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賴中理解“信賴”——我這樣教《珍珠鳥》第二教時(通用15篇)
在信賴中理解“信賴”——我這樣教《珍珠鳥》第二教時 篇1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42
《珍珠鳥》是國標本蘇教版第七冊語文教材中的一篇課文,講述的是作家馮驥才和所養的一只小珍珠鳥之間因相互信賴而發生的美好故事。教學這篇課文,要著重引導學生品味“我”對珍珠鳥的一系列細小的舉動,體會“我”是怎樣贏得小珍珠鳥的信賴的,感受珍珠鳥逐漸信賴“我”的過程,進而感悟到人與動物之間的和諧相處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
珍珠鳥是怎樣逐步信賴“我”的?人與動物之間的和諧相處如何創造出美好的境界?這些都是本文的教學重點和難點,如何在教學中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呢?我采用了“借助媒體,激發情感,在信賴中理解‘信賴’”的方法。
一、復習導入中質疑“信賴”
課伊始,即以課件出示課文的第二自然段“我把它掛在窗前。一盆吊蘭的垂蔓蒙蓋在鳥籠上,珍珠鳥就像躲進幽深的叢林一樣安全!币龑W生從“垂蔓蒙蓋、躲進、幽深的叢林”等處體會出珍珠鳥的膽小。讓學生扎扎實實地聯系文本,教者應該想辦法在學生與文本之間建立起一種溝通的渠道,引導學生從文本的字里行間去體會文字中所包含的意思,所透露出來的信息,而不是空對空地奢談什么感悟,這是促成中年級孩子情感產生的基礎,由此,孩子們在與文本的親密接觸中自然而然地產生質疑:原本如此膽小、如此怕人的鳥兒,到最后怎么會成了和作者最親密的朋友?人鳥之間,到底是怎樣一步步建立起信賴的?信賴是怎樣一步步根植于他們彼此的內心的?由 “信賴”產生的疑問吸引著學生閱讀下面的文本。
。ǖ谝环段 www.第一范文.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站內搜索關鍵字:珍珠鳥)
此文轉載
二、重點賞析中感受“信賴”
本課的重點段落是四、五、六兩個自然段。重點段落的賞析中,教者是親切的引領者和高超的點撥者,領著學生一句句感悟,一段段體會,使他們在與文本、與教者、與同學的不斷思維碰撞中,更深地感受“信賴”的建立來自于雙方共同的努力,營造離不開大家的真誠。
首先,課件出示第四自然段全段,采用“整體—部分—整體”的方法引導學生邊讀邊悟,從字里行間體會言外之意、言中之情,感受人和小鳥之間所流淌著的“信賴”的溫暖和真情。第一句,注意點撥一個“只”字和三個“一會兒”,感受到小珍珠鳥活動范圍越來越大、膽子也越來越大,很活潑也很謹慎,還在不斷的試探作者;第二句,引導對“竟然”一詞進行體會,體會到小鳥的膽子又大了,而正是作者的“不傷害它”的舉動才縱容得它有此表現;第三句,引導聯系生活實際“誰瞧誰的反應?為什么要瞧反應?你聯想到了什么?”等引導體會人鳥之間情感更近一步;第四句,通過對“索性”和“反而”的連續學習,再配以朗讀和表演,讓學生感同身受地理解到小鳥完全放下了戒心,以身體的接觸來更表示友好。這時,在課堂中,熱烈的討論發言已營造出了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一種和諧平等的交流氛圍,這一種彼此信賴,將更有助于深入感受文本里人鳥之間的信賴。
有了第四自然段的感悟基礎,五、六自然段則放手讓學生自學,與同桌、分小組交流閱讀體會,從白天到傍晚,從父母再三呼喚到不情不愿飛回,從原來的啄人的手指,到最后安心地趴在人肩上熟睡入夢,一個個細節,一次次朗讀,使學生在這些感悟訓練中更深化了對“信賴”的理解,又為全文的主題鋪墊了充分的情感。
三、主旨揭示中升華“信賴”
前文,有了足夠的情感積淀,這時課件出示“信賴,不就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嗎?”一句,有水到渠成之感,在一系列教學組織形式如修改句式,對比朗讀、激情呼喚等之后,被升華了的主題——“信賴,一定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早已呼之欲出了!
這時,課件中出示一組展現美好和諧境界的畫面,學生邊欣賞,邊議論,讓“信賴”所創造的美好畫面永遠定格在學生的腦海中,在音樂中結束本堂課的教學。
(第一范文 www.第一范文.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站內搜索關鍵字:珍珠鳥)
此文轉載
附板書設計1:
20、 珍 珠 鳥
大 (信賴)
大 膽小——大
大 大
。ò鍟f明:圍繞“膽小”,五個“大”字一個比一個大地繞出去,暗含小鳥的“膽子越來越大,活動范圍越來越大”,最后另色板書“信賴”)
附板書設計2:
20、 珍 珠 鳥
膽小
大
大 信
大
大 賴
大
人
。ò鍟f明:由“膽小”引下,,五個“大”字一個比一個大地接近“人”,暗含“小鳥的膽子越來越大,活動范圍越來越大,與人的關系越來越親密”,最后另色板書“信賴”)
。ǖ谝环段 www.第一范文.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站內搜索關鍵字:珍珠鳥)
此文轉載
在信賴中理解“信賴”——我這樣教《珍珠鳥》第二教時 篇2
【片段一】:
師:快速瀏覽課文,作者在與珍珠鳥相處中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生:“信賴往往能創造美好的境界!
師:你明白這句話的意思嗎?(生搖頭示意不明白)
。ㄔu:在初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快速瀏覽課文,提問:作者與珍珠鳥相處的過程中,感受最深的是什么?”這一問題直接將學生的思維引向課文的中心,即理解“信賴,往往會創造美好的境界”這句話的含義,這也是學生理解的重點和難點。當學生示意不明白這句話時,教師引導學生細細品讀課文!爸蛔悖侥苤鲃訉W!保
【片斷二】:
師: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看看珍珠鳥是怎樣逐步信賴“我”的。(生讀課文)
師:珍珠鳥為什么會這樣逐步的信賴“我”?
生:是因為我對珍珠鳥的喜愛與呵護。
師:從哪里看出來的?
生:“它先是離我較遠,見我不去傷害它,便一點點接近……后來,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小紅嘴,“嗒嗒”啄著我正在寫字的筆尖。我用手撫一撫它那細膩的絨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兩下我的手指。”
生:還有“有一天,我伏案寫作時,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筆不覺停了,生怕驚跑它!
生:老師,從前面1—3自然段也可以看出我對珍珠鳥的喜愛與呵護。
師:說說你的依據。
生:文章開頭第一句話說:“真好!朋友送我一對珍珠鳥!边@充分表達了“我”對朋友送來的珍珠鳥的滿意之感,喜愛之情。在這種喜愛之情的驅動之下,“我”為珍珠鳥精心營造舒適而溫暖的巢,“我把這對鳥兒放在一個用竹條編成的籠子里。籠子里還有一卷干草,那時小鳥舒適而又溫暖的巢”;“我”又在鳥巢紙上加了一盆吊蘭,垂掛的滕蔓覆蓋著鳥巢,這簡直成了珍珠鳥幽靜而安全的綠色的家!如果不是“我”對珍珠鳥有著特殊的喜愛之情,能這樣悉心照料嗎?
生:還有“我”對小珍珠鳥的關愛——“我”由聽到小鳥“又尖細又嬌嫩的鳴叫”開始,就幾乎與小鳥結下了不解之緣:小鳥出生了,“我”忍不住撥開綠蔓察看,映入眼簾的是紅嘴紅腳,灰藍色的毛。猶如蓬松的球兒的小鳥,“我”的喜愛之情不難想象了。
師:可見“愛”是“信賴”產生的基礎,沒有“我”對珍珠鳥的愛,就沒有珍珠鳥對我的信賴,“愛”與“信賴”相生相伴。
師:那么,“信賴”創造了怎樣的美好境界?
生:“白天,它淘氣地陪伴我;夜晚,它就在父母的再三呼喚聲中,飛到籠子邊,扭動著滾圓的身子,擠開那綠葉鉆進去。”——可見小珍珠鳥對“我”的親近與依戀。
生:“有一天,我伏案寫作時,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筆不覺停了,生怕驚跑它。不一會,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上睡著了。它睡得好熟哇!不停地咂嘴,大概在做夢呢!”——這是人鳥和諧相處的境界。
師:看著這可愛的小家伙。我們會不由自主地發出呼喚。
師生:(齊讀)信賴,往往會創造出美好的境界。
(評:這里,分三個層次引導學生理解該中心句的:第一個層次是理解“珍珠鳥是怎樣逐步信賴‘我’的”;第二個層次是理解“珍珠鳥為什么會這樣逐步地信賴‘我’”;第三個層次是理解“信賴創造了怎樣的美好境界!边@三個層次是由淺入深,由現象到原因,其中第一層次和第三層次學生理解的是現象,第二層次是產生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這一環節是學生理解的難點,也是學生理解該中心句的關鍵。)
視頻資源:五年級上冊:珍珠鳥 靳家彥《珍珠鳥》(上) 靳家彥《珍珠鳥》(下)
以前的資源:
】《珍珠鳥》教學設計1 】《珍珠鳥》教學設計2 】《珍珠鳥》教學設計3 】《珍珠鳥》教學設計4
】《珍珠鳥》教學設計5 】《珍珠鳥》教學設計6 】《珍珠鳥》教學設計7 】《珍珠鳥》教學設計8
】《珍珠鳥》教學設計9 】《珍珠鳥》教學設計10 】《珍珠鳥》教學設計11 】《珍珠鳥》教學設計12
】《珍珠鳥》教學設計13
】《珍珠鳥》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珍珠鳥》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珍珠鳥》第二課時教學設計2
】《珍珠鳥》第二課時教學設計3 】《珍珠鳥》第二課時教學設計4 】《珍珠鳥》第二課時教學設計5
】《珍珠鳥》第二課時教學設計6 】《珍珠鳥》第二課時教學設計7
】五年級上冊:珍珠鳥 】《珍珠鳥》課文簡說 】《珍珠鳥》詞句解析 】《珍珠鳥》教學建議
】珍珠鳥(蘇教版教案資料)
】《珍珠鳥》快樂練習:語文練習 】《珍珠鳥》快樂練習:同步練習 】《珍珠鳥》快樂練習:同步訓練
】《珍珠鳥》快樂練習:達標訓練 】《珍珠鳥》快樂練習:課堂達標(一) 】《珍珠鳥》快樂練習:課堂達標(二)
在信賴中理解“信賴”——我這樣教《珍珠鳥》第二教時 篇3
《珍珠鳥》教案
一、教學目標 :
知識目標
1、 理解、積累“呷、眸子、眼瞼、深幽、流瀉、生意蔥蘢、斑斑駁駁”等詞語。
2、 積累文中傳神描寫珍珠鳥的語句。
能力目標
1、 反復誦讀中感受作者用愛心營造的人鳥和諧共處的氛圍,體味散文舒緩輕靈的語言。
2、 學習文章描寫細膩、詩意濃郁、哲理深刻的風格。
3、 學習本文多種描寫方法。
二、教學難點
體驗人與動物之間充滿愛心和信賴的理想境界,思考人與自然的關系。
三、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時數:兩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朗讀感知文章,品味積累文中描繪傳神、富含哲理的句子
[教學步驟 ]
一、激情導入
1、 課間十分鐘播放FLASH《三月的味道》,營造氣氛,帶領學生走進鳥語花香、春意盎然的自然界。
2、 導入 :同學們,這和諧自然之中鳥兒的清麗鳴唱,聽來沁人心脾。如果說人的存在使鳥有了依托,那么鳥的存在,又給人的生活平添了色彩。當代作家馮驥才以愛意寫出的一篇人鳥和諧相處的美文——《珍珠鳥》,將讓我們進一步體會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給人帶來的美好享受。
二、作者簡介
馮驥才:當代作家,1942年出生于天津,原籍浙江。作品集主要有長篇歷史小說《神燈》、中篇小說《鋪花的歧路》、《三寸金蓮》。
三、朗讀感知,整體把握
1、 請學生聽范讀
2、 多媒體顯示:(注音和釋義)
呷(xi。 眸子(móu) 眼瞼(jiǎn) 雛兒(chú)
深幽:深遠幽暗
流瀉:(液體、光線等)迅速流出、射出、跑過。
生意蔥蘢(cōnglong) :形容草木茂盛青翠。
斑斑駁駁:原指一種顏色中雜有別的顏色,這里有顏色不一的意思。
3、 課文美讀
思考題(多媒體顯示):(1)本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我是怎樣照顧鳥兒的?畫出文中交待“我”的舉動的語句。
。3) 從文中可以看出作者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4)小鳥對我的態度發生了那些變化?
A、齊讀課文——要求讀得準確流暢(充分感知珍珠鳥的形象)
B、接力賽讀——要求讀得字正腔圓。
C、選點精讀——要求讀得有情有景。
4、學生討論、回答課文的思考題
。1)本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我喂養了一對珍珠鳥,他們有了雛兒,文章寫了這只小鳥和我從相識、熟悉、親近,到相依相伴的過程。
(2)我是怎樣照顧鳥兒的?畫出文中交待“我”的舉動的語句。
掛在窗前,用吊蘭給他們搭建了一個溫暖、綠色的家;2、很少看他們,不驚動他們,不干預他們的生活;3、不去傷害它,只是微微一笑,依舊寫我的東西;4、我不動聲色,默默享受著這小家伙親近的情意;5、用手摸一摸它細小的毛;6、我手中的筆不覺停下來生怕驚跑它,7、我輕輕抬一抬肩……
(3)從文中可以看出作者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A、愛鳥的人;B、心細的人;C、善良的人;D、懂得付出的人;E、有愛心,關愛小動物的人。
。4)小鳥對我的態度發生了那些變化?
怕人—近人—親人—信人
(5)、梳理文章脈絡
第一部分:(1—5)我為小鳥布置了一個溫暖的家
第二部分:(6—16)小鳥由害怕到親近我的過程。
四、課堂練習(多媒體顯示)
1、 在下面的括號里填上適當的動詞
它先是離我較遠,見我不去傷害第,便一點點( )近,然后( )到我的杯子上,( )下頭喝茶,再( )過臉瞧瞧我的反應。
2、 仿寫:它好肥,整個身子好像一個蓬松的球兒。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語言品讀、研讀探究、深透理解文意、拓展思維練習、感悟事理。
[教學過程 ]
一、品味語言,學習本文多種描寫方法。
1、畫出文中描寫小鳥神態、動作、外貌的句子,請用“我喜歡……是因為……”造句
睢,多么像它的父母:紅嘴紅腳,灰藍色的毛,只是后背還沒生出珍珠似的圓圓的白點;它好肥,整個身子好像一個蓬松的球兒。
2、它先是離我較遠,見我不去傷害第,便一點點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頭喝茶,再偏過臉瞧瞧我的反應。我只是微微一笑,依舊寫東西,它就放開膽子跑到稿紙上,繞著我的筆尖蹦來蹦去;跳動的小紅爪子在紙上發出“嚓嚓”響。
------
明白:通過一系列的描寫為我們刻畫也一個頑皮的孩子形象,作者心中充滿愛意,用詩意的語言寫出了人與鳥的第一次親密接觸。
二、研讀探究、深透理解文意、拓展思維練習、感悟事理。
1、為什么文章在開始一部分用單獨的一段強調“這是一種怕人的鳥?”
明確:怕人是鳥的特點,作者把這一特點放在前面說,為全文的立意找到了根基。
2、后來這只鳥還怕“我”么?
明確:不怕,因為“我”對它很好,設身處地為它著想,后來這只鳥完全相信了“我”、親近“我”
3、 如果你是那只鳥,受到如此待遇,你會對主人說什么?
A 、你給我溫暖,我給你快樂
B、感謝你對我的照顧
C、我會用我美妙的歌喉裝飾你生活的每一天
------
4、由此你是否讀懂了作者的心——信賴往往創造美好的境界。
明確;是的,信賴是一種包容,一種氣度,一種胸懷。有了它,不僅人與人之間右以相互溝通,人與動物之間也可以相互信賴,我們的生活才會更有溫情。
三、拓展思維能力訓練
1、下面請看大家看一些資料,大屏幕顯示
A、 四川省成都市發生過這樣一件離奇的事:一位叫申庭美的96歲的老人,他留下遺囑,等他去世后將他的5000元的遺產留給一條和他相依相伴12年的小狗歡歡——申培歡(他給小狗取的名,他把小狗當作他的另外一個兒子)
B、1928年3月,紐約繁忙的百老匯沃爾克大街上,一只名叫“小黑人”的母貓阻塞了交通,因為它有5只小貓需要救護。 警察詹姆斯·卡德莫爾攔住了過往的汽車和行人,讓“小黑人”把5只小貓一一叼過了馬路。當時沒有一個人、一輛車因為這而詛咒。有人拍下了這一動人的情景,題名為《為小貓讓路》
他們都是什么樣的人?
學生討論:他們都是有愛心的人,他們都是能與動物和諧相處的人。
2、接著老師發揮:是的,他們都是有愛心的人,他們都是懂得珍惜生命、敬畏生命的人,從而譜寫了一曲曲人和動物的佳話,可是,為了滿足人類的私欲,人類越來越多在去殘害生靈。我不由得想起一個故事,在江西洞庭湖邊,生活著一群糜鹿,1998年的春天,僅有的幾只糜鹿在當地居民的圍剿下,被趕到了洞庭湖邊,有7關只,為了躲避村民的追殺跳入了湖里,其中有一只快要做媽咪的糜鹿或許是為了自己的胎兒吧,朝追趕它的村民跪下哀鳴,但是它的叫聲沒有喚醒當地的民眾的良知,他們還是把它給殺了,它人們解開它的腹部的時候,一只胎兒還在腹中痛苦地掙扎.
同學們,物種的滅絕本來是一個自然的過程,但是由于人為的迫害,加速了它們的滅亡.從地球上最初的25億種物種,到現在的2億種物種,獸類以每兩年消失一種,鳥類每一年消失一種,據科學家們統計,下個世紀,地球上的植物將以每兩個小時滅絕一種的速度進行著―――當天空中最后一只雄鷹慘叫著墜向大地的時候,當森林中最后一只老虎哀鳴的尋求它的配偶的時候,當SARS病毒進一步向人類瘋狂地報復的時候,那也就是人類和這個世界告別的時候,面對此,你有什么要說的么?
3、請同學們為保護動物寫幾句標語吧
(1)、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可能是人類的眼淚
。2)、地球上最后一頓晚餐將是人類自己的肉
。3)、愛護動物就像愛護我們的眼
。4)、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4、課文中作者的觀點是什么?
人鳥應該和諧相處.
5、作者和鳥的相處算得上真正意義上的和諧么?
多媒體顯示:放彭羚的歌曲《囚鳥》
“我是一只被你囚禁的鳥,離開了你,已經不知道天有多高―――
提問:1、如果真正關愛小鳥,應該讓它生活在哪里?
2、設想一下,假如有一天不是人,而是鳥統治了這個世界,如果有一只鳥把你抓來,放在為你設置的“人籠”里,這里東西應有盡有,鳥也為你做了很多事,它愛你,關心你,為你準備好吃好玩的,但前提是,你不能離開這只“人籠”,你會滿足么?
明確:對了,匈牙利詩人斐多芬說過: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是呀,有什么比自由還珍貴的呢?有什么比失去自由還痛苦的呢?如果我們真的想和動物、人、自然和諧相處,那我們首先應該還給他們自由,還回屬于他們自己的藍天。
6、總結:人世間最美好的和諧莫過于三種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人的和諧,人本身的和諧。這三種和諧下的世界,才是理想的世界;這三種和諧下的家園,才是溫馨的家園,這三種和諧下的人生,才是健康的人生。
四、作業 :
請以“和諧”為話題寫一篇作文
在信賴中理解“信賴”——我這樣教《珍珠鳥》第二教時 篇4
一、說教材
小學語文課文《珍珠鳥》是五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的略讀課文,這個單元的四篇課文都是寫動物的佳作,閱讀這些文章,不但可以激發關愛動物,善待生命的情感,還可以引發人與動物關系的深入思考。學習本組課文,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同時,注意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體會課文不同的表達方法,并注意把這些方法運用到自己的習作;實踐中去。
二、說目標
小學語文課文《珍珠鳥》一文作者以獨特的角度,新穎的立意,傳神細膩的描寫,準確生動的用詞,記敘了珍珠鳥由害怕人到親近人的變化過程,揭示了“信賴,往往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道理。根據單元教學要求,課文的特點,學生的實際,確定的教學目標為:
。1)了解觀察對描寫動物的意義和借物抒情的寫作方法。(2)初步學會觀察、描寫動物的基本方法,注意運用描寫動物的詞語。(3)感受“信賴,往往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含義和感受人與自然、人與動物和諧發展的深刻意義。
教學重點確定為:理解體會課文描寫動物細膩人微、語言運用準確傳神的寫作特點。
教學難點為:“人之愛”和“鳥之愛”兩方面的結合,理解“信賴,往往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的現實意義。
三、說教法
采用“情境教學法”,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增加教學的直觀性和形象化,引導學生發揮想像和創造性思維,來揣摩理解課文。
四、說學法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因而在這節課的教學中要著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在討論中培養團結合作精神,在質疑時引發學生求知欲、大膽探究。
五、說設計
一、導入
課件出示:兩個故事
遼寧省寬甸縣軍民村有一位叫黃麗杰的婦女,五年前(1999年)她用準備買蔬菜種子和大棚薄膜的300塊錢救下了一只差點成為人口中食的受傷的大雁。她和丈夫精心治好大雁的傷,大雁不愿離開他們,就呆在了他們家里。他們給它取了個名――雁寶(自己的兒子叫忠寶),還買來大白鵝和它做伴。從此雁寶成了他們家庭的正式成員,并且和那六只大白鵝日久生情,生下了許多小雁。黃麗杰一家成了遠近聞名的養雁專業戶。
北京有一位老太太,她收養了100只流浪貓,從此這些貓咪有了溫暖的家,不再風餐露宿;老太太也因為有了這些貓咪做伴而得到了精神上的滿足,生活充實而愉快。
師:看了這些故事有什么感觸?
學生交流
。◣煟和瑢W們說得真好!確實,動物是人類的生存伙伴,有了它們,世界才如此豐富多彩、生趣盎然。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當代著名作家馮驥才的小學語文課文《珍珠鳥》,去感受作者與鳥之間和諧共處、親如家人的美好境界。)
板書課題:珍珠鳥
課件出示:珍珠鳥圖片
師:看了珍珠鳥的圖片,你有什么想說的嗎?
學生交流
。ㄕ渲轼B很可愛、珍珠鳥很美麗……)
師:同學們眼中的珍珠鳥是可愛的、美麗的,那么作者筆下的珍珠鳥是怎樣的呢?請同學默讀課文,邊讀邊畫出描寫珍珠鳥的句子,并想想從這些句子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二、細讀課文,整體感知
1、默讀課文、畫出描寫珍珠鳥的句子,并想想從這些句子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2、交流
隨機板書:
鳥的變化
顯得怕人
漸漸膽大
開始親近
完全信賴
師:是什么原因使珍珠鳥發生了這么大的變化呢?
(“我”的照料、我的呵護……)
師:請同學們再次默讀課文,邊讀邊畫出描寫作者是如何呵護珍珠鳥的句子。(可以根據鳥的變化過程來找相應的句子。)
3、默讀課文、畫出描寫我的舉動的句子,
4、交流
隨機板書:
“我”的呵護
提供環境
不管它
不去傷害
不去驚擾
師:是啊正是由于作者這么細心地、耐心地照料珍珠鳥,尊重它們的生存空間,給它們提供寬松、自由的活動場所,不驚擾它的活動,甚至寬容它的淘氣搗蛋。就像許多寵愛孩子的爸爸媽媽遷就他們調皮的孩子一樣。所以贏得了小鳥對人的信賴,它才改這樣膽大妄為地到處蹦跳,才可以這樣放心大膽地睡覺。請同學們看課文的插圖,此時此刻,小珍珠鳥已經把我當作了(朋友),我的肩是它(既溫暖又舒適的巢)這是一幅多么溫馨的畫面,你能給這幅畫起個合適的名字嗎?
5、交流
師:同學們說的都很好,看著熟睡的小鳥,作者也寫出了自己的感受:信賴,往往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課件出示:齊讀這句話)
7、用你自己的語言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8、交流
師:在作者的眼中,鳥是幸福的,作者也是幸福的,這就是作者所說的美好的境界。其實,在生活中也有許許多多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圖片。(課件出示人與動物和諧相處圖片)
師:人和動物竟能達到如此的境界,使我們得到一個啟示:人與人之間只要互相坦誠,互相信賴,理解、寬容、和睦相處,也能創造能美好的境界,請你也仿照作者的寫法寫一句有關信賴方面的你自己的格言吧。
9、交流
(信賴,是友誼天長地久的橋梁。
信賴,是創建友誼橋梁的工程師。
信賴,會使我們的家園充滿和諧與溫馨。
信賴,是打開和諧美滿生活的金鑰匙。
信賴,往往能創造出奇跡。
信賴,雖不是金錢,但比金錢更可貴,因為他能使人與人變得理解、寬容。……)
10、小結
今天這節課我們在作家馮驥才的書房里,目睹了一幅人鳥相親的畫卷,這是“信賴“創造出的這美好的境界!“信賴”是一種關愛,一份寬容、一片呵護,是彼此的尊重,只要心中充滿了愛,老師相信不僅在作家馮驥才的書房里,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里,你、我、他,都能在自由的天空下創造出更加美好的境界。(課件出示:我愛我自己,也愛雛鳥。我愛我的雙親,也愛雛鳥的雙親。——冰心)讓我們把這句話送給天下所有愛鳥的人們。
在信賴中理解“信賴”——我這樣教《珍珠鳥》第二教時 篇5
很喜歡讀《珍珠鳥》這樣的課文,字里行間傳遞出人與動物之間的相依相存,那場景是那么溫馨、美好,令人回味,令人向往。幾次公開課選課,都想上這一課,但都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而擱下了。等到要上這一課時,卻是迎接教育現代化學校驗收的沖刺時期,忙著布置教室,忙著填表做資料,也就沒有好好去思考這課如何上。
教這一課,我還是從課題入手讓學生提問題,猜課文會寫什么。學生讀了課題,說想知道珍珠鳥長什么樣?為什么叫珍珠鳥?學生猜課文會寫珍珠鳥的樣子和生活習性。于是,我讓學生帶著問題、帶著猜想去讀課文。在正音讀通課文后,我讓學生說說課文寫了什么。學生有的說課文寫了珍珠鳥的樣子,有的說寫了珍珠鳥的淘氣,有的說寫了“我”對珍珠鳥的愛護,有的說寫了珍珠鳥對“我”的信賴。我肯定了學生的發現。我想這就是學生初讀課文的階段,是對課文內容的初步感知。這一過程是學生自己去閱讀、自己去發現的,老師所做的只是引導與激勵。經常訓練,我想學生的閱讀感知能力與整體把握能力會得到提高。
之后,進入了細讀課文階段。沿著學生的發現,我讓學生畫出寫珍珠鳥樣子的句子。學生很快畫出來了,于是議讀這段話,說說從中感受到了這是一只怎樣的小珍珠鳥。學生說這是一只可愛的珍珠鳥,顏色鮮艷美麗,形體惹人喜愛。朗讀時,學生把對珍珠鳥的喜愛之情讀出來了。課文第四節寫了小珍珠鳥的動作,我讓學生讀這一段,說說從中感受到了這是一只怎樣的珍珠鳥?學生說這是一只淘氣的珍珠鳥,這是一只膽大的珍珠鳥。我肯定了學生的解讀,然后讓學生找理由。學生從珍珠鳥活動范圍的變化,感受到了珍珠鳥的逐漸膽大,從珍珠鳥“一會兒――一會兒――一會兒――”和“飛”“撞”“站” “蹦”“喝茶”“瞧”“啄”等動作的詞感受到了它的淘氣。
隨后,我再讓學生研究文中的“我”。讓學生找從哪些詞句感受到了“我”對珍珠鳥的喜歡和愛護。學生交流發言后,我引導學生歸納:1、直抒胸臆――真好 2、給珍珠鳥安置舒適、溫暖、安全的家。3、稱呼小家伙。4、動作:撥、撫、停。
最后研究珍珠鳥對“我”的信賴。正是因為“我”對珍珠鳥的憐愛、關注與愛撫才使得珍珠鳥越來越膽大,越來越信任、依賴“我”。我讓學生找珍珠鳥對我信任、依賴的事例。學生找到了第5、第6自然段。我讓學生珍珠鳥白天如何淘氣地陪伴我,傍晚如何在父母的再三呼喚聲中回到鳥籠。之后,引導學生假想自己就是那只淘氣的珍珠鳥,把落到“我”肩上并睡著的內心獨白說出來。由此,讓學生感受到珍珠鳥的安逸、幸福。再讓學生看圖感受畫面的意境,給畫面取名,說說課文最后一句話的含義及給人的啟示。
由于準備不是很充分,所以上課時的教學流程不是很流暢,這一課上了三課時,有些環節來回過了兩遍,學生的興致與思維產生了停頓,教學效果不是很理想。如果能一氣呵成地上,學生的理解感悟可能會深遠些,留下的印記也會深刻些。學生的語文素養的培養是一堂堂課的積累,因此,作為語文老師要認真對待每一篇課文的教學。為此,告誡自己,再忙也不能應付著上語文課。
在信賴中理解“信賴”——我這樣教《珍珠鳥》第二教時 篇6
《珍珠鳥》說課稿
黃務中學 劉宏麗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珍珠鳥》這篇課文在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六年級下冊語文的第五單元。這個單元都是寫人與動物動物的佳作。閱讀這些文章,不但可以激發學生關愛動物、善待生命的情感,還可以引發他們深入思考人和動物的關系。。
馮驥才寫的這篇散文,通過人與鳥相親相伴地細膩描寫和濃郁的詩意、深刻的哲理,不僅顯示出作家對自然、人生的摯愛之情,而且似乎令人感悟到大至宇宙、小至人間,一切美之所在的真諦。是學生學習的一篇佳作。
2、學習目標:
根據教材的定位特點和初一學生的學習特點,我制定了以下兩個學習目標:
。1)思考人和動物的關系
。2)品味文章的語言
將教學重點放在“品味文章語言”上,因為這一環節對指導學生運用細膩的筆觸描寫,抒發真情實感,提高寫作水平,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說教學方法:
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學方法
三、教學設想:
(一) 課前準備:
1、預習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2、搜集帶有“鳥”字的成語
。ǘ⿲胄抡n:
借助多媒體展示“鳥語花香”的境界,以便吸引學生的閱讀興趣
。ㄈ┏鍪緦W習目標,并鼓勵學生只要努力就能順利完成,以增強他們學習的信心。
。ㄋ模⿲W生聽配樂朗讀,多媒體展示與課文內容有關的畫面。
。ㄎ澹┱w感知課文
學生舉手發言談閱讀感受或受到的啟示,并找出全文的主旨句“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由此引導學生走進文章,通過精讀研討,看看人與鳥的信賴是如何營造出來的。
。┚x研討:
這一階段,讓學生根據老師提出的問題,或舉手搶答;或小組討論,合作探究;或發揮想象,嘗試著扮演鳥爸爸、鳥媽媽、雛鳥的角色,進行精彩的家庭對話。雛鳥活動的那一部分還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多媒體展示文字和畫面),學習細膩的描寫手法。這些教學形式,會大大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課堂氣氛異常活躍起來,每個人都想參與,都想表現自己,我們的課堂教學便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
問題設計:
1、我初見朋友送的珍珠鳥時心情如何?從文中哪句話讀出了這種喜悅之情?
2、可是緊接著,作者為什么單獨用一段強調“這是一種怕人的鳥”?
想象:這對怕人的鳥被送到新的主人家,心里會想些什么?以小組為單位討論,試著扮演鳥爸爸、鳥媽媽的角色,說說他們將進行一段怎樣的家庭對話?
3、我在關愛珍珠鳥的過程中,首先為它做了什么事?怎樣做的?我這一溫存的舉動換來了什么?你從這一叫聲中讀出了什么?
4、我還為它做了哪些事?我的付出又換來了鳥怎樣的反應?
過渡:是誰的出現改變了這一現狀?
5、雛鳥長得怎樣?
想象:雛鳥誕生后,它的爸爸、媽媽將對它進行怎樣的教育?雛鳥會心悅誠服地接受嗎?請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展開一家三口的對話。
6、雛鳥對我有什么反應?我又是怎樣關 愛它的呢?請一位同學朗讀雛鳥活動的段落,大家思考剛才的問題。(大屏幕出示與文字有關的畫面)
7、雛鳥的變化和我的關愛是分不開的,我在雛鳥活動的時候是如何對待它的?請同學們根據大屏幕提示的問題回答。
8、在我的關愛下,鳥不但親近我,信任我,還對我產生了一種依戀,你能從文找出雛鳥對我依戀的句子嗎?作者在表現這種依戀的情感時用了哪種寫作手法?
9、讀到這里,你感覺作者筆下的鳥和你以往見到的有什么不同?
10、這種表達效果和作者細膩的描寫是分不開的,你認為作者對雛鳥主要進行了什么描寫?能找出相關詞語嗎?請帶著對鳥的喜愛之情朗讀這段文字。
過渡:我們再來看這鳥,親昵的趴在作者肩頭睡著了,還呷呷嘴,似乎在做夢。
想象:此時的鳥做了一個什么夢?
11、作者也被鳥的這種親昵、依戀的深情所打動,靈感涌上心頭,流瀉下一時的感受: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
想象:作者在這里想對我們人類發出怎樣的呼喚?你以后會怎樣做?
(七)拓展延伸
這一環節,想讓學生通過本文的學習,喚起情感上的共鳴,走進大自然,留心觀察自己喜歡的動物,親近它,欣賞它,關愛它,并象作者一樣及時捕捉靈感,拿起筆細膩的描寫出自己喜愛的動物。
。ò耍┱n堂結束
多媒體展示人與動物和諧共處的畫面,配以優美的音樂旋律,結束今天的課堂學習。
《珍珠鳥》說課稿
在信賴中理解“信賴”——我這樣教《珍珠鳥》第二教時 篇7
教學要求: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課文內容,理解課文最后一句話的含義,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繼續練習用比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
教學重點:
認識珍珠鳥在“我”的照料和呵護下發生變化的過程。
教學難點 :
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準備:
1.預習課文,理解詞語意思,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準備珍珠鳥一只。
一.導入 新課。
1.哪些小朋友家里養了小動物?誰來說說你和家中的小動物是怎樣相處的?
2.老師給你們帶來一只珍珠鳥。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課文《珍珠鳥》,你知道本文的作者是誰嗎?(馮驥才)
馮驥才既是作家,又是一個畫家。他的每一篇文章都好象是一幅美麗的畫。馮驥才也曾經養過鳥,他和鳥之間是怎樣的關系呢?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朗讀課文(表揚采用默讀方式的學生)
2.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內容。
三.質疑。
在初讀課文的過程中你覺得有哪些地方不理解可以提出來。
。槭裁催@只怕人的鳥能和作者相處得那么好?文章最后一句話是什么意思?)
四.根據導讀交流討論,理解課文內容。
1.出示導讀要求。
認真讀讀課文,想一想,珍珠鳥在“我”的照料和呵護下發生了哪些變化?為什么會發生這些變化?從哪里體現了“我”對珍珠鳥的喜愛之情?
2.以學習小組的形式討論研究。
3.交流討論。
(1)珍珠鳥在“我”的照料呵護下發生了哪些變化?找出有關語句,仔細體會交流,指導朗讀。
。2)為什么會發生這些變化?
。3)從哪里體現了“我”對珍珠鳥的喜愛之情?指導朗讀。
a. 當朋友送我一對珍珠鳥時,作者是怎樣照料它們的?
b. 三個月后這一對珍珠鳥有了雛兒,作者對它更是疼愛有加,把它當作了一個活潑調皮的小孩,稱它“小家伙”。快速默讀課文,找找看,課文幾次出現了“小家伙”,哪些字詞體現了作者對這個小家伙的喜愛之情?
(第一次:作者對它觀察仔細,“好肥”。
第二次:小鳥的活動范圍越來越大,膽子越來越大,而“我”不管它,不傷害它,微微一笑
第三次:重點體會“摸、啄”。
第四次:小鳥對作者非常信賴,把他的肩頭當成最安全的地方。)
4.課文讀到此時,看了這張人鳥相依圖,你有什么想法呢?是啊,作者此時的內心感受和我們是一樣的: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
5.你能舉出生活中“信賴創造美好的境界”這樣的例子來嗎?
五.作業 。
1.從以下題目中選擇一個寫一段話。
(1)溫暖舒適的巢(2)可愛的小紅嘴(3)淘氣的小家伙(4)人鳥相依圖
2.這篇文章一個自然段就是一幅畫,喜歡畫畫的同學可以挑一個喜歡的自然段畫下來。
板書:
25.珍珠鳥
怕人的鳥——親近人——信賴人
在信賴中理解“信賴”——我這樣教《珍珠鳥》第二教時 篇8
教學目標:
1、感受人與動物之間愛的頌歌。
2、領悟“信賴創造美好的境界”的深刻哲理。
3、學習課文中細膩的語言描寫。
教學重點:
體悟人與動物之間充滿愛和信賴的理想境界。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自學課文的能力,提高對課文的感知、感悟能力。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緒調動:
。ㄕn前給學生放周華健的《朋友》曲子)
老師今天能來到這里和大家共同上這一節課感到很高興,剛才老師送給大家一件禮物——周華健的《朋友》,雖然老師與同學們并不相識,但我相信通過這一節課一定會架起我們之間相互溝通的橋梁,我也非常愿意和同學們成為心心相通的朋友,你們愿意嗎?(愿意)既然愿意那老師給同學們提一點要求,你們能做到嗎?(能)這個要求很簡單,就是你們自己能做的事情老師不做,能做到嗎?(能)
二、導入新課:
1、先請同學們欣賞幾幅圖片。
(法國小女孩蒂皮與動物為伴及昆明市民同紅嘴鷗嬉戲的圖片)
2、看完圖片后讓學生說他(她)最想跟大家說的一句話是什么。
(一般都能回答到人與動物、自然的和諧相處)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表達同一主題的文章——馮驥才的《珍珠鳥》(展示課題)
三、檢查預習:
1、幻燈片展示字詞,指名讀準字音。
2、全班齊讀鞏固。
四、初步欣賞:
播放課文朗誦。(中央電視臺10頻道“子午書簡”,任志宏朗誦)
五、小小分析家:
1、(聽完錄音后)你喜歡這篇課文嗎?能否說一下理由?
。ㄗ寣W生自由談,旨在引出本文的主要內容“人鳥和諧”)
2、一開始就“人鳥和諧”嗎?
(旨在引出珍珠鳥對人態度的變化)
3、有什么變化?
害怕——漸漸膽大——開始親近——完全信賴
4、是什么原因成就了這種變化?
。ㄗ寣W生討論后回答,此環節是非常重要的一環,一方面是為了引出本文的主旨,即作者對珍珠鳥的喜愛以及他們二者之間的相互信賴;其二是讓學生欣賞學習表達小鳥可愛、作者喜愛感情的描寫。中間穿插對重點段落的朗讀)
4、板書總結課文主題。
珍珠鳥
愛美好的境界信賴
感情基礎主題
“我”
六、小小演講家:
1、“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在學習了《珍珠鳥》之后,你有什么心里話想跟大家說?請你吧它寫出來,然后講給大家聽。
。ńo學生5分鐘準備時間,然后讓5—6名學生上講臺演講)
2、老師演講自己的讀后感。
。ù藭r,課堂進入高潮)
七、布置作業
大家課下再找兩例體現人與自然和諧想處的事例。
《珍珠鳥》教后記
《珍珠鳥》這篇課文是一篇反映人鳥和諧主題的文章,其中融入了作者對小動物的情感,學生喜歡這樣的文章,樂于學這樣的文章。
在教學中,首先以優美的課文配樂朗誦開始,把學生帶入優美的意境當中,欣賞完后,學生確實被課文所吸引,然后展開對課文內容及主旨的討論,就非常自然了,進行的非常順利。
最后設計的“小小演講家”這一環節,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充分展示自己的舞臺,在這一過程中,出現了好個非常精彩的演講,把課堂帶入了高潮。這一過程不僅使學生得到了情感熏陶,引起對現實社會中不尊重甚至傷害動物、破壞大自然現象的強烈不滿,而且也很好的鍛煉了學生的寫作、演講能力。
在這一教學設計中的“小小分析家”這一環節是相對比較開放的一環,也是老師比較難以引導、難以控制的環節,若操作不當容易出現對課文分析不夠深入的情況,這也是我在講授這節課過程中感覺有點遺憾的地方,希望再有機會講這一課時能做的更好。
在信賴中理解“信賴”——我這樣教《珍珠鳥》第二教時 篇9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綠線里的生字只識不寫。理解有生字組成的詞語。 會用"居然"、"不由自主"造句。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最后4個自然段。
3、了解珍珠鳥的外形特點、活動范圍。理解信賴"就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含義,培養學生愛鳥護鳥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重點:
理解信賴"就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含義,培養學生愛鳥護鳥的思想感情。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以情入文,感悟“喜愛之情”
1、剛才,我們背誦了很多有關鳥的詩句,這節課我們繼續走近可愛的珍珠鳥。齊讀課題——20 珍珠鳥。
2、通過上節課的學習,珍珠鳥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呢?(引導學生結合文中的描述來回答:美麗、可愛、淘氣、嬌小、膽。
3、在文中,作者對珍珠鳥的稱謂也很有意思,他多次稱呼珍珠鳥為——“小家伙”。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這幾句話,看看有什么感受。
。1)(出示)
“撥開綠蔓一看,正是這個小家伙!” “起先,這小家伙只在籠子四周活動”
“不一會兒,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頭睡著了”
“看著這可愛的小家伙,我不由自主地發出了一聲呼喚: (2)交流:作者非常喜愛它。
。3)小結:作者對珍珠鳥的喜愛之情溢于言表,讓我們一起再讀一讀,體味體味。
二、咀嚼文本,品讀“鳥之信賴”
1、文章僅僅只是表達作者對珍珠鳥的喜愛之情嗎?馮驥才在談到散文創作時曾這樣說: (出示)散文,就是寫平常生活中那些最值得寫下來的東西。不使勁,不刻
意,不矯情,不營造,更無須“絞盡腦汁”。散文最終只是寫一點感覺、一點情境、一點滋味罷了。當然這“一點”往往令人深切難忘。
2、你覺得課文還寫出了作者的哪一點感覺,哪一點情境,哪一點滋味呢?請快速默讀課文,用文中的一句話來回答。
(出示)信賴,不就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嗎?
。1)這是什么句子?你能改成陳述句嗎?(信賴,就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
。2)讀了這句話,聯系全文的內容,你能提出哪些值得我們進一步深思的問題呢?(簡單的問題相機解決)
。3)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一起學習課文的'4——6自然段。
3、先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第4自然段,找一找,珍珠鳥的活動地點有什么變化,用筆圈出來。
。1)默讀,完成要求。 (2)交流地點變化:
籠子四周——屋里(柜頂、書架、燈繩)——小桌上(杯子上——筆尖——手指)(板書)
(3)從這些活動地點的變化中,你發現了什么?(珍珠鳥逐漸信賴我,離我越來越近) (4)具體學習珍珠鳥的活動:
A 籠子四周:課文有沒有具體寫它的活動?(沒有)
但是課文寫了它剛出籠子時的動作,在第3自然段找一找。(探) 你從“探”字發現了什么?(膽小)
B屋里:在屋里,珍珠鳥是怎樣活動的?誰來讀一讀書上的句子。
。ǔ鍪荆┢鹣龋@小家伙只在籠子四周活動一會兒把燈繩撞得來回晃動。 飛到了哪些地方(落、站、撞)
你從這句話中體會到什么?(珍珠鳥膽子越來越大,也越來越調皮了)
你猜想它還會飛到哪里?(用上“一會兒一會兒一會兒”說一說) 指導朗讀,讀出珍珠鳥的神氣、調皮。
C小桌上:(出示)漸漸的它膽子大了反而友好地啄兩下我的手指。
指名讀。這段描寫內容很多,為了言之有序,作者用了哪些詞語串聯?(先、然后、再、后來)我們在作文中也要學習這種方法。
你覺得哪里寫得最有趣,說說感受。(在交流中體會,珍珠鳥和作者越來越親近了) 指導朗讀,讀出珍珠鳥的淘氣、可愛。
。5)從第4自然段的學習中,我們發現珍珠鳥是逐漸信賴作者的,你知道它的心理有什么變化嗎?我來當作者,誰愿意做這只小珍珠鳥,和我交流一下。
A小家伙,起先你為什么只在籠子四周活動,你在想什么呢?
B小家伙,有一次,你落到我的小桌子上,俯下頭來喝茶時,偏過臉來看我的反應,真是太可愛了!你能告訴我,你心里是怎么想的?
C小家伙,你嗒嗒地啄我的筆尖,啄我的手指,有什么話兒想跟我說嗎?
D小家伙,我輕輕地撫摸你的羽毛時,感覺是那樣細膩、柔軟、舒服。你有什么感受呀? 4、在我無聲的關愛和精心的呵護下,小家伙放心大膽地、一步一步地接近我、信賴我。(板書:愛心圖形)
。ㄒx第5自然段)白天——傍晚——是啊,我們成了形影不離的好朋友。 三、融情入境,感受“美好境界”
1、有一天,出現了這樣一幅讓人怦然心動的畫面。(出示人鳥相親圖)在這幅畫中,你看到了些什么?
2、書上哪一個自然段描寫了這幅畫面?(出示)有一天大概在做夢呢!指名讀。 (板書:肩上)
3、好一幅人鳥相親的美好畫卷!你能給這幅畫取一個名字嗎?并說說理由。
4、的確,此情此景感人至深,誰能用你的朗讀贊美這美好的境界?指導朗讀。(評價時要強調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居然”“竟”,讀出感覺來。)
5、看著這可愛的小家伙,我不由自主地從心靈深處發出了一聲呼喚——(出示)信賴,不就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嗎?
。1)讀好句子,注意讀出反問的語氣。
。2)出示反問句、陳述句進行比較,體會反問句的表達效果:能達到強調的效果,發人深省。(板書:信賴創造美好境界)
。3)除了大家剛才所說,它還能很好地表達作者心靈深處的企盼,那他企盼的究竟是什么呢?讓我們再看這個句子,請把它補說完整。
出示:信賴,不就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嗎?所以, 四、拓展升華,抒發“感覺滋味”
1、只要心中充滿愛,老師相信不僅在作家馮驥才的書房里,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我們都能創造出更多美好的境界。老師個大家帶來了一組畫面(出示:人與自然、人與人和諧相處,互相關愛的畫面,同時配樂)
2、學完課文,看了圖片,同學們一定有許多新的感受。你能照樣子說一說嗎?(有時間可讓孩學生寫在書上)
(出示)信賴,是冬日里溫暖的陽光。
信賴,是 。
信賴,能。
板書設計
21珍珠鳥 籠子四周
↓ 屋里 ↓
小桌上
↓ 我的肩上
信賴創造美好境界
在信賴中理解“信賴”——我這樣教《珍珠鳥》第二教時 篇10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大家上午好!我是……。今天我為大家說課的內容是七年級(下)第六單元的首課《珍珠鳥》。
一、 說教材
《珍珠鳥》是七年級(下)第六單元的首課,這個單元以“人與動物”的關系為內容,專題編選課文。五篇課文都是寫動物的佳作,都各自從不同側面反映了“人與動物”的關系,閱讀這五篇課文,不但可以激發關愛動物,善待生命的情感,還可以引發對人與動物關系的深入思考。
《珍珠鳥》一文主要通過由于我對珍珠鳥的悉心照顧和真切關愛,小鳥由怕人到喜人、近人、親人、愛人,最后到與人融為一體的經過。從而譜寫了一曲人與自然之間的愛的頌歌,并由衷地發出了“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感慨。文章從對“人與鳥”的關系的敘述中,啟發學生在“人與動物”和諧共存方面作深入思考。
二、說學生
1從德育的角度講,現代學生并不缺少“被人愛”,相反的,恰是因為擁有太多的“被人愛”,反而使他們缺少了一種“愛別人”的胸懷,根據陶行知的教育理念,最美好的教育應該是把孩子們對善的向往提升起來,把人的良知煥發出來,使他們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建立起獨立的精神,健全的人格,懂得愛和自由, 樂于創造,熱愛自然,學會生活和懷有理解人生的渴望。因此,利用語文學科的特點,對學生進行“愛”的教育是責無旁貸的,也是力所能及的。
2從語文角度講,初中學生對文學作品的閱讀,往往還只停留在以情節判斷作品好壞這一淺層面上。因此,幫助學生品味文學語言,提高文學鑒賞能力更是語文教學的一項長期的任務。
三、說學習目標
基于以上對教材和學生的分析,結合課標對初一學生的要求,我將學習目標確定為:
(一) 知識和能力目標: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掌握課后“讀一讀、寫一寫”中的十個詞。
2、 摘抄生動、優美、深刻的語句。欣賞和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
3、 能找出自己喜歡的句子或段落并欣賞,養成品味語言的習慣,從而提高鑒賞文學作品的水平。
(二)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激發學生珍視生命,關愛動物的情感。
設置理由:
根據新時期人才培養要求——“培養有愛心的下一代”、課標要求和課文特點。
(三)過程和方法目標:
促進學生養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調動已有的知識儲備,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引導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做到觀點明確,言之有理。
四、說學習重點:
品味文章語言,提高對課文的感悟能力、鑒賞能力,激發學生愛的情感。
設置理由:
1課后練習一、二。
2本文語言優美,內容充滿愛意,是一曲人與動物之間愛的頌歌。
五、說學習難點:
領會“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內涵。
設置理由:
1課后練習三。
2以七年級的學生的能力層次,對課文的理解很可能只會停留在本文是寫“人與鳥的關系上”。但本文絕非如此,而是小中見大,即不僅是人與動物需要信賴,而且人與人,國家與國家也是如此。
六、說教法
提問法、點撥法、師生互動法。
設置理由:
教師是組織者、促進者、引導者、參與者。
七、說學法
1、朗讀法、圈點批注法、提問法、討論法。
2、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貫穿始終。
3、學習抓住關鍵詞去揣摩、品味。
設置理由:
課堂是學堂,學生是學堂的主人。
八、說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并簡介作者 (5分鐘)
由“人與鳥”的關系導入,請學生結合自己的經歷來談自己與鳥兒之間的難忘的故事。
設置理由:
為了調動學生自己的親身體驗,將閱讀課文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
(二) 檢查預習 (6分鐘)
1 質疑(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課堂。可以是字詞方面的,可以是內容方面的,可以是結構方面的。
2學生提出問題后,由其他學生解答,有難度的教師適時點撥、啟發,拓寬學生思路,讓學生養成發散思維的習慣。這樣可以生生互動、師生互動。
3出示幻燈片一(易讀錯、寫錯的字詞,馮驥才的簡介。)
設置理由:
促進學生養成預習的習慣、主動學習的習慣、帶著問題進課堂的習慣。
(三) 整體感知 (10分鐘)
1朗讀課文
學生根據對課文的理解,放開聲音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出節奏,讀出語調。
2出示幻燈片,默讀課文,圈點批注
幻燈片的內容是:
根據問題快速閱讀課文:(a)歸納我為珍珠鳥做了哪些事?(我的舉動)(b)珍珠鳥對我有什么反應?(c)我從和珍珠鳥的相處中得到了哪些感受?
3前后桌交流——合作探究
4引導學生小結并出示幻燈片三
改善鳥居環境 信賴 膽小
按時添食加水 }我——————鳥{ 漸漸膽大
按捺住好奇心 愛 親近我
不輕易打擾。 信賴我
設置理由:
1促進學生篩選課文中的有關信息。
2三個問題的設計能夠有效的幫助學生逐漸明白人與鳥之間的關系是什么?這種彼此信賴的關系是如何建立起來的。這三個問題能促進學生對課文的基本內容和感情基調有個初步的把握。
(四)閱讀•賞析•研討 (14分鐘)
整體把握了文章的內容,只是完成了一半的學習任務,內容需要形式來表達。因此,還要在閱讀過程中分析、欣賞、研討作者在表達技巧方面的精彩之處。讓學生大膽地合作交流,鼓勵學生積極嘗試在課文中加批注,與作者對話,表達自己對語句的鑒賞評析。欣賞并學習課文的優秀的表達技巧,如:用詞準確生動形象,擬人化手法的運用,融情于動作、融情于景、融情于場面的寫法等。
1跳讀,把自己最喜歡的句子或段落用括號括起來。
2朗讀自己括起來的句子和段落(可以搖頭晃腦,讀準字音、讀準節奏、讀準語氣。),并體會哪些地方最順口,哪些地方最動情。
3在旁邊批注喜歡的理由(可以就一個詞的妙處,可以就修辭手法的作用,……
4前后桌交流賞析研討
5請同學賞析(小組代表)
6教師小結:
可圍繞“如何批注”、“如何賞析”、引導學生總結學習本文的收獲。
設置理由:
1批注的過程實際是學生與作者的對話過程。
2自主合作探究是學語文的好方式。
3此環節,學生可能有新問題產生,鼓勵他們帶出課堂去探究。
(五)拓展延伸 出示幻燈片四 (5分鐘)
聯系現實,展望未來。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經歷,談論對學習了本文之后的感悟。
1人和動物有沒有不和諧的因素呢?你對此有什么看法呢?
2怎樣做一個讓同學信賴的人?
設置理由:
1這個設計讓學生在聯系生活中感悟“人與動物”的關系 。
2語文與生活的關系。
(六)教師小結 (5分鐘)
今天,我們在作家馮驥才的書房里,目睹了一幅人與鳥相親的畫卷,這是用信賴創造出的美好境界。其實,在世界上每一個角落,你、我、 他(她)都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正如韋唯的歌曲“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讓我們在欣賞歌聲中結束這一課吧!(在播放歌曲時出示幻燈片五,也就是作業布置)
(七)作業布置 出示幻燈片五
1摘抄文中富有哲理的句子和描寫雛鳥憨態可愛的句子。
2學習本文擬人化的手法,寫片段作文,以某一動物為對象,字數300字。
3課外閱讀老舍的《小麻雀》。
九、說板書 出示幻燈片六
在信賴中理解“信賴”——我這樣教《珍珠鳥》第二教時 篇11
一、說教材
《珍珠鳥》是第一冊第五單元的閱讀訓練課文。該單元教學是在第四單元“觀察反映生活——人和事”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觀察反映周圍景物的基本方法,培養觀察生活的良好習慣,提高觀察反映生活的能力。該單元共有三篇課文,《百草園》寫童年趣事,側重于觀察自然景物;《螳螂捕蛇》是記述見聞的文言文,側重于敘事和狀物。而《珍珠鳥》主要記敘養鳥活動,著重描寫珍珠鳥害怕人到親近人的變化過程,側重于狀物。三篇文章各司一職,編者意圖明確。本文旨在培養學生狀物的寫作能力和觀察動物的實踐能力,明確觀察對寫景狀物、對反映生活情趣的重要意義。就其地位可言。如果說《百草園》旨在觀察自然景物,訓練靜態描寫,那么《珍珠鳥>意在觀察動物,訓練動態描寫,并為后文《螳螂捕蛇》的狀物訓練奠定基礎,因此其地位可謂“承前啟后”,不可或缺。對初一同學來說,這是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的重要組成部分,值得細品。
二、說目標
《珍珠鳥》一文作者以獨特的角度,新穎的立意,傳神細膩的描寫,準確生動的用詞,記敘了珍珠鳥由害怕人到親近人的變化過程,揭示了“信賴,往往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道理。根據單元教學要求,課文的特點,學生的實際,確定的教學目標為:
(1)了解觀察對描寫動物的意義和借物抒情的寫作方法。(2)初步學會觀察、描寫動物的基本方法,注意運用描寫動物的詞語。(3)感受“信賴,往往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含義和感受人與自然、人與動物和諧發展的深刻意義。
教學重點確定為:理解體會課文描寫動物細膩人微、語言運用準確傳神的寫作特點。
教學難點為:“人之愛”和“鳥之愛”兩方面的結合,理解“信賴,往往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的現實意義。
三、說教法
采用“情境教學法”,也可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增加教學的直觀性和形象化,創設擬人化的童話情境,引導學生發揮想像和創造性思維,來揣摩理解課文。童話情境貼近學生生活實際,以人與鳥的對話為表現形式,語言親切清新,能激發學生對課文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在學法指導上,指導學生觀察動物的外形(頭、頸、肢、尾、羽等組成部分),抓住對象的主要特征,有順序地觀察;指導學生觀察動物的生活習性(即動態的發展過程),注意動詞運用要準確、傳神;指導學生觀察動物時發揮想像和聯想,加入作者自己的主觀感受,做到神形兼備,妙趣橫生。
四、說設計
1.導入新課。
導入設計要以“一石擊水”之勢,在課前極短的時間內抓住學生的心神,釋放學生的心智潛能。.可采用動畫情境導人新課,激發學生的想像力,給學生自讀課文產生積極的心理影響。如(聽錄音、看動畫)一對大珍珠鳥(夫婦)在森林搬家到城里之前的一段對話,對話中充滿了對陌生世界的憧憬和對人類的畏懼。此法形象生動又不一味地拘泥于文本,體現了具有創新精神的閱讀教學理念。
2.感知教材。
精心利用教材,這是閱讀教學的軟肋。教師應將全盤講授變為
相機誘導,指點門徑,撥正迷津。點撥要點在要害,這要害就是文章的重點和難點,不要全盤托出,而要引導學生自求得之,起到“四兩撥千斤”的功效,從而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如:
(1)(珍珠鳥的介紹):主人對珍珠鳥的愛護表現在兩個方面:
、倬脑O置環境 ②不加干擾
歸納為“四不”:不看、不管、不趕、不寫(板書)
(2)(主人的介紹):小珍珠鳥對我的態度變化過程:
歸納:顯得怕人一漸漸膽大一已經放心一完全信賴
通過珍珠鳥和主人的自我介紹,學生由聽到的信息中歸納出要點,點撥形式不拘一格,行之有效。這樣形象感知全文,切合初一學生的心理特點,因此課堂意趣橫生,高潮迭起,高效低耗,充滿活力。
3.討論質疑。
設計討論質疑這一環節,目的是深化學生對教材的理解和認識。培養學生注意力,提高對事物的分析、比較、思辯能力。美國實用主義教育家杜威曾說:“學校中求知識的目的,不在于知識的本身,而在于使學生自己獲得知識的方法!敝挥蟹e極思考、獨立探究、善于發現、敢于質疑,才能調動學生內在的動機潛力,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本文的討論,可從突破重難點人手,設計一些討論材料。如:
(1)設計表格讓學生在文中找詞語,互改互評,理解文中內容。
小鳥的變化
活動范圍
動作行為
神態描寫
顯得怕人
漸漸膽大
已經放心
完全信賴
(2)比較詞語,引導學生揣摩語言。比較優劣,培養學生語感,
注意用詞的準確傳神,養成賞品語言的習慣。
A 大鳥“伸”出小腦袋
小鳥“探”出小腦袋
B 幽深的叢林
幽靜的叢林
C 一個蓬松的球兒
一個松軟的球兒
(3)設計問題供學生討論:“有人說,這是一種怕人的鳥”,此句的作用是什么?談談你對文末最后一句的看法。你學習本文后,對觀察描寫動物有什么啟示?
4.練習設計。
設計彈性選擇型作業,有利于不同程度的學生能根據自己的能力、興趣、需要,在有限范圍之內自由選擇,充分釋放自己的潛能,必然會提高學生作業的興趣和學習的效率。因此,作業作為教與學的重要中介,也是培養學生主體性和創造性的絕好環節。
設計形式多樣、角度多變、內容多元的作業,有利于調動學生手、腦、耳、目、口等器官,不僅使觀察、思考、想像、記憶等智力因素得到鍛煉,而且使興趣、情感、意志、習慣、方法等非智力因素也得以長足進步,真正實現作業在課堂教學中承前啟后、承上啟下的作用,這是機械重復的“題海戰術”所不能比擬的。
5.板書設計。
(1)養鳥的過程:我的愛護:不看、不管、不趕、不寫
鳥的變化:顯得怕人一漸漸膽大一已經放心一完全信賴
(2)作者感受:信賴,往往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
(3)寫作啟示:A.抓住特征
B.動態描寫
C.想像感受
板書設計力求簡明扼要、綱舉目張、巧妙妥帖,這既抓住課文精要,又便于學生記憶,一目了然。
第三處寫作啟示由學生自己歸納書寫,則更能體現學生的主體意識。
在信賴中理解“信賴”——我這樣教《珍珠鳥》第二教時 篇12
[學習目標]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人與動物之間和諧相處的美好境界,并領悟"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的內涵。
自主學習
1、讀課文,你認為需要重點掌握的字詞整理在下面。
2、朗讀課文
合作探究
一、導入
二、作家簡介:
馮驥才(1942),當代作家,擅長小說,也寫散文。代表作中篇小說《啊》、《神鞭》,短篇小說《雕花煙斗》、《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等。作品構思精巧,語言機智,以描摹都市生活風情見長。
三、整體感知,融情入境
初讀課文,并思考以下三個問題
1、課文中作者為鳥兒做了哪些事?
2、小珍珠鳥有什么反應?
3、我從中獲得了什么感受?
四、課文美讀。
小組可按下列形式及要求朗讀課文。
1、自由誦讀———要求讀的準確流暢
2、接力賽讀———要求讀的字正腔圓
3、選點精讀———要求讀的有情有景
賞析:作者在對小鳥神態、動作的描寫之中融入了自己的喜愛之情。請從文章中選擇一兩個例子,并分析。
五、課堂延伸
1、請大家來聽下面這幾則相關的材料,看一看這幾則材料中的人們有什么共同特點?
。1)1928年3月,紐約繁忙的百老匯沃爾克大街上,一只名叫“小黑人”的母貓阻塞了交通,因為它有5只小貓需要救護。警察詹姆斯·卡德莫爾攔住了過往的汽車和行人,讓“小黑人”把5只小貓一一叼過了馬路。當時沒有一個人、一輛車因為這而詛咒。有人拍下了這一動人的情景,題名為《為小貓讓路》。
。2)遼寧省寬甸縣軍民村有一位叫黃麗杰的婦女,五年前(1999年)她用準備買蔬菜種子和大棚薄膜的300塊錢救下了一只差點成為人口中食的受傷的大雁。她和丈夫精心治好大雁的傷,大雁不愿離開他們,就呆在了他們家里。他們給它取了個名――雁寶(自己的兒子叫忠寶),還買來大白鵝和它做伴。從此雁寶成了他們家庭的正式成員,并且和那六只大白鵝日久生情,生下了許多小雁。黃麗杰一家成了遠近聞名的養雁專業戶。
。3)北京有一位老太太,她收養了100只流浪貓,從此這些貓咪有了溫暖的家,不再風餐露宿;老太太也因為有了這些貓咪做伴而得到了精神上的滿足,生活充實而愉快。
2、再來看看下面一則材料,你發現了什么?
在江西省洞庭湖地區,生活著一群麋鹿,它們世代繁衍,過著和平而安定的生活。然而,近年來,人們為了自己的私欲,大量的捕殺麋鹿,1998年的春天,僅剩下最后的11只麋鹿了,他們在當地村民的圍剿下,紛紛逃到了洞庭湖的岸邊,有7只麋鹿為了躲避村民的追殺,跳入了湖里,其中有一只快要做媽媽的麋鹿,或許是為了腹中的胎兒吧?朝追趕而來的村民苦苦的哀鳴著,但是,麋鹿的哀鳴聲并沒有喚醒當地人們的良知,他們還是把這只麋鹿給宰殺了,當這只麋鹿被剖腹的時候,它腹中的胎兒還在痛苦的掙扎……
3、作為新世紀的我們應該如何為保護動物寫下一句標語,來表達你的心聲吧!
在信賴中理解“信賴”——我這樣教《珍珠鳥》第二教時 篇13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珍珠鳥》這篇課文選自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六年級下冊語文的第五單元,這個單元都是寫人與動物的佳作。閱讀文章,可以激發學生關愛動物、善待生命的情感,還可以引發他們深入思考人和動物的關系。這篇散文通過人與鳥相親相伴地細膩描寫和濃郁的詩意,深刻的哲理,不僅顯示出作者對自然人生的摯愛之情,而且似乎令人感悟到大至宇宙、小至人間,一切美之所在的真諦,是學生學習的一篇佳作。
2、學習目標:(1)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激發學生關愛動物珍惜生命的情感,引導學生初步思考和認識人與動物的關系,理解文章內容,引導學生學習抓住文章的關鍵詞語或句子,把握全文感情基調,領會作者的情懷,分析“我”與“珍珠鳥”建立相互信賴關系的過程和原因。(2)知識和能力目標:積累生動的詞語和優美深刻的語句。引導學生欣賞和運用擬人的表現手法,學習和積累描寫動物或自然的方法。以讀為主,讀寫結合,進一步強化學生朗讀、默讀、快讀、精讀等能力,培養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思維習慣,注重學習過程中的思維方式引導,把“讀與寫”有機聯系起來,開展“讀動物、寫動物”的活動。(3)過程和方法目標:培養學生養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調動已有的知識儲備,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引導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做到觀點明確,言之有理。
3、學習重點:將重點放在“品味文章語言”上,因為這一環節對指導學生運用細膩的筆觸描寫抒發真情實意,提高寫作水平,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4、課前準備:(1)預習課文掃清字詞障礙,語言是情感的載體,而文字則是語言的表現,只有掃清文字障礙,才能談得上對作品的欣賞。(2)搜集帶有鳥的成語、詩句以及圖片,圖片展示,則是為了給學生直觀感受激起學生的注意力。
二、說教法
關于說教法,魏書生老師的一句換對我啟發很大:“真正的'閱讀是與作者心靈的對話,如果讀書的人是正在成長的中學生,而書的作者是民族與世界,人類的大事和巨匠。那么這樣的讀書,實際上是一個文化的傳遞,精神傳遞的過程。要能形成作者—教師—學生三者之間對話交流的互動關系!彼裕處熡皢卧O法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保持旺盛的精力和良好的興趣領會,認同作者的情感,領會作者的寫作意圖。朗讀法和情景教學法的結合,是本屆可的主要教學方法。情景教學時教師充分烤爐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充分利用形象創設典型場景,及其學生的學習情緒。把認知活動與情感活動結合起來的一種教學模式。本節課是一片文質兼美的散文,可以運用配樂朗讀的形式創造出溫馨和諧情意融融的優美情景,激發學生發揮想象和創造思維來揣摩理解課文。
三、說學法
對本課我主要采用小組合作+朗讀鑒賞法:初中生閱歷淺,生活積累少,思維能力還受一定限制,分組進行討論閱讀。通過對語言的感受體會,從而獲得感性的認知,學生的朗讀可以讓學生集各種審美因素于一體,這樣就能很好的與作者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從而獲得再創造的興趣和喜悅。
四、教學程序
(1)導課:借助多媒體展示鳥語花香的場景,再由詩歌,將同學們引入課文,請同學們結合自己的經歷來談自己與鳥兒難忘的故事(這樣設計是為了調動學生的親身體驗,引起同學們的好奇心)
(2)整體感知:在學習本課之前先將生字詞學習一下,然后結合幾個問題快速閱讀課文,多媒體課件出示:
(a)歸納我為珍珠鳥做了哪些事?(我的舉動)
(b)珍珠鳥對我有什么反應?
(c)我從和珍珠鳥的相處中得到了哪些感受?(讓學生篩選課文中的有關信息,這幾個問題的設計能夠有效的幫助學生逐漸明白人與鳥之間的關系是什么?這種彼此信賴的關系是如何建立起來的。我想利用這幾個問題能讓學生對課文的基本內容和感情基調有個初步的把握。)
(3)閱讀賞析:整體把握了文章的內容,只是完成了一半的學習任務,內容需要形式來表達。因此,還要在閱讀過程中分析和欣賞作者在表達技巧方面的精彩之處。(讓學生大膽地合作交流,鼓勵學生積極嘗試在課文中加批注,表達自己對語句的鑒賞評析。欣賞并學習課文的優秀的表達技巧,如擬人化手法的運用,對動物各種描寫方法的學習,及融情于景、融情于動作、融情于場面的寫法等。)
(4)拓展延伸:聯系現實,展望未來。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經歷,談論對學習了本文之后的感悟。
(a)為了創造人與自然(主要是動物)之間互相信賴、充滿關愛的理想境界,我們應該做些什么?
(b)你最喜愛哪種鳥,能說說理由嗎?假如我們送你這樣一只小鳥,你又會怎樣辦呢?這個設計讓學生在聯系生活中感悟“人與動物”的關系,體會文章的精彩之處。)
五、作業安排
(1)學習本文擬人化手段,仿寫作文,題目不限,字數:300字。(2)摘抄本文中自己喜歡的句子段落,并加以評價。
六、板書設計
《教育學》中指出:“所有直觀教具中,要數黑板,最普遍、最靈活”但多媒體教學已經普及各種大大小小的學校,對于學生而言,多媒體能夠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節課我從“精”和“巧”出發,內容精練,條理清晰,抓住核心是關鍵,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把握文章思路,起到深刻主題的作用。
我- 重新加工鳥巢-不打擾他們的生活
珍珠鳥-膽小-漸漸膽大-開始親近我-完全相信我 (信賴)
在信賴中理解“信賴”——我這樣教《珍珠鳥》第二教時 篇14
之三
佚名
教學目標 :
1、學會本課生字,綠線里的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居然””不由自主”造句。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最后4個自然段。
3、了解珍珠鳥的外形特點,活動范圍,理解信賴”就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含義,培養學生愛鳥護鳥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珍珠鳥的外形特點、活動范圍,理解信賴”就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含義。
教學具準備及輔助活動
掛圖。投影、磁帶
主要板書計劃
住處:舒適溫暖安全
外形:紅嘴紅腳毛灰藍色蓬松的球兒
珍珠鳥
雛兒:飛落站撞信賴能創造美好境界
挨近 蹦到 喝 瞧
活動:啄筆尖 啄手指
飛到 扭動 擠開 鉆進
落到 趴 睡 咂 嘴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習生字新詞。
一、談話導入 ,揭示課題
1、同學們,前面我們學過《鳥語》這一課,懂得了鳥兒是我們的好朋友,今天我們學習的一篇課文講的是人和鳥兒友好相處的樂趣。
2、揭示課題
。1)出示掛圖,讓學生觀察后說說珍珠鳥的樣子。
。2)師小結:珍珠鳥體形小,因它后背有珍珠似的白點而得名,是一種觀賞鳥。
二、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要求:
。1)讀準字音,認清字形,了解字義。
(2)讀順句子和課文
。3)給課文各個自然段標上序號。
2、學生按要求自學
3、檢查自學
(1)抽讀生字,讀準下列字句的字音。
撞 傍 蹦 膩 扭 蔓 雛
。2)重點理解下列詞語
撥開 雛兒 細膩 淘氣 扭動
不由自主 信賴 索性 居然
。3)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輕聲自讀課文,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2、學生交流
四、指導學字
五、布置作業
1、朗讀課文
2、抄寫生字詞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解珍珠鳥的外形特點,活動范圍,理解信賴”就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含義,培養學生愛鳥護鳥的思想感情。
一、復習檢查
1、聽寫詞語
2、指名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二、學習課文第1、2自然段
1、指名讀1、2自然段,想想你從中讀懂了什么?
2、學生交流,師板書:住處:舒適溫暖安全
3、引導學生體會:
。1)開頭用“真好”反映作者什么樣的心情?
(2)“巢”指什么?舒適而溫暖的巢是誰安排的?這反映了“我”對珍珠鳥什么樣的感情?
。3)“我”喜歡珍珠鳥還有哪些表現?
(4)齊讀第2自然段
4、指導朗讀(用喜歡、親切的語氣讀)
5、師小結:這兩個自然段主要講了“我”給珍珠鳥安排了一個舒適、溫暖和安全的住處。
三、學習第3——6自然段
1、指名讀第3自然段,想想這一自然段寫了什么?圈出有關詞句。
(1)出示句子;
三個月后,那愈發繁茂的綠蔓里邊,發出一種尖細又嬌嫩的鳴叫。
過不多久,忽然有一個小腦袋從葉間探出來。
瞧!多么像它的母親,紅嘴紅腳,灰藍色的毛,只是背后還沒有生出珍珠似的白點;它好肥,整個身子好像一個蓬松的球兒。
A學生自由讀,體會并找出描寫鳥特點的詞語。
B學生交流,師板書:雛兒外形:紅嘴紅腳
毛灰藍色蓬松球兒
。2)齊讀第3自然段
。3)師小結:這一自然段作者按部分到整體的順序寫了雛兒的外形特點。
2、學習第4自然段
。1)自由讀,想想你從中讀懂了什么?
。2)生交流(板書:活動)
。3)同桌討論,課文是怎樣描寫珍珠鳥雛兒的活動的?圈出有關詞語
。4)根據學生交流,板書:飛落站撞
挨 近 蹦 到 喝 瞧
啄筆尖 啄手指
。5)“漸漸地它膽子大了”“它完全放心了”這是用什么手法寫雛兒的?這說明了什么?
指導朗讀(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3、學習5、6自然段
(1)師引讀,第5自然段,用一句話來寫雛兒的活動情況。
白天,生接讀………
傍晚………
。2)板書:飛到扭動擠開鉆進
。3)指名讀第6自然段
A出示圖,觀察圖上“我”“雛兒”在干什么?展開想象
B指名看圖說說(板書:落到趴睡咂嘴)
C這一自然段里哪些句子寫到了“我的動作和心理活動”?
D指導朗讀第5、6自然段
4、師小結:第3—6自然段講了珍珠鳥雛兒的外形特點。
活動范圍以及與“我”的親密相處,想想該用什么語氣讀?
5、指導朗讀
6、齊讀第3—6自然段
四、作業
五、1、試背4、5、6自然段
2、想想珍珠鳥是怎樣信賴“我”的。
第三課時
教學要求:
1、學習第七節,理解反問句的意思。
2、會用“居然”、“不由自主”造句。
一、復習檢查
齊讀課文
二、學習第7自然段
1、指名讀,想想這一自然段共幾句話?
作者稱珍珠鳥是可愛的小家伙,這些概括了上文的哪些方面的內容?
2、指名回答
3、“不由自主”是什么意思?
4、課文最后一句是什么句式?能不能換種口氣來說?
5、為什么信賴就能創造出美好境界?(板書)
6、指名朗讀
7、齊讀第7自然段
三、總結課文
四、指名背誦第4—7自然段
1、分段指導
。1)第4自然段,引導學生看著板書引背
。2)第5自然段,出示:
白天,它____________;信晚,它_____________。
。3)第6自然段,出示:
有一天,我伏案寫作時________,我手中的筆__________。不一會兒,_____________它睡得好熟呀!_________。
(4)第7自然段,出示:
看著___________我不由自主地_______________;信賴,__________________。
2、指名四人試著完成填空,練背。
3、連起來背誦。
四、再讀課文
1、生默讀,想想珍珠鳥是怎樣逐步信賴我的
2、同桌互講
五、指導造句
居然-------
不由自主---------
六、布置作業
1、組詞。
撥淘換紐
拔掏喚鈕
2、造句。
居然——
不由自主——
3、解釋字義。
1).雛兒在我肩上睡得好熟。。 )
秋天,果實成熟了。( )
米飯煮熟了,香噴噴的。( )
2).珍珠鳥在里面,就像躲進幽深的叢林一樣安全。( )
這個問題他講得深入淺出。( )
夜已經很深了,王老師還在備課。( )
在信賴中理解“信賴”——我這樣教《珍珠鳥》第二教時 篇15
教學目標
1、自主學習生字新詞,讀準“膩”“咂”“蔓”等字音,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細膩地描寫鳥兒外形和動作的有關語句。
3、了解珍珠鳥對作者漸漸信賴的過程及圍繞中心選材的特點,體會人和動物之間充滿信賴的境界。
教學過程:
一、開門見山,出示課題
1、 師:本學期已經學過馮驥才寫的一篇文章是——《捅馬蜂窩》,今天我們一起再來學習他寫的另一篇的文章《珍珠鳥》。
2、出示課題后 齊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理清脈絡
1、學習多音字:蔓 膩(在學習課文之前,我們先來學習這兩個字)
2、快速瀏覽課文,找出描寫珍珠鳥模樣的句子,用直線劃下來。
交流后出示:瞧,多么像它的母親:紅嘴紅腳,灰藍色的毛,只是后背還沒生出珍珠似的白點:它好肥、整個身子好像一個蓬松的球兒。(誰來讀一讀)
3、(出示珍珠鳥的圖片)圖片與文字內容一樣嗎?哪里不一樣? (板書:雛兒)
4、對照圖片,改寫珍珠鳥外貌。(那我們該如何介紹圖片上的這只珍珠鳥呢?)
5、(既然課題是珍珠鳥,那為什么課文寫的是一只珍珠鳥的雛兒的模樣呢?)請幾個同學分小節讀課文,其他同學想想課文寫的是什么事:(板書:“我”)
6、討論:為什么作者要寫小鳥的模樣?(現在你知道作者為什么寫的是一只珍珠鳥的雛兒的模樣了吧。
7、小結:這是一篇記事散文,這節課,我們來一起研究小鳥怎樣漸漸與我產生信賴?
三、關注表達,品讀語句
1、學習第四小節。(我們先一起來學習第四小節,老師告訴大家:第4節可以分為3個部分,你們可以讀讀這個小節,看看有幾句話,想想這幾句話寫了哪些內容,再把它分3個部分,并說出你這樣分的依據。)
(1)把第四小節分為三個部分,并交流分的依據。
(2)預設依據一:膽子越來越大
(3)預設依據二:距離逐漸接近
(4)分三部分進行朗讀。感受一下小鳥與“我”漸漸產生信賴的這個美好的過程。
2、(小鳥除了喝喝我的茶,啄啄我的筆尖,還會干些什么呢?)
出示填空:白天,它淘氣地陪伴著我————————。
3、學習第六小節。(順著學生說的趴在肩上睡覺學習第六節)
(1)自由讀,想想這節寫了什么事?概括地說。
質疑。
(2)預設問題一:為啥寫小鳥在我肩上睡熟?體會作者緊緊圍繞中心選材的特點。 (我們現在來換位思考一下,你小時候為什么喜歡趴在媽媽的身上睡覺呢?)
(3)預設問題二:它睡得好熟哇!不停地咂嘴,大概在做夢呢!感悟課文中心。 (睡得好熟,說明什么呢?)
(板書:信賴能創造美好的境界)
(4)讀句子:信賴,不就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嗎? (改成陳述句來讀讀,那句好呀)
。5)看看是很簡單的這一節,其實它蘊含著作者選材的精妙之處呀。
4、學習第二個問題:它怎么會信賴我的呢?讀課文,找到相應的句子來說說原因。
(1)出示: 我把這對珍珠鳥放在一個用竹條編成的籠子里;\子里還有一卷干草,那是小鳥舒適而又溫暖的巢。
我把它掛在窗前,一盆吊蘭的垂蔓蒙蓋在鳥籠上,珍珠鳥就像躲進幽深的叢林一樣安全。
(2)讀讀這2句話,你體會出了什么?(隨機板書:呵護、關心、愛護)
。◣煟鹤骷覟檎渲轼B造了一個巢,那是一個怎么樣的鳥巢呢?,你能通過這兩句話概括出來這個鳥巢的特點嗎?如果把這些詞兒排序一下,最重要的是哪個詞語呢?——安全)
四、品讀首尾,小結全文
1、體會開頭的精妙。(作者是多么喜愛珍珠鳥啊,文章一開頭就寫到:——) 比較:真好!朋友送我一對珍珠鳥。
朋友送我一對珍珠鳥,真好!
。ò选罢婧谩豹毩⒊删洌c結尾的哪個內容相呼應了呢?)
2、朗讀升華情感。
出示:看著這可愛的小家伙,我不由自主地發出了一聲呼喚:信賴,不就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嗎?
2、 小結全文。(你感受到了作家所描述的美好的境界了嗎?馮驥才老爺爺不愧為是個大作家,他舍大鳥,選小鳥,逐漸拉近與它的距離,使它的膽子越來越大,這樣就能告訴我們:信賴,就能產生美好的境界。)
板書:10、珍珠鳥(雛兒) “我”
膽子越來越大呵護
距離逐漸拉近信賴 ,能產生美好的境界 關心
趴在肩上睡著了 愛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