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數學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小學五年級數學教案 > 《認識負數》課堂實錄(精選13篇)

《認識負數》課堂實錄

發布時間:2023-11-29

《認識負數》課堂實錄(精選13篇)

《認識負數》課堂實錄 篇1

  4月27日,我到新昌參加“沃洲之春”教學觀摩活動,上虞陽光學校的葉柱老師上了一堂精彩的課〈認識負數〉,現將課堂實錄整理如下:

  一、溫度中的“負數”

  師:老師搜集了我國三個城市某天的最低氣溫資料,大家想看看嗎?(課件)

  杭州的最低溫度是多少?

  生:3攝氏度 生:39攝氏度

  師:到底是多少?問題出在觀察的方式上。(師介紹溫度計兩邊的刻度攝氏度和華氏)

  師:我們常用的是攝氏度。

  師:我們來到了六朝古都南京最低氣溫是多少?生:0攝氏度

  師:北京最低氣溫是多少?生:零下3攝氏度 。

  師:你是怎么看的? 生:我發現它是在0以下,再數下3格就是零下3攝氏度。

  師:北京與杭州的最低氣溫一樣嗎?為什么?

  生:杭州氣溫是零上3攝氏度,北京是零下3攝氏度。

 。 板書杭州 南京 北京的氣溫 )

  師:你知道數學上是怎樣區別零上3攝氏度與零下3攝氏度的嗎?

 。ń虒W認讀正3攝氏度 負3攝氏度 )

  師:你能用這樣的數表示其他城市的氣溫嗎?請你用自己的神態與姿勢告訴我已經準備好了

 。ㄕn件展示某城市溫度計 學生舉學具卡片表示)

  哈爾濱 -14攝氏度 漠河 -30攝氏度

  海口 30 攝氏度

  這時老師發現有兩個同學的答案不同說:“可給我逮到了!”

  師:+30攝氏度與30攝氏度哪個對?

  生:這兩個都對的。

  師:把學具卡片放好,它只是我們的工具。

  師:現在我們來做氣象紀錄員,看誰有快又準確。

  (略)

  二、海拔中的“負數”

  師:不同地區氣溫有差別,同一地區一天中的氣溫也有差別,想了解嗎?

  (課件欣賞吐魯番盆地的奇特自然現象)

  師:吐魯番氣溫變化是什么原因?是海拔。

  (課件出示海拔高度示意圖)

  師: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珠穆朗瑪峰海拔8844.43米, 吐魯番盆地海拔低于海平面155米。

  師:你能用今天所學的數表示出珠穆朗瑪峰與吐魯番盆地的海拔高度嗎?

 。ㄍ郎塘恐ハ嗾f。)

  師:你還有什么問題?

  (師補充說明8844.43是最新的測量高度。)

  (練習:用正負數表示各地的海拔高度。)

  馬耳代夫平均海拔比 海平面高1米

  師:平均海拔比海平面高1米是什么意思?

  師:海拔高于海平面10米有可能嗎?

 。ň毩暎焊鶕0胃叨扰袛喔鞯馗哂诤F矫,還是低于海平面。)

  歐洲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洲,平均海拔高度300米。

  馬里亞那海溝 最深處海拔-11032米

  師:你讀了這句有什么感覺?

  生:很高 。生:很深。

  三、數學中的“負數”

  師板書 +3攝氏度 -3攝氏度 -155米 8844.43 米 40攝氏度 -26攝氏度

  師:我們把它們的單位去掉,觀察這些數你能給它們分分類嗎?

  生:分兩類,有減號的與沒減號的。

  生:分3類,有減號的,有加號的,40是另一類。

  師:你認為把它分在哪里合適?

  師:像+3、40這樣的數是“正數”;像-3、-400這樣的數是“負數”。

 。 出示一條數軸,在中間添上0)

  師:如果這里是0,你能想到什么?

  生:0的右邊是負數,左邊是正數。

  生:0的左邊是負數,0的右邊是正數。

  師:數學上規定0左側的為負數,右側的為正數。

 。 生讀數軸上的數)

  師:讀得完嗎?紅紅的0該向哪邊走呢?

  師:0應該是分界線,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所有的正數大于0所有的負數小于0。

  師:我們回顧一下,學到了什么?

  (揭示課題:認識負數 欣賞延伸《負數的歷史》)

  四、生活中的“負數”

  師:生活中,你還在哪里見到過負數?

  (工資單、電梯控制面板、)

 。ń鉀Q問題1、連一連 2、說一說 3、填一 填 4、想一想)

 。ㄕn件出示有關劉翔比賽的資料:劉翔速度14.42秒 賽場風速為-0.4米)

  師:你有疑問嗎?

 。◣熒硌輥斫忉岋L速-0.4米)

《認識負數》課堂實錄 篇2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初中七年級《數學》的第1章第1節 人民教育出版社

  《正數與負數》是在學生對溫度有一定的認識,對負數有了初步感知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下面我將確定教學目標。

  2、教學目標

  教學本節課內容主要是讓學生知道什么是正數和負數,它們是怎樣產生的,數0表示著怎樣的意義及能初步會用正、負數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因為授課的對象是初中七年級的學生,他們對數學有了一定的概念,但因每個學生接受知識的能力不同,我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分為三類:

 、僬J知目標: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了解負數的意義,學會用正、負數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義的量,會正確地讀、寫負數。

 、谀芰δ繕耍焊惺苷⒇摂岛蜕畹拿芮新撓,享受創造性學習的樂趣。

 、矍楦心繕耍和ㄟ^實際問題的解決和從不同角度對有理數分類,可提高學生應用數學能力和培養學生的分類。

  3、教學重點和難點

  本著新課標,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我確立了如下的教學重點、難點。

 、俳虒W重點:了解負數的意義,學會用正、負數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诮虒W難點:了解負數的意義及0的內涵。

  二、教學對象分析

  對象:初中七年級學生 學生特點:

  學生剛剛升初中,基礎不一,為了能讓學生都吸收本節課的知識,我采取了以下教法與學法

  三、教法、學法分析

  1、教學方法:

  在本節課的講解中,我采用了講授法與發現法,主要包括以下方法: 情境創設法:通過情境創設,引起學生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案例分析法:通過對實例的分析,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所學內容。

  2、 學習方法:自主探究法:研究實際問題→認識負數→負數在實際中的應用

  四、教學過程

  根據本節課教學內容及數學的學科特點,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我設計了如下教學流程:

  (1)引入課題 

 。2)新課講解 

 。3)課堂練習 

 。4)知識 

 。5)布置作業

  下面進行詳細闡述:

  1、 引入課題(3min、 創設情境,興趣導入

  p 首先展示一張標有氣溫的地圖,同時說“同學們有沒有看過天氣預報呢?”學生回答后,教師就接著說,“那你們看看這張地圖上的數字,它們有著怎樣的區別呢?”讓學生通過觀察去發現其特點,根據學生的回答,我及時提出:“那你們知道它表示什么意義嗎?”觀察學生的反應,引入本節課所要講解的課題。 p 此環節的設計目的是創設美好的學習情景,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在情境中主動、積極的接受學習任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這樣就可以為后面的教學做好鋪墊。

  2、 新課講解(15min)

  在創設了情境,明確了學習任務后,根據學生的特點及本課的重點難點,教師從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出發,主要從以下方式進行講解:從舊經驗中引導新學習。首先提出問題:“大家知道,數學與數是分不開的,它是一門研究數的學問,現在我們一起來回憶一下,小學里已經學過哪些類型的數?”然后讓學生思考討論,互相補充回答。接著,教師指出:小學里學過的數可以分為三類:自然數(正整數)分數和零(小數包括在分數之中),它們都是由于實際需要而產生的。

  日常生活中,為了表示一個人、兩只手,我們用到整數1,2;為了表示一半的事物,我們經常用1/2;為了更能準確的讀取尺子上的數值,我們經常要用到小數;當什么都沒有的時候,我們總是用0來表示。但在實際生活中,還有許多量不能用上述所說的自然數,零或分數、小數來表示的。像零下溫度、低于海平面某地的海拔高度等等,我們如何去表示呢?某市某一天的最高溫度是零上5℃,最低溫度是零下5℃要表示這兩個溫度,如果只用小學學過的數,都記作5℃,就不能把它們區別清楚,可它們是具有相反意義的兩個量,那我們又如何去區別它們呢? 接著再進行課本內容講解;

  此環節的設計目的不僅可以讓學生鞏固舊知識,同時也引導他們發現在所學過的知識中,沒有找到相關的知識來回答我所提出的問題,這樣就進一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使得課堂在一個在一個積極、主動、愉快的氛圍中進行

  3、 課堂練習(20min)

  教師活動:學生練習,教師巡視,再提問一兩個同學。

  設計意圖: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肯定答對的同學,糾正錯誤的同學 詳細的闡述:

  學生在明確了教學任務,掌握了一定的基本知識之后,就有一種躍躍欲試的欲望,這時教師應把握時機讓學生獨立練習,而在學生練習的同時,教師巡回指導,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最后提問一兩個同學,肯定他們的能力及糾正其存在的錯誤,這樣學得好的學生感覺自己的能力得到肯定,會更加的努力,同時可以讓那些自學能力差的學生及時的學到新知識,不至于掉隊。

  4、 知識(5min)

  課堂:教師與學生共同回顧本節課的知識要點,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

  詳細闡述:在這一階段,教師可以用“這節課,我學會了……”、“通過這堂課的學習,我會做……了”這樣的形式來讓學生,學生一邊說教師一邊糾正或提示學生,并且顯示相應的內容以課件形式展示出來。

  為了檢驗和促進每個學生是否達到預期的目標,發現教學中的問題,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是必須的,也是有效的。目的在于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記憶、理解,使知識成為一個體系。

  5、布置作業(2min)

  拓展練習:布置有點難度的作業,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及知識遷移的能力。 詳細闡述:

  在本節課講授結束后,我將給學生布置與本節課相關的較有難度的作業,讓學生在自我獨立完成作業的同時,鞏固了所學的知識,也可以從中發揮他們的自主創新能力以及獨立思考問題思維。

  五、教學效果預測

  上面是我對《七年級數學》的這一小節的授課方式,最后,我對本節課進行預測,如下:

  1、通過情境創設,可以引起學生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在新課講授過程中,使用講授法和發現法,讓學生了解負數的意義,學會用正、負數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義的量,會正確地讀、寫負數;感受正、負數和生活的密切聯系,享受創造性學習的樂趣;通過實際問題的解決和從不同角度對有理數分類,可提高學生應用數學能力和培養學生的分類;

  3、讓同學們獨立完成練習,意在加深同學們對本課內容的理解和掌握他們的學習情況;

  4、最后及布置作業,讓學生掌握本課所學知識,并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

《認識負數》課堂實錄 篇3

  教學內容:

  蘇教版國標本五年級上冊《認識負數》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中認識負數,感受負數的實際意義;會正確讀寫正、負數;初步感知正、負數可以表示兩種相反的關系;知道負數都小于零,正數都大于零。

  2、體驗生活與數學的聯系,會用正負數的知識解釋生活現象。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引入

  (多媒體出示沈陽大雪時的一幅照片)

  師:這是沈陽大雪時的一幅照片。猜猜看,這時的氣溫可能是多少度?(指名口答)

 。ㄔu:以溫度引入負數,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安聹囟取奔饶芊⻊沼诒竟澱n的教學重點,又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借助經驗,自主探究

  1、 認識溫度計

  師: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往往借助溫度計來測量溫度。(多媒體出示溫度計圖)你了解溫度計嗎?把你了解的情況和大家交流一下,好嗎?

  小結:溫度計上有兩種計量單位:一種是攝氏度,一種是華氏度。我國統一使用攝氏度。

  師:[多媒體出示標有沈陽溫度讀數(零下20℃)的溫度計]誰能讀出圖中沈陽的溫度?說一說你是怎樣看出來的?(指名口答)

  師:(多媒體依次出示讀數為零下22℃、零下18℃的溫度計圖)這時的溫度又是多少呢?你能說說是怎樣看出來的嗎?

  [評:認識溫度計是本環節的教學要點,而正確地讀出溫度計所示的零下溫度又是本節課的教學難點。通過零下20℃、零下22℃、零下18℃的對比練習,既突出教學要點,又能有效地突破教學難點。]

  2、教學例1。

  (1)教學正、負數讀寫法

  談話:同學們,咱們中國幅員遼闊,南方和北方在氣溫上有很大差異。當沈陽還是千里冰封的世界時,南京和海口的氣溫又是多少呢?咱們一起來看一下。(多媒體出示三幅溫度計圖:沈陽零下20℃;南京0℃;海口零上20℃)

  師:從這幾幅圖中,你能看出南京和?诘臍鉁貑幔磕隳苷f說怎樣看出來的嗎?你還能得到哪些重要的數學信息?(小組討論、指名匯報交流。)

  師:沈陽和?诘臍鉁匾粯訂幔繛槭裁?

  你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示這兩個不同的溫度嗎?(學生記錄后,展示、交流評價。)

  師:數學語言需要交流,交流就要符號統一。(展示并板書-20℃、+20℃)這是科學家規定的記錄方法。

  講解:“-”是負號,“+”是正號,要寫得小一點。-20℃讀作負二十攝氏度; +20℃讀作正二十攝氏度。+20℃也可以簡單記作20℃。

 。2)練一練。

  (多媒體出示標有吐魯番盆地某一天最低氣溫和最高氣溫的溫度計圖:零下9℃、零上27℃)

  師:你能用剛才的方法把它們記錄下來嗎?[指名反饋,教師揭示

 。ò鍟-9℃、27℃]

  [評:通過練一練,既可以使學生更為準確、熟練地掌握零上溫度和零下溫度的表示方法,又為引入例2起到過渡作用。]

  3、教學例2。

  (1)出示例2。

  師:吐魯番盆地的早晚溫差非常大。人們常這樣來形容:“早穿棉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這與它的地理特征有很大關系。(出示例2:珠穆朗瑪峰比海平面高8844米;吐魯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

 。2)教師講解“海拔”的含義。

  (3)你能用以上的方法表示出這兩個海拔高度嗎?(學生獨立完成后,指名口答。板書:8844米、-155米)

  (4)練一練。

  (多媒體出示:讀一讀下面的海拔高度,說一說分別是高于海平面還是低于海平面?

  黑海海拔高度是-28米。

  馬里亞納海溝最深處的海拔是-11034米。

  (評:兩道例題兩個層次,例1通過讓學生觀察、討論、交流等數學活動,初步感知負數,并掌握負數的表示方法;例2教師則完全放手,讓學生根據例1中溫度的表示方法,類推出海拔的表示方法。教學方法一詳一略,一扶一放。)

  三、抽象概括,溝通聯系。

  1、揭示概念。

  師(指板書):這里有許多數量,如果把它們的單位名稱去掉,就得到一個個的數。你能把這些數分分類嗎?

  師:像-20、-9、-155這樣的數都是負數。你還能說出幾個負數嗎?能說得完嗎?

  像+20、27、8844這樣的數都是正數。你還能說出幾個正數嗎?能說得完嗎?

  揭示課題(板書)。

  2、介紹負數產生的歷史。

 。ǘ嗝襟w出示教科書第九頁“你知道嗎?”)

  3、認識0與正、負數的關系。

  師:你認為0是正數還是負數呢?理由是什么?(小組討論、指名匯報結果)

  0與負數比、0與正數比,大小有什么關系?(指名回答)

  [評:揭示正負數時,讓學生經歷 “具體——抽象(由具體數量抽象出數)”的過程,符合兒童認知規律;讓學生列舉正、負數,可以初步感知正數的個數和負數的個數都是無限的。]

  四、鞏固練習,應用拓展。

  1、選擇合適的溫度連一連。(多媒體出示教科書練習一第四題)

  2、你知道這些溫度嗎?讀一讀。(教科書練習一第五題)

  3、你能在溫度計上表示出這些溫度嗎?(多媒體出示地圖,閃爍溫度:石家莊﹣5℃、長春﹣10℃、杭州5℃、桂林10℃)

  (讓學生在練習紙上完成后,比一比這幾個城市溫度的高低。)

  4、下面是小明的一則日記。

  2007年7月18日 晴

  今天天氣很熱,大約有10℃。好多愛美的女士為了避暑都打上了遮陽傘。

  我跟著爸爸來到他上班的冷食加工廠,一進加工車間,感到涼颼颼的,估計溫度大概有-15℃。爸爸打開冷柜,馬上有一股寒氣襲來,我猜冰柜里的溫度大約有8、9℃吧。

  回來的路上,碰到了同學,我們就聊開了。洪軍說:前幾天,他們全家到泰山旅游,爬上了海拔﹣1545米的山頂;曉玲說:他們全家去了連云港,聽說連云港海的最低處是海拔34米呢!

  ……

  這則日記中有些數據不符合實際情況,你能找出來嗎?你知道怎么改嗎?

  [評:以日記的形式展示數學內容,既貼近生活、新穎有趣,又有利于聯系實際、培養數感。]

  五、全課總結。

  師:這節課我們一起認識了負數。你有哪些收獲,給大家分享,好嗎?

  六、拓展延伸。

  讓學生課外注意觀察身邊的事物,搜集一些可以用負數表示的數量。

  總評:

  課程標準提出: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本節課體現了如下特點:

  簡約。緊緊圍繞教學目標來確定教學主線。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認識負數,感受負數的實際意義;在引導學生創造的基礎上,教學正、負數的表示方法;讓學生聯系生活感知正數和負數意義相反、相互依存的關系;……使人感到簡潔、明快。

  貼切。數學知識源于生活經驗。老師注意尋找貼近學生生活的數學素材,精心設計符合學生年齡特點的數學活動。使得學生樂學、深思,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課始,老師讓學生猜測沈陽大雪時的溫度;接著自然地將溫度計引出,并讓學生自主交流溫度計的有關知識;……既可以消除學生對教學內容的陌生感,同時也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使得學生積極參與數學活動。使人感到真切、自然。

  充實。數學重在思考。認識負數時,借助溫度計和海拔,引導學生通過看一看、猜一猜、說一說、議一議等數學活動,從不同的角度感受負數、理解負數,并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從而讓學生經歷了“感知——探索——建構——應用”的認知過程,有利于增強認識,落實目標。使人感到實在、高效。

  和諧。關注學生學習過程評價。老師注意給學生提供廣闊的思維空間,鼓勵學生盡情地表達自己的意見與想法。例如:“你了解溫度計嗎?把你了解的情況和大家交流一下,好嗎?”、 “你能說說是怎樣看出來的嗎?”、“ 你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示嗎?”、“你有哪些收獲,給大家分享,好嗎?”……有利于學生自主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從而形成平等、自由、和諧的學習氛圍。使人感到輕松、流暢 。

《認識負數》課堂實錄 篇4

  今天我講的課是《正數和負數》,關于學生以前所學數的知識前面的李已經作了很好的梳理,我現在只就本節課所涉及的進行說課。

  一、 我對課標要求的理解

  《數學課程標準》安排在小學的第二學段初步認識負數,這是小學階段數學教學新增加的內容。很久以來,負數的教學一直安排在中學教學的起始階段,現在考慮到負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經接觸了一些負數,有了初步認識負數的生活基礎。因此《標準》將這一內容提前到小學階段教學。認識負數,對于小學生來說是數概念的一次拓展。他們以往認識的整數、分數和小數都是算術范圍內的數,建立負數的概念則使學生認數的范圍從算術的數拓展到有理數,從而豐富了小學生對數概念的認識。這樣,有利于中小學數學的銜接,為第三學段進一步理解有理數的意義和運算打下良好的基礎。具體目標是: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負數的意義,會用負數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問題。根據這一目標,北京義務教育課程改革試驗教材四年級第八冊出現了這嶄新的一課《正數和負數》。從《課標》中可以發現,本課的學習,意在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認識負數,感受學習的內容就在我們的身邊,拓展對數概念的認識。并沒有復雜的概念與計算,知識層次比較淺。我認為,如何充分地展現負數的產生以及負數的魅力,激起學生學習負數的興趣,是教師在設計本課時值得關注的問題。

  二、 研讀教材的結果

  1、以前認識的數

  教材在1、2冊安排完成對10以內、20以內和百以內數的認識以后在第4冊安排了萬以內數的認識;在第二學段四年級上冊完成多位數的認識,至此,完成了對正整數的認識。在第6冊和第8冊教材中分兩次安排了分數與小數的初步認識

  2、以后將要認識的數

  以后逐步又在第8冊和第10冊分別又對小數和分數進一步認識,在11冊一次完成對百分數的認識。

  3、今天要學習的內容

  以上的這些數在第二學段即四年級第二學期第8冊中出現了負數的認識,負數在數軸上顯示都是"0"左邊的數,這對于小學生來說,是數概念的一次拓展,使學生認數的范圍從算術的數拓展的有理數,這是小學生學習有理數的開始。

  4、下面就是單元教材分析和課時教材分析以及在分析基礎上的有效整合。

  現實世界中存在著許多具有相反方向的量,或某種量的增大和減小,也可用這種量的某一狀態為標準,把它們看作是向兩個方向變化的量。要確切地表示這種具有相反方向的量,僅僅運用原有數(自然數和分數)就不夠了,還必須把這兩個互為相反的方向表示出來,于是產生了正數和負數。數從表示數量的多少到不但表示數量的多少,還表示相反方向的量,是數的發展的一個飛躍,正數和負數的學習過去安排在中學有理數中學習,本課教材所處位置,是算術數到有理數的銜接與過渡,并且是以后學習數軸、相反數、絕對值以及有理數運算的基礎。

  京版教材這部分內容呈現的順序及方式是:利用主題圖引入負數、利用溫度統計圖加深對負數的認識、通過溫度計上不同刻度的位置順序了解正數和負數的意義,利用海拔知識的介紹進一步了解正數和負數是具有相反關系的量,通過知識窗的介紹讓學生負數的發展歷史,培養民族自豪感。通過負數的認識,使學生明白"數"不僅包括正的,還有負的,從而使學生對數的概念形成一個完善、系統的知識結構,為今后進一步的學習打下基礎;谶@樣的學習起點,本節課必須在學生認知沖突產生矛盾的前提下讓學生體會"負數"產生的必要性,并通過熟悉的生活情境體會負數的意義,這也是本節課的重點。本節課的難點則是體會正、負數的意義,在學生初步感知了生活中正數和負數的基礎上,將這種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通過描述性定義認識正數、負數和"0",形成完整的知識結構,而關鍵就是通過學生已有知識的轉化,來認識新知識,使知識絡得以完善。

  三、 通過研讀教材,我在設計本課時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體現數學教學中對學生數感的培養。

  數感是負數教學的一個重要的核心概念!墩n標》對數感的闡述是:理解數的意義;能用多種方法來表示數;能在具體的情景中把握數的相對大小關系;能用數來表達和交流信息……

  依據《課標》的要求,在本節課中,我力圖通過一些有效的環節,來著力培養學生的數感。

  如:用正數或負數表示下列數量。

  (1)贏利10000元,用+10000元表示;那么虧損10000元用( )元表示。

  (2)如果向東走10.5米,用+10.5米表示;那么向西走10.5米用( )米表示。

  (3)球隊勝利4場,用+4場表示;那么失敗3場用( )場表示。

  (4)零上15度用+15度表示;那么零下15度用( )度表示。

  通過正數和負數的對比,感受負數的意義,初步感知負數和正數是相反的量,負數可能比正數小。

  2、體現數學知識形成的邏輯性。

  新知的形成往往是在舊知的遷移或是與舊知產生矛盾沖突的前提下形成的。在課前我準備了一個小游戲,叫做《對對子》。小游戲,作用未必小。它不但活躍了課堂氣氛,還能迅速地把學生帶入到"相反"的意義中,為接下來的學習做鋪墊。

  進入下一個學習環節—信息感悟。我特別了一組信息,讓學生在橫線上填上意義相反的詞。這樣的設計讓兩個數量的相反意義凸顯在學生面前,然后讓學生把這種事件轉化為詞組,使之表達更加簡潔。接著啟發學生設計新的記錄方法,并展示出來,這些教學活動促使學生不斷地進行有意義的數學思考,直到產生"需要找到一種統一的形式"的內需。這時,負數的概念呼之欲出。

  根據對學生學習情況的了解,我預設會有部分學生用正負號的方式記錄。

  請一位用這種方法的同學說說自己的`想法,并及時表揚這位學生——"你用到的符號跟數學家現在用的一摸一樣。" 學生感悟正、負數的意義時,體驗了由具體到抽象的符號化、數學化過程,認識也逐漸從模糊到清晰。這樣的過程更讓學生簡約地經歷了人類探索負數的歷程,實現了數學學習的再創造。這樣的知識形成過程既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又符合數學知識和思維的邏輯性。

  3、體現數學知識與生活聯系的緊密性。

  華羅庚說過:"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日用之繁,無處不用數學。"這是對數學與生活的精彩描述。可見數學知識與生活的聯系有多密切。本節課在學生認識了正、負數,會讀寫正負數的基礎上,我讓學生舉一舉你在生活中見到過哪些負數,喚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然后創設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讓學生感受和理解負數的意義。而"理解負數的意義"是本課難點之一。我在解決這個問題的時候充分利用了學生常見的溫度計,在學生認識了溫度計上刻度的之后,設計如下活動引導學生參與:指名學生讀出溫度計上指示的溫度,然后結合多媒體動態演示溫度下降,學生回應"越來越冷"的感覺。通過溫度計上不同溫度水銀柱的高低讓學生了解正數和負數是具有相反意義的量,正數比負數所表示的溫度高。新穎有趣的活動教學效果顯著,既深入體會溫度計表示溫度的特點,同時暗伏了負數大小比較的后繼知識。同時通過溫度計的展示使"0是正數與負數的分界點"這一道理清晰地建立在學生腦海中。

  4、體現數學知識結構形成的嚴整性。

  本節課我是將"認識負數"與"負數的意義"兩節教材有效進行整合,在一節課內使學生對正負數的知識結構有了一個系統的形成和完善。我認為既然本節課讓學生認識了負數,就應該盡可能地在一節課內使學生的知識結構得到升華,而不是零零散散地將它放在下節課再進行完善。因此我把負數大小的比較、絕對值等后續知識很好地滲透進來,溫度計教具突顯出優勢。在上面的教學中,我首先引導學生廣泛舉例,初步明確正、負數的個數是無限的。這時,學生對正、負數集合的認識是淺顯的、體驗是感性的。再適時地引導學生討論:用圓圈把所有的負數或正數都圈起來,要不要把省略號也圈進去呢? 簡單而又巧妙的設問給學生創造了體驗的機會。通過小小的省略號充分體現了無限的觀念、集合的,提升了學生的數學思維。

  認識數軸另本課另一難點,我用課件巧妙的演示溫度計順時針轉90?后把它與直尺建立起聯系,又把直尺進一步延伸得到了一把數軸尺,然后讓學生齊讀數軸上的正。負數。利用小人左右運動使學生感悟到數軸越往右邊數越大,反之越往左邊數就越小,而"0"是它們的分界點。在讀數、觀察、體會等一系列活動中,不僅區分了正、負數,滲透了"無限"的,也實現了對"0"的再認識。集合圈、數軸、無限等的滲透,使學生對所學知識形成一個比較完整的知識結構,使學生數的認識這一知識絡得到了擴展。

  5、體現數學知識中滲透的人文性和趣味性。

  數學知識中如果能有效結合教材實際對學生進行和教育,那就更體現數學教學的人文性了。本節課我就結合了負數的歷史,讓學生感受到了負數的淵源歷史,有效地對學生滲透了教育。

  數學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體會學習數學的快樂。從教學的角度看,這一課內容屬于"概念教學"的范圍,但是考慮到四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我覺得正負數的概念不便下定義,因此在課的結尾處,我設計了一個有趣的環節:孩子眼中的正負數。這一內容不僅是對本課所學負數的一個回顧和,也使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認識了正負數之間的關系、學生樂于接受而且印象很深。

  四、 結束語

  實踐讓我深深體會到:教學的真境界應是"樸實無華、真實有效"的。它是真實、真效、真智慧的生動過程,是師生智慧共生的樂園

《認識負數》課堂實錄 篇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現實情境中初步認識負數,了解負數的作用,感受運用負數的需要和方便。

  2、使學生知道正數和負數的讀法和寫法,知道0既不是正數,又不是負數。正數都大于0,負數都小于0。

  3、使學生體驗數學和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能力。

  教學重點:

  初步認識正數和負數以及讀法和寫法。

  教學難點:

  理解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教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溫度計、練習紙、卡片等。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感受生活中的相反現象)

  1、游戲:我們來玩個游戲輕松一下,游戲叫做《我反我反我反反反》。游戲規則:老師說一句話,請你說出與它相反意思的話。

 、傧蛏峡矗ㄏ蛳驴矗

 、谙蚯白200米(向后走200米)

 、垭娞萆仙15層(下降15層)。

  2、下面我們來難度大些的,看誰反應最快。

 、傥以阢y行存入了500元(取出了500元)。

 、谥R競賽中,五(1)班得了20分(扣了20分)。

  ③10月份,學校小賣部賺了500元。(虧了500元)。

  ④零上10攝氏度(零下10攝氏度)。

  說明什么是相反意義的量(意義正好相反)

  3、談話:周老師的一位朋友喜歡旅游,11月下旬,他又打算去幾個旅游城市走一走。我呢,特意幫他留意了一下這幾個地方在未來某天的最低氣溫,以便做好出門前衣物的準備。下面就請大家一起和我走進天氣預報。(天氣預報片頭)

  二、教學例1

  1、認識溫度計,理解用正負數來表示零上和零下的溫度。

  課件出示地圖:點擊南京出示溫度計和南京的圖片。首先來看一下南京的'氣溫。

  這里有個溫度計。我們先來認識溫度計,請大家仔細觀察:這樣的一小格表示多少攝氏度呢?5小格呢?10小格呢?

  B、現在你能看出南京是多少攝氏度嗎?(是0℃。)你是怎么知道的?(那里有個0,表示0攝氏度)。

 。2)上海的氣溫:上海的最低氣溫是多少攝氏度呢?(在溫度計上撥一撥)撥的時候是怎樣想的呢?(在零刻度線以上四格)

  指出:上海的氣溫比0℃要高,是零上4攝氏度。(教師結合課件,突出上海的氣溫在零刻度線以上)。

  (3)了解首都北京的最低氣溫:北京又是多少攝氏度呢?與南京的0℃比起來,又怎樣了呢?(比南京的0℃要低)你能用一個手勢來表示它和0℃的關系嗎?(對,北京的氣溫比0度低,是零下4攝氏度)你能在溫度計上撥出來嗎?

 。4)比較:“4℃”和“—4℃”的意義相同嗎?有什么不同?(不一樣,一個在0℃以上,一個在0℃以下)。

 、偕虾5臍鉁乇0℃高,是零上4攝氏度,我們可以記作+4℃,讀作正四攝氏度,寫的時候先寫一個正號(指出是正號不是加號,意義和讀法都不同了)再寫一個4(板書),大家跟我一起來比劃一下。+4也可以直接寫成4,把正號省略了。所以同學們所說的4℃也就是+4℃。(板書)

  負號能不能省略不寫?為什么?

  ②北京的氣溫比0℃低,是零下4攝氏度。我們可以用-4℃來表示零下4攝氏度(板書-4)。跟老師一起來讀一下。寫的時候可以先寫一個負號(指出是負號不是減號)再寫一個4就可以了,同桌互相比劃一下。

 。5)小結:通過剛才對三個城市的溫度的了解,我們知道記錄溫度時,以0℃為界線,用象+4或4這些數可以來表示零上溫度,用-4這樣的數可以表示零下溫度。

  2、試一試:學生看溫度計,寫出各地的溫度,并讀一讀。(寫在卡片上)

  3、聽一段中央臺的天氣預報,將你聽到城市的最低和最高溫度記錄下來。

  4、小結: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得出:以零攝氏度為界線,零上溫度用正幾或直接用幾來表示,零下溫度用負幾來表示。

  三、學習珠峰、吐魯番盆地的海拔表達方法(P4第2題)

  1、同學們你們知道嗎?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從山腳到山頂,氣溫相差很大,這是和它的海拔高度有關的。最近經國家測繪局公布了珠峰的最新海拔高度。老師把有關網頁帶來了。(課件出現網頁,上面有簡單的文字介紹)。誰來讀一讀這段介紹。

  2、今天老師還帶來一張珠穆朗瑪峰的海拔圖,請看。(課件動態地演示珠穆朗瑪峰的海拔圖)。從圖上,你看懂了些什么?

  3、我們再來看新疆的吐魯番盆地的海拔圖。(動態演示吐魯番盆地的海拔情況)。

  你又能從圖上看懂些什么呢?(引導學生交流,回答珠穆朗瑪峰比海平面高8844.43米;吐魯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

  4、珠穆朗瑪峰比海平面高,吐魯番盆地比海平面低。大家再想想:你能用一種簡單的方法來記錄一下這兩個地方的海拔嗎?

 。1)交流:珠穆朗瑪峰的海拔可以記作:+8844.43米或8844.43米。

  吐魯番盆地的海拔可以記作:-155米。(板書)

 。2)小小結:以海平面為界線,+8844.43米或8844.43米這樣的數可以表示海平面以上的高度,-155米這樣的數可以表示海平面以下的高度。

  四、小組討論,歸納正數和負數。

《認識負數》課堂實錄 篇6

  片斷一:

  游戲導入,感受生活中的相反現象;

  同學們:我們先來做個游戲,放松一下。游戲的名字叫剛好相反,規則是老師說一句話,你們要快速地說出和這句話意思相反的話,能行嗎?

  ①向前進!(向后退。

 、谙蜃罂矗ㄏ蛴铱矗

 、巯蚯翱矗。ㄏ蚝罂矗

 、茏吡ⅲ。ㄗ拢

  ⑤難底高一點!

  ⑥小賣部今年一、二月份賺了1000元。(小賣部今年一、二月份虧了1000元。)

  ⑦我在銀行存入了200元。(我在銀行取出200元。)

 、辔因T車向南行了100米。(我騎車向北行了100米)

 、嵛覐墓臉谴髽虺霭l來到了我們城東小學。(……)

  片斷二:

  聯系生活,理解負數的意義;

  1、教學例1。

 、徘榫骋。

  多媒體出示上海、南京、北京三個城市的最低溫度資料。

  教會學生學會看溫度計。(0攝氏度以上的,從0攝氏度往上看;0攝氏下 從0攝氏度往下看。)比較三個城市的溫度。

 、平榻B正負數的讀寫法。

  師:規定零上4攝氏度記作+4攝氏度或4攝氏度,規定零下4攝氏度記作-4攝氏度。

 、墙虒W正數和負數的讀寫法

  師:“+4”讀作正四,再寫的時候,只要在4前面加一個“+”——正號,“+4”也可以寫成4!-4”讀作負四,書寫時,只要先寫“-”——負號,再寫4。(教師板書)

  師:現在,我們可以說那一天上海的氣溫是+4℃,北京的氣溫是-4℃。

 、韧瓿稍囈辉。

  2、教學例2。

 、沤榻B海拔高度是與海平比較,所得到的相對高度。

 、平Y合多媒體,說說珠穆朗瑪峰、吐魯番盆地等地的海拔高度。

  請你用今天學的知識表示這兩個地方的海拔高度?

  小結:用正負數還可以區分海平面以上的高度和海平面以下的高度。

  3、總結:

 、乓髮W生將+4、0、-4、+19、-11、+8844、-155等數分類。

 、平沂菊摂档囊饬x:正數大于0,負數小于0。強調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片斷三:

  鞏固應用,拓展學生的知識面;

  1、完成練一練p3頁。

  2、你知道下面的溫度嗎?把下面信息中的溫度準確地讀出來。

  ⑴水沸騰的溫度是0℃。水結冰的溫度是100℃。

 、频厍虮砻娴淖畹蜌鉁卦谀蠘O,是-88.3℃。

 、窃虑虮砻娴淖罡邭鉁厥127℃,最低氣溫是-183℃。介紹月球表面的最高和最低氣溫。

 、任覈鴦倓偝晒Πl射的神舟六號飛船在太空中向陽面的溫度為100℃以上,而背陽面卻低于-100℃,但通過隔熱和控制,太空艙內的溫度始終保持在21℃,非常適宜宇航員工作。

  3、用正數或負數表示下面的溫度或海拔高度。

 、牌驼舭l的溫度是四十攝氏度。( )℃

 、破湍痰臏囟仁橇阆率藬z氏度。( )℃

 、墙鹦潜砻娴淖罡邷囟仁撬陌倭鍞z氏度。( )℃

 、戎袊罡叩某鞘心乔骄叨雀哂诤F矫4500米。海拔( )m.

 、捎《妊笊系膷u國馬爾代夫平均高度僅比海平面高1米。海拔(。﹎

  5、出示“你知道嗎?——中國是最早使用負數的國家”

  反思:“數學是好玩的!焙猛媸菍W習數學的起點,也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基礎。把抽象、枯燥的數學知識變得有趣是一種教學智慧。本節課從游戲入手,通過游戲讓學生感受到相反的意思,為學好負數的意義做好鋪墊。又通過讓學生記錄數據的方法,激發了學生學習負數知識的需要,同時也使學生認識到負數的產生與人類社會的發展密切相關,是人類在勞動與生活中創造了負數。鞏固練習時教者又收集了大量的人文、地理、科學方面的信息,讓學生在理解負數意義的同時,拓寬了視野。

《認識負數》課堂實錄 篇7

  教學目標:

  1.初步感知相反意義的量,了解負數的意義。知道負數的寫法、讀法,初步會用負數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量。

  2.使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經歷數學化、符號化的過程,體會負數產生的必要性。

  3.感受正負數和生活的密切聯系,享受學習的樂趣,培養學生的數感。

  教學重點:

  感悟正、負數的意義,能應用正、負數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教學難點:

  感悟負數的意義以及0的涵義。

  教學準備:

  溫度計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

  1.看圖、觀察。充分體驗5℃與-5℃的含義

  ① 師:從這副圖上上你看到了什么?

  生:小女孩、房屋、還有一個溫度計。

  師:你知道溫度計是干什么用的嗎?

  生:測量溫度。

  師:關于溫度計你知道哪些?

  生說。

  師:你把老師要講的都作了一一解釋,而且講得非常好,很不錯,可以當小老師了。

 、 師:我們再來看,從這副圖中你看到了什么?與第一幅圖比有什么不同?

  生:這副圖溫度是0℃了,小男孩穿得厚些了,屋檐上結了冰。

  師:0℃了,0℃有什么感覺?

  生:很冷了,結冰了。

  師:我們科學上規定,把自然狀態下水剛開始結冰時的溫度規定為0℃,這是有點冷了。

  ③師:我們再來看下一幅圖,從這副圖上你看到了什么?與前兩幅圖比,又有什么不一樣?

  生:下雪了,這時是零下5℃了。

  師:零下5℃什么意思?

  生:就是比0℃還要低。

  師:你能用你自己喜歡的方式把它表示出來嗎?

  生表示。

  師:為什么要這樣表示?

  生說。

  師:真不錯,你表示得和數學家表示的一模一樣,大家也來說說,這樣表示有什么好處?

  生:簡單、方便、容易寫。

  ④好,我們繼續來看,這副圖與前幾幅圖比,又有什么變化?

  生:更冷了,都零下10℃了。

  師:零下10℃怎么表示?

  生表示。

  師:與前面的-5℃比哪個溫度低?

  生:-10℃低。

  師:為什么?

  生說。

  像這樣的數,我們把它叫什么?——負數。

  今天我們就來“認識負數”。(板書)

  二、展開

  1.師:用負數來表示溫度,大家在哪里看到過?

  生:天氣預報上。

  生其他地方。

  師:我從電視上收集來一組氣溫,我們來看看。

  說說各個城市那天的溫度分別是幾度?

  課件

  師:武漢5℃,你能在氣溫計上找到它的位置嗎?

  師:北京-5℃,你能在氣溫計上找到它的位置嗎?

  生:標不出來,必須先找到0℃的位置。

  師:為什么?

  生說。

  學生標出溫度。

  2.現在老師把這個溫度計倒過來,在黑板上畫了條線段表示溫度計

  0刻度左邊表示低,右邊表示高,可以用箭頭來表示。你能指指各城市的溫度在什么地方嗎?

  生指。

  師:仔細觀察這些溫度,把這些溫度分分類,你準備怎么分?

  生分類。

  師:像這一類數,比0小的叫——負數,前面像減號的叫“負號”。

  比如:-8℃-5℃-1℃跟它相對的,比0大的這一類就叫正數,為了清晰地表示出來,有些時候數字前面寫上“+”,讀作正號。比如:+1+4+5+8。這些數都比0大,為了方便我們可以把“+”省略不寫,負數都比0小,負號能省略嗎?這里和0一樣大的0是什么?

  生:是正數。

  師:我們剛才數比0大的數是正數,它比0大了嗎?

  生;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3.師:我們再來看哪個城市最熱?哪個城市最冷?

  生說。

  師:如果從低到高把這些溫度排列起來,你會怎么排?

  生排列溫度。

  師:0℃是上海。哪個城市比上海低,低幾度?

  生:-1℃比0℃低,低1℃。-3℃比0℃低,低3℃。-10℃比0℃低,低10℃。

  師:北京是-5℃,哪個城市比它低,低幾度?哪個城市比它高,高幾度?

  師:剛才在比溫度的過程中,你發現了什么規律?

  生說。

  三.進一步深入

  1.師:除了在溫度上可以用負數來表示以外,你還在哪里看到過負數?

  生舉例。

  師:我也收集了一些,看

  股市圖

  師:這是電視上看來的信息,是當天的股市信息,這里有負數嗎?表示什么意思?

  生說。

  如果你爸媽想去買里面的股票投資,你會建議你爸媽買什么股票呢?

  1.我們再來看看,這是從上下載來的“之最”——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瑪峰”海拔8848米,海拔什么意思你知道嗎?

  生:海平面到山頂的高度。

  師:為了比較高度,國際上統一以海平面為基準,珠穆朗瑪峰比海平面高出8848米。

  師:最低的地方是新疆吐魯番,海拔-155米,什么意思?

  生說。

  3.除了以上有負數外,其實在我們身邊也有很多負數。

  用0表示迪迪的位置,迪迪左邊4.5米的位置用+4.5米表示,那么-4.5米就可以表示。

  如果迪迪上面4.5米的位置用+4.5米表示,那么-4.5米就可以表示。

  如果迪迪右邊4.5米的位置用+4.5米表示,那么-4.5米就可以表示。

  如果迪迪下面4.5米的位置用+4.5米表示,那么-4.5米就可以表示。

  師:同樣是-4.5米,怎么一會兒表示左,一會兒表示右,一會兒表示上,一會兒又表示下了呢?為什么表示的意思會不同呢?

  生說。

  師:你的意思師說前面正數表示的`意思變了。所以與它相反的負數表示意思也變了。只要與前面的意思相反就可以了。

  四.

  剛才我們認識了很多負數,同學們認真想一想,負數究竟是怎樣的一種數?你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嗎?

  生說。

  師:大家自己發現了很多,說起負數,是值得我們人驕傲自豪的,因為是最早發現、使用負數的國家,我們來看:(課件出示史料)

  師:看完之后,你有什么要說的嗎?

  學生說一說。

  五.舉例說一說,生活中還有哪些量要用正數與負數來表示。

  六.應用負數練習

  1.請你當個“小管家”

  下圖是我家收支情況,請你在表格內用正負數記錄我家的收支情況。

  課件展示

  2.最后出一道思考題請同學們思考。

  上次開運動會,我們班王璐杰以 秒的成績,獲得了60米冠軍,當時的風速是-0.04秒,這里風速-0.04秒是怎么回事?

  學生說一說

  師:如果當時風速是0.04秒的話,王璐杰跑步的成績將會怎么樣?

  七、

  快下課了,我們一起來回憶一下,我們這節課主要學習了什么?

  你認為學得怎樣?

  思考題請同學們思考。

  上次開運動會,我們班王璐杰以 秒的成績,獲得了60米冠軍,當時的風速是-0.04秒,這里風速-0.04秒是怎么回事?

  學生說一說

  師:如果當時風速是0.04秒的話,王璐杰跑步的成績將會怎么樣?

《認識負數》課堂實錄 篇8

  【教學目標】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理解負數意義;會讀寫負數;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0是正負數的分界點。

  2.經歷正負數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量的過程,增強符號意識,體驗數學的應用價值。

  3.在認識負數和應用負數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

  【教學重點】

  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理解負數意義

  【教學難點】

  0是正負數的分界點

  【教學過程】

  一、質疑導入,揭示課題

  1、游戲規則是:老師說一句話,你們要快速說出與它意思相反的話。比比看,誰反應最快。電梯上升5層;我在銀行存入1000元錢;零上10攝氏度;比海平面高800米。

  2、談話引入:昨天,王老師帶著50元錢到樓下小賣部買東西,結果一算賬要80元,還差30元。老板是熟人,先記賬。東西讓我提走;丶业穆飞衔揖驮谙胛椰F在究竟有都少錢呢?請同學們幫幫老師。(生回答)今天我們來學習負數的初步認識,(板書課題)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了。

  二、聯系生活,學習新知

  (一)例1以溫度初識負數

  1、試一試(練習卡)

  零上8攝氏度,記作℃,零下8攝氏度,記作℃。(生答,并說為什么要這樣表示)

  2、以溫度計為實例初步認識負數(課件)

  (1)出示溫度計,讓學生觀察,以哪個溫度為分界點?(0攝氏度)師介紹:常態下水結冰時的溫度是0攝氏度,水沸騰時的溫度是100攝氏度。0攝氏度是零上溫度和零下溫度的分界點,(板書0、.)比0攝氏度高的溫度用帶“+”號的數表示(板書+)。通常+可以省略不寫(板書括號)。比0攝氏度低的溫度用帶“—”號的數表示(板書 —)20℃、5℃,—20℃、—35 ℃(生再說幾個溫度)

  (2)讀一讀。(包括試一試)。

 。3)填一填。把剛才讀到的溫度填在表中(展臺出示表格),介紹填法(已帶單位只填數)。(生填))

  (4)練習(課件)

  3、師:我們把0攝氏度作為零上溫度和零下溫度的分界點,用帶+和—的數表示出一對相反的量。(板書相反的量)

 。ǘ├2以海拔加深對負數的認識。

  1、出示例2(課件)觀察,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2、根據學生的回答,得出海平面的高度為0米,是分界線,以上用帶+數表示,以下用帶—數表示,又表示出了一對相反的量。

  3、讀數,填數

  4、練習(課件)填在表中(生答)

  5、說意義。太平洋最深處海拔高度是—米,青海省祁連山海拔高度是4000米。

  (三)認識正負數

  1、師小結正負數的概念,學生議一議,0呢?

  2、交流匯報。

  師提示

 。ㄒ唬┻@樣的正負數很多,打上省略號。

  (二)+可以省略,而—不能省略。師說幾個正負數(分數、小數)讓生判斷。

 。ㄈ0是分界點,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3、把表橫放,引入數軸的初步感知。

  4、師:我們以前學過的數,除了0以外,其他的都是什么數?(正數)

  三、課堂練習(課件)(一)基礎練習

  1、讀一讀,填一填。

  正數有哪些,負數有哪些。剩下的0呢?(強調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2、判斷

  提醒0攝氏度以下的溫度負得越多越冷。

 。ǘ┨嵘毩

  1、智力搶答。

  提示已經答了三道題。

  2、讀一讀,議一議。(小組討論)(三)拓展練習

  1、照樣子說一說(練習卡)

  2、解決開始時提出的問題。老師現在有多少錢?(—30元)。我提著東西回家,家在11樓,電梯應該按哪個鍵?剛進電梯,又突然想起還要接孩子放學,要到地下一樓車庫去開車,又應該按哪個鍵呢?

  四、課堂小結

  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五、課外作業

  你知道最早使用負數的是哪個國家嗎?上網或看書了解更多有關負數的知識,下節課我們再來一起交流吧。

《認識負數》課堂實錄 篇9

  尊敬的評委老師:

  您們好!

  今天我的說課是《正數與負數》,選用的教材是人教版數學(七年級上冊)第一章第1節的內容。

  一、教材

  1、地位、作用和特點

  本節是在學習自然數與分數之后編排的。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既可以對知識進一步鞏固和深化,又可以為后面學習有理數的相關知識打下基礎,在學生學習數的只是中極其重要的一環。所以《正數與負數》是本章的重要內容。此外,《正數與負數》的知識與我們日常生活、生產有著密切的聯系,因此學習這部分有著廣泛的現實意義。

  2、教學目標

  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和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認知能力,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負數的概念,且了解負數是如何產生的

  (2)能力目標:能夠判斷一個數的正負性,并能進行負數的運算

  (3)德育目標: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了解負數是從生活實際需要中產生的

  3、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負數概念的理解

  (2)教學難點:負數的意義及零的內涵

  二、教學方法

  結合基于上面對教材的分析,根據我對研究性學習“啟發式”教學模式和新課程改革的理論認識,結合初一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發展并不成熟以及活潑好動的性格特點。

  在教法上:創設問題情境,結合生活實際,給學生更加形象的認識,彌補學生在抽象思考能力上的不足。教師講解引導與學生自我歸納相結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成為主動的學習者而不是被動的接受知識。

  在學法上: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對學生的回答與提問給出肯定,表揚。保護并發展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向著更高的思維層次發展,注意引導他們的數學思維。

  三、教學過程

  在上面的教學方法和理念的引領下,本節課的教學過程設計分為五個部分:

  (1)創設情境,引入新課;(2)合作交流,探索新知;(3)鞏固練習,熟練技能;

  (4)反思,發展情意;

  (5)布置作業

  1、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首先我讓學生觀察課本上的三幅圖,通過設置問題串,為學生復習小學學過的自然數和分數,讓學生了解到數是因為實際生活的需要產生的,同時增加一個新的問題:某人有100元錢,另一人欠別人100元錢,F在我們要用數表示著兩個人所擁有的錢,如果都用100來表示的話,、就不能把這兩種顯然不一樣的情況區別開來。所以學生很容易就發現,用以前學過的數不能簡潔清楚地表示這兩個數,由此需要產生一種新數,自然而然地引入了新課。這樣的引入,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出發,提出疑問,從而引起學生探索未知的興趣。

  2、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接著,我根據學生已經產生的認知沖突及時地給出實際例子幫助學生理解具有相反意義的量,進入合作交流,探索新知的環節,給出4個例子:學生練習,教師巡視

  例1:氣溫有零上3℃和零下3℃;

  例2:高于海平面8848米和低于海平面155米;例3:收入50元和支出32元;

  例4:汽車向東行駛4千米和向西行駛3千米;

  學生對以上例子中出現的每一對量進行討論,由于學生的語文基礎,很容易就發現:零上和零下,高于和低于,收入和支出,向東和向西都是一對反義詞。于是我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進一步歸納出它們的共同特點:零上和零下,高于和低于,收入和支出,向東和向西,都是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然后我讓學生自己舉出一些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義的量的實例。學生在閱讀課本后很容易就會回答:足球比賽中的凈贏球和凈輸球;花生產量的增長和減少;體重的增加和減少等這些例子。這樣的舉例一方面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的熱情,另一方面也為新知識的展開鋪平了道路。

  幫助學生理解了具有相反意義的量后,我帶領學生回到創設情境中產生的問題:擁有100元與欠100元該如何表示?我將一邊引導學生一邊歸納:對于具有相反意義的兩個量,如果其中一種量用正數表示,那么另一種量可以用負數表示。通常地,我們規定盈利、存入、增加、上升為正。如零上3℃和零下3℃可以表示成+3℃和-3℃;收入50元和支出32元可以表示成+50元和-32元。這里建立正數與負數的概念時,我會特別強調,零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它是正數與負數的分界。同時指出,0不僅僅是表示“沒有”的意義,比如0℃就是一個確定的溫度。

  3、鞏固練習,熟練技能

  為了使學生實現由掌握知識到運用知識的轉化,教師將通過形式不同的練習,讓學生把知識轉化成技能,如課本上的練習:判斷正、負數以及用正、負數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在判斷正、負數的時候,我將再一次強調學生的易錯點: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而其中一道練習:如果水位升高3m時水位變化記作+3m,那么水位下降3m時水位變化就可以記作-3m,水位不升不降時水位變化可以記作0m。這里也要特別強調0表示的意義。由此讓學生加深對正、負數概念以及零的意義的理解,同時這種課內及時練習,反饋調整,又符合心理學特征,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減輕了學生的課外負擔。同時這么做,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在這個過程中,對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來說,這是知識鞏固的過程,而對于那些學習能力有所欠缺的學生來說,這是第二次學習負數知識的機會,對于我的教學來說,這也是盡量保證全體學生學習進度一致的一個方法。

  4、反思,發展情意的環節

  在結束本次教學過程之前,我會帶領學生一起快速地回顧一下這節課的所學,在這個過程中,采用集體回答的方式為主,必要時可以請個別學生回答,從心理學上來說,在主動去回顧知識的過程中,我們對知識的理解也是有很大的加深的,同時,這種回顧可以是學生對知識的記憶更加深刻與長久。

  在回顧的過程,我們會點出重點,梳理難點,幫助學生建立更加堅固的知識體系。還有,我會提醒學生注意一些容易出錯的地方。

  5、布置作業

  布置作業的過程要考慮到各個層次的學生,作業太簡單,能力強的學生會覺得題目很沒意思,從而挫傷其學習的興趣;而作業難度過高,則會挫傷學習能力不強的學生的積極性。

  因此,我會布置作業時不是死板的,而是考慮各個層次,有學生自己去選擇自己能夠得著的題目。這樣來,適應了學生的不同要求,減輕作業負擔,關鍵這樣的作業,學生更加愿意去做,作業所帶來的對知識的鞏固效果也會更好。

  四、說課結束

  各位評委老師,以上是我對本節課的認識和對教學過程的設計。對課堂的設計,我始終在努力貫徹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問題為基礎,以能力、方法為主線,有計劃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觀察和實踐能力、思維能力、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創造能力為指導。并且能從各種實際出發,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手段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體現了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

《認識負數》課堂實錄 篇10

  1.如果進了3個球記作+3,那么失2球應記作(      )

  a.+2      b. 2        c.—2

  2.一天中午12時的氣溫是7℃,傍晚5時的氣溫比中午12時下降了4℃,凌晨4時的氣溫比中午12時低8℃,傍晚5時的氣溫是(    ),凌晨4時的氣溫是(     )℃。

  a.—4    b. 3   c.1  d. —1

  3. 公交車從始發站開出時車上有若干人。已經經過了10個車站,經過各站時人數的變化為:5人、—3人、5人、8人、—10人、6人、4人、—7人、—3人、2人(上車的人數為正,下車的人數為負),經過十站后,車上人數比原來多還是比原來少?相差多少人?

  4.如果小軍跳繩125下,成績記作+5下;那么小明跳繩116下,成績應記作(     ) 下;小樂跳繩成績記作0下,表示小樂跳繩(    ) 下。

  5.一幢大樓18層,地面以下有2層。地面以上第3層記作:+3層,地面以下第1層記作:(   )層。老師現在-2層處,上升了4層,到了地面以上第 (    )層。

  6.比90分多5分,記作:+5分。那么(   )分可以記作:-4分。

  7.一袋薯片凈含量:“10±1kg”,表示合格重量最多是 (    )kg,最少是(    )kg。

  8.如果用—3表示電梯下降3層那么+5表示(                ).

  9.河道中的水位比正常水位低2m記作—2m,那么比正常水位高1m記作(    )。

  10.生活中的數,比“0”大的數叫做(    )數,比“0”小的數叫做(    )數。

《認識負數》課堂實錄 篇11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

  下午好!

  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認識負數》,它是蘇教版教材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內容。《數學課程標準》將負數的認識安排在第二學段“數與代數”的知識體系中,具體目標是: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負數的意義,會用負數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問題。從《課標》中可以發現,本課的學習,意在讓學生感受負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并沒有復雜的概念與計算,知識層次比較淺。因此我認為,如何充分地展現負數的魅力,激起學生探索的興趣,是教師在設計本課時值得關注的問題。

  一、教材分析

  在認真研讀教材后,我改變了教科書原有的編排。教材是根據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選用“氣溫”和“海拔”這兩個熟悉的情境,讓學生認識負數和理解負數。而在我以前的教學過程中,效果并不理想。所 以,我萌發了一個大膽地設想,那就是:改變原有的編排,整合學習內容,要“創造性的使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利用學生感興趣的經歷進行教學,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此,我制定出相應的教學 目標。

  二、說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方面:了解正數與負數是實際需要的,掌握會判斷一個數是正數還是負數,會初步應用正負數來表示相反意義的量。

  2、過程與方法方面:通過正數、負數的學習,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情感與態度方面:

 、、從實際問題引入正數、負數,然后通過實例鞏固,讓學生感知到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

 、、根據新課程標準新提出要注重培養學生基本的數學思想,我想通過正負數的教學,滲透對立、統一的辯證思想。

  ③、通過對負數有關知識的介紹,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情感。

  三、說教學重點和難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理解運用正負數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教學難點:理解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并能對三者初步進行大小比較。

  四、說教學環節以及設計意圖

  為了能很好地達到以上教學目標,我設計了四個教學環節,分別是:1、巧設情境、感知引入——引出負數;2、體驗內化、探求新知——認識負數;3、回歸生活,拓展應用——應用負數;4、課堂總結、知識延伸——拓展負數。下面,我就來具體闡述教學環節以及我的設計意圖。

  在課前我準備一個熱身游戲,叫做《我反,我反,我反反反》,其意圖有兩點:一、既活躍了課堂氣氛,使學生和教師都得到放松,二、又與我們今天所學的負數有直接聯系,能迅速地把學生帶入到“相反”的意義中,為接下的學習做鋪墊。下面,我來說說

  第一個環節:巧設情境、感知引入——引出負數

  我們都知道:課堂應是點燃學生智慧的火把,而給予她火種的是一個個具有挑戰性的問題。于是,我改變原有課本呈現三個城市的溫度教學,一開始,就拋出一個思維價值很高的問題:“老師說幾件事,把你所聽到的數據信息記錄下來,獨立思考,選擇你喜歡的方法記錄,關鍵是讓別人一眼就能看明白!边@些數據信息是我精心準備的:比賽中進球丟球、學生的轉進轉出、生意的盈利虧損。創設這三個情境,其目的有兩個:一、這些情境都是學生比較熟悉的,比教材中的溫度學習更有興趣。二、這些情境隱含了本節課的重點,用正負數來表示相反意義的量。我預設學生可能出現的答案,比如有用符號“√”“×”來表示,還可能會用“笑臉”, “哭臉”,當然也有學生就用正數、負數來表示。雖然他們的答案形式各樣,但都有本質上的聯系,我緊接又拋出一個價值很高的問題:剛才大家表達的只能自己明白,能不能找到一個統一的記錄方法呢?于是動態生成里學習目標:認識負數,用正負數來表示意義相反的量。不驚讓人覺得“負數”真是一場“及時雨”啊!這樣的引入,學生自身產生“需要找到一種統一的形式”的內需,這時的學習,已經由被動化主動,同時,也讓學生體驗了由具體到抽象的符號化、數學化過程,認識也逐漸從模糊到清晰。這樣的過程更讓學生簡約地經歷了人類探索負數的歷程,實現了數學學習的再創造。

  引出負數后,我直接描述性的介紹,像什么樣的數叫正數、像什么樣的數叫負數。俗話說得好:不要認為學生是一張白紙,是一無所知,教師該放手時就放手,該出手時就出手。當學生知道它們的概念后,就能很快的判斷一個數是正數還是負數。接著,我通過“快速搶答并判斷”的游戲來刺激學生的思維,既能活躍課堂氣氛,又能不知不覺中讓學生熟練的掌握知識。還可以通過:“你能寫出幾個正數和負數”的練習,讓學生體會正數和負數無限、對應等數學思想,F在新課標也注重要加強學生的基本數學思想。我想在此,這些數學思想已經無形地滲透其中。

  第二個環節:體驗內化、探求新知——認識負數

  我利用課件播放中央電視臺某日的天氣預報,要求學生記錄上述信息后,引導學生明白在生活中用溫度計來測量溫度,初步明確零上溫度和零下溫度的不同表示方法。在介紹完溫度計的基本知識后,讓學生動手撥出上海4℃和北京-4℃,也就是零下4℃。不要小看學生撥一撥這個環節,我們教材是直接呈現三個城市的溫度,讓學生自己讀出來。而我創造性地改變教材,其目的有兩層意思:一、由靜態化為動態,通過小小的“撥”,喚起了更深層次的思考:要在溫度計上表示溫度,首先要確定0℃的位置。使學生明確感悟到:溫度中, 0℃是區分零上溫度和零下溫度的分界點,比0℃高的溫度用正數表示,比0℃低則用負數表示。其二、學生動手操作,興趣盎然,既將正數、負數、零有機地整合到了一個新的概念框架中,實現了對0的再認識,又突出了本節課的教學重點、突破了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的難點。

  在學生理性認識了零上溫度和零下溫度后,我再出示哈爾濱-10℃,結合學生生活經驗,引導學生思考:-4℃和-10℃相比,哪個更冷?再出示中國最冷的城市:漠河-30℃和地球表面的最低氣溫南極: -88.3℃,用自己的表情和動作來表示越來越冷的感受。這不僅將負數大小的比較等知識很好地滲透進來,而且又能體現在生活中學數學的理念。

  在進行數軸的練習教學時,我們有經驗的教師都知道,數軸教學是一個難點。于是,我利用溫度計教具的優勢,將溫度計橫著放,告訴學生這就像一條數軸,中間是0,讓學生說出負數在0的哪邊,正數在0的哪邊。這樣,學生不僅能形象的通過溫度計教具,深刻地理解正數、0、負數三者之間的關系,又能滲透區間、極限等數學思想。

  第三個環節:回歸生活,拓展應用——應用負數。

  既然負數是生活中發現的,那么我們就應該“取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在練習環節,我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生活中的信息,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自己身邊的問題,使練習變的既有趣又有用。我設計了三種練習:

  1、基礎性練習。比如去五樓開會和到地下一樓,應按哪個鍵?學生一看,這的確是我們經常遇到的問題,教師這時還可以運用旅游景點的海拔高度讓學生再次感受“負數真的是無處不在”啊!多樣化的練習,既不枯燥,又檢查了學生對負數的理解。

  2、形成性練習。比如上課時教師和學生可以演示方位中的負數。教師向北走幾步,學生應該向南走幾步等,這些不僅針對教學重點“用正負數表示意義相反的量”,而且又緊密聯系生活,學生好學、樂學。

  3、拓展性練習。我借助“劉翔”這個不僅是小學生會關注,大人會關注,乃至全世界人都會關注的人物跨欄成績的研究,播放 “2004年雅典奪冠錄像”,一下子把學生的積極性提到最高處。當時風速是每秒-0.4米,為什么說要說-0.4米呢?給予學生討論的空間,并用肢體語言表示出來。然后借助兩位同學的表演,相對而跑,揭示出負數是表示相反意義的數。再讓學生想想如果風速是每秒+0.4米呢,又會出現什么情況呢?這些有價值性的問題,我想,學生愿意去思考,在思考中學數學,學在其中,樂在其中。

  第四個環節:課堂總結、知識延伸——拓展負數。

  這個環節主要讓學生總結本節課的知識,我相信,由于教師為學生搭建一個交流、開放、寬松的“舞臺”,學生就能熟練輕松地總結知識。為了讓學生進一步觀察生活,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培養學生做一個生活的有心人,課后我讓學生寫一篇以《生活中的負數》為題的數學日記,談一談自己的想法和見解。

  然后,通過課件介紹有關負數的小知識,讓學生感受到我們的祖先是最早認識和使用負數的,這是多么的了不起啊!最后,以一句贈語激勵大家: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其實學習就像今天認識的正數、負數一樣,不進則退。但愿每位同學都能像逆水中的小舟一樣勇往直前,早日到達成功的彼岸!這樣不僅能給課堂畫上圓滿的句號,又能充分的體現數學學科的人文性,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科的無窮魅力。

  五、預計反思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在知識性目標方面應該能夠很好地落實,同時學生對所學過的數也能初步地形成知識系統,對負數的知識也能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情感性目標也應能落實得比較到位。

  現代教學論認為:學生只有在親身經歷或體驗一種學習過程時,其聰明才智才能得以發揮出來。任何學習都是一種積極主動的建構過程。有這樣一句話:聽見了,忘記了;看見了,記住了;體驗了,理解了?梢娮寣W生感受數學、經歷數學、體驗數學是學生學習數學的最佳方式。

  以上就是我對《認識負數》這一課認真設計后的個人想法和觀點。還請各位老師多多指教,謝謝!

《認識負數》課堂實錄 篇12

  《認識負數》教學反思:這是開學的第一課,一來就學習負數,很擔心孩子們會接受不了。因此我認真地看了教師用書,學習了錢教導是怎么上這課的。之前聽過錢教導兩個版本的《認識負數》,受益菲淺。

  個人覺得教材上出現的溫度計與實際生活中學生能接觸到的溫度計不符,溫度計都是只有攝氏度,而沒有其他的東西在上面,而且作為教材上首次出現這類知識,個人覺得教材內容上對學生學習新知干擾太大,這些知識太專業了,不利于老師的教學,學生的學習!

  剛剛學生把課堂作業送來了,大概看了一下,學生對正、負數的書寫都沒有問題,對數進行分類都能完成的很好。有三個學生把“+、-”號寫成正、負這樣的語文表達方式而沒有用數學符號。課堂上首次出現“+、-”號的時候,只是讓學生互相讀了一下,沒有讓學生說說它表示的意義,以為書寫的時候都能注意到,不過還是有幾個學生出現問題了。

  不過回顧整節課,學生表現還是比較積極,除了剛上課的那幾分鐘里,學生有點不太適應以外,隨著我不斷的鼓勵、調動,在其它時間里,大部分學生都在積極參與,課堂倒也不顯得沉悶。

  困惑:1、教材是直接從“幾個城市的不同氣溫中”讓學生知道負數的應用,并認識負數的。這樣做,學生對為什么要產生負數的源由不太清楚,至少認識不深刻。我從“要表示出比0還要低的溫度”引入是不是更好?

  2、教材在編寫負數的例子時單一地用負整數,這樣做容易使學生產生一個錯覺,認為負數就是一些與非0自然數相反的數,即負整數。雖然有練習中出現了一個"-88.3",但這顯然不夠。

《認識負數》課堂實錄 篇13

  一、教材分析:

  《認識負數》是在學生系統地認識整數、小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通過負數的認識,使學生明白“數”不僅包括正的,還有負的,從而使學生對數的概念形成一個完善、系統的知識結構,為今后進一步認識負數打下基礎。在生活中,由于人們生活和生產的需要,有時僅僅用已學過的數(即正數)已經不能明確地表達意思了,于是產生了負數。學生在感知了負數的產生之后,由于生活經驗,已經見過負數的存在,于是在這種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尤其是在溫度中,深刻體會了負數的意義,從而為下節課系統認識“正負數”打下扎實的基礎。

  二、學情分析:

  在學習“生活中的負數”之前,學生已經系統認識了整數和小數,并且對“分數”也有了初步的認識。知道這些已學過的數的個數都是無限的。學生由于生活經驗,可能在某些地方已經知道了負數的存在。基于這樣的學習起點,本節課必須在學生認知沖突產生矛盾的前提下讓學生體會“負數”產生的必要性。并通過熟悉的生活情境讓學生體會負數的意義。同時在本節課上也應盡量通過數學思想的滲透,使知識形成一個完整的結構,為今后進一步學習正、負數打下基礎。

  設計理念:

  一、注重體現數學知識形成的邏輯性。

  新知的形成往往是在舊知的遷移或是與舊知產生矛盾沖突的前提下形成的。本節課我就合理采用后者的呈現形式,讓學生在記錄一組信息時,強烈感受到僅僅用以前學過的數已經不能清楚地表示一對相反意義的量了,于是體會到了負數產生的必要性。并感受符號化的思想,體會到數學的簡潔性。同時通過生活經驗的感知和內化,理解了負數的意義,又溝通了正數、0、負數三者之間的聯系,使知識形成完整的結構。這樣的知識形成過程既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又符合數學知識和思維的邏輯性。

  二、注重體現數學知識與生活聯系的緊密性。

  《新課標》中提出: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負數的意義,會用負數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問題。可見數學知識與生活的聯系有多重要。本節課我先結合地震引出負數,再聯系南方大雪災,讓學生在雪災的場景中對比正、負數;還讓學生舉一舉你在生活中見到過哪些負數,喚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然后創設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讓學生感受和理解負數的意義。比如在溫度中體會到負數剛好是與正數相反的,同時通過溫度計的展示使“0是正數與負數的分界點”這一道理清晰地建立在學生腦海中。

  三、注重數學科與其它學科之間的聯系。

  數學知識中如果能有效結合教材實際對學生進行愛國教育、安全教育、愛心教育和環保教育,那就更體現數學教學的人文性了。本節課我就結合了汶川大地震、南方雪災的事例和負數的歷史,讓學生感受到了我國軍民一條心,全民獻愛心的戰勝困難的決心,還就兩次災害的發生提出環保的迫切性以及中國負數的淵源歷史,同時結合教師精彩的結束語有效地對學生滲透了思想教育。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認識負數,能正確地讀、寫正數和負

  數;知道0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2、使學生初步學會用負數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體驗數學與生

  活的聯系。

  3、結合負數的歷史,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情感

  和數學態度。

  教學重點:理解負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理解負數的意義及0的內涵.。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1套。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感知負數。

  (顯示抗震救災畫面)孩子們,2008年5月12日汶川發生大地震后,全國人民悲痛萬分。救災人員發現一棟樓房下陷了二層,你能說說原來的一樓、二樓地震后變成了幾樓嗎?(附帶進行防震和愛心教育)

  引導學生看圖,幫助理解后試說出樓層。

  有的學生會說:下一樓、下二樓;也有的學生會說出;負一樓、負二樓等。

  師:你覺得用哪種表示方法比較恰當?

  剛才我們接觸了一個新的數,誰知道它稱為什么數?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課題:認識負數

  其實,只要細心觀察,我們就會發現生活中的負數無處不在。今天,就讓老師帶著大家一起找一找生活中的負數。

  設計意圖:這部分內容改為汶川大地震的事例,既讓學生關心國家大事,又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和愛心。充分聯系生活,使所學知識進一步深化,體現了負數的應用價值。

  二、探究氣溫中的正數和負數,進一步認識負數。

  投影課本第2頁上面的插圖,那位同學手中拿著什么?(出示溫度計模型)

  1、你了解溫度計的什么知識?

  生1:每格代表1℃

  生2:零上的溫度用正數表示,零下的溫度用負數表示。

  生3:…

  師:零上溫度和零下溫度是以誰為分界的呢?(0℃)

  科學家把自然狀態下水剛開始結冰的溫度定為0℃。

  瑞典科學家攝爾休斯把水結冰的溫度定為0℃。當溫度降到0℃

  時你有什么感覺?(冷)

  2、小組討論:(課件顯示)

  零上溫度都用正數表示,零下溫度都用負數表示。那0呢?它算什么?是正數?負數?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師講述并板書: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3、小結歸納。

  如果過去我們所認識的數只分為正數和0的話,那么今天我們可以對“數”進行重新分類: (師板書)

  4、溫度的讀法。

  老師下載了二月份某天的氣溫預報:

  上海:0℃——8℃     北京:-5℃——5℃   哈爾濱:-15℃——-3℃

  師:誰愿意當小播報員,來播報這3個城市的氣溫?

  生讀:零攝氏度——(零上)八攝氏度   零下五攝氏度——(零上)五攝

  氏度   零下十五攝氏度——零下三攝氏度

  師:他把負數的溫度讀做零下幾攝氏度,你讀的和天氣預報員一樣規范。負數的溫度還可以怎么讀?

  生讀:負五攝氏度     負十五攝氏度     負三攝氏度

  小結:在溫度中,負數的溫度可以有哪幾種讀法?(兩種:可以讀做零下幾

  攝氏度,也可以讀做負幾攝氏度)

  5、巧用溫度計,進一步理解負數的意義。

  水到了0℃就會結冰,2008年春節前我國韶關等地區發生雪災(顯示相關圖片),因路面結冰,車輛無法通行,全國人民伸出援助之手解救被困人員,想象一下如果此時你站在冰雪世界里-16℃的溫度下幫助被困人員,你會有什么感覺?(用動作或表情表示一下),這時的心里又是怎樣的?(心里熱乎乎的)

  (1)(課件顯示溫度計)讓學生出來指著溫度計講一講,說一說。

 。16℃在哪兒?怎樣才能準確找到-16℃在溫度計上的位置?是從哪兒開始數,往哪個方向數?

 。2)怎樣找到16℃?

  (3)-16℃和16℃有什么不同?用正數表示零上溫度,知道正數的正號可省略不寫。(指名板書)

  (4)-16℃和16℃哪個溫度更冷?他們的意義相同嗎?

  6、練習。

  (1)讀出下列各數,并指出哪些是正數,哪些是負數。

  -8   3.5  -3.5  +   0   -40   52   -

  (2)同桌互相寫5個不同的負數讀出來,并說出它們的意義

  設計意圖:結合災區體驗負數的實際意義,巧借生活實際問題把正數和負數聯系起來,區分正負數的不同點,通過認識溫度計,簡潔明了地把教學難點突破,一并還進行了環保和愛心教育,加強了學科間的聯系。

  三、生活中的負數。

  1、 投影存折,說說存折上的數表示什么?

  如果劉老師下午去銀行取1000元,銀行的工作人員會在存折上打出什么?

  如果我本月的工資2800元到帳了,銀行的工作人員又會在存折上打上什么?

 。ㄖ该麑W生板書出來)

  小結:這里的正數、負數各表示什么?

  2、用正負數表示海拔高度。

  (1)投影第4頁的第2題的圖,吐魯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是我國地勢最低的地方。珠穆朗瑪峰比海平面高8844.43米。

  這兩個數據怎樣表示?學生先獨立思考片刻,然后小組討論。指名學生介紹想法。

 。2)師:地勢高度稱為海拔高度,是相對于海平面來說的。一般的以海平面為界線,海平面以上的用正數表示,海平面以下的用負數表示。那海平面用什么表示?(0)

  3、學生舉例生活中的負數。

  師:你還在什么地方見過上面這樣的數?

  先分小組交流,再每組推薦一人在班上交流。

  師結合學生的介紹顯示電梯里的正負數,股市中的正負數,水庫中水位高度的正負數,存折中的負數等。(點擊瀏覽)

  設計意圖:設計緊扣教材,與生活充分結合,注意知識的落實,重視學生應用新知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以及創新意識的培養和學習興趣的培養。

  四、挑戰自我。

  1、你知道下面的溫度嗎?讀一讀。

  (1)開啟后的盒裝牛奶應貯藏于0℃—4℃ ,并在48小時內喝完。

 。2)水沸騰的溫度是100℃。水結冰的溫度是0℃。

 。3)地球表面的最低氣溫在南極,是-88.3℃。

 。4)月球表面的最高氣溫是127℃,最低氣溫是-183℃。

  (5)我國發射的神舟六號飛船在太空中向陽面的溫度為100℃以上,而背陽面卻低于-100℃,但通過隔熱和控制,太空艙內的溫度始終保持在21℃,非常適宜宇航員工作。

  2、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數。

 。1)某服裝店上月贏利3000元,記作(   )元;本月虧損800元,記作(   )元。

  (2)六年級上學期轉來6人,記作(   )人;本學期轉走6人,記作(     )人。

 。3)“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中退的米數應記作(   )數。

 。4)體重增加5千克記作(   ),體重減少6.5千克記作(    )。

  (5)(出示電梯按鈕圖)老師家在四樓,車庫在地下一樓。如果我要回家,按(   )層的按鈕;如果要到車庫取車,按(   )層的按鈕;家與車庫相隔(  )層高。

  3、練習一的1、2、3題。

  設計意圖:圍繞課內和課外知識進行梳理,由淺入深進行練習,通過不同的題型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及時進行評價,使學生進一步得到知識的反饋并加以鞏固。

  五、總結評價

  1、你知道我國使用負數的歷史和負數符號的演變嗎?

  投影第4頁的“你知道嗎”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負數的國家,早在2000多年前的《九章算術》中,就有正數和負數的記載。在古代人民生活中,以收入錢為正,以支出錢為負;在糧食生產中,以產量增加為正,以產量減少為負。古代的人們為區別正、負數,常用紅色算籌表示正,黑色算籌表示負。而西方國家認識負數比中國遲了數百年。

  聽完介紹你有什么感受?(中國人太了不起了。

  你知道老師此時此刻在想什么嗎?我在為同學們感到驕傲,你們今天的表現同樣非常了不起!我們的祖先能夠寫下世界負數的歷史,而今天的你們就是祖國未來,相信作為祖國未來主人的你們將能夠改寫中國數學的歷史!

  2、說說你本節課的收獲,評價一下自己和同學的收獲。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巧借負數歷史和評價使學生進一步掌握新知,它又是對整堂課加以梳理歸納,在同學們交流與反思中,使知識得以整理內化。綜觀整堂課的設計,我力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采取觀察、交流,自主探索的學習方式,幫助他們在實踐活動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識和技能,體驗成功的喜悅,增強學習數學的信心,最后巧借歷史激發他們的斗志。讓課堂真正煥發活力,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六、板書設計:

  認識負數

  正數                        0            負數

  溫度  +16℃ 讀作:(零上)十六攝氏度       -16℃ 讀作:(零下)十六攝氏度

  或16℃       或十六攝氏度                           或負十六攝氏度

  存折  +2800元 讀作: 正二千八百元           -1000元  讀作:  負一千元

  或2800元 表示:存入二千八百元                 表示 :支取一千元

  ……

  注意: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設計意圖:在課堂上盡量留給學生時間和空間的同時,也把板書的機會盡可能多的留給學生,教者只是指引了書寫的具體位置,進一步突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板書設計上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科學、新穎、美觀,既簡單明了又概括地反映本節課的教學任務。

  《認識負數》教學反思

  《數學課程標準》對負數教學提出的具體目標是“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理解負數的意義,會用負數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問題”。針對教學目標,我在教學中,著重注意了以下幾方面: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負數的含義!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課程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在生活實際背景中學習和感受正負數的意義;再從尋找生活中的正負數的活動中,盡可能讓學生自己列舉生活中正負數應用的實例,體會學習負數的必要性,理解負數的意義,建立正數和負數的數感! 

  2.深入研究教材,備好書本外的知識! 

  在這節課上,雖然內容很簡單,但是還涉及到很多課本外的知識。比如:溫度計上的攝氏度和華氏度,海拔高度、海平面。這樣不僅能更好的幫助學生理解正數和負數,而且能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3.深入了解學生,在學生的疑難處做好功課。  

  因為有以前的教學經驗,我知道在這節課上學生對于負數的書寫與讀法并不是本課的難點,反而是對于如何正確地讀出溫度計上的溫度以及在溫度計上準確地標出零下溫度才是學生的難點。因而我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演示了在溫度計上讀寫零上溫度時是由零刻度線往上看,而讀寫零下溫度時是從零刻度線往下看。在這個動態演示的過程中,有效地突破了學生學習的難點,教學效果比較好!   

  通過這節課的教學,我深切地感受到:要想上好課,課前必須深刻地鉆研教材,深入地了解學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高效的課。

《認識負數》課堂實錄(精選13篇) 相關內容:
  • 《認識負數》教案(精選15篇)

    《認識負數》一課是蘇教版第九冊第一單元“生活中的負數”的第一課時,是在學生已經認識了自然數,并初步認識了分數、小數的基礎上,結合熟悉的生活情境,喚起已有的生活經驗,初步認識負數。...

  • 認識負數教學設計(精選16篇)

    教學內容:課本第1-3頁的例1、例2“試一試”、“練一練”,練習一第1-6題。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目標:初步認識負數,能認、讀、寫負數。學會用正數、負數描述現實生活中一些簡單的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 認識負數說課稿范文(通用12篇)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與作用初中七年級《數學》的第1章第1節 人民教育出版社《正數與負數》是在學生對溫度有一定的認識,對負數有了初步感知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下面我將確定教學目標。...

  • 蘇教版國標本第9冊《認識負數》(精選14篇)

    教學內容: 蘇教版國標本五年級上冊《認識負數》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中認識負數,感受負數的實際意義;會正確讀寫正、負數;初步感知正、負數可以表示兩種相反的關系;知道負數都小于零,正數都大于零。...

  • 五年級第一單元《認識負數》練習題(精選13篇)

    1.生活中的數,比0大的數叫做( )數,比0小的數叫做( )數。2.如果用3表示電梯下降3層,那么+5表示( ).3.河道中的水位比正常水位低2m記作2m,那么比正常水位高1m記作( )。4 請你用正負數記錄小明家的收支情況。...

  • “認識負數”教學設計(精選15篇)

    教學內容: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一課時。教學目標:1、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了解負數,知道負數和正數的讀、寫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正數都大于0,負數都小于0。...

  • 《認識負數》教學設計(精選15篇)

    教學內容: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一課時。教學目標:1、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了解負數,知道負數和正數的讀、寫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正數都大于0,負數都小于0。...

  • 認識負數(通用13篇)

    教學目標:1.初步感知相反意義的量,了解負數的意義。知道負數的寫法、讀法,初步會用負數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量。2.使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經歷數學化、符號化的過程,體會負數產生的必要性。...

  • 認識負數教案(精選9篇)

    教學內容:蘇教版《義務教育標準實驗教科書(五年級上冊)》p1~3教學目標:1,在現實情境中了解負數產生的背景,理解正負數及零的意義,掌握正負數表達方式.2,能用正負數描述現實生活中的現象,如溫度,收支,海拔高度等具有相反意義的量.3,體驗數學...

  • 五年級第一單元《認識負數》易錯題(精選13篇)

    【例1】地面以上1層記作+1層,地面以下1層記作-1層,從+2層下降了9層,所到的這一層應該記作( )層!惧e誤原因分析】大部分學生認為是-7。...

  • 《認識負數》說課稿(精選13篇)

    一、說教材:(一)教材分析《認識負數》是人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第一課時的內容。它是在學生已經認識了自然數、并初步認識了分數和小數的基礎上,結合熟悉的生活情景,來初步認識負數。...

  • 《認識負數》教案(通用14篇)

    教學內容:蘇教版《義務教育標準實驗教科書(五年級上冊)》p1~3教學目標:1,在現實情境中了解負數產生的背景,理解正負數及零的意義,掌握正負數表達方式.2,能用正負數描述現實生活中的現象,如溫度,收支,海拔高度等具有相反意義的量.3,體驗數學...

  • 蘇教版國標本第9冊《認識負數》(精選13篇)

    教學內容: 蘇教版國標本五年級上冊《認識負數》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中認識負數,感受負數的實際意義;會正確讀寫正、負數;初步感知正、負數可以表示兩種相反的關系;知道負數都小于零,正數都大于零。...

  • 認識負數教案(精選5篇)

    教學目標1、在現實情境中了解負數產生的背景,理解正負數及零的意義,掌握正負數表達方法。2、能用正負數描述現實生活中的現象,如溫度、收支、海拔高度等具有相反意義的量。3、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 五年級第一單元《認識負數》練習題(通用14篇)

    1.生活中的數,比0大的數叫做( )數,比0小的數叫做( )數。2.如果用3表示電梯下降3層,那么+5表示( ).3.河道中的水位比正常水位低2m記作2m,那么比正常水位高1m記作( )。4 請你用正負數記錄小明家的收支情況。...

  • 小學五年級數學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婷婷俺也去俺也去官网 | 99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黑人哦 | 国产成人福利网站 | 男女一边摸一边做羞羞的事情免费 | 国产美女裸身网站免费观看视频 |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久 | 四级毛片| 久久躁狠狠躁夜夜AV |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视频 | 人妻斩り56歳无码 |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DV | 国产成人久久综合第一区 | 国偷盗摄自产福利一区在线 | 一级黄免费 |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久久久 | 99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免费看蜜臀 | 久久亚洲精品国产 |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欧美 | 俺去婷婷 | 人人看人人射 | 欧美DODK巨大黑人 | 日韩视频网址 | 麻豆出品必属精品 | 仙武帝尊动漫在线观看 | 挺进长腿秘书的臀缝耸动小说 | 久久a视频 | 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毛片资源 | 日本高清一区免费中文视频 | 国产精品色在线 | 日韩三级中文字幕 | 四虎影院免费在线播放 | 91视频免费观看网站 |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亚洲老地址 | 国产人人人 | japan白嫩丰满人妻videoshd | 9色在线视频网站 |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潘金莲 | 97导航| 香蕉久久丫精品忘忧草产品 | 亚洲精品二区 | 三级网站在线免费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