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精選13篇) 教學目標:1、自主學習生字,會認10個生字,會寫8個字。體會“波瀾壯闊、水光瀲滟、無瑕、翡翠、峰巒雄偉、山脈逶迤、奇峰羅列、重巒疊嶂、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光怪陸離”等詞語的意思,自主積累詞句。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

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語文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 > <桂林山水>教案(精選13篇)

<桂林山水>教案

發布時間:2023-08-11

<桂林山水>教案(精選13篇)

<桂林山水>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自主學習生字,會認10個生字,會寫8個字。體會“波瀾壯闊、水光瀲滟、無瑕、翡翠、峰巒雄偉、山脈逶迤、奇峰羅列、重巒疊嶂、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光怪陸離”等詞語的意思,自主積累詞句。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感受桂林山水的美,體會課文的語言美,感悟“桂林山水甲天下”“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含義。

  4、領悟作者細致觀察、抓住特點、運用對比描寫景物的方法。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感受桂林山水的美,體會課文的語言美。

  教學難點:

  課文中一些詞語和引用的詩句較難理解,是教學的難點。

  教學準備:

  1、課前布置學生搜集有關描寫桂林風光的文章和圖片資料。

  2、桂林山水的課件、圖片。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交流資料,激發興趣。

  1、同學們,老師布置大家課前搜集有關描寫桂林風光的文章和圖片資料,現在,把你的資料拿出來和大家交流分享吧。

  學生交流資料,教師簡介桂林山水:桂林在廣西壯族自治區。1985年,桂林山水被評為全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據考證,大約在3.6億到3.4億年前,桂林一帶是汪洋大海。今天遍布這一帶的石灰巖,就是那時候在海水中形成的。約3.2億年前,這里上升為陸地。堅硬的石灰巖經過幾百萬年的風化和水流作用,形成了無數突兀奇峰,流經石灰巖地區的漓江泥沙很少,江水特別清澈,再加上這里氣候溫暖濕潤,有利于植物生長,使得桂林山青、水秀、洞奇、石美。

  2、導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提問:“甲天下”是什么意思?(“甲”是指“第一”,“甲天下”是天下第一的意思。)

  為什么說“桂林山水甲天下”?下面,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詞語。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在不懂的詞語下做個標記,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想想詞語的意思。

  2、檢查自學情況:

  (1)指名朗讀課文,正音。指導讀準加點字的字音,并思考怎樣記住這些字。

  陽朔shu 漓lí 江無瑕xiá 擴ku 散攀pān 登峰巒luán 雄偉山脈mài 比擬nǐ 重巒疊dié嶂 危峰兀wù立

  (2)提出不懂的詞語,大家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說說詞語的意思。

  用自己的話說說對詞語的理解,如:

  翡翠:通常為綠色的硬玉,半透明,有光澤;也有紅、紫等色的。

  瑕:玉石上的斑點;無瑕,是說玉很純凈,沒有斑點。

  水光瀲滟:形容在陽光照耀下水波流動的樣子。

  山脈逶迤:形容山脈彎彎曲曲向前延伸的樣子。

  奇峰羅列:各種各樣奇特的山峰排列著。

  重巒疊嶂:山連綿不斷,山峰像屏障一樣重重疊疊。

  危峰兀立:高高的山峰直直地立著。

  怪石嶙峋:奇形怪狀的石頭重重疊疊的樣子。

  光怪陸離:形容事物奇異而多樣,色彩繁雜。

  三、朗讀課文,整體把握。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思考:在課文的語言和寫法上你想說些什么?

  討論:課文的語言很美,運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辭手法。

  課文按“總——分——總”的方式寫。

  四、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感受漓江的水美。

  1、自由練習朗讀課文,一邊讀一邊在頭腦中浮現畫面,然后同桌交流,談談各自的感受。

  2、組織交流,各自談體會。

  3、結合學生的發言,引導感悟課文的語言。

  (1)拿出自己搜集到的桂林山水的圖片或文字資料,觀察圖畫或讀一讀這些資料。課件展示波瀾壯闊的大海、水光瀲滟的西湖和漓江。問:漓江的水有什么特點呢?

  (2)指名朗讀,討論:

  漓江水的特點是:靜、清、綠。課文用“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從感覺上突出了“靜”;用“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從視覺上突出了“清”;用“仿佛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這一形象的比喻,突出漓江的水綠得純凈可愛。

  4、有感情地朗讀這一段,指導朗讀:“真”字可讀重些,表達作者驚喜贊嘆的語氣。

  試背這一段。

  五、學習遷移,自學第三自然段。

  1、啟發自學方法:剛才我們學習了寫漓江水的這一段,大家回想一下是如何學習的?(看圖畫、讀課文、想象、體會)按上面的方法自學第四自然段。學生讀課文、自學,教師巡視指導。

  2、檢查自學效果:

  (1)課件展示峰巒雄偉的千山、山脈逶迤的燕山和桂林的山,并同步配樂朗讀課文,使學生在看畫面時可以形象地體會“奇峰羅列、形態萬千”“翠屏”“重巒疊嶂”“危峰兀立”“怪石嶙峋”的意思。

  (2)討論桂林的山的特點:奇、秀、險。

  (3)自由練習朗讀,教師指導朗讀,然后組織朗讀比賽。

  (4)試背這一自然段。

  六、指導寫字。

  1、自學記憶字形,指導書寫。

  “擴、態”較容易寫。“巒、碧、綿”可以用部件組合的方法來記。“闊”由“門”和“活”組成,寫“活”時左右要靠緊些。“碧”注意上面的“王、白”和下面的'“石”,寫得一樣寬。“綿”在“連綿”中是“綿延、連續不斷”的意思,所以是“纟”旁,不要與木字旁的“棉”混淆。

  2、每個字寫兩遍。

  七、作業。

  繼續搜集有關桂林風光的圖片資料,特別是關于桂林山洞的圖片資料,自學課文余下部分。

  第二課時

  一、檢查復習。

  1、指名背誦課文第二、三自然段。

  2、說說自己學了課文第二、三自然段的感受。引導學生體會桂林山水的特點,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和課文語言的美。

  二、學習課文第四自然段。

  1、回憶學法。(看圖畫、讀課文、想象情境、體會語句。)

  2、用上節課的學習方法自學第四自然段。

  3、檢查自學效果:

  (1)課件展示桂林的溶洞。教師簡介:桂林是石灰巖地形,所以山上有許多天然形成的溶洞。石灰巖溶洞中,含有碳酸鹽類的地下水,順著巖石裂隙流出,水分蒸發,碳酸鹽類沉淀結晶,逐漸堆積成的碳酸鈣巖,叫“石鐘乳”“石筍”等。看課件體會石鐘乳“千奇百怪的形狀”,在燈光的照耀下在洞內“光華閃爍、色彩變幻”的樣子。

  學生說說自己看課件和讀課文的感受。

  (2)有感情地朗讀這一段。

  三、學習課文最后一自然段。

  1、指名朗讀這一段。

  2、在小組里說說自己對這一段的理解,著重討論兩處引用的詩句的意思。

  交流討論:你怎么體會“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和“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含義?

  引導看課件、讀全文體會詩句描繪的情境,感悟詩句含義:

  (1)“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是說江水像青綠的絲綢飄帶,山如碧玉做的發簪。

  (2)“這樣的山圍繞著這樣的水,這樣的水倒映著這樣的山”意思是說:奇、秀、險的桂林山圍繞著靜、清、綠的漓江水;而靜、清、綠的漓江水里又倒映著奇、秀、險的桂林山。教師簡介:觀賞桂林山水,一般是從桂林市區到陽朔,這一段的航程約80公里,沿途所見,都是這樣。看課件感受“空中云霧迷蒙,岸邊花紅樹綠,江面上白鷺低飛,竹筏徐行”。

  正是因為這樣,作者才用“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意思是:游船航行在碧綠的河水上,船上的游人就像在一幅美麗的畫卷中游覽)總結自己觀賞桂林山水的感受。

  四、總結全文,遷移訓練。

  1、說說對“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感悟。

  啟發:同學們,現在,你一定對“桂林山水甲天下”這句話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吧,把你心里的話都說出來吧!

  2、練寫、練說:

  喜愛書法的同學可以把贊美的話寫在書里,也就是批注;喜歡說的同學可以選擇我們看到的圖上的景點,如象鼻山,練練怎么做導游;喜歡創造的同學可以給桂林設計旅游廣告詞。活動后評議。

  五、作業。

  談話:桂林山水這樣美,吸引了許多中外游客。同學們,我們家鄉也有許多值得欣賞的地方啊,也有獨特的風景啊!學習了《桂林山水》這篇課文,大家想不想把我們的家鄉美景寫下來,吸引中外朋友呢?

  有時間可以當場練筆。

<桂林山水>教案 篇2

  第一課時

  一、導入激情

  1.談話:同學們,你們去過桂林嗎?那可是個景色秀麗的地方。

  今天老師想帶同學們一起去游一游。揭題:桂林山水甲天下。

  2.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桂林山水,聽錄音或教師在讀課文,留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二、初讀入情

  1.大聲讀課文,找出課文的中心句。

  2.交流。桂林山水甲天下。(用抓關鍵詞的方

  法理解句意:先學懂“甲”的意思,再理解全句的意思:“桂林山水天下第一。”)

  三、精讀融情

  桂林山水何以被稱天下第一呢?讓我們走進桂林,細細觀賞哪里的水、那里的山。

  (一)學習課文第二小節

  1.讀第二小節。找出文中寫漓江水特點的幾個詞?(靜、清、綠)

  2.作者用了什么方法把這三個特點寫具體的?討論交流:

  寫“靜”,是通過人的“感覺”來寫的——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

  寫“清”是從“視覺”的角度寫的——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

  寫“綠”是用“比喻”把內容寫具體的——綠得仿佛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理解“無瑕的翡翠”, 學習比喻句,知道句中把漓江的水比作綠色的翡翠。)

  3.此時此刻,假如你坐在船頭,你最想做什么?

  用“漓江的水真( )啊!我真想( )” 說話。

  4.指導朗讀:個別讀,引讀,要讀出感情。

  漓江的水真靜啊,——(生)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

  漓江的水真清啊,——(生)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

  漓江的水真綠啊,——(生)綠得仿佛那是一塊無暇的翡翠。

  (特別注意三個“啊”的變調)

  5.總結學法:

  (1)讀課文;

  (2)找出關鍵詞體會;

  (3)融情入境,展開想象。

  (4)指點朗讀。

  (二)學習課文第三小節

  用同樣的方法,分小組協作學習。

  重點討論:

  1.用生動的比喻描寫出桂林的山“奇”。

  (1)看圖理解“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并理解“奇峰

  羅列,形態萬千”的詞意。羅列:排列。形態萬千:各有各的樣子。除了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還像什么?

  (2)練習說話,看圖展開想象:桂林的山還像_________________。

  2.同樣用生動形象的比喻描寫桂林的山“秀”。(結合看圖解釋:翠綠的屏障。)

  3.桂林的山很“險”,抓“危峰兀立”,“怪石嶙峋”等詞語,領

  會山勢之險。

  4.結合學習比喻句,分別說出在這些比喻句中各把什么比作什么?

  5.反復誦讀課文,特別強調三個“啊”的變調:真奇啊(ya),真秀啊(wa),真險啊(na),讀出韻味。

  第二課時

  一、復讀入情

  誦讀直接描寫桂林山水的語句,把自己喜歡的句子讀給大家聽。

  二、研讀蘊情

  (一)學習課文二、三小節

  1.讀課文二、三小節,你發現這兩個段落有什么共同點?

  2.作者寫的是桂林的山水,為什么拿“西湖、大海、泰山和香山”

  來比較呢?

  (作者用“比較”的方法寫出桂林的山勝過泰山和香山,桂林的水勝過西湖和大海,說明桂林的山水“甲天下”。大海的水“波瀾壯闊”,很美;西湖“水平如鏡”,也很美。可作者說“從沒見過漓江這樣的水”,說明漓江的水勝過大海和西湖,比大海、西湖更獨特,更美麗。同樣,泰山是“峰巒雄偉”,很美;香山“紅葉似火”,也很美,說明桂林的山更獨特,更美! )

  (二)學習課文第四小節

  1.讀第四小節。

  2.桂林的山是奇、秀、險,桂林的水是靜、清、綠,這么美麗的

  山水融合在一起,又是一幅怎樣的景象呢?

  學習重點詞、句:“畫卷”、“連綿不斷”、“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畫卷”繪畫長卷,一般要卷起來收藏。“連綿不斷”,接連不斷。“連綿不斷的畫卷”,即很長很長的畫卷。從桂林到陽朔,航程83公里,沿途都是青山綠水,美不勝收,說桂林山水是一幅“連綿不斷的畫卷”,十分貼切。“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道出了蕩舟漓江,觀賞桂林山水是一種美的享受,充滿情趣,與開頭的“桂林山水甲天下”相呼應。)

  3.“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開頭“桂林山水甲天下”一句照應,并有總括全文的作用。)

  三、品讀抒情

  1.“百里漓江,百里畫廊”,請你用一句話贊美桂林的山水。

  2.指導學生背誦課文

  (1)在了解句與句關系的基礎上,抓住關鍵詞,一個自然段一個自然段地練習背誦。

  (2)在了解自然段之間的關系及自然段與全文之間的關系的基礎上,練習背誦全文。

  四、作業

  1.片斷練習。①讀文中寫桂林山或水的語段,體會抓特點寫具體的方法;②學生仿寫(可另選內容,也可寫桂林山水風光片中的內容)。

  2.背誦課文。

  3.抄寫積累詞語。

  板書設計:

  桂林山水甲天下

  水—— 靜、清、綠 舟行碧波上

  山—— 奇、秀、險 人在畫中游

<桂林山水>教案 篇3

  一、教學目標:

  1、了解景物特點,展開合理的、豐富的想像,運用對比描寫景物的方法。

  2、通過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感受桂林山水獨特的美,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壯麗山河的情感。

  3、著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表達能力、朗讀能力、和對優美語言的感受能力。

  4、學習文章的結構方式。

  二、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課文第二、三自然段,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

  2、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三、教學設想:

  1、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培養學生主動參與、積極動手的習慣。

  2、采用多媒體的課件,讓學生對桂林山水有一種真切的感受,為學生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讓學生采用多種形式的朗讀訓練,讓學生在自由的氛圍中,掌握文章的重點、難點。

  四、教具準備:教學課件(桂林山水、泰山、香山、西湖、大海的圖片、錄像帶、錄音機、磁帶)。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我們的祖國輻員遼闊,有連綿起伏的崇山峻嶺,有壯麗秀美的江河湖泊,有一望無際的良田沃野,還有聞名于世的桂林山水。今天,我們師生共同領略一下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吧!板書課題:桂林山水

  下面請同學欣賞桂林山水的錄像,這就是天下第一的桂林山水,看到這旖旎的風光,美麗的景色,我們不禁為之陶醉。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上節課,我們已經預習了課文,大家想更深入地了解桂林的山水嗎?請打開課本,邊看插圖邊聽錄音《桂林山水》,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2、默讀課文,用圈點批注的方法,畫出文中的佳詞妙句及優美的語段。

  3、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找出你在學習中遇到的疑難問題。

  4、反復朗讀課文,然后小組交流在自學中所得或疑難問題。

  5、同學們互讀,檢查朗讀課文是否準確,讀準啊的不同讀音

  三、品讀課文,感悟語言美

  1、找出自己喜歡的語段,并說出理由

  2、讓學生欣賞課件:波濤洶涌的大海,風光綺麗的西湖與漓江的水進行對比,顯示出漓江水奇特美(幫助學生理解波瀾壯闊、水平如鏡兩個詞)。

  3、看了以上的畫面,你知道漓江的水有哪些特點?

  明確:漓江的水真靜啊,漓

  江的水真清啊,漓

  江的水真綠啊!

  4、試著背誦

  本段,閉上眼睛插上想像的翅膀,在頭腦中再現漓江水的樣子。

  明確:漓

  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只有船槳激起的微波擴散出一道道的水紋,才讓你感到船在前進,岸在后移。

  5、漓

  江的水為什么會給你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呢?

  明確:那鮮明的'對比,一氣呵成的排比,生動形象的比喻,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感覺,突出了漓

  江水的靜態美。

  四、引導自學,自由表演

  大家還喜歡哪一段?說說看

  1、觀賞課件:把泰山、香山、桂林的山進行對比,仔細觀察它們有什么不同?

  2、從以上的畫面你看到了什么?你能總結出桂林山特點嗎?

  3、請同學們結合插圖美讀課文,在圖中找出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像竹筍、像屏障

  4、鼓勵學生展開豐富的想像,在漓

  江邊上還會矗

  立著什么樣的山峰呢?邊讀課文邊在頭腦中想像桂林山的形狀,然后把你想到的畫面,用你手中的彩筆勾勒出來,比一比,看誰

  是我們班的小畫家?

  5、再讀課文,總結桂林的山有哪些特點?明確:奇、秀、險。

  6、你喜歡它的哪一個特點?大家說說為什么喜歡它?

  7、大家知道了桂林山的特點,再讓我們領略一下廬山的真面目吧!播放廬山的畫面。誰

  能記起蘇軾的《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我們師生共同觀賞畫面,共同記幾遍,再用自由記憶的方式把它背下來,默寫在你的積累本上。

  五、總結全文,抒發感情

  1、看著這樣的山水,你心中有什么樣的感受,請把感受最深的句子畫出來。

  明確:我看著這樣的美景,像是走進了邊綿不斷的畫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教師總結:它寫出了蕩舟漓江,觀賞桂林林山水是一種美的享受,充滿了樂趣,充滿詩情畫意。并與開頭的桂林山水甲天下相呼應。

  2、學習了本文,請大家分析一下作者是按什么順序來寫的?全文的結構方式是怎樣的?

  3、大家游覽了這么長時間,我們中間好像缺少一位導游,今天我們學習了本文,有誰

  能擔此重任呢?

  在碧波蕩漾的漓江邊上,有許多木筏小舟在等著我們呢,讓我們著水舟,輕輕地劃動著雙槳,在漓江中暢游,同時播放著《讓我們蕩起雙槳》的歌曲,小導游在聲像的配合下,為我們介紹桂林山水

  六、板書設計:桂林山水

  奇秀險

  桂林山水

  甲天下

  靜清

  綠

<桂林山水>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通過看錄像、學文,了解桂林山的特點,從而受到熱愛祖國錦繡河山的教育,陶冶愛美情趣,桂林山水 (第一課時)。

  2.學習作者細致觀察和具體形象地描寫景物的方法,培養觀察、想象、理解、表達能力。

  3.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第3自然段。

  教學重點:

  1.了解桂林山的特點,想象其美景。

  2.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

  教學準備:錄像、收集有關桂林山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啟發情感。

  1、見過山嗎?能用詞語概括其特點嗎?

  二、潛心會文,領悟情感。

  桂林的山又是怎樣的?我們一起去欣賞一下。板書:山

  1、自由讀課文第三自然段,畫出描寫山的特點的詞句。

  小黑板出示句子: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連,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奇峰羅列,形態萬千;桂林的山真秀啊,翠綠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筍,色彩明麗,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險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會栽倒下來。

  2、有哪些顯著的特點?板書:奇、秀、險

  3、朗讀指導描寫“奇”的語句。

  (1)這段話該怎樣讀?請你從中選擇一句,試著讀一讀。

  (2)誰來讀讀描寫“奇”的語句?(指名讀)

  (3)找到“奇”的感覺了嗎?從哪兒找到的?

  (4)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僅此而已嗎?

  (5)生:不是的。你又是從哪里看出來的?(奇峰羅列、形態萬千)

  (6)完成練習紙上的作業。能干的可以嘗試寫更多的,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桂林山水 (第一課時)》。完成后四人小組交流,推薦最優秀的全班交流。

  桂林的山真奇啊!

  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

  (7)老師也寫了一首詩。師朗誦詩歌。

  桂林陽朔一水通,快輪看盡千萬峰,

  有山如象鼻,有山似飛龍。

  有山如軍艦,有山似芙蓉。

  有山如臥佛,有山似書童。

  有山如萬馬奔馳,有山似牛女相逢。

  有山如姑娘織布,有山似耕作的老農。

  有山如將軍升帳,有山似左右侍從。

  (8)你再試試,能不能讀得更“奇”呢?自由讀后齊讀。

  4、朗讀指導描寫“秀”的語句。

  (1)描寫山“秀”的語句誰來試試?

  (2)聽了你的朗讀,使人眼前一亮,有一種清新的感覺。這是為什么呀?

  (3)還有別的理解嗎?

  (4)看,桂林的山多秀啊!(幻燈)

  (5)齊讀。

  5、讀指導描寫“險”的語句。

  (1)現在,誰愿意來動手畫一畫山的“險”?幾名同學到黑板演示。

  (2)感覺險嗎?能說說你是怎樣理解的?讀有關句子

  (3)學著他的樣子讀。

  6、錄像。讓我們隨著錄像,一起去感受桂林山的獨特之美吧!

  7、配樂朗誦。配樂朗誦有興趣嗎?不過,這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首先得把這幾句話記住,然后再充滿激情地演講。有信心嗎?(生準備)

  (1)指名背。

  (2)全體有感情地背誦。

  三、延伸表達,抒發情感。

  (1)桂林的山水,只是祖國美麗河山的一小部分,對此,你有什么感想?

  四、拓展閱讀。&n

<桂林山水>教案 篇5

  一、復習導入。

  師:同學們,讓我們再次走進桂林山水。學習第一段時,我們提出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生:桂林山水的美真的“甲天下”嗎?(師在題目下板書:甲天下?)

  師:上節課我們欣賞了漓江的水,它是那么的……那么的……那么的……

  生:靜、清、綠。(師逐一板書)

  師:讓我們看著美麗的漓江,深情地贊贊它!(多媒體映示漓江美景)

  生:(深情吟誦第二自然段)

  師:欣賞著如詩如畫的漓江,我們不由得贊嘆——桂林的水

  生:甲天下!

  師:這時,我們心中一半的疑問已解除了。(順勢擦去半個問號)那么,桂林的山是否也同樣“甲天下”呢?請大家學習第三自然段。首先回憶一下上節課中第二自然段的學法。

  生:初讀,找出特點;

  精讀,找出自己最感興趣的或印象最深的那個特點,圈圈劃劃,寫寫體會;朗讀表達。

  二、導學第三自然段。

  師:用第二自然段的學法快速學習第三自然段。

  生:(自學第三自然段)

  師:開始交流。課文寫了桂林山的那些特點呢?

  生:奇、秀、險。(師板書)

  師:你對哪個特點最感興趣或印象最深?談談體會。

  生:桂林山的“險”留給我印象最深。因為它好像一不小心就會栽倒下來,真是太險了!

  師:這么險的山峰高高矗立著,課文中用了一個詞語來形容——

  生:危峰兀立!

  師:看,這就是危峰兀立!(多媒體映示獨秀峰高高矗立的畫面)

  能把這個詞語讀好嗎?想象一下,你站在山腳或山頂!

  生:危峰——兀立!(讀得很到位)

  師:這“危”就是——

  生:險!

  師:多險?

  生:好像一不小心就會栽倒下來!

  師:能把這句話讀好嗎?

  生:生讀得入情入境。

  生:桂林山的“奇”給我的印象最深。它奇在拔地而起,而且各不相連;奇在它的形態千奇百怪。

  師:體會得非常全面!

  生:我們平時見到的山峰往往都是連綿起伏的,而這里的山峰卻是一座座獨立的。很少見,很獨特!

  師:這就是“拔地而起”“各不相連”。(多媒體映示相關畫面)能把它讀好嗎?

  (生讀詞語)

  生:這里的山峰形狀很多,而且十分奇特!

  師:課文中好像就寫了三種形狀呀?(作懷疑狀)

  生:不,還有好多好多!

  師:好!那就請大家聯系我們在課間看過的錄象,或者展開豐富的想象,來把形態說具體些!

  “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示意學生一一說下去)

  生:像蘋果,像神筆,像羊角,像駿馬,像竹筍,像猴子,像紫金冠,像“童子拜觀音”……

  師:許許多多的形狀,數不盡,說不完,這就是——

  生:形態萬千!

  師:這么多奇形怪狀的山峰矗立在那里,這就是——

  生:奇峰羅列!

  師:哪些同學對這“奇”感興趣了?把這句話讀好。

  (生讀句子,很投入)

  生:我對“秀”特別感興趣。因為翠綠的屏障和新生的竹筍我都很喜歡。屏障本來就很美,翠綠色的,那就更美了;竹筍,說明那山尖尖的,很有趣!

  生:我尤其喜歡那“新生的竹筍”,充滿了生機,充滿了活力,很可愛!

  師:在你眼里,這山都活了!(很動情地肯定)兩位同學體會得那么好,能把自己感悟到的讀出來嗎?

  (生讀得聲情并茂)

  師:同學們,桂林山的一個特點就足以讓我們欣賞,品味,如今,它集這些特點于一體。難怪作者要這樣贊嘆——

  生:我攀登過……游覽過……卻從沒看見過桂林這一帶的山!(即第三自然段第一句話)

  師:是峰巒雄偉的泰山不夠美嗎?是紅葉似火的香山不夠迷人嗎?而是……

  生:桂林的山實在太美了!跟它相比別的山就遜色了。

  師:因此,我們說,桂林的山——

  生:甲天下!

  師:還有不同的感悟嗎?

  師:學到這里,我們可以把余留的半個問號完全擦去了。(擦除剩下的半個問號)

  三、導學第四自然段。

  師:孤立地看,桂林的水很美,桂林的山也很美。山繞水,水映山,山水相映成趣,渾然一體!看——(播放剪輯的與課文內容相符的有關鏡頭)

  師:這樣的山……這樣的水……再加上空中……山間……江上……(教師作適當提示,生根據畫面描述——)

  生:圍繞著這樣的水,倒映著這樣的山,云霧迷蒙,綠樹紅花,竹筏小舟……

  師:讓你感到像是走進了一幅畫!

  生:應該是“連綿不斷的畫卷”,書上也是這么寫的!

  師:你們說的沒錯。可用畫來形容眼前的美景,也沒錯啊!(師作迷惑不解狀)

  生:漓江的水靜、清、綠,桂林的山奇、秀、險,特點很多,所以要用“連綿不斷的畫卷”來表達。

  師:哦?這些特點都是孤立開來的?

  生:不是!它們應該是渾然一體的!

  生:因為這里的山很多,這里的水很長,這樣的景色既看不完,也看不厭,說不盡道不完。所以要用“連綿不斷的畫卷”來表達。

  師:是啊!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從桂林城到陽朔,航程有80多公里,這一路的風景怎是一幅畫所能畫完的呢?

  (出示小黑板:“連綿不斷的畫卷”)

  能把它讀好嗎?

  (生讀得有聲有色)

  師:難怪作者贊嘆——(多媒體映示相關文字)

  生:“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師:當代著名作家賀敬之這樣深情地贊美桂林山水——

  (多媒體映示《桂林山水歌》開頭部分的詩句,師生深情吟誦)

  師:云中的神呵,霧中的仙,

  生:神姿仙態桂林的山!

  師:情一樣深呵,夢一樣美,

  生:如情似夢漓江的水!

  師:水幾重呵,山幾重?

  生:水繞山環桂林城……

  師:是山城呵,是水城?

  生:都在青山綠水中……

  師:同學們,詩很美,課文中的語言也同樣很美!讓我們好好地讀讀課文的最后一段,老師給大家配上音樂。

  (生各自練讀,指名配樂朗讀,根據畫面提示試背)

  師:同學們,此時此刻,我們真想由衷地贊嘆——

  生:桂林山水甲天下!

  師:我們心中的問號早已蕩然無存,此刻,取而代之的`是——

  生:感嘆號!(異口同聲地)

  (師在“桂林山水甲天下”之后加上重重的感嘆號)

  四、結升華,抒情表達。

  師:同學們,古往今來,許多文人墨客在欣賞桂林美景后創作了詩歌散文來贊頌它。唐代大詩人韓愈曾這樣寫道:“水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此時此刻,你也一定很想來贊一贊吧!

  (學生在插圖旁寫話)

  生:桂林山水甲天下,綠樹紅花山水間。云霧迷蒙圍山頂,竹筏小舟蕩漓江。

  師:劉佳敏成小詩人啦!祝賀你!(帶頭鼓掌,其他學生也以掌聲祝賀)

  生:奇峰、秀山、險石,是桂林的山;如鏡、如練、如玉,是漓江的水。山圍水,水映山,怎能不叫人感嘆!(王姬)

  師:散文化的語言!如果把“感嘆”換成“贊嘆”,更合適。

  生:碧水平如鏡,翠山尖似筍。空中云霧飄,江上小舟蕩。(黃科)

  生:連綿不斷桂林山,平如銀鏡漓江水。青山綠水兩相和,如癡如畫不愿歸。(王佳沁)

  師:桂林的山連綿不斷嗎?還有,老師只聽說過“如癡如醉”“如詩如畫”。改改看,好嗎?

  生:拔地而起桂林山,平如銀鏡漓江水。青山綠水兩相和,如癡如醉不愿歸。

  生:山繞水,水映山,云霧迷蒙桂林的山。綠樹紅花山間綴,竹筏小舟江上飄。(曹一丹)

  生:桂林山水甲天下,山水風光無虛名。云霧迷蒙繞山頭,綠樹紅花滿山谷。桂林因其山水翠,成為千古之勝地。(徐敏誠)

  師:想不到,我們班竟會有這么多的小詩人!我知道,還有很多同學想交流。那么,就請謄寫在練筆本上,讓老師好好欣賞。

  五、解結構特點,遷移寫作方法。

  師:同學們,正因為作者善于發現美,才讓我們盡情地欣賞到了桂林山水的美。那么,在這節課的學習中,你發現美了嗎?

  生:我發現課文中的語言很美。在描寫山水的特點時,句式都差不多的。

  師:這種寫法叫做排比。

  生:我還發現在寫特點時,都是先概括講特點,再把特點寫具體。

  師:很會發現!(多媒體映示語句框架:真啊,__________。)

  你能試著用這樣的句式來說幾句話嗎?下列話題供大家參考。

  (多媒體映示:

  家鄉的銀杏樹真啊,__________。

  大興安嶺的嶺真啊,__________。

  我們的校園真啊,__________。

  今天的天氣真啊,__________。)

  生:今天的天氣真熱啊,熱得我整天呆在空調里走不出去。

  生:今天的天氣真熱啊,熱得連小狗都伸著舌頭直喘粗氣。

  生:今天的天氣真冷啊,我穿了羽絨服還直打哆嗦。

  生:我們的校園真靜啊,靜得能聽到繡花針掉落到地上的聲音。

  師:哦,這么夸張?用來描寫安靜的教室比較妥當。

  生:家鄉的銀杏樹真粗啊,三個人拉起手來,才能把它圍住。

  生:家鄉的銀杏樹真高啊,有四層樓那么高。

  生:大興安嶺的嶺真多啊,在疾馳的火車上看了幾個鐘頭也沒看完。

  師:說得真好!說明大家能熟練運用這樣的句式了。大家不但能發現美,還能運用美。老師還發現另外的美呢?

  看,課文以“桂林山水甲天下”作總起,然后分別寫水和山的美,最后總寫山水相映成趣渾然一體之美,以“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作總結。這就是典型的“總—分—總”結構。

  (師邊陳述邊將板書用線條聯結起來,讓學生感受文章的結構之美。)

  六、布置作業。

  師:課后作業——

  1、背誦課文;

  2、練筆:寫寫感受或運用典型句式寫幾句話。

<桂林山水>教案 篇6

  設計理念:

  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注重情境的熏陶和感化,通過引導學生與文本多次對話,用立體化的文本去撞擊學生的心扉,使學生在優美的語言環境中感悟、積累、應用。

  設計特色:

  “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讀中入境,讀中悟境”是本堂課的主要特色。就教學而言,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讀得充分,悟得深刻,述得到位;就方法而言,教師指導學生的方法教學形式多樣;就目的而言,目標明確,層次分明,遵循了“感知---積累---頓悟”的教學思想。

  設計意圖: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領悟作者細致觀察,抓住特點,運用對比描寫景物的方法,從而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感受課文的語言美。

  教學要求:

  1、通過看圖、學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從而受到熱愛祖國錦繡河山的教育,陶冶愛美情趣。

  2、學習作者細致觀察和具體形象地描寫景物的方法,培養觀察、想象、理解、表達能力。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句。

  4、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教學重難點:

  理解、體會漓江水“靜、清、綠”和桂林山“奇、秀、險”的特點。通過讀和觀景移情法,感受多媒體信息以及語言提供的想象情景,讓學生盡情地品味桂林山水的美麗景色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同學們,去年暑假,老師有幸去廣西桂林游玩。那里滿眼的畫山繡水,真是大自然的千古絕作,就連山石、河流、小橋、樹木幾乎都流傳著一段段動人的傳說。今天,就讓我們隨著課文,一同去感受桂林秀麗的山水風光。

  齊讀課題《桂林山水》

  二、整體感知,

  帶入情境帶著愉悅的心情自由朗讀課文,解決生字和詞語。讀了課文,此時你最想說的一句話是什么?(整體感知,提煉評價)能借用課文中的一句話來評價桂林山水嗎?(“桂林山水甲天下”,解釋“甲天下”)有句話說得好,“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杭的美景能與天堂相媲美, 而桂林的山水敢稱天下第一。這桂林山水真的有如此美麗嗎?就讓我們坐上木船,趕快去欣賞一番吧!

  三、漓江的水

  1、小船緩緩地行駛著,一江碧水映入了我們的眼簾,這便是美麗的漓江水。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第二自然段,把最吸引你、最美的地方用筆劃出來好好讀一讀,把感受到的美用朗讀表現出來。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沙石;漓江的水真綠啊,綠得仿佛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注意三個“啊”的變調,教師指導朗讀)

  2、從這幾句話可以看出漓江水有哪些特點呢?(靜、清、綠)

  3、同樣是寫漓江水的靜、清、綠,如果老師把這三句話變一變,變成:漓江的水真靜啊;漓江的水真清啊;漓江的水真綠啊。

  你看看是哪種寫法好,為什么?(是原文中的好。寫作中要求生動、具體、形象。)

  4、如此美麗的漓江水,真讓人忍不住想多看幾眼!透過清澈的漓江水,你還看到了些什么呢?(小魚、山的倒影、水草等等),能用上課文中的句式來說一說嗎?

  拓展練習: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 )。

  5、漓江的水不光靜、不光清,還很綠。課文中說它綠得仿佛是一塊無瑕的翡翠。

  解釋翡翠:翡翠是一種晶瑩剔透的玉石,但是如果上面有個斑,我們就稱之為“瑕”。漓江的水像一塊翡翠,并且是一塊沒有斑點的翡翠。(幻燈出示翡翠與漓江水的對比圖片)

  6、漓江的水就是這么美,一起再來讀一讀。(老師朗讀示范學生試讀: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念輕聲,稍拖長聲音,然后把聲音壓平;“清”字先向上揚一點,再輕輕拖一下;綠,是很美的,同學們試著念出美的意思來。)

  四、桂林的山

  1、漓江水的“靜、清、綠”,美得獨特;那桂林的山是否也與眾不同呢?讓我們把木船靠邊,欣賞一番桂林的山色。

  教法遷移:

  (同學們可以借鑒學習漓江水的方法,學習第三自然段。把你認為美的句子劃出來,好好讀一讀。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做上“?”)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連,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奇峰羅列,形態萬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綠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筍,色彩明麗,倒映水中 桂林的山真險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會栽倒下來。

  2、對比本地的山:

  我們舟山也有山,但往往是一座連著一座,可以用哪個詞來形容?(連綿不斷)

  3、桂林的'山——奇.再來看看桂林的山,好像從地里拔出來高高地挺立著,可以用什么詞來說(拔地而起),而且一座座山有連在一起嗎?(沒有),這個就叫做(各不相連)。你們看,這些山的形狀像什么?

  拓展練習: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連,像( )、像( ),像( )…….

  對,這就是桂林的山(奇峰羅列)、(形態萬千)。

  桂林的山拔地而起,形態萬千,課文中用哪個字來概括桂林山的這一特點?(奇),這個奇是奇怪嗎?(理解“奇”的意思,解釋為奇特,樣子很少見。)的確,這樣的山,在別處很少見,所以說是(奇峰羅列)。讀出奇特的感覺來。

  (理解桂林山的“奇”,在朗讀中感受其奇特)

  4、桂林的山——險

  圖文結合,理解“危峰兀立”、“ 怪石嶙峋”

  除了奇峰之外,在桂林還聳立著又高又陡的山峰,我們稱之為(危峰兀立)。

  在桂林,我們不僅可以看到一座座各不相連的山,還可以看到重重疊疊的的怪石山,書上用一個什么詞來說山石重疊的?(怪石嶙峋)

  從危峰兀立、怪石嶙峋這兩個詞,可以看出桂林的山還有什么特點?(險)

  (指導朗讀,誰來念念這種山勢險峻的感覺?)

  5、桂林山水——秀

  除了奇、險之外,桂林的山還有什么特點?(秀)

  “秀”可以組成哪些詞表示“美”(秀麗、秀美),由此可見,“秀”就是指“美”,你們看,如此美妙的景色,帶著贊嘆的語氣一起來讀一讀吧。

  五、品位語言,感悟美景

  木船漸漸劃遠了,看來大家的心中都充滿了難舍。老師也曾用相機捕捉了這最后的迷人一刻,一起來看看吧!

  (幻燈出示桂林美景)

  相信一幅幅的美景,早已烙在你們的腦海中,你能來稱贊一番這迷人的山水嗎?

  桂林山水( )! 六、課外拓展,加深感悟

  這美妙的仙境讓我們如癡如醉,難怪歷來的文人墨客都愿不吝筆墨地大加贊賞,我們來聽聽著名詩人賀敬之是怎樣稱贊桂林山水吧!

  桂林山水歌

  云中的神呵,霧中的仙,

  神姿仙態桂林的山!

  情一樣深呵,夢一樣美,

  如情似夢漓江的水!

  水幾重呵,山幾重?

  水繞山環桂林城……

  是山城呵,是水城?

  都在青山綠水中……

  欣賞了如此迷人的桂林山水后,我們不由得為它的美景所折服。用“人面桃花相映紅,樹陰照水愛晴柔。楓葉紅于二月花,紅妝素裹更妖嬈。”來形容桂林山水是再合適不過了。難怪乎,古人云——“桂林山水甲天下”!

  板書設計

  桂 林 山 水

  贊賞——描述

  總述: 甲天下?——觀 賞 先看圖,進入佳景;

  水(靜、清、綠) 品文句,欣佳景;

  分述 后想象,玩賞佳景。

  山(奇、秀、險)

<桂林山水>教案 篇7

  教學要求:

  1、通過看圖、學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從而受到熱愛祖國錦繡河山的教育,陶冶愛美情趣。

  2、學習作者細致觀察和具體形象地描寫景物的方法,培養觀察、想象、理解、表達能力。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句。

  4、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1、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想象其美景。

  2、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引導學生進入圖文描繪的桂林山水的美景之中

  出示掛圖或放映投影片,同時播放課文朗讀錄音或教師進行范讀,對圖文進行整體感知,爾后讓學生談感受。

  (二)課文是怎樣評價桂林山水的?

  找出來讀一讀,導入學習第一自然段。甲天下是什么意思?(天下第一)既然桂林山水天下第一,那我們和作者一起蕩舟漓江,觀賞桂林山水。

  (三)觀賞漓江的水(學習第二自然段)。

  1、觀察圖畫或投影、錄像中的漓江水

  問:漓江的水與別處的水有什么不同,有哪些突出的特點?

  (可用圖畫、錄像等手段,展示波濤洶涌的大海,以幫助學生理解波瀾壯闊;展示風光旖旎的西湖,以幫助學生理解水平如鏡。)

  2、歸納漓江水的特點自讀課文,畫出漓江水的三個特點,想想課文是怎樣分別描寫的。

  (特點之一靜。課文用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從感覺上突出了漓江水的靜。)

  (特點之二清。課文用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從視覺上突出了漓江水的清。)

  (特點之三綠。課文用仿佛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這一形象的比喻,從色彩和品質上突出了漓江水的綠和純。翡翠:綠色的硬玉,有光澤。無瑕:沒有斑點,非常純凈。)

  3、體會最后一句

  4、練習朗讀,讀出漓江水的靜、清、綠,讀出對漓江水的喜愛之情

  注意指導讀好真靜啊真清啊真綠啊。

  (四)觀賞桂林的山(學習第三自然段)

  1、觀察圖畫或投影、錄像中桂林的山

  問:桂林的山與別處的山有什么不同,有哪些顯著的特點?

  (可用圖畫、錄像等手段,展示泰山和香山,以幫助學生理解峰巒雄偉紅葉似火。)

  2、歸納桂林山的特點自讀課文,畫出體現桂林山特點的三個詞,想想課文是怎樣分別描寫這些特點的。

  (特點之一奇。課文從兩方面描寫。一是拔地而起,各不相連。一般的山脈逐漸高上去,且連綿不斷,桂林的山卻是從平地崛起,互不相連。二是奇峰羅列,形態萬千。羅列:排列。形態萬千:各有各的樣子。除了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教師還可補充介紹,有的像背著娃娃的婦女,有的像好斗的公雞,有的像下山的猛虎,有的像含苞欲放的蓮花,有的像捧書而立的書童,有的像敞胸露肚的羅漢使學生感到桂林的'山真是形態萬千,目不暇接。)

  (特點之二秀。課文打了兩個比方像翠綠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筍,寫出秀的表現:郁郁蔥蔥,色彩明麗。屏障:起遮擋作用的東西,本課指桂林一帶的山。)

  (特點之三險。課文用危峰兀立,怪石嶙峋概括了這一特點,并用好像一不小心就會栽下來的感覺,突出了桂林山的險。危峰兀立:即高峰聳立。怪石嶙峋:指奇形怪狀的石頭重重疊疊。)

  3、練習朗讀,讀出桂林山的奇、秀、險,讀出對桂林山的喜愛之情

  (重點指導讀好真奇氨真秀氨真險氨。)

  (五)我們觀賞了漓江的水,觀賞了桂林的山,總的有什么感覺?作者又有什么感受?(學習第四自然段)

  1、看圖或投影,啟發學生把山、水聯系起來讀感受

  2、看看作者有什么感受?

  (1)畫出感受最深的句子:像是走進了連綿不斷的畫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2)理解畫卷連綿不斷的畫卷及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畫卷繪畫長卷,一般要卷起來收藏。連綿不斷,接連不斷。連綿不斷的畫卷,即很長很長的畫卷。從桂林到陽朔,航程83公里,沿途都是青山綠水,美不勝收,說桂林山水是一幅連綿不斷的畫卷,十分貼切。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道出了蕩舟漓江,觀賞桂林山水是一種美的享受,充滿情趣,與開頭的桂林山水甲天下相呼應。)

  3、練習朗讀第四自然段讀出蕩舟漓江,被桂林山水所陶醉的感情。

  (六)朗讀全文

  第二課時

  (一)指名讀課文

  (二)自讀課文,思考以下問題,然后討論

  1、課文第二至四自然段的內容和開頭的桂林山水甲天下有什么關系?

  (第一段總的說人們贊美桂林山水甲天下,引起我們對桂林山水的向往,急于閱讀下文。后三段講作者蕩舟漓江看到的景色。第二、三兩段分別描述漓江的水,桂林的山,使讀者對那里的山和水有深切的感受。第四段則將桂林的山和水聯系起來,使我們讀了在頭腦中形成連綿不斷的活動畫面,深深感到桂林山水的確是天下第一。)

  2、朗讀課文第四自然段,想象這樣的山圍繞著這樣的水,這樣的水倒映著這樣的山是怎樣一種景象,體會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感覺,然后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三)識記生字,練習書寫

  漓:注意右半部的寫法。

  瀾:前鼻音。右邊門里面是柬。

  瑕:可與假進行比較。注意右上是尺。

  翡:上下結構,下邊是兩個習,整個字要寫緊湊。巒:前鼻音,與瀾比較讀音。與戀比較字形。筏:上下結構,右下不要丟撇。

  (四)指導背誦

  1、在了解句與句關系的基礎上,一個自然段一個自然段地練習背誦。

  2、了解自然段之間的關系及自然段與全文之間的關系,練習背誦全文。

  (五)完成思考練習3抄寫句子,注意分號的用法

  要求:以標點為標志,看半句抄半句,不可看一個字詞寫一字詞;格式要正確,字跡要工整;想想分號的用法(長句子中有三個并列的分句,每個分句中已經用了逗號,并列的分句之間要用分號。這樣,要以把一個個意思分得很清楚。)

  (六)全班背誦課文

  板書設計

  3桂林山水甲天下

  水靜、清、綠

  山奇、秀、險

  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桂林山水>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感受桂林山水的美。

  2、認識本課的生字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

  4、滲透導游式教學,讓學生體驗當一回小導游。

  【教學設想】

  全文是按照總──分──總的結構來組織安排材料的。開篇引用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贊語,作為全文的總起句,既點明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引出后文,又說明了我們來觀賞的原因。

  接著分述桂林的山和水。分述山和水,都運用了總──分的寫法。寫水,用波瀾壯闊的大海、水平如鏡的西湖與漓江對比;令人神往的大海和西湖襯托出漓江的獨特與美,之后分述漓江水靜、清、綠的三個特點。寫山,用峰巒雄偉的泰山、紅葉似火的香山與桂林的山對比;風景名勝泰山、香山的襯托突出桂林群山的與眾不同,然后分述桂林群山奇、秀、險的三個特點。

  最后,總起來描寫桂林山水:山繞水,水映山,云霧、綠樹紅花、竹筏小舟點綴其間,構成一卷看不完的畫卷。篇末的兩句詩──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是全文的總結句。總結句與總起句桂林山水甲天下相呼應,即總結了全文的主要內容,點明了中心思想,又照應了前文我們乘著木船和竹筏小舟,使得全文結構嚴謹,渾然一體。考慮到桂林山和水這兩個自然段的結構相同,所以在教學完漓江水的特點時,讓學生自己學會學桂林山的內容。

  【教學重點】

  課文第二自然段。

  【教學過程】

  一、新課引入

  今天,老師先帶領大家欣賞祖國的名山大川。出示圖片。感受祖國山水美。接下來,咱們要去的就是被譽為山水甲天下的桂林。

  二、初讀感知課文

  1、聽錄音范讀。

  2、自由讀文,要求讀通課文。

  3、指名讀文,從文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山水很美

  4、桂林山水美,水美指的是漓江的水美。哪里寫出漓江的水美,哪里又寫到桂林山的美?

  三、精讀課文,學習水美

  1、自由讀第2自然段,說說漓江水的特點,并圈出表示漓江水特點的詞。(靜、清、綠)

  2、作者是怎么樣來寫漓江水靜、清、綠的?找出有關句子。

  3、指導朗讀。范讀,指名讀,引讀,齊讀。

  4、這句話運用了什么修辭方法?排比。使文章結構非常嚴謹。

  5、練習:校園的花________;校園的花_________;校園的花____________。

  6、再讀第2自然段,想想第1句話寫了什么?對于漓江的水來說有什么用?

  7、小結學法:

  在這一個自然段里,我們學習了漓江水,接下來,讓你們自己動手動腦來學習桂林山的美。不過在學習之前,我們要先明確一下學習方法及步驟:

  ⑴找出表示桂林山的特點的詞。

  ⑵想想作者是怎么樣來寫桂林山美的。找出有關句子,并試著有感情朗讀。

  ⑶作者運用了哪些寫作上的方法?

  ⑷寫大海與西湖,對漓江水來說有什么作用?

  四、遷移運用,自學新知

  1、出示:

  ⑴桂林的山有什么特點?圈出概括特點的詞。

  ⑵找出句子,說明桂林山的特點。

  ⑶想想作者在文中運用了哪些修辭方法?有什么作用?

  ⑷寫泰山與香山,又是為了什么?

  2、檢查學習結果。

  五、整合山水,學習背誦

  1、你認為漓江的水美,還是桂林的山美?

  2、出示:

  這樣的山圍繞著這樣的水,這樣的水倒映著這樣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霧迷蒙,山間綠樹紅花,江上竹筏小舟,讓你感到像是走進了連綿不斷的畫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3、讀這段話,作者是怎么概括桂林山水的?

  4、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這句話你是怎么理解的?

  5、作者用怎么樣的語句構成了這連綿不斷的畫卷?在這里作者在寫法上有什么值得我們學習的?(寫作有順序,空中──山間──江上。句子對稱。)

  6、試背誦課文。

  六、拓展知識,學習導游

  1、今天,我們已經游覽了桂林山水,現在有一批老師要去桂林,你可是現成的導游啊。

  說一說作為一名導游應具備哪些基本條件?

  2、出示資料:

  桂林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的東北部,是中國著名的風景游覽城市和歷史文化名城,享有山水甲天下之美譽。

  桂林地區屬巖溶地貌。特殊的地貌與景象萬千的漓江及其周圍美麗迷人的田園風光融為一體,形成了獨具一格、馳名中外的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桂林山水。

  桂林美最美的是漓江。它發源于桂林東北興安縣的貓兒山,流經桂林、陽朔,至平樂縣恭城河口,全長170公里。由桂林至陽朔84公里的漓江,像一條青綢綠帶,盤繞在萬點峰巒之間,猶如一幅百里畫卷。

  這一景區的主要景點有象鼻山、斗雞山、凈瓶臥江、奇峰林立、父子巖、龍門古榕、大圩古鎮、磨盤山等。

  3、想一想該怎么樣來導游桂林山水?自由試說。

  4、指名導游。

  七、課堂總結略

<桂林山水>教案 篇9

  一、激趣導入

  1、師:今天老師將帶著大家乘著木船蕩漾于漓江上,來觀賞桂林的山水。

  板書課題:齊讀。

  2、先讓俺們一起來領略一下桂林山水的神韻:

  (媒體出示)欣賞桂林山水的圖片。

  此時,你最想說些什么呢?

  (板書:甲天下)理解“甲天下”。

  3、能把這句話讀出“天下第一的”的味道來?

  生讀,后齊讀。

  二、初讀感知

  1、請生大聲朗讀全文:

  要求:

  ⑴ 注意生字詞,把課文讀通讀順。

  ⑵ 找一找,作者在游賞完桂林的山水后,發出了怎樣的感嘆。請你把這句句子找出來。

  2、交流句子:

  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板書)

  說說對此句的理解。

  3、師小結過渡:

  人坐在小船上游玩,就感覺在畫中一樣,那感覺真是太美了。接下來,就請大家隨著老師用你們美的心靈,美的眼睛去感覺桂林山水美的神韻。先來感受漓江的美。

  三、感受漓江的美

  1、師配樂朗讀第二小節:

  要求同學邊聽邊體會漓江水的特點。

  2、師:聽出來了嗎,漓江的水有什么特點?

  3、交流,根據同學的回答出示相關句子。

  (抓靜、清、綠)

  4、指導朗讀:

  讀出“靜、清、綠”的感覺來。

  (練讀、指名讀、齊讀)

  5、遷移句式,完成填空:

  ⑴ 萬里長城真長啊,長得( )。

  ⑵ 尚湖的水真( ),( )。

  6、有感情地朗讀:

  師:讓俺們隨著音樂,再來感受一下漓江的美。

  四、領略桂林的山

  過渡:感受完漓江的美,再讓俺們一起來看看桂林的山。

  1、明確學習要求:

  小組學習第三小節,說說桂林的山有什么特點,可用小組內喜歡的方式讀,如可以讀讀畫畫,可以邊讀邊想象桂林山的樣子,也可開展朗讀競賽等。

  2、交流:(媒體出示該段內容)

  抓(奇、秀、險)用相關圖片協助理解。

  3、在感情地朗讀:

  桂林的山的確有它吸引人的獨特魅力,師引讀第一句。誰能把它的這種魅力感染給大家。

  優秀讀,齊讀。

  五、小結升華

  1、師引讀4小節。后接著引讀:怪不得人們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

  2、問:這幅畫是誰畫的?

  3、小結:

  大自然用它那絕妙的彩筆為俺們描繪了這么美妙的一幅畫卷,有多少人被桂林山水的美深深感染,寫下了許多優美的詩篇。

  4、出示賀敬之的《桂林山水歌》

  老師和同學一起隨著音樂朗讀這首詩。

  六、安排作業

  1、你出可以試著吟一首詩或寫幾句話,表達自身對桂林山水的喜愛之情。

  2、搜集桂林山水的圖片,辦成小報,張貼在班級的黑板報上。

  【教后感】

  讓“美”在課堂上大放異彩。

  《桂林山水》已成為了經久不衰的精典文章,其一原因是在于它的文質兼美。教學此文時,俺努力為同學營造成出美的意境。

  一、結構美

  這篇文章的教學結構俺是這樣布置的,上課一開始,就欣賞桂林山水的圖片。然后就請同學交流此時,你最想說些什么呢?接著整體感知,抓文章最后一小節的“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再由這句話,去感受漓江水的神韻,領略桂林山的風姿。最后在賀敬之的《桂林山水歌》中,讓同學對桂林山水的喜愛之情得以升華。

  二、音樂美

  教學此文時,在朗讀的設計上俺出很下功夫,力求讓同學在讀中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美。最得意的一手是配樂朗讀。有教師的配樂朗讀,要求同學邊聽邊體會漓江水的特點。又有同學的配樂朗讀,讓同學在讀中進一步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最后,老師和同學一起隨著音樂朗讀賀敬之的《桂林山水歌》,讓美融入同學的心靈。

  三、板書美

  此文的教學板書,俺采用了對聯的形式,讓同學在直觀上感受到美。

<桂林山水>教案 篇10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學習本課生字“波瀾壯闊”“翡翠”“屏障”“拔地而起”等;

  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看圖和反復朗讀,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學習具體形象描寫景物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體會作者對祖國大好河山的喜愛之情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

  2、難點:學習具體形象描寫景物的方法

  三、教學方法

  朗讀法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

  教師播放桂林山水的旅游宣傳視頻,請學生認真觀賞并談談自己的感受。作者是如何描寫這樣美景的?我們一起來學習《桂林山水》。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結合注釋、工具書自行閱讀全文,并劃出不懂的生字詞

  2、教師指讀課文,正音、解詞

  波瀾壯闊:指大海波浪翻滾,景象壯觀

  翡翠:綠色的`硬玉,半透明,有光澤

  拔地而起:從地面上突起

  3、帶著生字詞齊讀課文,說一說最喜歡課文的哪一部分?為什么?

  (三)細讀課文,深入領悟

  1、__描寫的是桂林山水,它是怎樣的,請用文中的一句原話來回答?(桂林山水甲天下)

  2、為什么說它甲天下?__是如何描寫的?

  3、請同學朗讀第2段,并說一說水有何特點?是如何描寫的?這樣寫有怎樣的效果?

  4、前后桌4人為一小組,思考桂林山的特點,用自己的話概括出來;并說一說語言表達的妙處。

  5、學生代表發言,教師小結。游玩在這樣美麗的山水中,真讓人。

  (四)研讀課文,拓展延伸

  1、分小組朗讀全文,注意體會情感

  2、布置作業:

  (1)抄寫生字新詞

  (2)熟讀課文

  五、板書設計

<桂林山水>教案 篇11

  師:小朋友,你們知道廣西什么地方的風景最美?

  生:廣西桂林的山水最美。

  師:有多少小朋友到過桂林?(數生舉手)你們覺得桂林的山水怎樣?

  生:桂林的山水很美。

  師:沒去過桂林的小朋友想去嗎?一定想去的。李老師也沒去過桂林,也很想去。今天李老師和小朋友從課本上到桂林游覽一下,好嗎?(板書課題)現在請小朋友翻開書,聽老師讀讀課文,看看桂林山水怎樣美。(范讀課文)這篇課文你們喜歡嗎?

  生:(齊答)喜歡。

  師:好。請你們認真地讀一讀。老師有兩個要求:第一,要弄清每一小節課文寫的是什么;第二,用一句話概括每個小節課文內容。(生自學課文)

  師:學完了嗎?誰能說說各小節的內容?

  生:第一小節課文寫桂林的水。

  師:是寫桂林的水嗎?

  生:是寫乘著船觀賞桂林的山水。

  師:(板書:山和水)第二節呢?

  生:寫桂林的水。

  師:(板書:水)第三節呢?

  生:寫桂林的山。

  師:(板書:山)第四節呢?

  生:寫桂林的山和水。

  師:(板書:山和水)

  我們先來弄清課文寫的順序,課文先總的寫桂林的山和水,然后分別寫桂林的水怎樣,山怎樣,最后又總的寫桂林的山水怎樣。全文順序是先總后分再總。誰能用一句話把課文內容概括出來?

  生:桂林山水甲天下。

  〔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理出文章寫作的順序,使學生對課文有整體的了解。〕

  師:(板書:甲天下)桂林的山水甲天下的“甲”是什么意思?

  生:最好的。

  生:是第一的。

  師:桂林山水甲天下,就是說桂林的山水是最好的,最美的,是第一的。它像美麗的圖畫。你們看(示放大圖),桂林的山水多美!誰說說?

  生:桂林山青水秀。

  生:桂林的山有各式各樣的,有的像老人、有的像駱駝,有的像大象。桂林的水很清,可以看見河底。

  師:你們觀察得很仔細。你們想想,剛才大家這樣認真地看,可以用個什么詞來說?

  〔用圖顯示情境,從情境中引出新詞,讓學生從情境中理解詞義。〕

  生:欣賞桂林山水。

  師:對的。還可以用什么詞?

  生:觀看。

  師:觀看桂林山水可以,但是玩賞的意思沒說進去。

  生:觀賞。

  師:對。大家跟我說,欣賞桂林山水,觀賞桂林山水。(生跟說)用“欣賞”的句子,一般都可以換上“觀賞”。比如可以說欣賞水平如鏡的西湖,也可以說觀賞水平如鏡的西湖。

  但是有時候,可以用“欣賞”的句子卻不能用“觀賞”代替。比如說我欣賞音樂,不能說我觀賞音樂。為什么?

  生:因為觀賞是看,欣賞可以是看,也可以是聽。

  師:對。因為音樂是聽的,觀賞的“觀”包含了看的意思。

  〔引導學生找出近義詞進行比較,既積累了詞匯,又加深了對詞的理解。〕

  現在我們來觀賞一下漓江的水。先看圖,再讀讀書。看看漓江水怎樣美,主要的特點是什么?大家讀書的時候,要學會把主要的意思抓住。這一節課文有哪些詞語把桂林的水的特點寫了出來?找出這些詞,畫上這樣的符號“。。。。”。

  (生自學。教師巡視。)

  〔破從頭講起的程式,暫時擱下頭一句不講,抓主要內容講,突出了重點。〕

  〔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重視自學能力的培養。〕

  師:看好了嗎?找好的請舉手。請你說。

  生:靜。

  師:你找到了桂林的水的一個特點“靜”,還有呢?

  師:清、綠。

  師:(板書靜、清、綠)

  漓江的水靜、清、綠。請小朋友用幾個詞把這三個字連接起來,把寫漓江水特點的幾個字組成一個句子。

  生:漓江的水又靜又清又綠。

  師:對不對?還可以怎么說?

  生:對的。還可以這么說,漓江的水不但靜,而且又清又綠。

  〔找出重點詞,并用關聯詞組成一句話,概括課文內容,既進行了閱讀能力、概括能力的訓練,又進行了字、詞、句基本訓練,理解靜、清、綠三個詞在句子中是并列關系。〕

  師:剛才同學們用一些詞,把幾個詞連起來成為一句話,這句話就是這小節的內容。如果我們告訴人家:漓江的水又靜又清又綠,能讓人感到漓江水很美嗎?假如我們把靜、清、綠三個字重疊起來,怎么說?漓江的水棗

  生:漓江的水靜靜的。

  生:漓江的水清清的。

  生:漓江的水綠綠的。

  師:把靜、清、綠幾個字重疊起來,語氣加重,就使人覺得漓江的水很靜、很清、很綠。

  我們看到漓江的水這么美,感嘆起來,該怎么說?

  生:漓江的水真靜啊!

  生:漓江的水真清啊!

  生:漓江的水真綠啊!

  〔將形容詞重疊,變陳述句為感嘆句,從詞和句的變化中,讓學生體會詞句的感情色彩。〕

  師:這三句,大家說得很有感情。現在請你們念課文中的這句話。

  生:(念第二小節第二句話)

  師: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念輕聲,拖長聲音,然后把聲音壓平。(示范)

  生:(再念)

  師:好多了。第二句漓江的水真清,看得見底,要念出清得見底的意思來。“清”字先向上揚一點,再輕輕拖一下。(師范念)

  生:(齊念第二句)

  師:綠,是很美,念時要念出美的意思來。

  生:(齊念第三句)

  師:很好。用感嘆句,把我們對漓江的愛表達出來了。書上就用感嘆句來寫的。光感嘆能把漓江水怎么靜、怎么清、怎么綠告訴人嗎?

  生:不能。

  師:漓江水靜到什么程度,清到什么程度,綠到什么程度,要補充說明。你們看書,我念上半句,你們念下半句。(略)

  〔用引讀方式,便于學生理解補充說明部分的內容。〕

  師:書上說漓江的水靜得讓你不知它在流動,漓江的水清得連沙石都看得見,這是一個怎樣的情景呢?現在我們就來一次遐想旅行,我們從南寧坐上火車,九個小時后就到桂林了。

  江邊有只小船在等我們。我們坐上這只小船蕩舟漓江,觀賞著漓江的水。現在你們瞇著眼,看著漓江的水,想想它怎么靜、怎么綠。(師哼《讓我們蕩起雙槳》的曲子)你們感覺到怎樣?

  〔運用遐想旅游、哼樂曲的方式,創設情境,并引導學生進入情境體味文中意境。〕

  生:我好像聽到漓江的水嘩嘩響。

  生:我覺得漓江的水很清。

  生:我覺得只聽到劃槳的聲音。

  生:漓江的水真清,一座座山的倒影都映在水中。

  師:漓江的水不光靜,不光清,還很綠。你們看這句:綠得像無瑕的翡翠,“翡”字上面是什么字,下面是什么字?

  生:上面是“非”字,下面是“羽”字。

  師:翡翠是什么?

  生:是玉石。

  師:預習得好。是玉石。這種玉石是很綠的。玉石上面如果有一個斑,那叫什么?

  生:瑕。

  師:漓江的水像一塊玉石,無斑斑點點的叫什么?

  生:無瑕的翡翠。

  師:像無瑕的翡翠,漓江的水就這么美。現在請女同學念,大家體會這種感情。

  生:(念課文)。

  師:現在李老師另念幾句寫漓江水的句子,意思和書上的一樣,只是說法不同。你們比比看有什么不同,哪種說法好。

  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得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

  漓江的水也很清,連江底的沙石也可以看見。

  這里的江水又綠,綠得像無瑕的翡翠。

  這樣寫美不美?為什么?

  生:書上用排比句的寫法,還用了感嘆句。

  師:書上用了排比句,什么是排比句?書上把寫漓江水美的意思的內容,排成一串句子,這些句子的結構是差不多的。這樣可以加強語勢,給我們很深的印象,這就是排比句。運用排比句的寫法,就把這種又靜又清的氣勢寫出來了。誰能把這種氣勢念出來?

  生:(齊念)

  〔教師有意改變排比句式,讓學生從具體語句的對比中,體會排比句的修辭作用。〕

  師:這節寫漓江的水,寫到這兒,李老師有個問題,這段是寫漓江的水的,那么從第二節開始就寫“我們蕩著小船……”可以嗎?為什么要寫“看過波瀾壯闊的大海”、“水平如鏡的西湖”?

  生:寫大海和西湖,可以襯托出漓江水又靜又清又綠。

  師:是這樣。這樣才使我們知道桂林的水甲天下。現在請大家念這句話。

  生:(念)

  師:“波瀾壯闊”就是大海里的波濤很大,一個接一個,氣勢很大,“水平如鏡”的“如”是什么意思?

  生:像的意思。

  師:你學得很好。水靜靜的,很平,就像一面鏡子。這些句子是襯托的,怎么念?

  生:(念第二小節)

  師:這節寫什么?

  生:寫桂林的水靜、清、綠。

  師:這節寫桂林的水的特點。寫桂林水甲天下。

  〔以設疑方式,回顧前文,引導學生弄明白,開頭一句話,在本節課文中起襯托作用。〕

  師:現在請一個同學讀一、二兩小節課文。

  生:(念課文)

  師:今天我們學了排比句,我請你們做個小作業;(示小黑板:我愛大海、西湖和漓江的水)這是一個句子,大家把它說成個排比句。可以先說個簡單的,比如“我愛大海”……

  生:我愛波瀾壯闊的大海,我也愛西湖和漓江。

  師:你只說了兩只。不行,要說三句。

  生:我愛波瀾壯闊的大海,我愛水平如鏡的西湖,我愛又靜又清又綠的漓江水。

  師:小朋友學得很好。這節就學到這里。下課。

  〔設計把句子改成排比句的作業,鞏固所學知識,并通過擴句,讓學生體會:把事物描繪得具體、形象,句子才有豐富的蘊含。〕

  第二課時

  師:上一節課,我們觀賞了桂林的水,這一節課,我們再游桂林的山。桂林的山怎樣美呢?讓我們讀課文第三小節。請大家讀兩遍。第一遍讀懂,有不懂的做上“?”記號。第二遍要抓住重點。把表示桂林山的特點的詞語畫下來,記上這樣的符號“。。。”,大家在下面學,請一個同學到上面來畫。(出示抄好第三小節課文的小黑板,一個學生上講臺邊讀邊畫出不懂的詞語。)

  師:她有這些不懂的問題,你們有什么不懂的問題?可以提出來?

  生:危峰兀立是什么意思?

  生:拔地而起、香山這兩個詞我不懂。

  師:香山是一座山的名字,在北京。香山上的紅葉很多,很有名。紅葉就是楓樹葉。

  師:(把學生畫出的詞念一遍)這些問題我們一起來解決。

  我來南寧的時候,看到南寧也有山。南寧的山是連綿起伏的(畫連綿不斷的山),桂林的山好像是從地里拔出來高高挺立著(畫一挺立的山),可以用個什么詞來說?

  生:(齊)拔地而起。

  師:(出示詞卡)桂林的山是一座一座分開不連在一塊的(邊說邊畫老人山、駱駝山、象鼻山),叫什么?

  生:各不相連。

  〔教師繪畫再現情境,用生動的語言描述情境,讓學生從具體形象的情境中,獲得鮮明的詞的形象,進而理解抽象的詞。〕

  師:(指圖)你們看,這些山的形狀像什么?

  生:像老人,像駱駝,像大象。

  師:(指老人山)你看這老人像在干什么?

  生:老人望著遠方。

  生:老人在思考。

  生:老人在沉思。

  師:我們再看駱駝像在那干什么?

  生:像伏在地上。

  生:好像在沙漠里蹲著。

  師:我看到這駱駝,就會產生一個聯想,想到它跪著等人,等我們干什么?

  生:等我們騎上去。

  師:對。你們再看這只象在干什么?

  生:在飲水。

  師:對。桂林的山的形狀有的像老人,有的像駱駝,有的像大象,變化很多,句子中用哪個詞來形容?

  生:形態萬千。

  師:(示詞卡)“萬千”什么意思?

  生:就是說樣子很多。

  師:就是說變化多。

  桂林的山拔地而起,形態萬千,書上用一個什么詞來概括桂林的山?

  生:奇。

  師:(板書:奇)怎么奇呀?就是剛才說的那些。桂林的山奇是一個特點。這里的“奇”字當什么講?是不是奇怪?

  生:不是奇怪。是說樣子很多。

  生:很少見的。

  師:對了。桂林的山的樣子,在別的地方很少見到。這里的山就是奇特。這奇特的山峰叫什么峰?

  生:叫奇峰。

  師:這樣的奇峰一座座的排列著叫什么?

  生:叫奇峰羅列。

  師:“羅”是什么意思?

  生:散開的。

  師:對。“羅”是散開,“列”是排列。這些山峰散開地排列著,就叫奇峰羅列。

  大家把這句念一下。(生齊念)

  師:桂林的山這么奇特,我們要告訴沒去過的人,怎么說呢?(用兩種不同的語氣念讓學生比較哪種好后,用手勢指導學生朗讀)

  師:在桂林,還有很高很陡的山(畫又高又陡的山),這山又高又陡,很險,叫什么山?

  生:危山。

  師:這個“危”在這里怎么說?

  生:危險。

  師:你們昨天查了字典。字典上有三個注釋(出示小黑板:①不安全;②損害;③高的陡的。)危山兀立中的“危”用哪個注釋對?

  生:用第三個。

  〔指導學生根據語境,分析字在詞中的作用,從字典中選擇恰當的義項,這是提高學生使用工具書能力的好方法。〕

  師:對。又高又陡的山峰就是危峰。又高又陡的山聳立著叫什么?

  生:危峰兀立。

  師:在桂林,我們不僅可以看到一座座各不相連的山,還可以看到重重疊疊的怪石山(畫怪石重疊的山),書上用一個什么詞來說山石重重疊疊?

  生:怪石嶙峋。

  師:(出示詞卡)嶙峋本來的意思是山石重重疊疊。石頭、山石重重疊疊就叫怪石嶙峋。從危峰兀立、怪石嶙峋這兩個詞中,可以看出桂林的山還有什么特點?

  生:桂林的山真險啊!

  師:怎樣念才體現出桂林山勢險?

  生:(念課文)

  師:這句寫桂林的山險。這個“險”是危險嗎?

  生:是說山陡。

  師:山陡,不易通過。

  〔奇峰羅列、危峰兀立、怪石嶙峋等詞語抽象概括,學生難于理解。教師運用了描述、畫圖的方法,讓學生在具體的形象中認識這些詞所表示的事物,然后啟發學生從課文中找出表達這些事物的詞,在此基礎上,對個別詞素進行分析,化難為易,順應了學生接受知識、理解詞語的思路發展過程,學生對詞語的理解就深刻了。〕

  剛才我們把不懂的詞語學會了,同時也了解到桂林山的奇和險。桂林的山除了奇和險之外,還很秀。秀是什么意思?

  生:是美的意思。

  師:“秀”可以組成哪些詞表示美?

  生:秀麗、秀美。

  師:秀就是指美。你們看(指放大圖中的山),這山像綠色的屏障,“屏障”就是屏風。一折一折的(做手勢助說)打開可遮住后面的東西。這山像屏風一樣擋住后面的景物。現在請一個同學指著圖說說桂林的山怎樣秀,哪些像屏風,哪些像竹筍,色彩怎樣明麗,怎樣倒映水中。

  生:(上講臺指圖中的山)這山像綠色的屏障,這山像新生的竹筍。

  師:色彩明麗就是顏色鮮明,好看。這座山哪塊地方色彩明麗?

  生:(指一座山的中部)

  師:色彩明麗就是很美。色彩明麗這個詞中,哪個字說美?

  生:明麗。

  師:麗才是美。“明”呢?

  生:鮮艷。

  生:明快。

  師:對了。明快,色彩明快、美麗。

  我們念念這個句子。(師生同念課文)

  師:學習第二節課文時,我們知道了在寫漓江水之前的幾句話是襯托的話,寫桂林的山之前的這幾句也是襯托的話。這里有個“峰巒雄偉”怎么講?

  〔“寫在漓江水前的幾句話是襯托的話,寫桂林的山之前的幾句話,也是襯托的話。”教師簡短的提示起畫龍點睛的作用,啟發學生認識兩節課文結構相似,避免重復的講解。〕

  生:峰巒就是山峰一個接一個連綿不斷。

  師:對。“山巒”在這里是指大的山峰一個接一個,氣勢很雄偉。

  這一節我們學完了,讓我們讀一遍(生讀)。

  師:這節課文,寫桂林的山奇、險、秀,寫出了山的特點。說明桂林的山(生:甲天下)。

  現在我們看課文最后一小節還寫了什么景物。誰來念一下課文?

  生:(念課文)

  師:最后一節課文,還寫了哪些景物?

  生:寫了綠樹紅花,竹筏小舟。

  師:還有---

  生:還有迷蒙的云霧。

  師:(念課文)就這么簡單幾筆從空中云霧迷蒙,寫到山間綠樹紅花,再寫到江畔竹筏小舟。這樣幾筆簡單的描寫,就把桂林點綴得更加美了。就像一幅美麗的畫卷。是不是這么(用手勢畫個方塊)一張畫?

  生:不是。

  師:畫卷是長長的卷起的畫。可以展開,展開(用手勢演示展開狀),再展開,叫什么?

  生:連綿不斷。

  師:對。下面還有一句“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這句話是什么意思?

  生;舟在碧藍的江中行走。

  師:什么叫舟?

  生:小船叫舟。

  師:這是第一句,第二句是什么意思?

  生:有只小船在清清的河中走著。船上的人在美麗的江中游覽,好像在美麗的畫中游覽一樣。

  師:我們坐上小船在碧波上游蕩,看到兩岸美麗的景色,我們就像在美麗的畫中游覽一樣。這是一種怎樣的情景呢?讓我們作一次遐想旅游,做一篇想象性作文。現在不做,到作文課時再做。

  這課學完了。這課開始就寫了棗(生接)桂林山水甲天下。再寫桂林的水棗甲天下;桂林的山甲天下,最后寫桂林的山水像連綿的畫卷。現在請四個同學讀課文,每人讀一小節。

  〔開頭講文章的層次,講完課文回過頭來再理一遍,加深學生對文章結構層次的理解。〕

  生:(讀課文)

  師:假如我們現在到了桂林,登上拔地而起的奇峰。看到這兒山青水秀,我們想說一句什么話?

  生:這兒的山水真美啊!

  生:人說桂林山水甲天下,果真是這樣。

  生:桂林山水甲天下。

  師:這時你們只想到桂林的山水嗎?我們的祖國很大,像桂林這樣的山水各地都有。我們的看到桂林山水,就會想到祖國的山山水水。“山水”又可以怎么說?

  〔從對桂林的山水的愛,引導到對祖國山水的愛,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使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得到升華。〕

  生:山河。

  生:河山。

  生:江山。

  師:這些詞可以和哪些形容詞搭配來表示祖國山河的美?

  生:山河秀麗。

  生:大好河山。

  生:江山多嬌、錦繡河山。

  師:誰能從中選一個詞組,說一句話表示祖國山河的美?

  生:祖國的河山多壯美!

  ……

  師:改成感嘆句會嗎?

  生:祖國的河山多壯麗啊!

  師:再加重語氣,改成反問句,會嗎?

  生:祖國的河山這么美,我能不愛嗎?

  ……

  〔利用形象,激發想象。給“山水”一詞找近義詞,再組成各種形式的詞組,而后讓學生造陳述句、感嘆句、反問句,培養學生組合詞語和變換句式的能力。〕

  師:學習了桂林山水,我們知道祖國山河秀麗,更加深了我們對偉大祖國的熱愛。

  下面請大家做兩個作業:

  一、找出課文中寫山寫水的詞,歸好類抄寫。

  二、檢查你們自學生字的情況,請你們填這幾個詞。(出示小黑板)

  漓江波?

  (抽一生上講臺填寫,填寫完講評)

  下課。

<桂林山水>教案 篇12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圖文結合,自主賞析,了解課文內容,體會桂林山水的美,培養自學能力。

  2、學習生字,新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認學生展示收集到的有關大海、西湖、泰山、香山等方面的資料,用一兩個詞語表達它們的特點。

  2、今天,我們來欣賞桂林山水,出示掛圖,思考桂林山水與上面四處景觀有什么不同之處?

  3、導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提問:甲天下是什么意思?為什么說桂林山水甲天下?下面,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

  (意圖:通過四處景物與桂林山水風光的比較,凸同桂林山水的特點,渲染氣氛,激發學生的興趣。)

  二、自讀交流,感情語言,自學字詞

  1、自讀課文,一邊讀一邊在頭腦中浮現畫面,讀完后,同座交流,談各自感受。

  (意圖:自我審美,語言表達訓練)

  2、結合學生的感受,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1)觀察圖畫,問:漓江的水有什么特點?

  (2)指名讀,教師相對指導朗讀,引導學生感受漓江水的靜、清、綠。

  (3)齊讀,問:漓江的水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意圖:自主發現,自主賞析)

  3、同樣方法自學第三自然段。問:桂林的山又有什么特點呢?圖文對照,教師相機指導朗讀,引導學生感受桂林山的奇、秀、險。齊讀感悟。

  (意圖:自己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促進理解。)

  4、齊讀第四自然段,引導讀出陶醉之感。

  (意圖:美的享受)

  三、朗讀全文,升華情感。

  在自主賞析的基礎上,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意圖:進一步感受文章的語言美,情感美。體會桂林山水甲天下果真名不虛傳。)

  四、課堂練習

  1、朗讀并聽寫詞語。

  漓江、翡翠、竹筏、峰巒、波瀾

  2、仿照第二、三段的寫法,把句子寫具體。

  公園里的花真香啊,香得

  3、填空:漓江的水有_____、______、_____、三大特點,桂林的山也有_____、______、______、三大特點。

  (意圖:鞏固)

  五、布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你喜歡的語句抄在本上。

  2、收集有關桂林山水有關資料。

  (意圖:為背誦課文打基礎)

<桂林山水>教案 篇13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2.學習課文1、2自然段,了解桂林山水總的特點和漓江水的特點。

  3.對照課文觀察圖,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和表達手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今天我們學習《桂林山水》這一課。桂林是世界聞名的游覽勝地。那里的山青,水秀,洞奇,石異,園美。桂林山水甲天下道出了她獨特的美和人們對她的由衷贊嘆。

  1.出示書中插圖(或投影);

  2.播放《桂林山水》錄像;

  3.教師范讀課文;

  4.學生談談感受。

  (二)學習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大家思考:文中哪些詞語引起我們對桂林山水的向往呢?這一段在全文起了一個什么作用?

  2.重點體會人們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

  (提示:這里的都字,道出了桂林山水在人們心中的位置。那么,桂林山水是不是人人贊美呢?還要我們在親身感受后才能得出結論。甲天下就是天下第一,本段作者抓住了桂林山水總的特點,在文中起了總起的作用。)

  (三)學習第二自然段

  1.朗讀第二自然段,思考:漓江的水有什么特點?

  2.默讀課文,用筆畫出漓江水的特點,想一想課文是怎樣把這些特點寫具體的。

  3.交流討論

  靜: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感覺)

  清: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視覺)

  綠:仿佛是一塊無瑕的翡翠。(想象)

  3.體會詞語和句子。

  投影:漓江的水真綠啊,綠得仿佛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這是什么句?說說無瑕、翡翠的意思。

  (這是比喻句,從色彩和質地上突出了漓江水的美。無瑕:沒有一點斑點,非常純凈;翡翠:一種綠色的硬玉,有光澤。)

  4.練習朗讀,讀出漓江水的美來,讀出對漓江水喜愛贊美之情。

  5.檢查朗讀,注意指導真靜啊、真清啊、真綠啊中啊的正確讀法。

  (四)作業:

  1.背誦第一、二自然段。

  2.朗讀第三、四自然段。

<桂林山水>教案(精選13篇) 相關內容:
  • 桂林山水 教案范文(通用14篇)

    教學要求1.通過看圖、學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從而受到熱愛祖國錦繡河山的教育,陶冶愛美情趣。2.學習作者細致觀察和具體形象地描寫景物的方法,培養觀察、想象、理解、表達能力。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句。...

  • 桂林山水 教案匯總(精選16篇)

    教學目標1.知識和技能(1)學會9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漓江,無瑕,翡翠,峰巒,屏障,竹筏,波瀾壯闊,水平如鏡,連綿不斷.(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3)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領會作者仔細觀察,抓住特點,運用對比描寫景物的方法...

  • 《桂林山水》教案(通用15篇)

    一、設計理念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注重情境的熏陶和感化,通過引導學生與文本多次對話,用立體化的文本去撞擊學生的心扉,使學生在優美的語言環境中感悟、積累、應用。...

  • 桂林山水教案(精選14篇)

    【教學目的】1、運用自制CAI課件展示畫面,讓學生感受桂林山水之美,提高同學們的觀察力、理解力和想象力。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學生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

  • 桂林山水優秀教案(精選14篇)

    教學目標:1.通過媒體素材和課文有機的結合,使學生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感受課文的語言美。2.領悟作者細致觀察、抓住特點、運用對比描寫景物的方法。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 《桂林山水》教案(精選17篇)

    佛山市第九小學丘榮泰一、教學要求:1.通過讀、理解欣賞文句的語言美。2.通過電視、幻燈、錄像,欣賞多媒體提供的畫面感受大自然的景色美。3.通過讀、品味精美佳句,想象文句創設的情景美,并運用觀景移情法領略大自然的美景。...

  • 精選桂林山水 教案匯總(通用15篇)

    師:小朋友,你們知道廣西什么地方的風景最美?生:廣西桂林的山水最美。師:有多少小朋友到過桂林?(數生舉手)你們覺得桂林的山水怎樣?生:桂林的山水很美。師:沒去過桂林的小朋友想去嗎?一定想去的。李老師也沒去過桂林,也很想去。...

  • 《桂林山水》教案(精選16篇)

    桂林山水教學目標 1、通過自主學習,認識生字、新詞。2、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3、讀中入景,讀中悟情,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感受桂林水的美,感受課文的語言美。...

  • 精選桂林山水教案(精選14篇)

    教學目標:1、通過看圖、學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從而受到熱愛祖國錦繡河山的教育,陶冶愛美情趣。2、學習通過比較,概括事物特點的方法,并學習作者細致觀察和具體形象地描寫景物的方法,培養觀察、想象、理解、表達能力。...

  • 桂林山水教案(精選17篇)

    桂林山水教學目標 1、通過自主學習,認識生字、新詞。2、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3、讀中入景,讀中悟情,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感受桂林水的美,感受課文的語言美。...

  • 《桂林山水》教案(通用22篇)

    [教學要求]1、通過看圖和理解課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受到熱愛祖國壯麗河山的思想教育,陶冶愛美的情趣。2、學習作者細致觀察和具體形象地描寫景物的方法,培養學生的觀察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

  • 關于桂林山水教案匯總(精選12篇)

    【教材分析】《桂林山水》是人教課標版小學語文第八冊第一單元中的一篇課文。課文抓住了桂林山水的特點,以優美、簡練的語言,生動形象地展示了桂林山水的美景,表達了作者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 《桂林山水》優秀教案范文(精選13篇)

    第一課時教學要求1.通過看圖、學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從而受到熱愛祖國錦繡河山的教育,陶冶愛美情趣。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教學重點: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想象其美景。教學難點:想象美景。...

  • 關于桂林山水教案(通用13篇)

    【教學目標】1、感受桂林山水的美。2、認識本課的生字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4、滲透導游式教學,讓學生體驗當一回小導游。【教學設想】全文是按照總──分──總的結構來組織安排材料的。...

  • 桂林山水 教案(精選17篇)

    【教學目標】1、有感情第朗讀課文,激發學生對祖國美麗河山的熱愛之情。2、能夠初步背誦課文第二節,并且嘗試第傘街的背誦。3、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理解“無瑕”、“波瀾壯闊”、“拔地而起”、“危峰兀立”等詞詞語的意思;懂得“啊”...

  •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白虎 | 搡老女人老91妇女老熟女o | 亚洲无线卡一卡二 | 国产在线国偷精品产拍免费yy | 免费国产在线精品 | 黄色片子免费观看 | 婷婷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蜜臀av性久久久久蜜臀aⅴ涩爱 | 欧美日韩免费一 | 中文字幕日本最新乱码视频 | 成人在线观看一区 | 日本一区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 真实国产乱子伦对白视频不卡 | 国产精品人妻一区二区网站 | 亚州国产精品视频 | 国产精品8区| 久久久久久免费免费精品软件 | 神马视频在线观看 | 日韩欧美福利 | 国产在线一二区 | 中文字幕中文字幕在线中文字幕三区 | av网站在线免费观看 | 成人黄网站片免费视频 | 国产欧美成人精品第二区 | 亚洲av色香蕉一区二区三区老师 | 欧洲视频二区 | 黄色av免费看| 国产精品99在线播放 |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足疗 | 自拍亚洲一区 | 欧美网站免费观看 | 宝贝腿开大点我添添公视频免费 | 国产精品青青 | 中文字幕亚洲乱码熟女在线 | 高清视频新国产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手机 | 免费在线观看国产精品 | 日日摸夜夜添夜夜添无码免费视频 | 98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久欧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