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說課稿
我將從六個方面進行說課:一、教材二、教學目標三、教學重點、難點
四、設計理念五、教學方法六、教學過程。
一、說教材
《“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 作者是美國著名作家巴德·舒爾伯格。文章主要敘述了“我”在七八歲的時候,寫了人生中的第一首詩,母親評價 “精彩極了”,父親評價 “糟糕透了”,父親和母親對“我”的作品截然不同的評價,對“我”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使“我”在“精彩極了”的鼓勵中,在“糟糕透了”的警告中,把握住人生方向,成長為一名著名作家。并且“我”也明白了,父母對自己的兩個極端的斷言,有一個共同的出發點——愛。
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讓學生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朗讀感悟、質疑探究,體會父母兩種不同評價中所包含的愛,感受愛的不同表達方式。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用心體會,聯系生活實際,對愛有更深刻地理解。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通過朗讀感悟、質疑探究,體會兩種截然不同的評價中所包含的愛。
難點: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用心體會,聯系生活實際,對愛有更深刻的理解。
四、設計理念
新課程標準指出: 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 給學生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本課的設計恰當定位主題,通過朗讀、感悟來理解父母兩種不同評價中飽含的愛。重視語文實踐活動,以讀為本,讀中感悟,讀寫結合,力求在各項活動中使學生語文能力得到整體提高。
四、教學方法
《語文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部分明確提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學習,,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悟、體驗和理解。本節課我著力構建“讀中悟、悟中讀”的課堂教學模式,營造和諧的課堂情感氛圍。對本課的教學,從“悟”字出發,以讀為本,著眼于學生的自主學習,自我感悟,悟情明理,讓有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參與學習,讓課堂真正動起來。
五、教學流程:
良好的教學設想要通過教學實踐來實現。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和認知水平,再立足教材本身的特點,我安排了以下教學程序:
1、回顧課文的主要內容,讓學生對課文有一個整體的把握。
2、出示巴德.舒爾伯格的資料,感受作者的偉大。激發學生的閱讀期待。
3、品讀父母對詩的評價,理解感悟
先讓學生朗讀母親的評價,體會母親對“我”的贊揚和鼓勵,正是母親的鼓勵給了我寫作的信心和勇氣。然后帶著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再讀母親的話。
得到母親贊揚的小巴迪,心里洋洋得意,滿懷希望地等待父親的歸來,讓學生朗讀巴迪等待父親會來的句子,重點體會“七點。七點一刻。七點半。父親還沒有回來。”這個句子,讓生反復朗讀,并用心發現句子特殊的表達方式。我適時變換句子的形式讓學生在再次朗讀,從而體會小巴迪迫不及待的心情。
急于得到父親贊揚的巴迪等來的卻是怎樣的評價呢?讓學生朗讀父親對詩的評價,看學生從父親的語言中讀出了一位什么樣的父親。重點抓住“扔”這個動作進行體會,父親扔掉的不僅僅是巴德的作品,更重要的是扔掉了巴德的得意洋洋,父親對詩給予“糟糕透了”的評價,就是在警告巴迪不能驕傲自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