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分鐘》教案
8.4.3(播放課件:1997年7月1日,香港終于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讀第4節,想一想:第一朵紫荊是什么?我們應該帶著怎樣的情感來讀?如:“然后去奔跑,去擁抱/去迎接……”
8.4.4有感情地朗讀全詩。
8.4.5合唱歌曲《大中國》結束課文。
(設計意圖:利用課件,視頻導向,披文入情,讓學生了解香港的歷史,幫助學生理解詩歌的內涵,體會作者的情感,培養學生的歸納能力并對學生進行愛國教育。)
8.5課堂延伸。閱讀有關香港回歸的資料,了解香港的風土人情,地理環境,了解香港的過去與現在。
(設計意圖:應用知識,拓展視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8.6作業布置。
8.6.1在()里填上合適的詞。
()的脊梁()的鐘聲緩緩()
()的嘴唇()的紫荊悄然()
8.6.2有感情的朗讀詩歌。
(設計意圖:鞏固知識,落實基礎,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板書設計
24*最后一分鐘
最后一分鐘
傾聽——風雨歸程
心跳叩問
香港我們的心
最后一縷硝煙——終于散盡
扎根的——第一朵紫荊
最后一分鐘
午夜。香港,
讓我拉住你的手,
傾聽最后一分鐘的風雨歸程。
聽你越走越近的腳步,
聽所有中國人的心跳和叩問。
最后一分鐘
是旗幟的形狀,
是天地間緩緩上升的紅色,
是旗桿——挺直的中國人的脊梁,
是展開的,香港的土地和天空,
是萬眾歡騰中剎那的安靜,
是寂靜中誰的微微顫抖的嘴唇,
是誰在淚水中一遍又一遍
輕輕呼喊著那個名字:
香港,香港,我們的心!
我看見,
虎門上空的最后一縷硝煙,
在百年口的最后一分鐘
終于散盡;
被撕碎的歷史教科書,
第1997頁上,
把深入骨髓的傷痕,
已將血和刀光
鑄進我們的靈魂。
當一張發黃的舊條約悄然落地,
煙塵中浮現出來的
長城的臉上,黃皮膚的臉上,
是什么在緩緩地流淌——
百年的痛苦和歡樂,
都穿過著一滴淚珠,
使大海沸騰!
此刻,
是午夜,又是清晨,
所有的眼睛都是嶄新的日出,
所有的禮炮都是世紀的鐘聲。
香港,讓我緊緊拉住你的手吧,
傾聽最后一分鐘的風雨歸程,
然后去奔跑,去擁抱,
去迎接那新鮮的
含露的,芳香的
扎根在深深大地上的
第一朵紫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