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性學習:遨游漢字王國》教學雜談
經常聽同事們對學生說:“你們一定要變‘要我學’為‘我要學’”。但學生依然我行我素。依我看,要改變學生這種現象,必須激勵學生自主學習,把學生潛在的積極性激發出來,激勵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那么,怎么激勵學生自主學習呢?我看首先要滿足學生的求知需要。
求知欲是學習需要的核心,也是學生進行學習的動力。一般來說,學生具有強烈的求知欲,喜歡探索世界奧妙,在學習新課程時都會帶著好奇心和良好的學習愿望。但在學習過程中,部分學生因基礎薄弱,知識內容或教學方法使其學習產生困難時,便漸漸失去學習信心,因此,滿足學生正當的求知欲,使其獲得成功體驗,是調動學習積極性的有效措施之一。
激勵學生自主學習,落實學法的指導。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我嘗試過以下方法:
目前,搜集資料已經成為教學中普遍運用的形式。絕大多數教師對這個環節十分重視。因為這既能培養學生搜集資料的能力又能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對提高課堂效率是很有效的。如我在教學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遨游漢字王國》時,為了讓學生通過了解字謎、諧音的特點,體會漢字文化的豐富有趣,初步了解漢字的起源,引發學生對漢字的興趣,我采取了這樣的做法:讓全班同學自主分成6個小組,先制定活動計劃,然后通過上網查詢,閱讀書籍、看電視等多種途徑進行探究,感受漢字的神奇、有趣。或許是有了自主的空間,學生表現得很積極,不到一天功夫就爭著把“成果”展示給我看:
1、和尚挑水兩膀盡是汗淋,尼姑栽秧雙手按插布陣──(按插)諧(按察),(布陣)諧(布政)。(盡是)諧(進士),(汗淋)諧(翰林)。
2、兩船并行櫓速不如帆快,八音齊奏笛清難比簫和──(櫓速)諧(魯肅),(帆快)諧(樊噲)。(笛清)諧(狄青),(簫和)諧(蕭何)……
有了學生這種主動學的勁頭,學生搜集材料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就大大提高了。
【福建省廈門市同安區大同中心小學 葉明德】
〖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探究·借助教材,開展綜合性學習〗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語文綜合性學習有利于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于創新精神的重要途徑,應該積極提倡。”語文課程標準中“綜合性學習”目標的提出,就是要開放語文教學,加強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以及社會生活的聯系,讓學生在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中,綜合運用語文知識,整體發展聽說讀寫能力,培養合作精神、主動積極的參與精神、探究精神和創造精神,以及策劃、組織、協調和實施的能力,形成綜合素質,為學生的后續學習和終身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但是,綜合性學習活動的出現給學生的學和教師的教都帶來了挑戰。有位教育家說:“在我國未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綜合化將給學校課程帶來巨大的變化和新的面貌,但學校教育將要產生和遭遇的問題、難題也是空前的。”確實,在新一輪基礎教育語文課程改革實驗中,語文綜合性學習不僅是語文教學改革的熱點,更是語文教學改革的難點,其中有許多問題亟待我們深入研究、切實解決。對于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談一些自己的看法。
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語文又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與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美國教育家杜威提倡“教育就是生活”,意思就是教育不能脫離生活內容,不能脫離解決學習者的生活問題。借助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開展綜合性學習,可以使學生在廣闊的生活空間里學語文、用語文,豐富他們的知識,提高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在新課標教材第九冊的第五單元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我結合教材《遨游漢字王國》設計可以開展的活動主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