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的世界《的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分析本節課主要內容是讓學生認識自然數,整數,理解倍數和因數之間的關系.
教材創設了一個"水果店"的情境,向孩子呈現了生活中的自然數,負數,小數,讓學生在比較中認識自然數,整數.使學生對數的認識進一步系統化.然后,沒有像原來那樣,從整除的概念入手,去認識倍數和因數,而是利用整數乘法認識倍數和因數.在解決問題中引導學生列出算式4×5=20(元),以這個整數乘法算式為例說明倍數和因數的含義,最后安排"找一找"的內容,判斷一個數是不是7的倍數,指導學生用原有的乘除知識,探索找一個數的倍數的方法.
本節課主要的數學思想是能正確判斷倍數和因數的關系,并能用一定的方法找一個數的倍數.
教學時要注意方法的總結.
學生分析
學生對生活中的數可能都注意過,但很少有同學會有意識地對生活中的數進行分
類,因此,我們要利用學生的一些生活經驗,引導學生進行數的整理,分類及系統化.在學習倍數和因數時,學生可能說起來簡單,但更多的是模仿,要真正理解倍數和因數的關系難,所以,在設計教學時,要多舉例:用多樣化的方式呈現給學生,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學習目標
結合具體情境,認識自然數和整數,聯系乘法認識倍數和因數.
探索找一個數的倍數的方法,能在1-100的自然數中,找出10以內某個自然數的所有倍數.
培養學生互相合作,互相學習的習慣,并注意有序思維的培養.
教學活動
活動內容
活動的組織和實施
設計意圖
時間分配
一,認識自然數和整數
情境導入(課件展示生活中的數.
在情境"水果店"中找到有關的數,分組討論并將找到的數整理分類.
教師總結所有的分類,并引出整數和自然數的概念.
觀察整數和自然數的特點,并加以概括總結.
⑴從生活中找學生熟悉的數, 利用學生已有的經驗.
⑵先讓學生分類,然后引出自然數和整數的概念,更有利于學生的理解,掌握.
⑶培養學生互相合作的精神.
二,認識倍數和因數
導入:圖中還有一個什么問題需要我們解 請學生解決,教師板出.
引出因數和倍數:在4×5=20這道算式中,4和5是20的因數,20是5和4的倍數,教師完整地說一遍,試著讓學生說一說.
讓學生舉例并說一說:誰能自己寫一道算式,然后說給大家聽 (注意兩者之間的依存關系).
課件展示試一試:
25×3=75,16×4=64,20×5=100
( 續上 )
(同桌之間互相說給對方聽).
誰能根據4×5=20這道算式,寫一道除法算式
( 20÷4=5或20÷5=4 )
在20÷4=5中,誰能說一說,誰是誰的因數 誰是誰的倍數
學生舉例并說一說.
⑴從乘法算式入手,認識因數和倍數,學生更易接受.⑵讓學生自己舉例,并說一說,比老師舉例讓學生說,更有說服力.⑶把學習的主要過程交給學生,可以更多地發現問題.
三,鞏固練習
找一找,誰是7的倍數
理解14,77為什么是7的倍數,17為什么不是7的倍數
找7的倍數的方法①第1~9個可以背乘法口訣,后每一個依次加7;②依次加7;③依次乘非零自然數1,2,3,4,……
利用上面的方法寫一個數的倍數.
5,觀察總結出一個數的倍數的特點.
⑴這部分練習主要是讓學生理解倍數和因數之間的關系,并能用已有的整數乘法算式或除法算式說明理由.⑵進行找一個數的倍數的方法的指導.
⑶從一般的情況下歸納總結出一個數倍數的特點.
四,小結
你今天學到了哪些知識:①,②,③…
五,游戲鞏固
利用學號牌,找朋友(倍數).
通過游戲,鞏固本節課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