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橋流水人家》教學設計6
【教材簡析】看到題目,一股淳厚的土氣息迎面撲來,一片淳美的田園風光在腦海中徐徐展現,一陣心曠神怡的情愫便也在心頭彌漫開來,久久縈繞。小溪潺潺繞村莊、楊柳依依垂水面、水鳥流水相和唱,這是多少人的夢里水鄉、夢中江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守望相助”,小橋流水人家的人們恬淡、閑適的生活情況,又是多少人夢中的世外桃園啊!而這,就是我的故鄉,不管過了多少年,不論隔了多少路,呵……故鄉的那灣水,那條橋怎能不令我懷戀?那愉快的童年和無數美好的回憶,怎能不令我思念?
讀著讀著,我們也似乎在溪水中嬉戲,在木橋上漫步,在茶園中駐足……不經意間,我們心底那絲戀鄉之弦是否也被撥動了呢?
【設計理念】
本文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散文,語言清新、流暢,一個“愛”字通貫全文。“樹高千尺忘不了根”,鳥兒返巢,牛羊歸圈,這是自然給我們的啟示;葉落歸根,“生于斯,長于斯,當歸于斯”,這是生活給我們的啟示。心系故鄉,是我們每個人都暗藏心底的情結。在文中有作者愛戀故鄉的直接的感情流露,也有通過優美的風景描繪,深情的往事回憶,來表達作者對故鄉綿綿不絕的懷戀和思念。教學中,旨在引導學生通過自讀自悟,想象小橋流水人家的景色和生活,體會作者的思鄉之情,同時對作者表達感情的方法有所領。
【教學目標】
1、識7個生字,讀讀記記“婀娜、舞姿、粼粼、波紋、干涸、點綴、涌現、潮濕、流通、舒服、印象”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把握課文主要內容,體會作者是怎樣表達思鄉之情的。
4、積累課文中優美的語句。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想像小橋流水人家的美好景色及生活,體會作者對故鄉的懷戀和思念之情。
【教學難點】
領悟作者表達思鄉感情的多種表現方式。
【課時安排】
1課時。
【課前準備】
1、學生預習課文,遇到不理解的詞查字典理解。
2、教師準備幾段不同風格(喜慶、悲哀、舒緩)的音樂。
3、學生搜集表達思鄉之情的古詩句。
4、把課文中相關句子制作成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想象畫面,情境導入
1、聽到“小橋流水人家”,你的眼前出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有什么感覺?
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描繪出一幅幅充滿詩情畫意的畫面,更快地進入課文的情境,為本課學習創下良好的情感基調。
師:這是一篇文章的題目,以詩句作題目,到底寫的是什么呢?讀讀課文,檢驗一下你的感覺對不對?
二、初讀課文,領略大意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體會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2、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師生共同正音。
3、交流體會:
讀了課文,你覺得文章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帶著問題讀課文,從整體理解課文內容,把握課文思想情感,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三、賞析課文,領悟寫法
能舉例說說你是從什么地方體會出來的嗎?
1、小組學習,合作探究:
學生默讀課文,想象文章描寫的情景,邊讀邊在句段旁作批注。
展示交流探究學習的成果。以小組為單位派出中心發言人匯報探究學習中的發現和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