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的啟示》教學設計(第二課時)
[設計思路: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來解讀文本,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三、理解感悟,議論文本
1、就是這樣一次平常的釣魚活動,卻對詹姆斯的一生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從哪些方面影響了他呢?同學們讀一讀課文13-16自然段,再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說說你的理解。
2、生思考后小組交流。
3、小組代表發言。
4、聯系生活實際,說說為什么要遵守規則,怎樣才能遵守規則?
5、我們可以用自己的語言說說這次釣魚得到的啟示,注意語言要精煉,概括性要強。
例:無論何時何地,無論有沒有人監督,都要自覺遵守規則。
[設計思路:學生已經理解了事情的前因后果,理解了它的內在聯系,再借助文本就能領悟“啟示”的真正含義,讓學生通過充分議論,發表見解來進行自我教育,比教師單純的講效果要好得多。]
四、讀寫結合,升華文本
1、小練筆。生活處處有規則,學了這篇文章,老師心潮起伏,不禁要對所有的人說:“人們啊!請自覺遵守規則吧。”同學們,你們希望人人遵守規則嗎?那就讓我們拿起手中的筆,寫一寫注意事項,提醒大家遵守吧,可以為湖邊的木牌寫一則“釣魚須知”,也可以為洗手間的水龍頭寫一則“用水須知”等等,只要是你在生活中發現的需要人們遵守規則的地方,都可以寫一寫,做一個善意的提醒。
2、作品交流。
3、俗話說得好: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只要人人遵守規則,我們生活的環境就會秩序井然,我們賴以生存的社會就會越來越文明。
[設計思路:學習語文是理解祖國語言文字和學習使用的過程。讀寫結合的安排,是學生運用自身語言積淀自由表達的方式,也是學生自我教育的升華。]
教學反思:本課教學總體來說體現了新課程的基本理念,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注意了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的滲透,注重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嘗試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努力達到語文學科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具體來說,主要體現為以下三個特點:
一、活用文本,感悟語言。“教材無非是個例子”,《釣魚的啟示》文質兼美,生動感人,是學生學習語文的范例。教學時,我盡量避免平均用力,直接進入文本的重點段落,讓學生找出重點詞語、句子,體會人物的心理變化,從而領悟文章的表達方式。另外,還通過朗讀體會詞語的作用,從而感悟語言的魅力。
二、轉換角度,體驗內心。文中的當事人經歷的事是學生未曾經歷的,如何讓學生與主人公的感情產生共鳴?我兩次采用了轉換角度的方法,讓學生想像自己是作品中的人物,設身處地地體驗了人物的內心變化,從而加深了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三、培養能力,激發情感。語文教學要培養學生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在本課教學中,我注意了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如朗讀的能力,用自己的語言說話的能力,寫作的能力等。在培養這些能力的同時,激發了學生自覺遵守規則的情感。
本課教學也有不足之處,如:在引導學生寫作時,還應該引導學生拓展思維,如在湖邊釣魚除了遵守時間的規定,還應注意什么?(如保護環境等)這樣,學生寫的文章會更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