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魂》教學實錄及反思
師:講得真好,孩子們,這位老人想讓作者帶回去的何至是一幅梅花圖、一塊手帕啊,那是一位飄泊他鄉,心寄故鄉的老人的心啊,那帶回去的是一位華僑老人的靈魂啊!一個想回而不能回的老人面對離別的親人,面對茫茫的大海,面對朝思暮想的祖國,心里在想什么呢?當他把那塊手帕鄭重地遞到我的手上,他又想說什么?孩子們你能把這位老人心里想的嘴上想說的寫出來嗎?
生寫,音樂《魂斷藍橋》
生交流。
生:看到這血色的梅花,就要想起你偉大的祖國,想起那些有氣節的人,要想起身在異國的華僑眷戀祖國的心。你帶回了梅花,就帶回了梅花,就帶回了我的牽掛,帶回了我的思念。鶯兒,要記住,你是中國人,你的身體內流淌著的是中國傳統的血統。
生:當外祖父面對著茫茫的大海,他心中不禁掠過一陣傷痛的風。他面對著大海默默地說:“大海啊!我回不了故鄉!請你把我的思鄉之情帶回去吧!”就在這一剎那,他流淚了……他又不放心大海能否把他對故鄉的思念帶回去……于是他又遞給鶯兒一塊帶著他思鄉之情的手絹,他在心中念道:“鶯兒,你要好好保存這手絹!你要把我的思鄉之情帶回祖國!并繼承梅花的秉性——永遠愛祖國!”
生:外孫女,你要好好讀書,來報答祖國吧!外公老了,不能回去了,這血色的梅花就像我的心,你把它帶到祖國,也等于把我的心帶到祖國了!那樣我也安心了!
五、小結:
師: 梅花魂是中華民族的魂,也是每一個有氣節的中國人的魂!從對梅花的喜愛中,我們看到的是外祖父不變的中國心!就像《我的中國心》這首歌所唱的一樣:洋裝雖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國心!我們一起來唱外祖父的心聲:《我的中國心》。
師生齊唱歌曲,下課。
《梅花魂》教學反思:
《梅花魂》是歸國華僑陳慧瑛所作 。 課文由故鄉的梅花又開了,引出了對漂泊他鄉、葬身異國的外祖父的回憶。表達了對已故外祖父的深切懷念 , 熱情歌頌了老一代華僑眷戀祖國 , 熱愛祖國的深厚感情 . 本課的重點是反映外祖父對祖國的思念之情。寫愛梅花,是因為梅花是中華民族民族精神的象征,在外祖父的心目中,梅花就是祖國的代表,愛梅花和愛祖國是統一的。本課的難點是理解《梅花魂》中的魂,梅花魂,即梅花的精神,就是那種 “不管歷盡多少磨難,受到怎樣的欺凌,從來都是頂天立地,不肯低頭折節 ”的精神,這也正是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
與學生一起學習了這篇課文后 , 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
一 、 教學中要注重 以讀促講,融入真情實感。
如果說以往的教學注重的是語文知識 , 語文技能 , 那么新世紀的語文教學追求的是情感 . 教學當中的 " 情 " 猶如教與學雙邊活動的 " 催化劑 ", 有了它 , 學生才會在教師的點撥下進入課文佳境 . 在語文課堂里 , 孩子對待語文學習 , 不應是被動的學 , 旁觀者似的學 , 應該讓孩子感到語文學習的過程就是生活的過程 , 生命成長的過程 , 一次情感經歷的過程 , 也就是說 , 要讓孩子在語文的情感世界里真正走一趟 , 用情感驅動語文知識 . 這是學好語文的前提 . 因此 , 教師要充滿激情 , 用飽滿的真摯的情感喚起學生的熱情 , 激情 . 從而產生對梅花魂的理解 , 體會華僑的愛國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