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的世界》教學指導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認識自然數和整數,聯系乘法認識倍數和因數。
2.探索找一個數的倍數的方法,能在1~100的自然數中,找出10以內某個自然數的所的倍數。
〖教材分析與教學建議〗
教材創設了一個“水果店”的情境,呈現了生活中的數有自然數,負數,也有小數,在比較中認識自然數和整數,使數的認識進一步系統化。然后,教材并沒有像原來那樣從整除的概念入手,從整除出發認識倍數和因數,而是利用整數乘法認識倍數和因數。教材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列出算式5×4=20元,以這個整數乘法算式為例說明倍數和因數的含義,即20是4的倍數,20也是5的倍數,4是20的因數,5也是20的因數,引導學生認識倍數與因數,體會倍數與因數的含義。最后,安排了“找一找”的內容,判斷一個數是不是7的倍數和找7的倍數,指導學生利用原有的乘除法知識,探索找一個數的倍數的方法。
教學時,教師首先可以利用教材中的情境圖,讓學生說說從圖中可以找到哪些數,除了教材中已經呈現的自然數、負數、小數,還可以學生結合“半個西瓜”說分數,然后引導學生把這些數分一分,再揭示自然數、整數等概念。還可以讓學生在課后尋找用自然數、整數、小數、分數、負數表示的信息,記錄下來并與同學交流,使學生體會生活中的各種數。然后,教師在利用“5×4=20”說明倍數和因數的含義,再舉一些例子,讓學生根據算式說說倍數與因數,也可以讓學生自己舉一些例子來說一說,在說的過程中體會倍數和因數的相互依存關系。在利用乘法算式說明倍數和因數含義的基礎上,教師還可以出示一個除法算式,如 “18÷6=3”,啟發學生思考,根據整數除法算式能不能確定兩個數之間倍數和因數的關系。教學中要向學生說明:在研究倍數和因數時,范圍限制為不是零的自然數。
“找一找”的教學可以分成兩個層次進行,先進行判斷這些數是不是7的倍數的教學,教師可以先讓學生用自己的方法判斷,再組織學生進行交流,使學生逐步體會可以通過想乘法算式或想除法算式的方法來判斷。再進行找7的倍數的教學,引導學生體會一般可以用想乘法算式的方法來找一個數的倍數,要注意引導學生有序思考,并逐步讓學生領會一個數的倍數的個數是無限的。
〖練一練〗
第1題 本題主要是進一步加深學生對倍數與因數的關系的理解,可以讓學生同桌間互相寫算式,再說一說。算式可以是乘法算式,也可以是除法算式。
第2題 先讓學生自己找一找4的倍數和6的倍數,并用不同的符號作好記號。然后組織學生交流,并讓學生說說找倍數的方法。最后,說說哪幾個數既是4的倍數、又是6的倍數。
第3題 先讓學生獨立寫一寫,再組織學生交流各自的方法,并在交流比較過程中體會怎樣做到不重復、也不遺漏。像這樣找一個數的倍數,一般用乘法想比較方便。
《數的世界》教學反思
本節課首先創設了一個“水果店”的情境,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呈現了生活中的數有自然數、負數,也有小數,在比較中認識自然數和整數,使學生對數的認識進一步系統化。激發了學生主動學習與參與的興趣,引導學生感悟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就在身邊,從生活中學習數學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