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數的再認識》教學設計
(2)學生討論交流,得出三種結論:當兩本書一樣厚時,看的一樣多;當小明的書比淘氣的書的頁數多時,小明看得多;當小明的書比淘氣的書的頁數少時,淘氣看的多。
(3)師生共同小結:相同一個分數所表示的具體數量不一定相同,而這一切都取決于整體的大小。
5、畫一畫。
(1)同學們已經掌握了今天所學的主要內容,那你會根據一個分數其中的一份,而推測出它的整體嗎?,下面就請拿出咱們事先準備好的方格紙,畫出一個圖形,它的 是一個 ,請你們用你們靈巧的雙手來設計吧!
(2)學生畫好后,進行展示。
(3)老師也設計了幾種,請同學們欣賞一下,下去后,同學們還可以繼續設計更美麗的圖案。(拓展同學們的思維)
6、選一選。
同學們真棒,學會了本節的主要內容,那你會舉一反三、靈活應用所學的知識嗎?看下面幾道題,能不能用我們所學得知識去解決呢?
(1)課件出示:一根圓木的 是 , 這根圓木是下面三根中的哪一根?
(2)一個圓的 是 ,這個圓的 是下列圖形中的哪一個?
(3)小明做了60道口算題的,淘氣做了54道口算題的,
( )做的口算題少
(4)一個長方形面積的 和一個正方形面積的 相等,那么這個長方形面積和正方形面積相比( )。
(5)一個長方形面積的 比一個正方形面積的 小,那么這個長方形面積和正方形面積相比( )。
方法指導:引導學生利用本節的主要內容去解決,鞏固相同分數對應的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7、辨一辯。
為幫助災區, 班級召開了“獻愛心”主題隊會。在這次活動中,小明捐獻了零花錢的 ,小芳捐獻了零花錢的 ,小芳捐的錢一定比小明多嗎?為什么?
學生討論交流后得到的結論:不一定,因為他們的總數不一定,不同分數表示的具體數量也不相同。可以用舉例子的方法來驗證。
四、拓展延伸。
8、小游戲。
(1)選定一名同學起立,其他同學按要求說出他對應的分數。如:兩人中,他占幾分之幾?四人中呢?一組中呢?全班呢?年級組呢?全校呢?
(2)引出問題:為什么就他一個同學可以用這么多不同的分數來表示呢?學生匯報:因為對應的總數不同。
(3)引導小結:雖然具體數量(這一名同學)一樣,但對應的整體(總數)不同,所以他所占的分數(也就是分法)也不相同。
五、總結反思:
一節課學完了,你有什么收獲和感受呢?引導總結相同一個分數所表示的具體數量不一定相同,而這一切都取決于整體的大小。
板書設計:
分數的再認識
總數 取出的數量
2 1
4 取出 2
相同分數對應的整體不同,表示的具體數量也不相同。
(相同) (相同)
6 3
8 4
8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