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玻璃(新課標版)
(二)講讀課文。
1.認識“夾絲網防盜玻璃”的特點、作用。
(1)指名讀第1自然段。
思考:夾絲網防盜玻璃有什么特點?它有什么作用?劃出有關句子,說說你的理解。
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歸納:
特點:玻璃中夾一層金屬絲網。絲網接電源,跟自動報警器相連。
作用:防盜。
理解:“這是一種特殊的玻璃,里面有一層極細的金屬絲網。金屬絲網接通電源,跟自動報警器相連。罪犯劃破玻璃,碰著了金屬絲網,警報就響起來了。”正是由于這種特殊的玻璃“夾絲網防盜玻璃”在里面夾一層極細的金屬絲網,金屬絲網又和電源相接通、和自動報警器相接通的特點才有它自動報警防盜的作用,由此可見“夾絲網防盜玻璃”的作用是由它的特點決定的。
(2)在學生理解了“夾絲網防盜玻璃”的特點和作用的基礎上繼續讓學生思考:“夾絲網防盜玻璃”有什么用途?劃出有關句子讀一讀。(自由讀)
(“博物館可以采用,銀行可以采用,珠寶店可以采用,存放重要圖紙、文件的建筑物也可以采用。”)
(3)思考:這句話中用了幾個“可以”說明了什么?
(這句話用了3個“可以”一個“也可以”,說明“夾絲網防盜玻璃”用途很廣泛。)
(4)指導朗讀該句子。
(5)結合生活實際想一想,你能用“……可以……,……可以……,……可以……,……也可以……。”說一句話嗎?
例如:鉛筆的用途可廣了,老師可以用它備課,學生可以用它寫作業,工程師可以用它設計圖紙,畫家也可以用它勾畫藍圖。
(6)引導學生看課文開頭。指名讀課文前三句。這三句講的什么?
(警察破獲一起企圖劃破玻璃盜竊展品的案件,而報警的卻是玻璃。)
(7)思考:這樣開頭有什么好處?在討論的基礎上得出,好處:
①引人讀興。
②為后文寫“夾絲網防盜玻璃”的作用和用途埋下了伏筆。
(8)指導朗讀第一段。
2.總結學習方法。
教師和學生一起回憶第一段的學習方法:
①讀課文;②想問題;③劃句子;④談理解;⑤看開頭;⑥朗讀課文。
3.按照總結出的學習方法4人一小組學習第二、三段。
第二段講的是“夾絲玻璃。”
特點:非常堅硬,受擊安然無恙,碎了藕斷絲連。
作用:高層建筑采用,保證安全。
理解:“它非常堅硬,受到猛擊仍安然無恙;即使被打成了碎片,仍然藕斷絲連地粘在一起,不會傷人。有些國家規定高層建筑必須采用這種安全可*的玻璃。”
“安然無恙”指很安全,沒有受到傷害。本課指夾絲玻璃非常堅硬,受到猛擊,但受不到任何傷害。
“藕斷絲連”是一種比喻,它比喻表面上好像斷了關系,可實際上仍然牽連著。本課指玻璃雖然碎了,但玻璃片仍然粘在一起。正是由于“夾絲玻璃”有這個特點,所以高層建筑上采用這種玻璃安全可*。因此有些國家規定,高層建筑必須采用這種安全可*的玻璃。
開頭:“另一種‘夾絲玻璃’不是用來防盜的。”
好處:承上啟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