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一課的教學設計
學內容16 草 原共幾課時共2課時第1課時課型講讀第幾課時教學目標1.學會本課9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勾勒、駿馬、無限、鞭子、疾馳、馬蹄、奶茶、禮貌、拘束、舉杯、摔跤。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認識草原特點。3.按作者進入草原以后所經歷事情的順序給課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指導學生感情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 1.按作者進入草原以后所經歷事情的順序給課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2.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認識草原特點。 教學資源 1.文獻摘錄: 老舍(1899年~1966年),現代著名小說家、戲劇家。原名舒慶予,字舍予,滿族人。老舍出生于北京一個城市貧民家庭。1918年畢業于北京師范學校,當過中小學教員。“五四”新文化運動中,他開始用白話創作。1924年赴英講學,并進行文學創作。1930年回國,先后任濟南齊魯大學、青島山東大學教授。1937年,代表作、著名的長篇小說《駱駝祥子》問世。1946年赴美國講學并進行創作,近百萬字的長篇小說《四世同堂》問世。1949年年底回到祖國,先后寫了《龍須溝》、《西望長安》、《茶館》、京劇《十五貫》等23個劇本。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藝術家”的光榮稱號。《草原》這篇課文摘自老舍寫的訪問記《內蒙風光》。 鄂溫克 鄂溫克族,我國少數民族之一,兩萬多人口,牧區用蒙文,農區用漢文。 蒙古族 我國少數民族之一,三百多萬人口,分布在內蒙古、吉林、黑龍江、遼寧、寧夏、新疆、甘肅、青海、河北、河南等地。有本民族語言文字。多從事農牧業。
2.美麗草原的圖片資料。預習設計1.學習生字新詞,注意生字的音形義。2.讀讀課文,想想作者筆下的草原是怎樣的景象。3.畫出你認為寫得最美的句子和含義深刻的句子,試著體會這些句子的意思。4.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問題。 學 程 預 設導 學 策 略調整與反思一. 欣賞歌曲和圖片。交流。相互補充。 朗讀課題。二.質疑問難 了解老舍提出初讀課題時腦中閃現的問題或預習課文時不明白的問題。 三.初讀課文,給課文分段 1.默讀課文2.交流討論:(1)課文是按什么順序記敘訪問的過程(2)課文寫了草原的什么?練習分段、分層 四.自學課文1.自讀課文,畫出重點詞句,寫感受。 2.交流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1.同學們聽過這樣一首歌嗎?播放歌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多媒體展示表現草原的美麗風光和風土人情的圖片。聽了歌曲,欣賞了草原美麗的畫面,此時你有什么想法?2.板書:草原。齊讀二、質疑問難,了解學情過渡:在預習課文中,大家知道了這篇課文描寫的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第一次訪問內蒙古大草原時的所見所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