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四年級上冊語文走月亮教案范文(精選2篇)
小學四年級上冊語文走月亮教案范文 篇1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四自然段。
2.在讀中感受月光下美麗的景象,體會“我”與阿媽之間濃濃的親情,體會月光下作者獲得的無限樂趣。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和情感體驗,談自己的切身體會。
教具準備
一、歌曲導入,復習生字
1.同學們,你們喜歡聽歌嗎?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首優(yōu)美動聽的歌曲,我們一起來欣賞欣賞吧。úシ拧对铝链愤@首歌。邊聽邊和老師一起感覺)怎么樣,好聽嗎?(課件出示12)
聽完這首歌曲,你有什么體會?
。▼寢寣⒆訚鉂獾膼邸⒃趮寢尩膽驯Ш苄腋、在媽媽的身邊很幸福。)
那就讓我們伴著這甜美的歌聲一起去走月亮吧!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第2課《走月亮》。(板書課題:2 走月亮)
2.檢查生字讀音
二、精讀課文,深入理解。
。ㄒ唬⿴:請同學們自讀課文,然后找出最喜歡的自然段,多讀幾遍,并試一試談談自己的感受。
(二)全班交流,指導朗讀。
1.讀課文第1自然段,你知道月亮是從哪兒升起來的嗎?(課件出示13)
2.預設:秋天月夜是怎樣的景象?
第2自然段:秋天“月盤是那樣明亮,月光是那樣柔和。照亮了……照亮了……照亮了……”(月光灑滿人間,月光下的各種景物清晰而又靜謐,這迷人的月夜使“我”和阿媽感受到月夜景色的美好。)(課件出示14)(教師板書:月盤明亮 月光柔和)
師:讓學生展開想象,月光還照亮了哪些地方?
指導朗讀:體會著月色下的美好意境朗讀。
第4自然段:“細細的溪水,流著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著月光”。“卵石間有多少可愛的小水塘啊,每個小水塘,都抱著一個月亮!”(課件出示15)
。ㄕ垖W生描述自己通過文本所想象到的美景,并通過朗讀宣泄看到這般美麗的景色時的心情。)
第6自然段:
引導學生合理想象:(課件出示16)
。1)秋蟲夜鳥此刻在做什么?
。2)你能想象一下果園里的景色嗎?
。3)作者都嗅到了野花的香氣,那她會看到怎樣的景色呢?
。4)引導學生想象第6自然段的兩處省略號所蘊涵的內容。
3.師:當作者看到這么美麗迷人的景色時,內心會有什么感受呢?
除了月夜下迷人的景色使小作者感到愉快、高興,還有沒有其他原因呢?讓我們再來讀一讀,找一找。(課件出示17)
第3自然段:在明亮、柔和的月光下,阿媽喜歡領著“我”在灑滿月光的小路上漫步,我們手牽著手欣賞月下美麗的景色,該有多么幸福哇!
。ń處熞龑W生通過回想自己和媽媽一起漫步時的幸福心情,理解作者的感受,并有感情地朗讀。)
第4自然段:阿媽領著“我”欣賞月下美麗清澈的小溪,使“我”想起白天阿媽帶著“我”到溪邊嬉戲玩耍時好玩兒的情景,更感到幸福甜蜜。(教師板書:想到:洗衣服 做小船 看水塘)
。ń處熞龑W生回想自己和媽媽一起玩時的體驗,來感受作者此時幸福甜蜜的心情,并通過個性化的朗讀宣泄出來。)
第6自然段:在迷人的月下,阿媽拉著“我”的手,“我”感到阿媽的手越來越溫暖了。我們貼得很近,“我”都聞得到阿媽身上那熟悉的氣息,這讓“我”深深地體會到了母親和孩子之間那種濃濃的親情。(教師板書:聞到:阿媽的氣息)
第8自然段:“我”突然看見美麗的月亮牽著那些閃閃爍爍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著,走著……月兒月兒牽著閃爍的小星星走哇走,不就是在和阿媽與“我”比賽嗎?不,阿媽就是那美麗的月亮,“我”就是那閃爍的小星星,我們已經融入到大自然的懷抱。(教師板書:看到:山 樹 草 花 星星閃爍 )
。ㄒ龑W生想象此時的景色,并個性化的朗讀。)
4.也可能學生在一個自然段中即體會到了景色的美,也體會到了情美,教師可隨機進行指導。(教師板書:美好景色 濃濃親情)
5.背誦第四自然段
三、拓展延伸、交流情感
同學們,你有沒有和媽媽在一起感到幸福的時刻?把你的感受在小組里講一講,然后全班交流。(課件出示18)
四、擴展閱讀,延伸感悟。(課件出示19)
選擇《童年書架》的兩篇文章——《月亮來大海做客了》《盼雨》,讓學生任選一篇談感受。
《月亮來大海做客了》用童話般的語言描寫了美麗的海濱夜景。《盼雨》以詩歌的體裁突顯了母子之間的深情。
小學四年級上冊語文走月亮教案范文 篇2
《走月亮》是北師大版四年級上冊第二主題單元——明月單元的一片精講課文。這是一篇語句優(yōu)美、意韻悠長的充滿了詩情畫意的抒情散文。本文語言看似平白,但韻味無窮;語言淺近,但情深沉。首先,反復寫到“我和阿媽走月亮”,看似重復,實則妙筆之句,充分表達了“我”和阿媽走月亮時無比幸福和喜悅之情,細細咀嚼這種情致、意趣,雖是秋夜,卻讓人心中涌起融融的暖意。而且此句反復出現,流暢的將作者走月亮到溪邊、果園、莊稼地的所見所聞,
所感所想串聯了起來,讓文本結構清晰而完整。其次,排比句式的大量使用,如“照亮了高高的點蒼山,照亮了村頭的大青樹,也照亮了林間的大道和小路……”“走過月光閃閃的溪岸,走過石拱橋,走過月影團團的果園,走過莊稼地和菜地……”不僅增強韻律感,使語言富有氣勢,更使描寫細膩,形象生動。讓人在腦海中呈現的不僅僅是一路美麗的景致,而更多的是真真切切的情,相融相沫的愛。教學本課,我將學生的能力訓練點放在了有感情的誦讀課文,認識排比句體會這種修辭手法的妙處上,放在了層層質疑中,明了文章布局謀篇上,放在了合作小組利用“讀、畫、議、展“的方法進行文本閱讀和理解上。課堂教學如預設的一樣,讓我欣喜。
本課教學設計我預計了四個環(huán)節(jié)。一是初讀課文,對前置性字詞學習予以復習,初步感知課文內容,二是理清文章脈絡,明白我和阿媽走月亮去了溪邊,果園,還有許多的地方。第三個環(huán)節(jié):以探究點“我和阿媽每到一個地方都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為統領組織同學自讀勾畫,小組交流,明確內容,展開小組間的競賽,對學習成果予以匯報,隨機穿插優(yōu)美句段的朗讀指導,讓孩子在美讀中感受夜晚月光照耀下田間地頭的美景,我和阿媽走月亮的愉快幸福心情。
第四個環(huán)節(jié):巧設疑問“課文的前三個自然段一點都沒用,下次編入課本干脆取了它吧?”讓孩子在爭辯中明了交代事件的文章一開頭必須寫明事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周圍的環(huán)境以及人物,這樣文章才能完美。在孩子對“月亮照亮了高高的點蒼山,照亮了村頭的大青樹,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間的大道和小路……”試讀、賽讀中能夠繪聲繪色的朗讀,在情感暈染中認識排比的修辭手法,明白這種手法的好處。能仿寫排比句。巧設疑問“我們聊課文中沒有涉及的那幾個自然段是什么?能不能也不要他們,作者為什么要反復寫”“啊!我和阿媽走月亮”孩子在發(fā)現,爭辯中明白這樣的反復不但將幾個板塊有機的串聯起來,文章結構完整,行文流暢,而且讓我們也感受到我和阿媽走月亮時幸福、快樂的心情!整節(jié)課按照預設有條不紊的展開,尤其是關鍵句段的感情誦讀,巧設疑問需要激活的思維和培養(yǎng)的能力都讓我欣喜。反思本課,成功之處有兩點:
一、備課深研了教材,考慮了學生的實際并對文章可以給予學生的知識點和能力點進行了有效的把握。
本班孩子小組合組意識和能力都較弱,但是對于優(yōu)美文章繪聲繪色的朗讀卻很神往!蹲咴铝痢肺谋緝热莶坏Z句優(yōu)美適合指導朗讀,而且結構明快有特點,修辭手法使用一目了然,故而適合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朗讀訓練和寫文章搭架子意識樹立。因此,課堂中孩子興味盎然,預設和生成相得益彰,圓滿完成教學任務。
二、是教師敢于放手學生,組織小組內合作學習,小組間匯報比賽,激活了學生學習的熱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參與能力。在小組合作中,小組長能組織成員指令清楚的采用讀文、找句段勾畫,互相討論爭辯達成共識,展示匯報不慌不忙,質疑補充有條不紊,尊重學生、依靠學生,發(fā)展學生的生本理念得到了體現。但同時提醒自己注意的是不能忙于課前后進生的家庭作業(yè)檢查與評價而忽視了學科組長的課前培訓,以至于合作學習中小組長作用發(fā)揮有些滯后,教師挨組學習方式的培訓和指導,影響了自己對學生深入理解文本內容的引導和對學困生關注與點撥。小組合作學習作用的發(fā)揮,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需要對小組長,學科組長堅持不懈的培訓,需要在小組文化建設,評價激勵機制的持續(xù)跟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