學習課文。
。ㄒ唬、創設情境、進入文本!
1.通過預習同學們已經知道了這是一個真實而又感人的故事,那是一個寒冷的冬天,美國南加州沃爾遜小鎮上來了一群逃難的人。他們面呈菜色,疲憊不堪。于是,善良而樸實的沃爾遜人馬上燒火做飯,款待他們。面對久違了的可口飯菜,有一個年輕人卻是那樣地與眾不同……
2.年輕人和其他人有什么不同呢?請同學們邊讀邊畫出描寫年輕人語言和動作的句子來。
。ǘ┏鍪荆赫Z言、神態和動作描寫:
他仰起頭問:“先生,吃您這么多東西,您有什么活兒需要我做嗎?”
盡管饑餓折磨著年輕人,可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為他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個年輕人的目光頓時灰暗了,他的喉結上下動了動,說:“先生,我不能吃您的東西,我不能不勞動,就得到這些食物!”
盡管饑餓折磨著年輕人,可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為他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我現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活兒,我再吃這些東西!”
盡管饑餓折磨著年輕人,可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為他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是一個饑寒交迫但不失尊嚴的人,面對沃爾遜人的款待仍不失尊嚴的人。他時刻牢記不能不勞而獲,要用勞動去換取食物,這就是尊嚴。
(三)下面讓我們來看一看年輕人和其他人所相同的地方。
出示: 樣子:(1)“他們面呈菜色,疲憊不堪。”
(2)“這是一個臉色蒼白、骨瘦如柴的年輕人。”
吃相:(1)“這些逃難的人,顯然很久沒有吃到這么好的食物了,他們連一句感謝的話也顧不上說,就狼吞虎咽地吃起來。”
。2)“年輕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來。”
他們同樣是饑餓至極,同樣是饑寒交迫,同樣是狼吞虎咽,但是,他們又很不一樣,年輕人的食物是--------------,這樣才吃得---------,吃得---------,吃得---------。
(四)教師小結:尊嚴不能簡單地理解為面子,更多地表現為一種自尊心,一種價值觀,一種責任感,是一種不依附于他人自立于人世的奮斗精神。它是人生至高無上的精神瑰寶,難怪杰克遜大叔說他是個富翁。
出示句子:------------------------------------
板書:最大的財富
。ㄎ澹⿴焼枺耗阏J為哈默有尊嚴跟他后來成為石油大王有聯系嗎?為什么?
二、小結與拓展!
通過今天的學習,相信大家對尊嚴一定有了更深地理解,同時也被哈默的這種捍衛尊嚴的方式而感動而欽佩,F在就讓我們一起來收集身邊的這些和尊嚴有關的名言、捍衛自己尊嚴而讓我們同樣感動和欽佩的人物、故事;貞泴W過的課文,還有朱自清的故事。
三、課堂測試: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你認為怎樣做才叫有尊嚴?
《尊嚴》 教案 篇11
教學目標:
識記:1、自主識字若干,積累“骨瘦如柴”、“狼吞虎咽”、“愜意”等詞語。
2、積累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理解:1、能聯系上下文理解“狼吞虎咽”的意思。
2、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3、學習課文,抓住描寫哈默的外貌、神態、語言的句子體會尊嚴的含義,領悟“人擁有尊嚴,就會用勞動創造美好的未來”的道理。
運用: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能照樣子,把句子補充完整。
教學重點:
1、能聯系上下文理解“狼吞虎咽”的意思,并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抓住描寫哈默的外貌、神態、語言的句子體會尊嚴的含義,領悟“人擁有尊嚴,就會用勞動創造美好的未來”的道理。
教學難點:閱讀課文,領悟“人擁有尊嚴,就會用勞動創造美好的未來”的道理。
教學準備:課前預習課文、多媒體、黑板
教學過程:
一、讀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1、師: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篇新的課文——“尊嚴”,讀了這個題目,你有什么想知道的?
2、學生交流,回扣學生提問,適當評價。
3、師:讓我們打開書,讀讀課文,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誰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揭題
二、問題引入,學習課文。
。ㄒ唬撛O情境、進入文本。
1、引導學生概括主要內容。指導學生根據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經過來簡要概括。必要時師引導說(文章講了一個寒冷的冬天,南加洲沃爾遜小鎮上來了一群逃難的人,他們看到食物就狼吞虎咽的吃起來,其中一個年輕人他堅持要先勞動后吃東西,他的行為得到了人們的贊賞,后來終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桌相互說后全班交流。
2“誰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年輕人2:杰克遜)
師:讓我們走進年輕人,走進年輕人的心靈世界。思考:“默讀課文,想想年輕人作為逃難人群中的一員,他和其他人相同的地方是什么?最大的不同是什么?畫一畫描寫他言行的語句,寫一寫你讀后的感想。”
3、學生學習課文,勾畫批注。
(二)、深入研讀,理解“尊嚴”。
1、指名說“年輕人和那些逃難的人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出示兩個句子:“這些逃難的人,顯然很久沒有吃到這么好的食物了,他們連一句感謝的話也顧不上說,就狼吞虎咽地吃起來!
“年輕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來!
師:他們為什么會狼吞虎咽地吃起來?
體會“饑餓”,明白食物就是他們的生命。
師: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句子,指名朗讀。
師:從這一處相同的地方,同學們感受到什么,能談談嗎?
生:這是一群逃難的人!
師:誰知道“逃難”的人是什么樣的人?{為躲避災難逃往別處的人}烘托理解災難,洪災,旱災,雪災等(背井離鄉 )
師:請你想象一下,這些人在逃難的過程中會遇到什么困難?
生:自由發言!
師:此時,書上是怎么樣描寫這些人的?
找到句子:“他們面呈菜色,疲憊不堪。”
師:為什么這些人會面呈菜色?
。w會長時間的饑餓造成的)
師:而此時的年輕人又是什么樣子的?
找到句子:“這是一個臉色蒼白、骨瘦如柴的年輕人!
讀這個句子,師:你感受到什么?從哪兒看出來的?體會年輕人也餓,同那些逃難的人相比有可能還要餓,他此時最需要的是什么?
。ㄈ、刻畫人物細節,深入理解課文
師:“這個臉色蒼白,骨瘦如柴的年輕人,他最需要的是 ”
生:食物、水、溫暖、等
師:那他有沒有選擇這些呢?此時此刻他選擇了做什么?生:干活
師:讀讀課文,從課文中找找你從那里看出來?(生默讀課文)
師:“年輕人是怎么說的?他說這些話的時候,他可能在想些什么?”
理解“年輕人”說的三句話。
1、 “先生,吃您這么多東西,您有什么活兒需要我做嗎?”
2、 “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東西,我不能不勞動,就得到這些食物!”
3、 “不,我現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活兒,我再吃這些東西!”
齊讀這幾句對話。
指名逐句理解。
請生讀年輕人的話,并說說他心里會想些什么?
一句一句讀,體會。第一句讀出請求,真誠的請求,第二句讀出堅決,第三句讀出堅決,多種形式的讀,體會。
師:如果你就是這個年輕人,你該怎樣說這些話呢?{生自由練讀,再指名朗讀}
齊讀對話部分!
。ㄋ模、中心升華
師:此時,這個年輕人得到的食物和那些逃難人得到的食物一樣嗎?
比較為什么不同?體會年輕人和逃難人的不同。
師:假如這個年輕人就站在你面前,你會對他說些什么?
生:自由發言。師評價小結
師:所以,杰克遜大叔是怎樣贊賞他的?
找到句子:
《尊嚴》 教案 篇12
課 題第8課第2節 法律保護我們的人格尊嚴
課 時
本學期第___課時
日 期
本單元第 _課時
課 型
新授
主備人復備人
審核人
感知目標
學 習
目 標
情感、 教學資源,完全免費,無須注冊,天天更新!" type="#_x0000_t75">態度、價值觀
增強學生維護人格尊嚴權的法律意識。
能力
提高學生運用法律武器維護公民人格尊嚴權的能力。
知識學生掌握依法尊重、保護自己人格尊嚴權的知識,知道尊重愛護他人的人格尊嚴權。
重 點
難 點重點:增強維權意識,依法維護公民的人格尊嚴和隱私權 難點:增強維權意識,依法維護公民的人格尊嚴和隱私權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時間學習流程一、復習檢查上一節內容: 1、為什么生命健康權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權?2、怎樣依法保護我們的生命健康權?二、時政新聞: 三、導入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伴我們一生的權利。 導入新課——法律保護我們的人格尊嚴。四、學習過程:教學資源,完全免費,無須注冊,天天更新!" type="#_x0000_t75">(一)課件出示學習目標: 1、理解什么是人格尊嚴?它包括哪些權利?2、青少年怎樣維護自己的人格尊嚴?3、理解什么是隱私?什 么是隱私權?(注意:“不危害社會”)4、侵犯未成年人隱私權的現象(或表現)有哪些?造成這些現象的原因是什么?5、青少年怎樣保護自己的隱私權?(二)師生訂正答案,教師總結糾正問題答案,學生速記(三)結合課件分析理解學習目標知識內容:抽查配合學生默寫小組輪流播報時政新聞學生找出問題答案,組內交流回答,教師補充。學生速記、再脫 稿回答。531015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時間
第一版塊:【我們的人格尊嚴不容侵犯】1、 有關法律:關于人格尊嚴的法律規定:憲法第38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關于姓名權的相關法律規定:民法通則第99條:公民享有姓名權,有權決定、使用和依照規定改變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盜用、假冒。關于肖像權的相關法律規定:民法通則第100條:公民享有肖像權,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關于名譽權的相關法律法規:民法通則第101條:公民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的名譽。關于榮譽權的相關法律規定:民法通則第102條:公民享有榮譽權,禁止非法剝奪公民的榮譽稱號2、你說我說:犯罪嫌疑人也有人格尊嚴嗎?教師引導: 根據現行法律的“無罪推定原則”,一個人在被法院判定有罪之前,任何人都不得視其為有罪。雖然犯罪嫌疑人的人身自由受到限制,但仍然享有公民的一些基本民事權利,包括隱私權、名譽權等。退而言之,即使某人最終被判有罪,他依然是一個公民,媒體沒有權利對他們使用隨意性的污辱語言,沒有權利對他 們不違背法律的個人生活秘密隨意曝光。 3、我來維權:v 小智因皮膚黝黑,有同學給他起了個“黑炭頭”的外號,并且在同學中散播。其他同學一見到小智都叫他“黑炭頭”,小智的心里很不好受。v 1.該同學的這一做法侵犯了小智的什么權利?v 2.如果你是小智,面對這種情況,你會怎么辦?教師引導:1、侵犯了小智的名譽權。2、(1)可以直接告訴 那些同學,他們的行為是違法的,他對此很反感。如果他們還是這樣做,你可以不理會他們,每次他們這樣叫時都別回答,久而久之,那些同學也會覺得沒勁,也就不會再叫了。(2)小智也可以告訴老師 或家長,讓他們來教育、制止他們。(3)如果因為同學起的外號,造成嚴重后果的,小智可以通過法律的途徑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一味地忍氣吞聲或者用非法手段進行報復都是不可取的。 第二版塊:【法律保護我們的個人隱私】1、 有關法律: 關于隱私權的相關法律規定:憲法第40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護。統計法第15條 屬于私人、家庭的單項調查材料,非經本人同意,不得泄露。未成年人享有隱私權:v 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明確規定: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隱私。v 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兒童的隱私、家庭、住宅和通信不受任意或非法干涉、其榮譽和名譽不受非法攻擊。2、大家評:閱讀劇本《拆信風波》,然后分析并回答問題。v 時間:星期天早晨v 地點:女兒的房間 v 人物:媽媽、女兒(某校八年級的學生) v (媽媽氣呼呼地將幾封信摔在女兒面前)v 媽媽:你還有心思搞好學習?v 女兒:(驚訝地)你有什么權利私拆我的信! v 媽媽:你是我的女兒,再說,我也是為了你好,不了解你的情況,怎么幫助你? 女兒:(砰地關上門)我的事從今后不用你管。v 1.運用所學知識,對劇中媽媽的言行進行評價。v 2.為了消除母女間的隔閡,請你向劇中“女兒”提出建議。教師引導: 1、(1)劇中媽媽的行為體現的了對女兒的關心,但方式不恰當,同時說明了媽媽缺乏法制觀念,是侵犯女兒的隱私權的違法行為。------什么行為,體現或說明了什么思想(2)公民有權對個人通信內容保密,我國法律規定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隱私!碛桑ǚ梢罁2、(1)首先女兒平時保管好自己的物品。 (2)面對媽媽的這一行為女兒應該平心靜氣地向媽媽說明,媽媽的這一行為是不正確的,侵犯了女兒的隱私權。 (3)女兒應該在平時主動和家長多交流和溝通,及時把自己的思想、學習和身體等情況告訴媽媽。3、生活在線:v 父母偷拆自己的信件v 發現自己的秘密在同學中傳播v 老師為加強教育的針對性,翻看學生物品v 小王將同學勒索他人錢財的事告訴了老師教師引導:1、隱私權是公民依法享有不愿公開或不愿讓他人知悉的不危害社會的個人秘密的權利。 2、在我國,公民的隱私權受法律保護。未成年人同樣享有隱私權。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明確規定: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個人隱私。第三版塊:學法用法v 某公司職員李某與王某同住一室。一天,李某偷看了王某的日記,并將日記中的有關內容在公司員工中傳播。王某對此非常惱火,頓生報復李某的念頭。于是王某向公安機關寫信,信中列舉了李某盜竊工廠財物、賭博等問題。公安機關經過調查證實,李某沒有盜竊、賭博行為。v 運用所學知識回答:李某和王某的行為是否違法?為什么? 教師引導:1、(1)李某的行為屬于違法行為。 (2)因為在我國,公民的隱私權受法律保 護。 (3)李某偷看王某的日記,并將日記中的有關內容進行傳播,侵犯了王某的隱私權。2 、(1)王某的行為也屬于違法行為。 (2)因為我國法律保護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誣告陷害。 (3)王某在合法權益受到李某的侵害后 ,不是拿起 法律武器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而是對李某進行誣告陷害,侵犯了李某的名譽權。(四)課堂總結,指出本課知識重點。(見板書) 五、課堂鞏固與檢測: 1、知記學習目標:2、4、5題,教師檢查提問 。 2、做《學習與檢測》p : 題 讀讀、理解 小組討論后回答 小組討論后回答 讀讀、理解 小組討論后回答 小組討論后回答 小組討論后回答復習鞏固知識運用
2
10 板書板書設計:
1.人格尊嚴的含義。 2.人格尊嚴的內容法律保護 3.怎樣維護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嚴。人格尊嚴 4.隱私權的含義。5.青少年怎樣維護自己和他人的隱私權。6.相關法律規定
《尊嚴》 教案 篇13
第四課維護我們的人格尊嚴
一、本課在本單元的地位
本單元講我們的人身權利受法律保護,生命健康權是首要的人格權,而本課人格尊嚴權是人格權中的核心權利,它是作為“人”應該享有的最起碼的底線權利,因此,對學生講述這部分知識,培養學生的維權意識十分必要。
二、教學設計
1、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了解人格尊嚴權及具體內容,知道法律保護公民的名譽權、肖像權、姓名權;明確侵害公民人格的行為應承擔法律責任;增強學生尊重、保護自己人格的意識,引導學生尊重愛護他人的人格權。
能力目標:使學生關注自身、關注他人,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和他人的人格權利。
覺悟目標:使學生增強維護人格權的法律意識;提高運用法律武器維護公民人格權的意識。
2、本課安排依據
(1)學生所處的情況:在道德、法制建設日益完善的今天,我們也不難看到我們的學生,作為未成年人他們的一些權利并未得到真正的維護和落實,如在學習過程中有意無意,善意惡意的會受到來自同學、老師的歧視,甚至體罰和變相體罰;社會和家庭對未成年人在人格上的傷害等現狀依然存在,導致學生在一定程度上失去安全感、無助感、自卑感,甚至做出違法的行為。因此,對學生進行法律知識的教育,使他們明確他們的人格權受法律的保護,并積極引導他們去尊重他人的人格權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2)新課標的要求:“我與他人的關系”的第三部分“權利與義務”中指出:了解法律保護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能夠自覺尊重他人,運用法律維護自己的人格尊嚴。
3、邏輯分析和課時安排
本課線索:圍繞我們的權利——侵害權利的行為表現——侵害權利應承擔的責任來講述。具體為:
法律權利
法律行為
法律責任
人 格 尊 嚴 權
名譽權
侮辱、誹謗等
如是違法行為則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ㄝp者承擔道德責任)
肖像權
惡意毀損、玷污、丑化肖像;
利用肖像進行人身攻擊等
姓名權
盜用、冒用他人姓名
隱私權
。ǖ谖逭n內容)
課時安排:兩課時
4、教學方法:
通過討論和案例分析法,讓學生明確我們依法享有的人格權及侵害人格權必須承擔的道德、法律責任。
5、教學具體活動
第一框 人人享有人格尊嚴權
。1)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人人享有尊嚴權,法律維護我們的名譽權
難點:我們享有法律規定的名譽權的同時要履行維護他人名譽權的義務。
(2)課前準備:發放表格評選最滿意老師和班級星級學生并做統計。
。3)教學過程
第一步:從“乞丐有尊嚴嗎”說起
1、(事件背景介紹:廣州白云機場有一乞丐在行乞時,有一個乘客
鄙夷的將施舍的錢用力的扔在乞丐的臉上,該乞丐不滿這種施舍態度,認為有傷他的自尊,他說:寧可餓死、凍死也不需要這種施舍。)
根據這件事,許多網友發表了評論,請你以“乞丐有尊嚴嗎”加入網評。
摘錄或及時捕捉學生評論的思想火花 。如:
我心飛翔:我為乞丐要尊嚴喝彩
冰糖葫蘆:生命誠可貴,尊嚴價更高。
總結:你可以不去施舍,但你決不因為施舍了別人錢物就有權利去侮辱別人的尊嚴。哪怕他只是一個乞丐,哪怕他在伸出乞討的雙手時已經自己輕賤了自己的人格與尊嚴,但是你,作為一個旁人,均無權因此而雪上加霜,去侵犯他僅剩下的一點人格尊嚴。
(目的在于:1、引出“人人享有人格尊嚴權”,它不分地位高低、貴富貧賤、年齡大;2、明確人格尊嚴權的含義、地位及具體內容;3、學會尊重自己,尊重他人。)
2、呈現相關的法律條文
憲法第38條和未成年人保護法第15條
第二步:從評選活動談個人名譽
1、說說自己評選最滿意老師和星級學生的依據
2、根據統計結果公布大家選出的最滿意老師和星級學生名單,并說說你對他們的具體評價。
(目的在于:通過評選活動讓學生明白,名譽就是社會對一個人品德、才干和信譽的評價,評出的老師和學生就是我們對他們品德、才干等方面的認可)
3、我們在評價一個人的品行時,往往會用哪些詞語來描述?(完成下列表格,并思考問題。)
品行表現
評價所用的詞
名譽
優良 (誠實、善良、正直等) (好的名譽)
不良 (奸詐、邪惡、卑鄙等) (壞的名譽)
問題一:名譽對一個人會有什么影響?(可聯系小故事:在日本打工的學生和賣瓜的小男孩:得出好的名譽能獲得尊重和經濟效益;壞的名譽使人寸步難行。)
問題二:品行優良者一定會受到相應的評價嗎?
第三步:帶著問題二分析案例
1、見書本:受冤枉的大江(組織學生利用材料針對問題二展開討論)
老師引導學生分別從理論和現實的角度加以說明:
從理論上講:品行端正是獲得客觀評價的前提
從現實中講:品行端正不一定會受到相應的客觀評價(要求學生分析得出原因:在現實生活中任意踐踏他人名譽的行為依然存在著。然后在討論中達成共識:在維護自身名譽的同時要維護他人的名譽。)
2、呈現相關的法律條文
民法通則第101條:通過熟悉法律條文要求學生明確:什么是公民的名譽權?法律是如何規定公民的這項權利的?
第四步:案例分析——君子動口不動手也違法嗎?
小張和小林是同班同學,有一天小林自修課吵,被小張記下后受到老師的批評。于是小林懷恨在心,想尋機報復。礙于面子他既不敢和小張正面吵,又怕打架受處分,終于想了一個操作簡單的萬全之策:在網上臭罵小張。小林罵的解氣,越罵越過癮,可第二天小張難過了,面對同學們的指指點點,他是有口難辯,心靈受到很大的傷害,最終請病假在家休息。小張還得意的說:“我君子動口不動手,罵死了也不犯法!
討論:1、小林的做法和說法對嗎?為什么?
2、如果你是法官,對這件事該如何判決?
3、你的身邊還有哪些類似的現象?把有關內容填入下表
侵害名譽權的行為方式
具體表現
造成的危害
應承擔的后果
1.侮辱
謾罵他人
通過案例分析和表格填寫使學生明確法律保護公民的名譽權,侵害他人的名譽權要受到道德甚至法律的制裁。
第二框 肖像和姓名中的權利
教學活動和建議:
1、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法律保護公民的肖像權和姓名權,侵害公民肖像和姓名權的行為應承擔相應的責任。
難點:公民在依法維護自身權利的同時要履行維護他人肖像和姓名的義務。
2、教學方法:案例分析法
3、課前準備:搜集學生在藝術周美術長廊中的人物畫作品。
4、教學過程
第一目:(1)、導入:以我們如何區別周圍的同學和老師、一些知名人物為引子,讓學生去感受一個具體的人有兩大外在標志:肖像是肖像人的人格標志(以容貌將人區別開來);姓名是每個人人格的基本標志(用文字符號將人區別開來),這樣就進入本課要講的內容。
(2)、展示學生藝術周的相關作品:有人物剪紙、素描、石膏像、攝影等。目的讓學生去感受肖像含義、制作方法的豐富性、多樣性及之所以成為特定人的容貌標志。
。3)、案例分析:
見書本:15歲的小紅,喜愛芭蕾舞,讓爸爸給自己拍了張跳舞的照片。某刊編輯找到了小紅,要求將該照片刊登于雜志封面上。小紅征得爸爸同意后答應了編輯的要求,編輯將使用照片的報酬交給了小紅。
思考:小紅行使了什么權利?
連連看:
小紅讓爸爸給自己拍照片 肖像使用權
小紅征得爸爸同意后答應編輯的要求 獲酬權
小紅獲得了一定的報酬 肖像制作權
通過思考和動手連線讓學生明確:法律保護公民的肖像權;公民依法享有對自己肖像的支配權(肖像制作權、使用權和獲酬權);法律對未成年人的特殊規定。
(4)、小品:朱月坡的煩惱
我叫朱月坡,上月在瀟灑樓拍了藝術照,今天莫名其妙發現櫥窗里擺著自己的巨幅藝術照,難怪同學們見到我就說“美女”,我好不自在。另外,因為我的字不好,老師點名時無意中念成了朱肚皮,于是一個女孩子多了一個不雅的外號,我還發現自己送給同桌的照片在別的同學手里,不看則已,一看嚇一跳:我長了山羊胡子和一對豬耳朵。哎,我最近比較煩,比較煩。
思考:朱月坡遇上了哪些煩惱?小品中除了侵害公民的名譽權外還有哪些侵權行為?她該如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目的:根據這段小品的表演讓學生知道侵害肖像權的行為表現和侵害肖像權的行為要承擔的責任,即: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不得惡意毀損、玷污、丑化公民的肖像或利用公民的肖像進行人身攻擊。反之,就應承擔相應的責任。
第二目:(1)、由此及彼話人物
魯迅 劉翔 比爾.蓋茨 霍金
我們之所以一看到這些名字就能說出他們的事跡,是因為姓名是一個人的文字符號,它與某個特定的人緊密聯系在一起,它包括正式姓名、筆名和藝名等。
。2)、案例分析一
見書本:牛順父子的沖突。
思考:牛順可以改名嗎?牛正干涉牛順改名的行為是否合法?請說出你的依據。
目的:引導學生了解什么是公民的姓名權(公民依法享有決定、使用、變更姓名,并且排除他人侵害的權利);知道法律對年滿18周歲的公民和未成年人、精神病患者的具體規定;明確任何人不得干涉他人行使姓名權。
(3)、案例分析二
如此玩笑能開嗎?
案情:宋明怎么也沒想到,一個玩笑惹上了一場官司,落得與好友對簿公堂反目成仇,心中懊悔不已。今年9月,宋明突發奇想,到郵電局以申洋妻子江玉的名義,向遠在云南的申洋拍了一封加急電報,電文內容為:“家有急事,速歸!鄙暄蠼拥诫妶蠛笮乓詾檎妫募比绶俚刳s回家里,誰知卻是一場虛驚。申洋夫婦一怒之下將宋明告到法院,提出了要宋明賠禮道歉并賠償經濟損失和精神損失的訴訟請求。
思考:宋明的行為是否構成侵權?為什么?
通過了解案情和思考,要求學生明確侵害姓名權的表現形式:盜用和冒用他人姓名。
判決:法院經審理認為,宋明為尋開心,假冒江玉姓名虛構事實愚弄他人,其行為構成侵權,依法應當承擔民事責任。遂判決宋明向申洋夫婦賠禮道歉,并賠償二人因此遭受的經濟損失和精神損失合計5100元。通過法院的判決我們可以看出侵害姓名權的行為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相關鏈接
我國《民法通則》第99條規定:"公民享有姓名權,有權決定、使用和依照規定改變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盜用、假冒。"所謂干涉,是指采取某種積極行為干涉他人使用或變更其行為(如無合法根據強迫他人更改姓名)。所謂盜用,是指未經他人同意或授權,擅自以他人名義實施有害于他人和社會的行為(如盜用他人的姓名從事活動)。假冒他人姓名與盜用他人姓名一樣,都是指非法利用他人姓名并侵害了權利人的姓名權,但兩者存在著一定的區別。盜用的結果常常直接損害了被盜用者的利益,而假冒是指使用他人的姓名從事某種民事、經濟及其他活動,假冒者的目的常常并不是為了直接損害被假冒者的利益,而只是為了謀取個人的非法所得。當然,假冒的結果也可能損害被假冒者的利益。根據《民法通則》第99條的規定,凡是非法干涉、盜用、假冒他人姓名的,不管是否造成了他人財產損失,均構成他人姓名權的侵害。
《尊嚴》 教案 篇14
第二節 維護做人的尊嚴教案
一、教材分析
1、認知——幫助學生懂得人格尊嚴也是公民人身權利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受到法律的嚴格保護。
2、能力——讓學生理解人格尊嚴包括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姓名權和隱私權等。維護自己的人格尊嚴,就從維護這些權利著手。
3、情感——讓學生感受到我們每個人都有人格和尊嚴。在現代社會,法律賦予我們每個公民人格尊嚴權。人格尊嚴權是人格權中的核心權利,人格尊嚴不可辱。并且通過教學讓學生明白我們一些不經意的言行或許就侵犯了別人的人格尊嚴,從而自覺地改變自己的一些行為。也能在自己的尊嚴受到侵害時,懂得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二、學生分析
隨著學生的成長、生活的擴展和自身的不斷發展,他們接觸社會的機會越來越多,法律與他們的生活聯系越來越密切,在日常生活中,他們的人格尊嚴受侵害的事情時有發生,但由于法律知識的的缺乏和社會經驗的不足,或者還沒意識到,或者意識到了不知用什么方法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這勢必影響他們的健康成長,所以對法律的進一不了解,已經成為他們生活和發展的需要。
三、設計思路
第一課時:《維護自己的人格尊嚴》
重點:理解人格尊嚴也是公民人身權利的重要組成部分及它所包含的內容。]
難點:學會運用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人格尊嚴。
1、 品表演,導入新課:
由四位同學扮演四個角色:小明、小明的老師、小明的爸爸、律師。
大致內容如下:中學生小明期中考試兩門功課不及格,班主任老師在班會課上批評小明不努力,簡直比豬還笨。小明在座位上小聲申辯,老師又以不服從管教為名罰他面壁而站。對這件事眾說紛紜。
小明爸爸:12多歲的娃兒有啥子人格嘛!是我讓老師管嚴點,隨便打,出了事由我負責。
小明老師:嚴師出高徒,這是不辜負家長所托的表現,對學生負責。
律師:侮辱、體罰的行為,侵害了小明的人格尊嚴權。
問:你的看法呢?如果你是小明會有什么感受?
教師得出結論:我們每個人都有人格和尊嚴。人與動物的區別之一在于人有思想、有自尊,有受人尊重的需求,F代社會,法律上賦予每個公民人格尊嚴權。任何人,無論是年長還是年幼,聰慧還是愚鈍,富有還是貧窮,也無論其是高官還是平民,是自由人還是在押犯,都享有作為“人”的最起碼的社會地位和受到他人與社會最起碼尊重的權利,這種權利就是人格尊嚴權!
2、 知識點撥:
人格尊嚴包括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姓名權和隱私權等。維護自己的人格尊嚴,就從維護這些權利著手。開展活動,通過師生合作,歸納整理,以表格的形式呈現,便于學生對這一知識點的理解。
權利名稱 權利含義 侵權表現
肖像權 描繪具體人物形象的繪畫或照片,它是公民身體特有的縮影或真實寫照。 為營利目的使用公民肖像未經本人同意的,丑化公民肖像、損毀公民肖像的、以肖像進行人身攻擊的等。
名譽權 是社會成員對某個公民的品德、聲望、信譽等方面的評價。 侮辱、誹謗他人的,公然辱罵他人的、道聽途說、添油加醋、詆毀他人名譽。
榮譽權 是社會、國家、組織給予公民的一種美名和稱號,屬于精神鼓勵。 非法剝奪公民榮譽稱號、證書的。對獲得榮譽稱號的人進行挖苦、諷刺、打擊的。
姓名權 是公民區別于其他公民的稱號和代號。 強迫他人使用某個姓名的,假冒他人姓名的,盜用他人姓名實施不正當行為的。
隱私權 公民隱瞞不危害社會的個人的事,未經私人允許不得公開。 披露他人生理缺陷的,偷看他人日記的。
3、 溫馨提示:一個人擁有良好的名譽益處多多!
舉例:在北京,銀行對用公積金貸款買房的人實行信用審查制度,信用等級達“aaa”的,最高貸款比信用一般者高百分之三十。上海市民可以在沒有任何擔保的情況下,僅憑自己良好的信用向銀行借錢。中國銀行上海分行推出對個人的小額信用貸款業務,資信良好者最高可貸10萬元。
名譽代表著他人和社會對自己的評價,代表著公民個人的人格尊嚴。有良好名譽者不僅可獲得社會的更多尊重,還可獲得經濟利益。法律禁止用污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的名譽。
4、 集思廣義:
案例出示:15歲的小紅,喜愛芭蕾舞,讓爸爸給自己拍了張跳舞的照片,某刊編輯找到小紅,要求將該照片刊登于雜志封面上,小紅征得爸爸同意后答應了編輯的要求,編輯將使用照片的報酬交給了小紅。
問:①小紅行使了什么權利?具體包括哪些部分?
、诰桨l布通緝令,使用犯罪嫌疑人的照片,構成侵權嗎?
、墼嚺e出惡意丑化和擅自使用他人肖像的行為,并分析其危害?
教師引導學生認識:當肖像權受到侵害時,我們要拿起法律武器,追究侵權人的責任,必要時可提起訴訟以討回公道。
5、 法典摘編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第22條 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尚不夠刑事處罰的,處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20條 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并可以要求賠償損失。
6、 請你加盟:
當你遇到下表中所列情景時,你應采取什么正確的處理方法,并簡單說明你這樣做的法律依據。
情景 正確的處理方法 法律依據
當你發現你的照片被某照相館擅自放進櫥窗時 要求照相館改正其做法,并可要求其給一定的精神賠償,還可向人民法院起訴等 我國公民享有肖像權,照相館侵犯了公民的肖像權
當你的同學給你取綽號時 理直氣壯地進行批評,向同學指出這種行為是違法的或向老師求助 給別人取綽號侵犯了他人的名譽權
當你獲得“三好學生”稱號時,卻有同學諷刺挖苦你 進行批評,并指出這樣做侵犯了公民的榮譽權 我國公民依法享有榮譽權
當你發現有人冒用你的姓名,領取學校頒發的學習獎狀時 向老師或學校領導反映其真實情況,要求查出冒充的人,并對其批評教育 我國公民享有姓名不受侵犯的權利
當你發現你的媽媽偷看了你的日記時 找媽媽談話,指出其行為是違法的,要求媽媽改正其行為 我國公民享有隱私權
第二課時:《尊重他人的人格尊嚴》
重點:讓學生認識到公民有權利維護自己的人格尊嚴,也有義務在生活中尊重他人的人格尊嚴。
難點:在日常生活中,自覺改變自己的行為,尊重他人的人格尊嚴。
1、 導入:
多媒體呈現材料:中央電視臺《社會記錄》在XX年6月14日播出了內容為學生宿舍失竊,校長組織學生選舉“小偷”的節目;安徽省豪州市一服裝技校學生宿舍出現失竊現象,校長于XX年4月15日組織全校學生進行了一次特殊的“民主選舉”,最終有六位同學被選舉為“小偷”。
討論:你對這件事情的看法?
教師引導:這六位“榜上有名”的學生無疑是此次事件中的最大受害者,因為他們的人格尊嚴及權利遭受莫大侵犯;但同時也應看到,這樣一種荒唐的選舉,其實也將所有參加投票的同學都置于受害者之列。這樣一種荒唐的“選舉”也易使學生缺乏尊重他人尊嚴與權益的意識,而不能認識到尊重他人人格尊嚴的重要性。
知識轉承:我們在依法維護自己的人格尊嚴的同時,還要注意尊重他人的人格尊嚴!
2、 自我反省:
尊重他人人格尊嚴我做到了
尊重他人人格尊嚴我還可以這樣做
尊重他人人格尊嚴我要避免
小結: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一些不經意的言行或許就侵犯了別人的人格尊嚴。所以我們應平時注意自己的言行,自覺改正一些行為。
3、 我思我辯:
據報道,在某市鬧市區的公共交通站點,曾出現過將小偷的照片公示于路牌上的行為,并在一旁寫上:這些人是小偷。對此,人們議論紛紛。
正方:小偷可愛,公示小偷照片的做法是對的。
反方:小偷也有人格尊嚴,不應該公示其照片。
操作:學生根據自愿分為兩大組,即正方、反方
4、 我評我點:
材料呈現:小力長得矮胖,有人給他取了個“武大郎‘的外號,對此,小力心里很不好受:他們為什么這樣對我?但也有人認為:起外號是件很平常的事,無可指責。
問:①對此你有什么看法?理由是什么?
、谠谖覀兩磉呥有哪些類似的現象?有什么危害?應承擔怎樣的后果?
5、 智慧小結:
尊重他人的人格尊嚴,不僅是我們大力提倡的社會公德,也是一個人講文明有修養的表現。在我們生活中,如果每一個個體都不知要彼此尊重人格尊嚴,公民在人格尊嚴上都缺乏強烈的“自維”與“他維”意識,人的尊嚴能夠得到充分尊重的社會環境就難以形成。
《尊嚴》 教案 篇15
[預習提示]
1. 認真讀課文,劃出文中不認識的生字,采用查字典的方式理解意思并組三個詞語標在書上。認讀二類字(橄、欖、綹、濡、掙、挪、履、董、酬)。
2. 再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通順,并識記會寫田字格中的一類字(乞、丐、臂、袖、慷、慨、怔、屑、革、遷、)。
3. 三讀課文,畫出重點詞語,通過查字典初步理解詞意(慷慨、鄙夷、施舍) 。
4. 再讀課文,能簡單說出文章大意及自己的初步感悟。
5.想想第一個乞丐原來希望從女主人那里得到什么?實際上他得到了什么?文章中寫“婦人的孩子”和“雙手健全的乞丐”有什么作用?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能熟練連詞認讀,掌握多音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抓住重點詞句體會獨臂乞丐由不情愿搬磚到搬磚的復雜心理變化,從而從女主人那兒獲得做人的尊嚴,懂得了自尊。
3、有感情朗讀課文,在自讀自悟中體會兩個乞丐的不同,從而感悟到只有依靠勞動才能創造幸福。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老婦人為什么說“搬不搬對乞丐來說不一樣”。
2.了解文章中的孩子與雙手健全的乞丐這兩個人物在表達中心時所起作用。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 一 課 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能熟練連詞認讀,掌握多音字。
2.初步感知課文內容,理清文章脈絡。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尊嚴”這個單元,在前兩篇課文中,我們認識了革命者葉挺和齊國的使者晏子,他們為了真理,為了國家始終堅貞不屈,維護了自己和國家的尊嚴。這節課我們再來學習另一篇課文《為了他的尊嚴》,看看這篇課文又和尊嚴有什么關系。學生齊讀課題。
二、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1、課題中的“他”指的是誰?
2、誰為了他的尊嚴?(學生邊回答邊隨即板書,婦人——乞丐)
。ㄟ^渡:課文圍繞著婦人和乞丐發生了什么事,我們來讀讀課文。)
3、自由讀課文,讀準生字,把課文讀通順。邊讀邊想課文圍繞著婦人和乞丐講了什么事。
4、課文中的生字都認識了嗎?誰愿意來讀一讀?(出示課件1)
。ㄗプW生認讀有困難的生字,重點指導,幫助學生記住。)
5、說一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事?
三、理清文章脈絡
1﹑自讀課文,文章分為了幾部分來寫的?小組討論。
2﹑第一部分(第1----8自然段)寫獨臂乞丐來老婦人家乞討,老婦人讓他搬磚才肯給他錢,他很生氣,后來在老婦人的帶動下,他搬完了磚,并留下了自己擦臟的白毛巾作紀念。
第二部分(第9----12自然段)寫雙臂乞丐寧可不要施舍也不肯搬磚,以及老婦人與孩子的對話,點明婦人堅持讓乞丐搬磚的原因。
第三部分(第13----21自然段)寫獨臂乞丐成功后,謝贈老婦人,老婦人不接受這種贈送。
四、小結:本節課我們認真學習了生字詞語,初步感受了這個給人以啟示的故事,獨臂乞丐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課堂檢測]
1﹑抄寫字詞。
2﹑給下列字注音。
橄、欖、綹、濡、掙、挪、履、董、酬
3﹑加偏旁成新字再組詞。
辟( ) 正( )
。 ) ( )
由( ) 肖( )
。 ) ( )
4﹑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請簡要寫下來。
第 二 課 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抓住重點詞句體會獨臂乞丐由不情愿搬磚到搬磚的復雜心理變化,從而從女主人那兒獲得做人的尊嚴,懂得了自尊。
2、有感情朗讀課文,在自讀自悟中體會兩個乞丐的不同,從而感悟到只有依靠勞動才能創造幸福。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課前板書:為了他的尊嚴) 齊讀課題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課題中的“他” 是指乞丐。
你見過生活中的乞丐是什么樣子的? (自由說)
過渡: 看得出來,同學們非常善于觀察生活!生活中的乞丐形形色色,課文又是怎樣描寫乞丐的?
二、默讀課文,整體回顧
1. 默讀課文,勾出文中描寫乞丐樣子的句子,讀一讀,說說你讀后的感受。(課件2)
2. 指名匯報讀 (前: 可憐; 后 :氣度不凡)
3. 再讀感受,乞丐前后形象的巨大變化(讀出對比,讀出理解)
過渡:是什么事讓這個可憐的乞丐產生了如此巨大的變化?
(指名匯報)相機板書: 婦人 勞動
三、細讀課文,讀中感悟
1. 體會獨臂乞丐勞動的辛苦
師:搬磚對于我們健全的人來說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對于只有一只手臂的人來說也會這樣容易嗎?
① 找出文中描寫乞丐搬磚的句段,讀一讀 ,與同桌交流交流你有什么感受。你是從課文的哪些詞句感受到的?(生找重點詞句,朗讀并感受)
、 指名匯報(讀乞丐勞動的情景,課件3出示內容 )
③ 朗讀體會獨臂乞丐搬磚的艱辛
(個別讀——同學賽讀——再讀感受——親身體驗(搬磚)——齊讀體會)
過渡:如此辛苦的勞動,值得嗎?
2. 體悟獨臂乞丐的所得
① 師:這位乞丐,他最初希望從女主人這里得到什么?(施舍)通過搬磚的勞動,實際上他得到了什么? (指名理解)
據答板書:找回 尊嚴
② 說說是從哪些語句看出來的?
小結:獨臂乞丐通過艱苦的勞動不僅得到了應得的報酬,更重要的是他還找回了自己做人的尊嚴。
過渡:然而,對于搬磚這樣的平常小事,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做法和看法。
3. 自讀9-12自然段,比較學習
、 自由讀9-12自然段,找一找,對搬磚這件事,還有哪些人有什么不同的做法和看法。
② 指名匯報(課件4)
雙手健全乞丐的做法:(設想他的將來)
其他乞丐的做法:
孩子的不解:
母親的看法:
③相機指導婦人的話及孩子的不解
。ㄕn件5出示)“磚放在屋前和放在屋后都一樣,可搬不搬對乞丐來說就不一樣了。” (齊讀——同桌讀——再齊讀)
師:究竟有什么不一樣? (自己思考后跟左右的同學交流自己的看法)
。ò,可以獲得報酬,找回尊嚴;不搬,只能等待施舍,失去尊嚴)
小結:獨臂乞丐通過艱苦的勞動找回了尊嚴,雙手健全的乞丐卻只想不勞而獲,也許永遠只能做乞丐。不同的做法,就這樣導致了截然不同的結局。
(課件6出示:)
不勞而獲得到的是施舍,靠勞動掙來的是報酬,只有勞動才能找回尊嚴。(齊讀)
過渡:明白了這個道理的獨臂乞丐后來成功了,他回來報答他的恩人,但婦人卻拒絕了。
4.分角色朗讀13-21自然段,體會婦人的美好品質。
① 同桌自由分角色朗讀課文13-21自然段,邊讀邊體會:婦人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 指名匯報。
小結:這位可敬的老婦人,不僅尊重乞丐,幫助乞丐找回自己的尊嚴,而且同樣要求自己用雙手創造未來,不愿接受別人的饋贈。
5.品讀回味:
(1)文章中寫“婦人的孩子”和“雙手健全的乞丐”有什么作用?
(小結:“婦人的孩子”代表了慷慨施舍乞丐的人,他們不懂得與其向乞丐施舍,不如喚起他們的尊嚴; “雙手健全的乞丐”代表那些能干活而不肯干活的人.寧可低三下四乞討的喪失自尊的人。)
(2) 這篇文章中有好幾個人物,讓你最感動的是誰?為什么?
6.回歸主題,升華情感
師:對于課題中提到的“他”,你還是認為僅僅指乞丐嗎?(我認為他不僅指的是乞丐,也指了婦人,更是指我們不愿失去尊嚴的每一個人)所以,我們可以說用勞動創造自己的未來,不僅是為了他的尊嚴,也是為了婦人自己的尊嚴,更是為了我們每個人的尊嚴。
[課堂檢測]
1、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1)本課記敘的是 的故事,說明了 的道理。
(2)第一個乞丐原來希望從女主人那里得到 ,實際上他得到了 。
2、文章中寫“婦人的孩子”和“雙手健全的乞丐”有什么作用?
“婦人的孩子”代表了 ; “雙手健全的乞丐”代表 。
3、制作書簽。
你也可以把你喜歡的尊嚴的格言或者你學完課文后想說的話寫在這張小小的書簽上,自己留存或贈送給你的朋友,相互勉勵,經常提醒我們不忘維護尊嚴。
[板書設計]
為了他的尊嚴
搬磚掙錢
婦 人 乞丐
找回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