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桂花雨
教學目標:
1.學會課文后面的生字和新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啟發學生談談自己難忘的事和人,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學習課文,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搖桂花”是教學的重點。
教學難點:理解“外地的桂花再香,還是比不得家鄉舊宅院子里的金桂。”一句話的意
思,并能聯系生活實際談談閱讀感受。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2007年 月 日
教學要求:學會課文后面的生字和新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我們從小長到大這一段生活中,有沒有一直讓你難以忘懷的事啊?
2.誰愿意向大家說說。
3.是啊,童年是幸福、難忘的,讓我們一起走進作者的童年,欣賞那美麗的桂花雨。
二、讓學生自學課文后面的生字和新詞。
三、檢查學生的自學情況。
1.認讀生字和文中的詞語。
2.聯系課文的內容,理解“沉浸”的意思。學生有不理解的可以提出來大家一起來研究。
3.描一下課后田字格里的字。
4.朗讀課文。
四、初步了解課文的內容,并指導學生分段。
1.朗讀課文。
2.分小組,讓學生自主討論分段,并說說你為什么這樣分?
五、交流分段情況。
1.第一段(1)節:我喜歡桂花。
第二段(2-5)節:小時侯,搖桂花。
第三段(6)節:每到這時,我就會想起童年搖桂花的事。
2.引導學生學會分段和概括段意。
六、學習課文第一段。
1.朗讀課文第一段。
2.說說這段話,主要在講什么?
3.了解桂花的特點和作者喜歡桂花的原因。
4.照樣子,說上四個這樣的詞。
笨笨拙拙:口口聲聲、兢兢業業、支支吾吾、吞吞吐吐……
七、布置作業。
1.抄寫詞語。
2.朗讀課文。思考課后的問題。
為什么“外地的桂花再香,還是比不得家鄉舊宅院子里的金桂”?聯系生活實際談談你的看法。
第二課時(2007年 月日)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習課文,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
1.同學們,我們再來讀一讀上一課學的詞語。
2.默寫這些詞語。
3.上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的第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4.溪水談談自己已經了解的內容。
(1) 這段話主要講了什么?
(2) 我為什么喜歡桂花?
(3) 桂花有什么特點?
5.過度:桂花除了這些特點,還有其他的特點嗎?
二、學習課文,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1.學習課文第2小節。
(1) 我們一起來朗讀第小節。
(2) 讀后,你讀懂了什么?(桂花的香)
(3) 你是從什么地方知道的?(引導學生品讀詞句)
最茂盛 、不說香飄十里 、至少前后十幾家 、浸
(4)當桂花成熟時,就要“搖”桂花?為什么呢?
(5)那么,他們是怎樣搖桂花的呢?
2.學習課文第三小節。
(1) 指讀第三自然段,想想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2) (預設:我怎么搖桂花的;我搖桂花時的情景;我搖桂花時高興的心情。)
(3) 小結:同學們很會讀書,不僅讀懂了內容,而且還體會到到了感情。
(4) 誰能找出我心情的句子。學生默讀課文找句子,做記號。然后交流。
(5) 說說作者樂的原因。(1、2句)
出示句子:②幫著在桂花樹下鋪竹席,幫著抱桂花樹使勁地搖。桂花紛紛落下來,落得我們滿頭滿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