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教學實錄評析
讓孩子的生命自由綻放《“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教學實錄評析
執教:江蘇邗江實驗學校時金林
評析:江蘇省特級教師:朱瑞足
課堂是什么?有人說,課堂應是師生互動、心靈對話的舞臺,也有人說,課堂應是師生共同創造奇跡、喚醒各自沉睡潛能的時空,
還有人說,課堂應是向未知方向挺進的旅程,隨時都有可能發現意外的通道和美麗的圖景,……總之,如果要用一句話來概括,那么就是:煥發出生命活力的課堂才是最理想的課堂。這樣的課堂,才是新課程所追求的課堂。因為這樣的課堂孩子的生命才會自由地絢爛綻放。以《“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一文的教學為例,筆者作了精心的設計,希望能夠充分體現新課程理念,與新課程所追求的教學思想“合拍”。實際教學效果表明,的確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的,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筆者的教學實例如下:
(一)
師:課文的題目很有意思,同學們預習了課文,你發現了嗎?
生:課文的題目加上了引號。這是因為是父母說的話。
師:對。
生: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是不相稱的話。
師:誰說得再明白一點呢?
生:老師我補充:“精彩”和“糟糕”意思相反,他們是一對反義詞。
師:說得非常好。還有什么發現呢?(面帶喜悅)
(不少同學們面帶難色。這時,老師引讀課題,故意突出“極了”和“透了”。)
生:“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是兩種片面的評價。
生:都是極端的評價。
生:“極了”和“透了”都是達到了頂點。
師:同學們有了重大的發現,不亞于哥侖布發現新大陸了。(臺下的同學們笑了。)
師:父母親都對什么事作出了評價的?
生:我寫的一首詩作出的評價。
生:我小時候寫的一首詩。
生:我七八歲的時候,寫了第一首詩作出的兩種完全不同的評價。
師:對。你說得真準確。是對我七八歲的時候寫的第一首詩作出的評價。(教師重復了學生的回答,并且突出強調了是讀了“第一首詩”。)
[“播種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播種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語文教學說到底就是培養一種習慣,形成語文綜合素養。課前主動預習是習慣;學會審題,也是一種習慣。在教師的點撥、啟發、激勵之下,用檢查預習的方式,來引導學生主動發現,理解文題,一方面培養了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另一方面,直奔中心,消解閱讀難點,為下面精講精讀,作了良好的鋪墊作用。]
(二)
師:課文哪幾節寫了父母對我寫詩一事作出評價的?快速瀏覽課文。
生:一到十四節。
師:爸爸和媽媽是怎樣評價我寫的第一首詩的呢?請同學們自由閱讀這部分內容,看看你有何發現呢?有何收獲?
生自由閱讀課文,師巡視,并作指點。
師:請同學們自由地發表自己的觀點,有什么想法,就說什么。
生:讀了這部分內容,我覺得媽媽對我非常的關心,給我鼓勵。
生:我覺得爸爸太兇了,對孩子的打擊太大了。
師:你這說得是真心話。
生:評價,讓“我”非常興奮,而爸爸的評價,讓“我”傷心欲絕。
師:對。
生:巴迪的媽媽真不錯,她知道疼愛孩子,要是我的媽媽有她一半好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