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發現教學設計
生:有!
一、抓住“發現”,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喜歡聽歌嗎?聽聽這是一首什么歌?【板書:“童年”】
(放錄音——成方圓的“童年”:“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聲聲叫著夏天,操場邊的秋千上還有蝴蝶停在上面……等待著放學,等待回家的童年”)
美妙的音樂,優美的歌聲把學生帶入了一片清純而幻美的世界。
師:難忘的童年生活中,我們不知不覺得成長著,有笑,也有淚;有喜,也有憂……童年是天真爛漫的,童年是幸福無比的,童年曾經發生過多么難忘的事,發生過多少有趣的事啊!童年曾有個多少發現啊!
【板書“發現”】
師:誰愿意讀這個詞?
生:讀詞語
師:能跟老師說說你曾經發現過什么嗎?
生:……
……
2、【板書:的】我們來齊讀課題:
生齊讀:《童年的發現》
師激勵:處處留心皆學問,說不定同學們的這些發現日后還能成為一項重大發明,申請個專利呢!不過,這還需要努力,學習《童年的發現》后,你一定會受到啟發。
二、緊扣“發現”,初讀課文
1、檢查預習
師:請大家打開生字表,同學之間互相讀一讀,把字音讀準確了。
(生生互讀)
師:誰愿意來讀
生讀
師:你對“胚胎”這個詞有什么了解?
生:(答不上來)
師:老師這兒有關于“胚胎”的兩項意思,讀一讀,你認為在本文中應該選哪一項?(①在母體內初期發育的動物體。 ②比喻事物的萌芽或起源。)
生選:我選①
師:對,胚胎在這兒就是“在母體內初期發育的動物體”的意思。
師:繼續讀生字。
師:看來同學們生字掌握不錯,課文一定讀得也很好。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師:請同學們翻開書,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全文,讀準字音,讀順句子(可以低聲速讀,可以高聲朗讀,可以默讀,可以雙人讀,個人讀……)。邊讀邊思考:課文講了誰的一件什么事?
生交流:通過讀課文,我知道課文講的是“我”九歲時發現有關胚胎發育規律的事情。
師:嗯,很不錯!一下子就抓住了課文的主要內容。誰能用課文中的有關句子具體地告訴老師“我”童年的發現是什么?好,讓我們再一次走入課文, 拿出筆劃出描寫描寫“我”的發現的句子。
指生交流:(第十三自然段)“人是由細胞構成的……從細胞變成小魚,經過了很長的時間。現在,這一段時間就折合成一個月。從小魚變成青蛙又得經過很長時間,又折合成一個月。這樣推算下來,到變成人,正好是九個月。” 師:誰能再來讀讀這幾句話。
生讀:
師:讀得真不錯!請同學們再來讀這幾句話,體會當“我”發現這個規律時,是怎樣的心情。
生:格外高興、得意……
師: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生:我從“嘿”、“哈”這幾個擬聲詞看出來作者發現這個規律時的那種高興得意的心情。
生:我是前后幾句連起來理解的,我抓住“絞盡腦汁”、“想啊想啊”等詞語體會出作者發現的來之不易,從而更能體會出發現后的興奮之情。
生:我是從課文中的“我為此感到格外高興”這句話體會到作者的心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