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作6》教學設計(通用21篇)
《習作6》教學設計 篇1
1、培養讀課外書的興趣。初步養成寫日記的習慣。
2、 懂得日記的內容和格式。
3、 初步學會按照日記的格式寫一則觀察日記,語句要通順,意思要連貫。
二、教學重點
寫一則日記,做到格式正確,語句通順,意思連貫。
三、教學難點
內容的選擇和安排
四、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1、 教學什么叫日記和日記的內容。
、、 聯系學生實際,告訴學生:寫日記一般都是記自己做過的事,也可以記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或想到的事。
、、 為了防止學生記“流水帳”,教師可提問“是不是一天當中所有做過的、聽到的、看到的和想到的事都要統統幾下來呢?”
、、 學生討論。
得出結論:寫日記要有重點,選擇一天生活中自己覺得印象最深而且是最有意義的事做為日記的內容。一般來說,一天的日記寫一兩件事就行。由于記的事情少,所記的事情可以記的具體一些。
2、“理解堅持寫日記是個好習慣”。
、拧 討論寫日記有什么好處。
(重要的事情幾下來,以后可以查看,俗話說的好:“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庇幸饬x的事情記下來,對自己是個教育。寫日記也是積累作文材料,作文練筆的好方法,作文練筆的好方法。經常認真地寫日記,就不愁寫不好作文了。
、、 要求學生從今天開始經常寫日記,養成習慣,以后教師可以定期檢查。
3、復習日記的格式
4、明確習作的要求
寫一則觀察日記。教師可以從以下幾方面打開學生的思路:日記本來是寫當天發生的事的,今天是作文練習,可寫任何一天的事,寫明幾年幾月幾日。內容是“觀察到的事物”。如果是“事”,這件事可以在任何地方發生,如家里、上學路上、學校、公園等。如果是“物”,小動物、玩具、新開的商店都可以寫。寫什么內容想好后,注意日記的格式,再把要寫的內容寫成一段話。
5、 提示學生,要寫好日記,把所記的事情寫具體,要靠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作個有心人,多留心周圍的事物,多觀察思考。
6、 學生寫日記,教師巡回指導。
《寫日記》教學設計之二
教學要求:
1、能掌握日記的格式,并養成勤寫日記的好習慣。
2、能知道日記的內容比較廣泛。
3、能了解這則日記的內容及敘述順序。
4、能按要求寫一則簡單的日記,特別要注意把事情經過寫清楚。
教學過程:
一、讓學生弄清日記的格式
1、同學們,你們還記得所學的日記的格式嗎?
2、指名學生回答。
3、我們不妨再看看例文的格式。
4、教師小結。
二、使學生明白寫日記的內容
1、觀察插圖,看看:圖上畫了哪些人?主要人物是誰?他在做什么?
2、閱讀例文,想想:這則日記寫的是意見什么事?
3、朗讀書上的分析部分,說說日記的內容包含哪些?
三、引導學生了解日記的選材
1、設疑:既然日記的內容十分廣泛,是不是不加選擇,件件事都要寫呢?
2、學生同桌討論,交換意見。
3、教師不忙下結論,要求學生默讀課文,思考作者為什么寫“喂金魚”這件事?
4、師生交流,共同小結:選擇的材料要有意義,不應該胡亂編造。
5、學生討論交流。
四、引導學生掌握敘述的順序。
五、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
1、教師講解一些中外作家勤寫日記的小故事。
2、師生共同談寫日記的好處。
3、號召學生養成勤寫日記的好習慣,讓學生談談今后將如何寫日記。
《習作6》教學設計 篇2
之一
佚名
一、教學目標 :
1、讀懂例文,了解內容,懂得孝敬老人,幫助病殘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學習敘事的基本方法。
2、討論要點,明確本次訓練的重點是既要把事情的經過寫清楚,又要把人物的動作、表情和語言具體地寫出來。
3、按照要求,選擇做過的一件事寫下來,做到把經過寫具體,動內容寫生動。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把事情的經過寫清楚。
難點:把人物的動作、表情和語言寫出來。
三、教學過程 :
。ㄒ唬﹩l談話。
。ǘ⿲W習例文,歸納寫法。
1、輕聲讀例文,完成練習。
。1)《給爺爺洗腳》主要寫的事。
。2)小作者在敘述給爺爺洗腳這件事時,先寫,再寫,最后寫,其中重點寫。
2、小結。
3、結合“習作要點討論”,歸納寫法。
。1)寫一件事要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寫,把事情的經過寫清楚。
(2)寫事情要有重點,要把事情的主要部分寫具體,把人物的動作、表情和語言寫出來。
(板書:按順序寫具體)
。ㄈ┘氉x例文,啟發討論。
1、仔細讀例文,啟發討論:
小作者是怎么樣把給爺爺洗腳的經過寫具體的?
2、歸納小結:小作者把給爺爺洗腳的經過按事情發展的先后分成了幾個部分:打水-脫襪-搓洗,每一部份都寫得很細致。另外,小作者還把人物的動作、表情和語言寫出來。這樣就十分具體了。
。ㄋ模⿲徢孱}意,循序漸進練習。
1、審清題意:你們知道今天作文是寫什么?有哪些要求?
2、開拓思路。
3、教師指導:
(1)指導學生在選擇好內容的基礎上按起因、經過、結果三部分組織材料,列好提綱。
(2)讓一個學生具體地口述自己為老人或病殘人做過的一件事的經過。
4、學生練習草稿,教師巡回輔導。
《習作6》教學設計 篇3
設計思路
一、易于動筆,樂于表達
“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語文課程標準》)這次習作練習――寫一篇新聞報道,寫作素材源于學生的學習、生活實際,學生有所觀察,有所經歷,有所體驗,從取材方面來看是“易于動筆”的。這次習作的目的也十分明確――為學校廣播站或黑板報寫一篇報道。
二、學科融合,開發資源
在這次寫作教學之前,教師可以和體育教師進行協作,請體育老師指導學生開展一次比賽(如:拔河、跳繩、踢毽、籃球賽等)。比賽之前,教師要做精心的布置,在比賽過程之中,要讓學生搞清比賽規則以及相關的專業術語,以便在寫作中進行準確的表達。這里需要注意-點,比賽中要讓學生全身心地參與比賽,不要刻意進行相關的習作指導,要把整個比賽過程都作為本次習作教學的資源來看待。
作前準備
習作之前,與體育課老師共同策劃一次體育比賽,如:拔河、跳繩、踢毽、籃球賽等等。請體育老師講清比賽的規則和相關的專業術語。引導學生留心觀察比賽的過程,特別是對比賽的結果一定要記清。
導寫過程
一、引題――激發興趣
同學們,學校“紅領巾”廣播站的張老師聽說咱們班昨天下午舉行了一次拔河比賽,他很關心這件事。他建議我讓同學們把這件事寫下來,準備在校廣播站播出,以此來號召更多的班級、同學加入有意義的體育鍛煉之中。你們有興趣嗎?另外,咱們班的黑板報也急需要三篇“新聞稿”。你想試試看嗎?(板書:新互聞報道)
二、質疑――例文引路
1.大家知道這篇文章該怎么寫嗎?引導學生自由交流。
(這里可以讓學生充分“放談”,對于乏學生中所談的一些錯誤觀點,教師相機進行小結,并將某些學生的錯誤觀點當作下一步教學的一種資源。)
2.有人說我把昨天比賽的整個過程詳細地記述下來,有人說我選擇一兩個人物重點寫寫他們在比賽中的表現,還有人說我準備著重寫寫自己在比賽中的感受。廣播站的張老師預計到同學們會這樣來寫“新聞報道”,因此他特意為同學們準備了一篇“新聞報道”的例文。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好好讀讀這篇“新聞報道”,學習其中的寫作方法。
出示例文――《我市第九屆小學離生男子籃球比賽結束東城小學男籃獲得冠軍》,引導學生自讀,感悟“新聞報道”的寫法。
3.自主交流:說說這則體育新聞報道是怎么寫的,有什么特點。
師生討論:
要點之一:這則報道的題目長,把這則報道的最重要的內容寫出來了。
要點之二:報道的開頭,就交待了爭奪冠亞軍決賽的結果,接下來才寫比賽的大體經過,最后又補充了獲得第三、四名的學校。作者這樣寫是因為:這是“新聞報道”,人們最關心的是事情的結果。知道了結果,才會尋根問底,了解細節。
4.補充例文:課前,許多同學搜集了不少有關體育方面的“新聞報道”,可以和大家交流交流嗎?
(在學生的交流中,加深對“新聞報道”的感性認識。)
5.現在,請你想一想如果我們就寫昨天的那場拔河比賽,這篇“新聞報道”該怎樣來寫呢?
師生討論:
第一、題目要醒目。一篇報道的題目可長可短,但一定要醒目,要能把這則報道的最重要的內容概括出來,一下子吸引住讀者的目光。
第二、內容要清楚。一篇報道通常首先要寫清比賽或活動的時間、地點、人物和結果;接著要寫清比賽或活動的過程;若是有必要,在報道的最后再交待與本次比賽或活動有關的問題,點明意義。
第三、語言要簡潔。報道不同于一般記敘文,它的語言應簡潔并且規范,一般不需要展開描寫、抒情、議論,只要實事求是地把事情的本來面目原原本本地反映出來就行了。
三、寫作—由說到寫
1.口述報道:請你根據“新聞報道”的要求,自由說說昨天的那場拔河比賽。
2.指名學生口述。
3.圍繞“新聞報道”的要求,師生簡評。
4.鼓勵學生認真構思,仔細推敲,寫出一篇優秀的“新聞報道”。
四、交流—推薦發表
1.四人小組逐篇交流,推薦優秀習作準備在全班交流。
2.全班交流,推薦優秀習作給學校廣播站或班級黑板報。
3.教師小結:今天我們學會了“新聞報道”的寫作,今后同學們在學習、生活中若是發現了值得報道的事情,就可以自覺地拿起筆來,給學校的廣播站、班級黑板報,甚至各種報紙踴躍投稿!
習作點評
我校六(3)班拔河比賽激烈精彩第四小組以智取勝
林夢溪
昨天下午第三節課,在我校塑膠跑道上,六(3)班的四支拔河參賽隊,經過四十分鐘的激烈角逐,第四小組最終以智取勝,獲得冠軍。
這次比賽是以小組為單位組織參賽隊,各隊選取十位選手。比賽在體育老師的哨聲中拉開了帷幕。第一輪比賽,第一小組憑借著隊員的身高和體重優勢,輕松戰勝了第二小組,進入了決賽。第四小組則憑借著自己的團結一致,十人擰成一股繩,戰勝了實力不菲的第三小組,也進入了決賽。
扣人心弦的決賽開始了,第一小組和第四小組雙方隊員個個磨拳擦掌、躍躍欲試,還沒等哨聲吹響,兩支隊伍就較上了勁。第一回合的較量,由于第一小組站位好,步伐穩,取得了第一局的勝利。第二局的較量更加激烈,雙方在中線區域內來會“拉鋸”。第四小組耐力更強,經過長時間的僵持之后,突然發力,一舉獲勝。決勝的第三局,第一小組把身強體壯的大力士全安排在前力一,而第四小組卻把自己的“重兵”埋伏在后方,雙方不僅在斗勇,而且在斗智。結果第四小組兩勝一負,以智取勝。賽后,體育老師作了簡短小結。這拔河比賽在下課鈴聲中圓滿地結束了!
簡評:
這則“體育新聞報道”開篇以凝練的文字,把時間、地點、人物、比賽結果介紹得清清楚楚。在報道的第三自然段中,習作者對決勝局的三場比賽的記述,用詞準確,要言不煩。特別是“拉鋸”“重兵”等詞語的傳神使用,使得報道這種體裁的文章,在莊重之中不失活潑。
《習作6》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圍繞話題,通過各種途徑查閱資料,發表自己的觀點,了解別人的看法;
2、按一定順序組織材料,詳略得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同學們,你們對什么樣的話題感興趣啊?
2、學生自己談。
二、新授:1、現在我們就來討論這個話題(出示話題3武松打虎)一起讀話題。
你對這個話題有何看法呢?為什么?你們認為應該怎樣做?你們的家長有何看法?
老師這里有一個現代版武松打虎的故事,請同學來表演。
看完這個故事,你們又有何想法?
。ㄔ诠糯渌纱蚧槊癯Γ怯⑿。但在現代武松打虎是違反《野生動物保護法》的,不僅不能被世人稱贊,還要受法律的嚴懲。)
2、我們來看第2個話題(出示亂扔廢舊電池話題)魏學明的說法對不對啊?
老師看到同學在收集廢舊電池,知道為什么老師會讓你們收集廢舊電池嗎?
所以魏學明的這種說法是不被認同的。
老師看到這樣一篇文章,給我們介紹了亂扔廢舊電池的危害。我們一起來聽聽他是怎么說的。(讀例文)
聽了這篇例文之后,你們想對亂扔廢舊電池的人們說些什么呢?
三、寫作:1、同學們討論的十分激烈,都充分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但這次習作和以往不一樣。它不是要求我們只寫出自己的看法,而是用兩種方法寫一篇文章。
第一種,圍繞其中一個話題和家人討論,把自己的看法、別人的發言、討論的經過寫下來。
(板書;寫下討論經過)
第二種,把搜集到的資料進行整理,要注意詳略得當,再寫成文章。
。ㄋ鸭Y料,進行整理)
《習作6》教學設計 篇5
之一
佚名
習作指要
1.通過組織學生參觀訪問,查閱資料,使學生弄清蘋果的常見品種,栽培的歷史,生存條件,營養功效等,獲取寫作的第一手材料。
2.引導學生有條理地介紹蘋果的品種等情況,寫明常見品種、生存條件、營養價值及幾種常見蘋果在外形特征、品質、類別等方面的差異。
3.經引導學生展開想象,盡力把文章寫得形象生動、活潑有趣。
[教學要求]
1.通過組織引導學生參觀訪問果園、商店認識水果品種以及查閱有關資料的活動,使學生初步懂得:接觸社會,有目的查閱資料是獲取寫作材料的重要來源。
2.練習按所提出的問題和所提供的卡片資料及自己在閱讀和參觀訪問時所獲取的新鮮資料,介紹某種事物的方法。
3.借助寫作練習,“養成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學習摘抄、制作、運用資料卡片的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按順序介紹蘋果的品種等情況。
難點:把文章寫得形象生動、活潑有趣。
[課前準備]
1.利用活動課帶領學生參觀訪問本地的幾家水果店,認識幾種常見的蘋果,看看它們的形狀、顏色、品種等,了解它們的特點、產地、什么時候成熟,屬于幾類果等。填好參觀記錄表(表式見書上第65頁)。
2.組織學生去圖書館查閱有關蘋果的資料并做記錄。
3.訪問蘋果園的農藝師,了解蘋果的有關知識。
[教學過程 ]
一、談話導人
蘋果是許多人都喜愛吃的水果。它和葡萄、柑橘、香蕉并稱世界四大水果,盡管如此,蘋果的種植史、生存條件、栽種地域和營養功效等人們往往知之甚少,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教材提供的資料,結合我們的參觀訪問以及到圖書館查到的資料,以(蘋果家族)為題寫一篇作文,來向人們介紹一下我們都愛吃的蘋果。(板書:蘋果家族)
二、自學課文
1.自學課文第一部分。思考討論:
(1)這一次作文練習的目的是什么?
(2)文章要求我們本次習作可從哪幾方面去寫?
(3)課文對完成本次習作有何具體要求?
2.討論交流。
[討論第(2)題時相機板書:蘋果的常見品種、蘋果的栽培史、蘋果的生存條件、蘋果的栽種區域、蘋果的營養功效]
過渡談話:以上我們學習了課文的第一部分,通過學習我對本次習作練習的目的、內容、要求都有了清楚的了解,但光這還不夠,同學們對寫作的內容掌握得可能還不夠全面,下面我們就來學習課文的第二部分。
3.自學課文第二部分。
思考:教材提供的每張卡片回答了習作練習中提出哪一個問題?
4.討論交流。
三.交流所得
1.思考:我們在課前參觀訪問、查找資料中獲取了哪些資料?它回答了作文練習中提出的哪一個問題?
2.交流討論,并逐一分類補充到卡片中去。
四、明確寫法
1.進一步明確習作要求。
以(蘋果家族)為題,按所提問的順序介紹蘋果。
2.交流習作內容。
(1) 分小組互相練說。
(2) 指名說。
(3) 評議(鼓勵學生要大膽想象,避免生搬硬套卡片上的資料,并提示學生要注意運用過渡語句·)
3.獨立作文。
4.評議修改,布置學生以習作為藍本,準備做蘋果展銷會上的小推銷員。
《習作6》教學設計 篇6
教學要求:
1、學習書信,掌握書信的正確格式,能正確寫書信。
2、了解家鄉的迷人的風光和古老的風俗,學著向別人介紹。
3、語句通順,內容具體,介紹能抓住特點,有條理。
教學重點難點:
1、學習書信,掌握書信的正確格式,能正確寫書信。
2、能用介紹的口吻來說出家鄉的與眾不同之處。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學習書信,掌握書信的正確格式,能正確寫書信。
2、細讀范文,學習介紹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示習作要求
1、談話:今天,我們要來學寫書信。(板書:書信)
2、書信是應用文的一種,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要用到。誰來說說,你對書信了解了多少?
二、學習書信的格式
1、閱讀習作3,了解書信的正確格式。
2、學生交流,師板書:
書信的組成——稱呼、問候的話、正文、祝語、署名和日期。
書信的格式——
、俜Q呼:根據自己和收信人的關系,平時怎么稱呼在信中就怎么寫。稱呼長輩時要用敬稱,且稱呼要第一行頂格寫,后面加上冒號。
②問候的話:簡單地對收信人或收信人、收信人的家人表示問候,如:身體、工作、學習、家庭等方面。如果是回信,還要寫明來信已收到,并適當回答來信問題。寫的時候要另起一行空兩個字的位置。
③正文:這是信的主體部分,講明寫信人要對收信人講的話。如寫的內容太多,要分段寫。
、茏UZ:根據寫信人與收信人的關系和具體情況,寫上表示祝愿、勉勵或敬意的祝頌語,如“此致敬禮”、“祝你健康”等。寫“此致敬禮”,“此致”可緊接正文之后,也可換行空兩格寫,“敬禮”則一定要另起一行頂格寫。“祝你健康”可以另起一行空兩格寫。
、菔鹈腿掌冢菏鹈,在結尾的下一行的后半行寫上自稱和名字,如“兒某某”等。要注意,自稱一般對長輩寫信時才用,對于同輩可不用,如熟悉的人姓名中的姓亦可省略。對于晚輩,一般只寫自稱不寫名字。日期,一般寫在署名下一行的后半行,要寫清年月日,以便查考。
3、再讀范文,從中找出上述五個內容,強化格式。
4、教師出示書信格式圖:(略)
三、細讀書信的正文,學習介紹的方法
1、自由讀正文,思考:作者介紹了家鄉的哪些方面?
2、交流討論。
3、教師提出要求:
介紹時要注重語境、語體色彩、措辭要得體。
四、提出學生習作要求
請你給遠方的親朋好友寫一封信,選擇一兩個方面,介紹自己的家鄉。
五、分組交流自己搜集的家鄉迷人風光和古老風俗的資料。
六、學生自由習作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掌握書信的正確格式,能正確寫書信。
2、語句通順,內容具體,介紹能抓住特點,有條理。
教學過程
一、掌握書信的正確格式
1、同桌交換,互相檢查書信格式
2、交流學生中錯誤的書信格式,相機指導修改,強化正確格式
二、講評、指導書信的內容
1、指名朗讀學生習作(好、中、差各一位)
2、指導修改:
。1)聽了他的作文,你知道他介紹的是家鄉的哪一個方面?
(2)他是怎樣介紹的?你認為好在哪里?不足之處有哪些?
。3)與他類似的這方面,你是怎樣介紹的?
。ń處熢谥该麑W生回答時,相機糾正學生語言上的一些錯誤)
3、小組合作,互改習作。
三、學生自讀自改習作后謄寫。
《習作6》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1、了解申奧成功的重要意義。
2、了解近兩年中國發生的大事。
[教學重點難點]
文中的一些歡騰場面,理解人們的感情。
[作業設計、安排]
收集了解近兩年中國發生的大事。
[教學過程]
一、讀題導入
1.新聞報道就是對國內外社會中最近發生的具有一定意義的事實的報道。它要求簡明扼要,迅速及時,真實準確。
2.讀標題。2001年7月31日,中國獲得了2008年奧運舉辦權,當是,作為中國人之一的你有何想法?
二、自讀課文,粗知課文內容
1、自由讀書,提出不理解的字詞,師生共同解決。
2、自由讀課文,讀懂什么說什么?
自由匯報
。◣煟耗銖哪男┑胤礁惺艿饺藗兊呐d奮、激動找出來讀一讀
師:什么意義,你說說看?
師:請大家齊讀這篇報道,感受一下當時的氣氛,注意請把我們大家的激動、興奮、自豪的心情也融合進去)
3、指導朗讀全文
三、再讀全文,了解新聞報道稿的結構。
1.師在生討論的基礎上歸納。
2.生根據師的歸納再讀課文,再次了解新聞報道。
四、總結
五、作業
希望經常讀報,向小星宇電視臺投稿。
板書
4 、新聞報道一則
標題:首都各界歡慶申奧成功
導語:北京申奧成功,人民歡呼
主體:世紀壇狂歡
結尾:中國民族史冊上光輝的一頁
教后感:
本課的重點在感悟,感受億萬中國人民無比喜悅,無比自豪的心情,從心底里迸發出強烈的愛國主義熱情,但在學生交流時,還體會的少夠,交流面窄了些,我想如果讓學生通過多種形式再回憶一下、了解一下那段難忘的經歷,會說的更好。
《習作6》教學設計 篇8
教學要求:
1、懂得象聲詞的意義和用法。
2、學會把生活中聽到的聲音用象聲詞寫下來。
3、能通過一件事的敘述或一個場景的描寫,用上幾個象聲詞。
教學重點:
學會在習作時使用象聲詞,使習作更為通俗易懂,形象生動。
教學難點:
如何恰當,準確使用象聲詞。
教學準備:
1、提前布置學生留心生活中的各種聲音,鼓勵模仿發音或記錄下來。
2、各種配音課件。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初識象聲詞
1、猜謎激趣:
弟兄兩個,隔山而坐,
任何聲音,休想逃過。ù蛞蝗梭w器官)
謎底:耳朵
2、每個人都有耳朵,可是誰的耳朵最靈敏呢?請同學們仔細聽,這些都是什么聲音?(放錄音)
流水——嘩啦啦北風——呼呼呼
青蛙——呱呱呱汽車喇叭——滴滴吧吧
3、誰還會模仿別的聲音,讓我們大家來聽一聽,猜一猜?
4、板書:象聲詞揭示學習內容
師述:象聲詞就是表示聲音的詞,寫的時候一般都加上引號。
二、聯系生活,積累體驗,學用象聲詞
大千世界,聲音無處不在,我們說話和寫作時,如果用上了象聲詞,就會使人如聞其聲,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ㄒ唬┏鍪菊n件,邊看邊聽:
1、勤快的爸爸一下班就鉆進廚房干什么?
2、爸爸炒菜的過程是怎樣的?都發出了些什么聲音?你能模仿嗎?
3、爸爸干活時心情怎樣?你能給這個場景起個合適的名字嗎?
4、指名完整地說一說,試著用象聲詞。
。ǘ┏鍪菊n件
走出家門,來到大自然中,你聽,你看:
。ㄇ镲L呼呼地吹著,金黃的樹葉嘩嘩地向我們招手,象是在和我們告別。。。。。。)
1、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2、你又想到了些什么呢?
3、小組討論,互相補充
4、指名說說,師生評議
。ㄈ┓配浺
閉上眼睛聽聽,你聽到了什么聲音?想象它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情況下發出的?
1、小組交流討論
2、指名發言,其他同學補充
。ㄙ悎錾,前鋒隊員抬腳一記勁射,只聽“砰”的一聲,足球越過守門員的頭頂,射入球門。守門員奮力撲救,可惜球沒碰著,卻“撲通”一聲摔到地上!斑诉绥I。。。。!崩怖碴爢T們高興得敲起了鑼鼓助威。)
3、師生互評互議,象聲詞的使用是否準確恰當
三、明確要求,選擇素材,運用象聲詞
1、出示習作要求:
。1)通過敘述一件事或描寫一個場景,用上幾個象聲詞;
。2)根據聽到的聲音,進行合理想象,寫兩三段內容不相同的話,每段話用上幾個象聲詞。
2、小組討論,從生活中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場景或事情,說一說。
3、指名說說,你打算寫什么?怎么寫?
4、寫作練習,要求字跡工整,卷面整潔
設計理念:
本次習作的教學設計是從兒童心理出發,用密切聯系實際生活的內容,新穎有趣的活動形式,引導學生動眼看場景,動耳辨聲音,動腦想情節,動口說故事,動手寫習作。在習作過程中激發學生學習語言,學習寫作的興趣。促使學生主動聽說,主動評議,主動實踐,提高學生語文素養。
附:習作
鍋碗瓢盆交響曲
勤快的爸爸一下班就鉆進了廚房。水龍頭”嘩嘩嘩“唱起了歌,給嫩綠的小白菜們洗了個澡。”滋滋“爸爸將白菜倒進了鍋里,用鐵鏟不斷地翻炒著,”當當當“鏟子和鍋底親熱地打著招呼。放上作料后,爸爸從櫥柜里”砰砰砰“拿出一個瓷盤,盛上剛炒好的小白菜!遍_飯了!“一首熱鬧的鍋碗瓢盆交響曲在爸爸得意地叫嚷聲中結束了。
《習作6》教學設計 篇9
教學要求:
1、欣賞形象生動、風格迥異的剪紙,初步感知我國傳統的剪紙藝術。
2、能細致觀察,根據剪紙展開合理的想象,完成一篇習作。
教學重、難點:
仔細觀察一副剪紙作品,展開豐富的想象,編一個合理的故事寫下來,做到內容具體,敘事詳略得當。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回憶《姥姥的剪紙》,導入新課。
《姥姥的剪紙》一課中提到了一位剪紙技藝高超的姥姥,一手高超的剪紙技藝,讓所以的人都贊不絕口,也引起了我們對剪紙藝術的興趣。今天,就讓我們走入剪紙的藝術殿堂,去欣賞那形象生動、風格迥異的剪紙。
二、指導看圖,啟發想象
1、講解觀察方法:
(1)要有一定的順序,或從上到下,或從下到上,或從遠到近,或從近到遠。
(2)要分清主次,先看主要的,重要的內容。
2、仔細觀察書中的4幅剪紙作品,看圖練習說話,交代清楚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及經過。
3、展開想象的翅膀,想象事情的前因后果,把事情連起來完整地說一說。四人小組內交流,相互啟發,拓展思路。
4、集體交流。
三、提供范文,明確要求。
1、教師讀下水文,讓學生邊聽邊想,哪些內容是圖上表現出來的?哪些內容是看圖想象的?
2、歸納本次習作的要求:
。1)仔細觀察,寫出剪紙中人與物的動作、深情。
(2)內容是編故事,故事中主角是剪紙中的人,數量為一至兩位。
(3)習作過程中,一定要發揮自己的豐富想象,使得故事生動有趣。
四、完成習作,修改謄寫。
1、構思布局,完成草稿。提醒學生首先想好個題目,然后再想清楚先寫社呢們后寫什么,保證思路清晰。
2、學習修改,完成習作。
。1)自讀習作,發現問題自行修正。
。2)把自己的習作讀給同學聽,和同學一起修改。
3、認真謄寫,注意書寫姿勢及書寫格式。
板書設計:
習作4(剪紙)
細致觀察
看 展開想象
確定命題
寫 理清思路
《習作6》教學設計 篇10
作者:佚名 轉貼自:本站原創 點擊數:105
《習作2》教學設計
教學要求:
1、閱讀教師批改過的一篇習作,讀懂教師在“眉批”和“總批”中提了的意見,明確習作怎樣才能做到有詳有略。
2、讀懂本次習作的要求,能參照教師的修改意見,把這篇習作修改好,譽在自己的作文本。
3、培養認真修改習作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1、明確習作怎樣才能做到有詳有略。
2、培養認真修改習作的良好習慣。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情境渲染,明確要求
1、投影出示拔河情景的圖片,同時播放拔河現場的錄音,幫助學生在頭腦中再現當時的情景。
2、學生就拔河的過程,抓住時間、地點、人物、事情(起因、經過、結果)等要素作概述。
3、教師導入:有一位同學就這次比賽寫了一篇《拔河》的作文,我們這節課的任務就是來幫他修改自己的習作。
二、初讀內容,查找缺點
1、投影出示《拔河》的內容,學生邊朗讀邊找了這篇作文中存在的問題。
2、學生聯系自己的拔河體驗,小組討論后派代表在班上作匯報。
3、指導學生讀懂課本上教師的修改意見,比較教師批語和學生的匯報。
4、指導學生讀懂課本上教師的修改意見,比較教師批語和學生匯報的異同,進一步明確修改作文的要求。
5、教師引導學生認識“眉批”和“總批”,及時小結。
三、再讀課文,明確寫作方法
1、學生默讀全文,本篇作文如何修改訶用鉛筆在文中作適當批注。
2、引導學生討論,同桌各抒己見,小組內組織交流。
3、教師點拔:定好《拔河》這篇作文,除了注意寫清拔河前、拔河中、拔河后的具體過程,還要注意到重點突出,主次分明。
4、學生再次欣賞拔河的錄音,重點討論第5自然段中場面描寫的改法。
5、師生共同結:在這篇習作中要側重寫好第一次比賽的場面,不僅要寫出場景氣氛,還必須抓住人物的動作、神態、語言等進行具體刻畫,做到點面結合,文章才會生動、活潑、感人。
四、學生修改,最后譽抄。
1、學生作文,力求做成文迅速連貫,一氣呵成。
2、教師行間巡視,個別輔導。
3、教師采用“對比評改”的方法,選擇一篇較好的,一篇較次的習作,讓學生比較,從中討論受益。
4、學生自查自改,最后譽抄
第二課時
學生習作練習,教師巡視,指導。
第三課時
一、小結
1. 小結此次習作的大致情況。
2. 表揚此次習作寫得好的同學,并請他們朗讀自己的 優秀片斷。
3. 表揚此次習作有進步的同學,并請他們朗讀自己的 優秀片斷。
4. 總結此次習作的主要問題。
二、指導修改
1、出示一篇有共性問題的習作,并且出示討論題:
(1)這一篇習作與剛才的習作比,存在什么問題?
(2)這個問題主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3)可以怎樣解決?
(4)如果是你,你會怎樣修改?
2、組織交流。
3、提問:(1)從剛才的討論中,你有什么啟示?
。2)你覺得自己的習作有什么問題,可以怎樣修改?
4、要求同桌交流互提修改意見。
三、嘗試修改
教師巡視修改情況。
使用搜索引擎查找更多資料:
搜索時,“文章標題”“所有大類”“所有小類”這幾項無需選擇,直接輸入課文題目關鍵的字就行!
(搜索引擎在首頁左側)
返回第一范文首頁>>>>>>www.jcsycorp.com
《習作6》教學設計 篇11
教學要求:1、懂得把想對別人傾訴的心里話用筆寫下來,可以方便與他人交流思想感情。2、認真閱讀例文,明確與他人交流感情要真實,語言要得當。教學重點難點:懂得把想對別人傾訴的心里話用筆寫下來,可以方便與他人交流思想感情。與別人交流時要感情真摯,語言得當。教學時間:2課時教學設計:一、導入1、同學們,最近老師在與部分同學聊天時,了解到有的同學有一些心事,有很多話想對別人說,可是又不方便說,憋在心里十分難受,這如何是好?請大家幫他出出主意。2、對,人們可以把想說的話寫下來,然后想辦法交給他,進行書在交流。那怎樣寫呢?今天我們這一節課就學習寫想對別人說的心里話。二、學習例文,領悟寫法1、請同學們讀讀趙潔同學寫給老師的這篇文章《請您原諒我》,思考以下幾個問題:(1)趙潔在文中對老師說了什么?(2)從哪些詞句中能體會到作者的感受?(3)想一想,當趙潔寫完這篇文章,并把他交給老師后,她的心情如何?(4)猜一猜,老師讀了這篇文章后,可能會說些什么?做些什么?2、學生自由讀例文后,以小組進行討論。3、集體交流。4、教師小結。這篇文章的作者能把事情的發展與情感的發展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寫出了真情實感,很值得我們學習,如文章開頭小作者點明這件事“一直埋藏在心底”,自然、懇切地表達了自己的誠意與真情,使人感受到這是非講不可的心里話;然后小作者將隱瞞老師誤判給的100分,企圖保持虛假第一的事的原委寫得清楚具體、態度誠實真切,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敘述事情的發展過程中真切地寫出了自己的內心活動,傳達了真情與改錯的誠意;結尾則表明心愿,一吐為快,這樣的內心表白令人感動。三、明確要求,指導習作1、其實,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會有一個不想輕易說出中的“小秘密”,這些心里話可能是想說給爸爸媽媽聽的,也可能是想說給老師或好朋友聽的?赡苁菫榱四臣卤硎厩敢猓赡苁莻鬟_最真摯的問候,也可能是訴說心中的委屈,或提出合理的建議……下面請大家靜下心來問一問自己,今天你最想和誰說說心里話,說些什么呢?2、學生思考。3、可以與自己最好的朋友交流,也可以不說給任何人聽,直接寫下來。4、提示。(1)寫心里話應根據自己確定內容,不可無中生有。(2)盡量打開思路,傾訴的對像很多,表達的形式也很多,回憶思索的時間與空間也很廣。(3)注意根據不同對象用恰當的語言表達,情感要真實自然。四、學習自由練寫草稿五、修改評議1、出示學生習作。2、指名讀文(或學生自己讀文),其余學生對照要求共同評議。3、指導修改。4、學生自改、同桌互改評議。六、謄寫習作
《習作6》教學設計 篇12
之一
佚名
1.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鼓勵他們大量查閱材料,以便充分而詳盡地獲取材料,對于查閱得來的有關資料,按書上所提問題的順序寫下來。
2.指導學生通過閱讀“習作指示”,討論交流,明確這是介紹菊花有關知識的作文,不能寫成看菊展的參觀記或是菊花的狀物作文。
3.要提醒學生不要羅列資料,而是要選擇自己喜歡的和特點比較鮮明的作重點介紹,其他的則應略寫。
[教學要求]
1.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激發學生探究身邊事物的興趣,培養他們熱愛美好事物的情感。
2.運用具有開放性的教學方式,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使他們逐步養成查閱資料、觀察事物的習慣。
3.在實實在在的訓練過程中,學習將查詢的資料與觀察所得整理成文的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指導學生查閱有關資料。
難點:指導學生將查得的資料,有選擇地、按一定的順序寫下來。
[作前準備]
1.布置學生觀察、查找資料
2.作菊花幻燈片或圖片。
[指導過程]
一.啟發談話,激發興趣
金秋時節,是菊花盛開的季節,五彩紛呈的菊花把秋天打扮得更加絢麗多姿,每當這個時候,我們都要去參觀菊展,漫步在菊花的海洋中,看著千姿百態的菊花爭奇斗艷,這是一件多么令人愉快的事情呀!同學們,你們知道嗎?菊花現在已經成為世界上著名的花卉。令我們自豪的是,菊花的故鄉就在我們中國。今天,我們好好地了解一下菊花,寫一寫菊花。
二.組織討論,明確寫法
1.自由讀習作提示,想一想,本次習作有什么要求。
2.同桌討論交流:本次習作要寫什么?怎樣才能寫好這篇作文?
3.師引導學生歸納寫作要求:
(1)查閱資料,弄清菊花原產于哪個國家,人們根據花瓣、花型把它分成多少類、多少型?你認識幾種菊花?它們叫什么名字?它們的花瓣、花型有什么特點?
。2)按上面問題的順序寫。
。3)選擇自己熟悉的菊花寫,要有詳有略。
三.指導觀察圖片
1.出示:銀針、蒼龍爪;獅子須、紫矛、金繡球、鴛鴦菊等幾種菊花圖片。
2.觀察思考:這些花是什么顏色的?形狀和姿態怎樣?
3.同學們還認識哪些菊花,它們各是什么樣子的?
三.交流查閱資料情況。
1.同學們通過查閱資料,了解了哪些關于菊花的知識?
2.閱讀。教師將關于菊花的參考資料印發給學生閱讀。
菊花,原產于中國,是中國傳統栽培名花之一。傳至國外后用為世界著名花卉。菊花以扦插繁殖為主,亦可嫁接,育種可用種子繁殖。菊花的品種多達數千種。1982年中國菊花學術討論會將菊花分為5類30型,5類即平瓣類、匙瓣類、管瓣類、畸瓣類和桂瓣類;ㄐ鸵捕喾N多樣,有寬帶型、荷花型、蓮花型、球型、松針型、垂絲型等。
3.討論。
通過閱讀,你知道了菊花的哪些知識?
五、練習說話
1.按問題的順序,說說你對菊花的了解。
2.同桌互說。
3.指名學生說,教師著重指導學生說好菊花瓣、花型的特點。
六、學生寫稿,教師巡回輔導,指導學生準確用詞
七、評講
1.指名學生談自己的習作,教師引導學生修改并給予評點。
2.學生對照習作要求,修改習作。
八、謄寫
《習作6》教學設計 篇13
之一
佚名
訓練內容:元旦期間,大家少不了走親串友,少不了和家人、同學一起玩。這學期快結束了,回憶這學期的學習生活,更有許多值得寫的事,如幫助別人的事,取得成功的事,使自己后悔的事,幼稚可笑的事。選擇一件事寫下來,要求敘事清楚,重點突出。
作文題目:一件值得寫的事
教學目標 :
一、能讀懂《寫春聯》,感知內容,體會寫法。
二、能做到敘事清楚,重點突出。
三、能寫出值得寫的原因,并從中建立道德觀念、產生道德情感,形成正確的思想觀點。
四、能激發習作興趣,鼓勵學生自由地說,生動地寫。
課時安排:二課時
課前準備:教師,讀懂《寫春聯》,把握本次教學的要求。學生,復習第十冊習作《記一件難忘的事》,課前每個學生寫三件本學期經歷的事。
教學過程 :
一、談話交流,導入 新課
1、同學們,元旦期間,大家少不了走親串友,免不了和家人、同學一起玩。這學期快結束了,回憶這學期的學習生活,更有許多值得寫的事,如幫助別人的事,取得成功的事,使自己后悔的事,幼稚可笑的事。能給大家說一說嗎?
2、學生回憶、自由地練說。
二、比較發現,明確要求
1、今天,請同學們把它寫下來,與別人分享,題目是《一件值得寫的事》。
2、學生自讀思考:這次習作有什么要求?
3、討論明確。(1)有一定的價值。(2)敘事清楚,重點突出。
4、學生進一步思考:《一件值得寫的事》和《記一件難忘的事》相比較,共同點在哪兒?不同點在哪兒。
5、學生討論,教師小結。
(共同點:所記的都是事,且都只要寫“一件”事,不是幾件事。不同點:前者側重于“難忘”,印象特別深刻,在時間上一般離現在較遠,但仍然記得十分清楚,值得回味。而后者側重于“值得寫”,必須是對自己、對別人都有教育意義的,或是贊揚一種精神,或是說明一個道理,或是吸取一個教訓,或是給人一個啟示。)
三、回顧生活,選擇材料
1、請同學們回憶一下,在這學期中,有哪些值得寫的事?你準備寫哪件事?并說清楚寫這件事的原因。
2、學生思考,并參加交流。
3、師生評價是否符合寫作要求。教師根據事情對學生相機地進行思想教育。若學生談了要寫同學助人為樂時,教師及時指出:“這件事選得好,反映了同學之間應該互相幫助、互相關心這一鮮明的中心思想!睘閷W生的選材點明思想意義,同時贊揚高尚的道德行為,在學生心靈中樹立美好的形象。若學生談到要寫和鄰居家發生的事時,教師指出:“人與人之間應該真誠相待,寬厚為懷……”并鼓勵學生:“只要認識到自己錯了,大家都會原諒你的!边@樣的點撥,深中肯綮,學生會領悟到應該怎樣做人,怎樣做事。
4、學生確定寫作的內容,編寫作提綱。
四、學習例文,感知寫法
1、有一位小作者也寫了一件值得寫的事——《寫春聯》,寫得具體、生動,重點突出,字里行間還透出節日的歡快!現在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體會她成功的秘訣。
2、學生輕讀例文,思考練習。
。1)《寫春聯》的起因是_________,經過是______,結果是___________。
。2)“連眉毛尖尖上都是笑”和哪句相呼應?有什么好處?
。3)文章重點寫了“對話”,你認為哪幾句寫得好?好在何處?
(4)你認為還有什么地方值得學習?
3、學生討論交流。
4、教師小結:應當寫清事情的前因后果,抓住重點——值得寫的原因,詳細地寫出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心理活動等,注意首尾呼應,畫龍點睛。
五、運用寫法,獨立創作
1、請同學們運用學到的寫法,結合自己的感受,把剛才確定的內容寫下來。
2、學生寫作,教師巡回指導。
3、學生自由組合成小組,相互修改。
六、推薦發表,展示風采
1、小組推薦佳作在全班交流,師生共同賞析,教師對共性問題再作指導,并抓住積極因素及時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如對寫做錯事的同學,既從寫法上評論,又從思想上評論。比如對寫《悔不該……》的同學,教師應說:“一個人應該有誠實的美德,F在你能把這件事寫出來,說明你還是一個誠實的孩子……
2、學生再次修改。
3、教師推薦優秀作文至各報刊、雜志發表。
教學設計評析:
作文教學不單是語言文字和寫作方法的訓練,同時也是思想認識和道德品格的訓練。通過作文的訓練,不僅要使學生運用恰當的語言文字正確地反映客觀事物,而且要培養學生具有正確的思想觀點,使他們在作文過程中建立道德觀念、產生道德情感,從而在生活實踐中規范道德行為。本課設計遵循葉老“教作文與教做人的統一”的教學思想,在作文教學中堅持文品和人品的結合,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首先,在指導審題中,引導學生明確習作目的。抓住“值得寫”這個題眼,啟發學生確定文章的內容。教師在學生理解題意的基礎上做了適時的、恰當的點撥,使學生進一步明確寫這篇作文的目的,就是要通過一件事來“贊揚一種精神”或“說明一個道理”,“吸取一個教訓,”“給人一個啟示”。確定了育人的導向,把學生的寫作動機引向認識事理的軌道,增強了他們認識事物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第二,在指導選材時,注意把握德育契機。在指導選材的過程中,緊緊抓住學生的行為性質和認識趨向,相機滲透思想教育,既體現了作文的要求,也提出了做人的原則。
第三,在評改草稿中,強化德育效果。教師在評論草稿時,既從寫法上評論,又從思想上評論。在作文教學中幫助學生怎樣認識事物,教育學生怎樣做人。言為心聲,語言是思想認識的直接流露;行如其人,行為是道德品質的具體表現。因此,在作文教學中,聽其言觀其行,及時端正學生的認識,強化德育效果,使語言表達能力和認識事物能力同步發展。
《習作6》教學設計 篇14
作者:佚名 轉貼自:本站原創 點擊數:128
【教學要求】
1、讀懂例文,學會發表自己的看法。
2、認真觀察圖畫,結合已有的知識,說說對不良現象的看法,并發出合理的倡議。
3、在練說的基礎上,把自己的想法和建議寫下來。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能發表自己的看法,并把它寫下來。
難點:努力使別人接受自己的觀點,有理有據,有情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課前準備】
1、例文錄音。
2、簡單的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說話導入
(課件顯示:一只又一只小蜻蜓在低空快樂地飛翔、捉蟲)小朋友,你看,這些是什么?它們在干什么?請你用一兩句完整的話來說說,看誰說得準確,說得可愛。
二、讀懂例文
1、(課件顯示:有幾個小朋友在捉蜻蜓,蜻蜓在小朋友的網兜里撲扇著翅膀掙扎)小朋友,快看,災難忽然就降臨在忙碌的小蜻蜓身上了,瞧,那被捉住的小蜻蜓現在怎樣了?
2、我們再來聽聽,它們會說些什么?
提供提示語:
有的絕望地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的憤怒地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的不解地問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的痛苦地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望著眼前的情景,小朋友,你們有什么想法?
。1)說給小組的同學聽。
。2)指名說。
4、讀讀例文。
一天,夏志成同學看到有些小朋友捕捉蜻蜓,便上前勸阻。他又想,好多同學不知道蜻蜓是人類的好朋友,于是他給報社投了一篇稿子,把自己所了解的知識和想法都寫了出來,告訴大家。
。1)學生自由讀。
。2)指名朗讀。
。3)師生交流。
三、指導練寫習作。
1、(課件顯示書上的背景圖:①一個老頭兒在捕捉和叫賣青蛙;②青蛙捉蟲的畫面。)小朋友,你能用自己的話把剛才看到的情況說一說嗎?
2、面對此情此景,你有什么樣的想法呢?讓我們再來看看那些不幸遇難的小青蛙吧!讓我們再來看看小青蛙捉蟲時的風采吧!請小朋友暢所欲言,把你想說的,想譴責的,想號召的,全都表達出來!
、僬f給小組的成員聽。
、谥该蠼M交流。
3、學生練寫草稿。
4、師生評議。
、偻阑プx互評。
、趯W生再修改。
、弁扑]好作品大組交流、評議。
5、學生謄寫習作。
《習作6》教學設計 篇15
一,【習作要求】
選擇自己喜歡的一種美味寫下來,可以用它的名字為習作命題,突出它的色,香,味,形.
適當地介紹這種美味的做法,能在敘述的過程中融入自己的心理體驗.
通過互動,培養小組合作意識和創新意識.能夠完整地聽完別人的介紹,并進行簡單評價.
二,【習作重,難點】
1.寫作時,要使學生明確從美味的色,香,味,形四方面介紹,并在敘述的過程中融入自己的心理體驗.
2.緊扣題意,抒發自己對美味的喜愛之情.
三,【教學時間】二課時.
四,【課前準備】
請同學們回家學會做一道家常菜,意在讓孩子們熟悉做菜的基本過程,明確做一道菜所需的作料有哪些,尤其是關注自己制作家常菜的過程中所做的一系列動作,并在習作課教學時將菜帶到學校與同學們一起品嘗.
五,【教學過程】
一,品嘗,激發表達的欲望
板書:美味.同學們,什么是美味 你認為的美味有哪些
(指名說:如,北京烤鴨,蘭州拉面,云南過橋米線,無錫小籠包,糖醋排骨,南京臭豆腐,十三香龍蝦……)
小結:對,這些都是美味.它不一定是遠在天邊,也可以是近在眼前;可以是正餐大菜,也可以是街頭的風味小吃;可以是各地的名吃特產,也可以是自家的家常小菜.)
同學們,你們的美味在哪里 (將自己制作的菜在小組內展示)
2.即使咽口水,也不能偷吃.請各自回想一下,你是怎么做的 你的這道美味的特色在哪里 然后在小組內交流.(學生情緒高漲,暢所欲言.)
3.小組選派代表,全班交流.
4.品嘗菜肴(要求:文明,有禮貌,注意用餐禮儀.)
5.說說你喜歡哪道菜,為什么
(指導說出這道菜的形,色,味等.)
二,讀文,明確習作要求
1.美麗的色澤,誘人的香氣,獨特的外形,難忘的味道,豐富的營養,這便是我們眼中的美味.請欣賞范文:《鴨血粉絲湯》,看看小作者是如何來介紹他心目中的美味的
2.交流:
(突出了鴨血粉絲湯的色,香,味,形,還加以做法的介紹和獨特的吃法,內容具體,語言生動,給人一種垂涎欲滴的感覺.)
讀讀習作的具體要求,說說我們在寫作時要注意些什么
交流后明確習作要求:
(1)要以一種美味為習作內容,寫出美味的色,香,味,形的特點,可以用它的名字作為習作題目.
(2)習作過程中,一定要細膩地體會自己的感受,把嘗美味的感覺告訴大家.
三,習作,介紹一種美味
學生根據要求,自己寫作.
四,修改,完成習作謄寫
1.集體交流,一同評議.
2.小結提出修改意見,做到:
(1)緊扣題意,強調只介紹一種美味.
(2)主次分明,重點突出,避免傾向于美味的制作過程的介紹.
(3)做到語言簡潔和情感的自然流露.
3.自己修改.
4.謄寫.
《習作6》教學設計 篇16
教學目標:
1、讀懂習作要求,知道本次字作是寫按自己心愿設立的一個節日,而不是現實中的一個節日。
2、能把設立的這個節日的原因和怎樣渡過這個節日的過程寫清楚。
教學重點:能把設立的這個節日的原因和怎樣渡過這個節日的過程寫清楚。
教學難點:想象人們怎么渡過節日的情景,交待具體。
教學準備:師生搜集有關節日的來歷和傳說。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聯系生活,激趣導入。
1、師:我們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節日很多,大家說說看,你知道哪些節日?
2、學生談談自己知道的節日名稱。
3、教師相機詢問節日的來歷、傳說或節日里的特殊活動,學生交流。
4、師:每個節日的創設無不寄托著人們的美好情感與愿望,剛才大家說到的那些節日,寄托了人們怎樣的情感呢?
5、學生知道哪個就說哪個。
二、展開想象,指導說。
1、引導學生看圖,讓學生自己聯想是要設立什么節。
。1)設立“愛鳥節”——鳥兒是人類的朋友,我們要保護它。
(2)設立“豐收節”——農民們慶祝豐收。
2、引導學生聯系生活,想想還可以設立什么新的節日。
。1)學生獨立思考一會兒,確定一個節日的名稱。
(2)集體交流。(重點指導學生為節日取一個恰當的名字。)
(3)啟發學生發現問題:要想讓大家對你想設立的那個節日也感興趣,進而贊同你的意見,你認為應該從哪些方面來介紹一下你的想法呢?
a、為什么要設立這個節日?
b、想象自己或別人怎樣渡過節日的情景。(節日當天的特殊活動)
c、節日設立的意義。
3、學生練習口頭表述。
。1)自己根據以上幾點組織語言。
。2)四人小組內說一說,然后互相提建議。
。3)指名說,集體評議。(強調“聽”,圍繞上述幾點評議,修改)
(4)教師讀范文《快樂的體育節》,學生聽后談收獲。(*要把想象的過節時的情景說具體。)
。5)自己再次完善表述。
第二課時
一、理清條理,練習寫。
1、師:我們把自己想要設立的節日說出來了,下一步,咱們就要把說的內容寫下來;貞浺幌,你認為想寫好這篇習作,應該注意些什么呢?
2、學生回答,補充。
。1)寫出設立什么節日,設立的原因,過節時的情景,以及節日帶來的意義。
。2)由條理地寫,語句要通順。
。3)寫完后要認真修改。
3、學生獨立完成習作草稿,教師巡視,相機個別指導。
二、師生評議,完善習作。
1、請寫得快的學生念自己的習作草稿,采用師生、生生互評的方式,評議習作的優點與不足。
2、學生修改習作,然后定稿、謄寫。
《習作6》教學設計 篇17
教學目標:
1、選擇自己喜歡的美味寫下來,突出它的色、香、味、形。
2、能在敘述的過程中融入自己的心理體驗。
3、通過互動,培養小組合作意識和創新意識。能夠完整地聽完別人的介紹,并進行簡單評價。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同學們,人們常說“民以食為天”,無論你走到哪,總能品嘗到當地的獨具風味的菜肴。比如說:北京的烤鴨,西安的羊肉泡饃,柳州的螺螄粉等,是否有垂涎三尺的感覺?
二、范例引用
1、開門見山,“著名”一詞道出了鴨血粉絲湯的名氣不小。
2、描寫鴨血粉絲湯的“看相”好,運用了數量詞、形容詞、表示顏色的詞寫出其的“看相”,令人垂涎三尺。
3、寫鴨血粉絲湯的做法,“按順序,配料清”。
4、品嘗鴨血粉絲湯,動作描寫十分細致,如“吸進、舔、咀嚼、品嘗”等,將品嘗描寫得形象逼真。
5、吃鴨血粉絲湯的一次經歷,使文章添趣不少。
三、創設情境,介紹美味
1、模擬在飯店吃飯前的場景,介紹自己喜歡的美味
介紹:喜歡的美味佳肴的色香味形
評價:聽了他的介紹,我看見有人的口水直流三千尺,有人目瞪口呆,你覺得他的介紹哪些地方吸引你?你有哪些合理的建議?
2、模擬在飯店吃飯后的場景
這道菜的味道真不錯!我真想自己試著做一做,行嗎?
口頭練說:制作說明書(包括制作原料、制作過程及注意事項)
小組討論——代表發言——集體評議
四、現場采訪,表達感受
你品嘗后有何感受?
提示:表達的感受形式不一,可寫一首小詩、可寫一段廣告詞、也可引用前人的評價等。
五、關注細節,充滿情趣
1、你是怎么品嘗這道美味的?有沒有聽說過關于它的傳說?只有寫出其中的一些細節,習作才會生動,充滿情趣。
2、你一定非常喜歡自己介紹的這道美味吧!把你與這道菜的故事講給大家聽,好嗎?
六、個人習作,表達體驗
《習作6》教學設計 篇18
教學要求:
1、指導學生讀懂例文《銀杏》,了解其主要內容和寫作思路,初步感知作者是抓住哪些方面來寫銀杏的。
讓學生懂得要全面了解某一事物,光*看還不行,還要學會問、學會查資料。
2、引導學生了解家鄉的一種產品,進行仔細觀察,并詢問有關人,查閱有關資料,對這種產品有一個較為全面地了解,培養搜集材料的能力和良好的習慣。
3、解主習作要點的提示,學習例文的方法,引導學生把觀察到的、詢問到的與查閱到的資料按一定的順序整理成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指導觀察,激發興趣
1、出示掛圖,讓學生說說圖上畫了什么。
2、談話:剛才同學們觀察了這幅畫,說了自己觀察到的內容,如果我們就這樣寫下去,不僅顯得零亂,而且也不夠形象、逼真。沈平平同學根據金老師的要求寫了這棵銀杏,寫得很好,下面我們就來向她學習,看看她是怎么寫的。
二、初讀例文,感知內容
1、學生自由輕讀例文,思考:這篇例文先寫了什么,后寫了什么?用“—”畫出來。
2、討論交流。
3、小結:這篇例文先寫了銀杏的枝干、葉、花、果的特點,再寫銀杏的價值,最后寫出人們為什么稱銀杏為“活化石”。
三、再讀例文,討論寫法
1、學生自讀,思考:沈平平是如何一步一步地按照金老師的要求完成《銀杏》這篇習作的。
2、交流討論。
小結:
⑴在仔細觀察的基礎上,沈平平同學介紹了銀杏的干、靶、花、果的特點,還寫了形狀、顏色等。
⑵在觀察的基礎上,沈平平詢問自然老師,查閱有關資料,知道了銀杏的價值和為什么銀杏被稱為“活化石”。
3、讀“習作要點提示”,對照例文,明確寫作要求。
、琵R讀例文后面的“習作要點提示”。
⑵討論本次寫作的要點和重點。
⑶小結:這是一篇狀物類的習作訓練。
第二課時
習作內容:介紹家鄉的一種產品,可以是農副產品,也可以是工業產品。
習作題目:自定。
習作重點:把觀察到的、詢問到的、查閱到的資料整理成文。
一、讀寫遷移,運用寫法
1、確定習作內容及要點。
、拍銣蕚浣榻B家鄉的哪一種產品?
、圃谟^察的基礎上介紹產品的外部特征,如形狀、顏色、大小、質地等。
、窃谠儐柡筒殚嗁Y料的基礎上,介紹該產品的營養價值或用途、食用方法或使用方法。
⑷通過詢問和查閱資料,介紹該產品在食用或使用時應注意的問題。
2、組織學生交流、評議。
3、教師指點:介紹產品的三個方面內容時不要平均用力,要注意有詳有略,側重寫一兩個方面的內容,注意說法要有根據。
4、學生起草慰習作,教師巡視指導。
五、交流習作,指導修改
1、指名學生讀習作,師生共同評議。
2、小結提出修改意見。
3、學生修改。
六、佳作欣賞。
《習作6》教學設計 篇19
之一
佚名
一、教學目標 :
1、讀懂例文《帥鴿》的片斷,領會寫一種動物的外形和動作的寫法。認識過渡句的作用并練習運用。
2、學習本文的觀察方法,抓住特點仔細觀察和跟蹤活動過程 進行反復觀察。
3、按作業 的要求,抓住外形和動作的特點寫好一種動物,并恰當使用過渡句,注意段與段之間的銜接。
二、教學重點、難點:
1、要有順序地去觀察動物,觀察中要善于捕捉到動物的外形和動作的特點;練習寫好過渡句。
2、觀察和描寫要抓住特點,學寫過渡句。
三、教學過程 :
。ㄒ唬┱勗挕
你們有沒有自己喜歡的動物呢?今天,我們就來學寫一篇關于動物的習作。
。ǘ⿲W習例文,探討寫作方法。
1、出示書中插圖,問:圖中畫了一個怎樣的情景?你是怎樣去觀察的?你見過鴿子嗎?喜歡鴿子的哪些方面?
2、學生自學例文,討論觀察方法和寫作方法,教師在學生自學中檢查點撥。
3、了解小作者是怎樣寫鴿子的,先寫什么,接著寫了什么,哪些地方定既具體又生動,段與段之間是怎樣自然銜接起來的。
4、師生共同總結出寫作方法:
。1)要有順序,抓住特點。
(2)突出重點,抓住特點,詳細描寫。
。3)寫好過渡句。
(三)學生自讀例文,體會寫作方法。
1、聯系實際觀察生活,進行習作練習。
2、通過觀察進行口頭作文練習。
(1)學生認真閱讀書上的最后一段,領會這次寫作的要求和有關內容。
(2)指名學生簡要匯報一政自己的觀察筆記后,其余的互相交流。
(3)學生運用例文中的觀察方法和寫作方法進行口頭描述。
3、學生按要求進行練筆,教師巡回指導。
《習作6》教學設計 篇20
一、教學目標 :
1、圖文對照,讀懂“例文”《打預防針》,初步感知看多幅圖作文的方法。
2、按“習作要點講座的提示”,通過討論領會看多幅圖作文的有關要求,即“根據圖意”加上適當“想象”,把事情寫得“連貫”、“具體”的要領。
3、按照“作業 ”的要求,看懂四幅圖的圖意,仿照“例文“的寫法,連貫具體地說、寫《打油》的故事。
二、教具準備:
小黑板、掛圖
三、教學設計
。ㄒ唬┛磮D說話
1、出示《打預防針》的掛圖。
2、小組學習:看一看,說一說。
3、小組匯報。
4、師生點評。
。ǘ┳晕蛞
1、自由地讀例文,找一找、劃一劃,比一比,說一說,你們剛才說的和文章有什么不同。
2、組織學生自由地表達。
3、教師總結:想象合理、豐富;表達具體、生動、連貫。
4、明確要求:要想把看圖習作寫好,必須是達到以上要求。
(三)復習方法,自主學習
1、說說我們在三年級時學會的看圖的方法。
2、總結:
。1)總體看圖,確定人物、時間、地點和事件
(2)細看每一幅圖,用一句話說說圖意。
(3)看圖時先看主景,再看背景。
。4)根據主景和背景,展開合理想象。
3、用小黑板出示方法。
4、出示《打油》掛圖,根據上述方法,先自由練說,再小組合作學習。
5、師巡回指導。
。ㄋ模┝曌髦笇
1、小組推薦或自薦練說。
2、生生互評,教師點評。
3、指導如何寫具體:
。1)人物是活生生的,應該怎么寫才能把他們寫活?引導說出要寫出人物的表情、語言、動作及心理活動。這樣才能寫“具體”
。2)如何把四幅圖寫連貫?引導學生學會根據地點變化,時間變化、心理活動或語言自然過渡。指名說。
。3)學會首尾照應的寫法。
①小朋友的表情照應。
、趮寢尩谋砬檎諔。
③自然環境照應。
(4)小組練說,師生點評。
4、教師讀下水作。
。ㄎ澹成語超市
毫不猶豫 熱火朝天 氣喘吁吁 恍然大悟
一蹦一跳 全力以赴 配合默契 二話沒說
樂不可支 專心致志 一言不發 疑惑不解
焦急萬分 不動聲色 萬分羞澀 連連稱贊
。┚殞懶薷
《習作6》教學設計 篇21
教材分析
執教者僅用教材中的照片作為寫作素材讓學生去寫作“秋天的葉子”,結果將會讓學生搜腸刮肚,勉強應付。如以此為興趣激發點,讓學生展開想像的翅膀,秋天的樹林之美景會令他們心馳神往,躍躍欲試!
激趣之后便是如何設計秋游活動的問題了。此時如單單向學生說明秋游時觀察目的、要求、方法還是不夠的。此前學生(包括老師)的知識準備也是十分重要的;顒幽康牡氐臉浞N(各種植物)名稱、分類、習性等知識點的搜集積累是圓滿組織此次作文活動的關鍵之一。
學生的激情緣于觀察的對象,緣于活動本身,更緣于美的享受、理智的思考!放飛想像的翅膀當是其時最高的境界!只有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動之中去了,用心去感受自然了,才會有激情的迸發,才會有表達的欲望,寫作的熱情!當然,活動中寫作素材的搜集、篩選、整理的技能、技巧也是平時寫作訓練的項目之一。
《習作3》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預設:
1.通過組織秋游,培養學生仔細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以及采集標本、積累寫作素材的技能。
2.仿照“自然的奧秘”和“故事集錦”單元中有關段落狀物的基本方法,寫出秋天植物葉子的形狀和色彩的變化。
3.通過寫作,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4、指導學生在活動中寫作,活動中培養良好的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難點推定:
指導學生按一定順序進行觀察和寫作。
習作指導構想:
找秋葉-------賞秋葉-------藏秋葉-------理秋葉--------說秋葉-------寫秋葉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1、精心組織好秋游活動,讓全體學生在活動中有所學,有所樂,有所感悟。
2、制作課件(秋游時觀察到的各種樹葉照片、秋葉藝術作品等的幻燈片)
師生準備:
1秋游前后查閱資料,了解秋游目的地的樹種名稱、種類和秋天樹葉色彩變化的原因,并做好筆記。
2 組織秋游前明確到野外進行觀察的目的、要求、方法,搜集常見的樹葉標本,為班級、小組交流做準備。
學生準備:
理清秋游時的觀察順序,并將整理好的標本按此順序排放好。
教學過程預設:
一、激趣導人
金秋十月,碩果累累,田野一片豐收的喜人景象。昨天,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到美麗如畫的斗龍河(我們家鄉的母親河)畔去秋游。大家是乘興而去,滿載而歸。哪位同學先來說說秋游的收獲呢?這節課上這個問題發言的機會可不多噢!
二、精彩回顧
1、教師激發學生競相敘說秋游的收獲和感悟。(教師引導學生以熱烈的掌聲感謝同學的分享發言,并作適當的點評)
2、“戰利品”的展示:
。1)師:同學們仔細看投影片中的幾種樹葉(書中的照片),將自己搜集來的樹葉標本也按這樣的方法寫上樹葉名稱,可以按觀察時的順序排放。
(2)生在組內交流觀賞自制樹葉標本,討論秋天樹葉的形狀和顏色變化的原因。選出優秀作品和優秀解說員獎給“星星”,貼在自己課桌的右上角,并到講臺前和全班同學分享。
3、展示課件:
師:同學們,幻燈片中的樹葉你們熟悉嗎?是不是在哪見過?
生:熟悉。是我們昨天秋游時觀察的幾種樹葉。
師:對。這就是剛剛同學們展示的樹葉標本中的幾種樹葉。老師看著這些精美的葉子,腦中再現昨日秋游的情景,真想訴說心中的感嘆!同學們,你們有這樣的想法嗎?老師將最熱烈的掌聲送給最有敘說激情的同學!
師:老師覺得無論哪位同學上臺,只要能說出秋游觀察到的幾種(3種以上)樹葉的特點和顏色變化情況,大家就應該予以掌聲鼓勵。當然,如能將觀察時的情形和情感表達出來,我們的掌聲應更熱烈些。同學們,你們說對嗎?
生:……………… (掌聲)
生:……………… (掌聲)
生:……………… (掌聲)
…………………………………………………………
教師引導學生共同點評每位同學的發言,并及時予以補充、糾正,以期讓學生及時提高。
4、小結:秋天到了,大自然中的各種樹葉都換上色彩斑斕的豐收盛裝。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將觀察過程中搜集來的這些樹葉用手中靈巧的筆,寫一篇介紹秋天的樹葉的美文。習作的題目是:“秋天的樹葉”(板書課題)
三、習作導引
1、明確習作要求:指名讀課本中的習作要求,其他同學邊聽邊思考:本次習作有哪些要求?
學生討論,教師結合討論情況相機板書:形狀、顏色。(變化)
2、理清習作思路:回顧自己秋游經過,拿出搜集的樹葉標本,邊看邊思考:我最喜歡什么樹葉?它有什么特點?
3、素材篩選:我準備在習作中向大家介紹哪幾種樹葉?(水杉樹葉、槐樹葉、楊樹葉、榆樹、松樹、冬青葉……)
四、范例啟發
1.出示水杉葉標本,問:
(1)水杉樹葉由哪兩部分構成?(板書:葉柄、葉片)
(2)葉片、葉的邊緣各有什么特點?
(3)葉脈有什么作用?
(4)水杉樹葉的葉柄有什么特點?
(5)你知道水杉樹葉秋天為什么會變紅嗎?
討論、小結:秋天氣溫降低,楓葉里的葉綠素被破壞了,產生了花青素,有了它,楓葉的葉子就變紅了。
2.指名按照一定的順序介紹秋天的水杉樹葉,注意水杉葉的形狀、色彩,還可以簡單介紹一下色彩變化的原因。
3. 評議口述情況。
4.根據評議情況將介紹水杉樹葉的內容完整地寫下來。
5. 按同樣的方法,將另外一種樹葉的特點寫下來。
五、構思全文
1.通過介紹,老師發現同學們都不止熟悉一種樹葉,有的熟悉兩種、三種甚至更多,那么如果你想把兩三種都寫下來,還應注意哪些問題呢?
學生討論。小結:要確定好介紹的順序,并且在介紹不同的樹葉時過渡要自然。
2.討論:如果把介紹幾種樹葉的話寫下來,是一篇完整的文章嗎?當然不是,還應該加上什么?(開頭和結尾)
3.復習本單元學過的課文,進一步明確“總一分一總”的寫作方法。
4.開頭可以怎么寫? 寫秋游時看到秋葉的總印象。
5.結尾可怎么寫? 討論,小結:可以寫對秋葉的贊美,也可以寫這次活動給自己帶來哪些快樂,增長了哪些見識。
六、修改評議,最終定稿
1.同學們各自構思一段引人入勝的開頭,將剛才已寫好的片斷續上,作為詳寫;接著再選擇一兩種不同的樹葉簡寫它們的形狀、色彩,最后寫一段自己秋游觀察的真實感受,段與段之間注意銜接。這樣一篇狀物的小美文就差不多躍然紙上了。
2. 學生獨立寫作,教師巡視指導。
3.指名讀習作,集體評議、修改,對寫得有新意的同學加以表揚。(小組評議和班級交流相結合)
4.謄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