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拓展二》教學設計
【教材簡析】“交流平臺”談的是怎樣入情入境朗讀課文的問題。目的是使學生明白,反映了作者真情實感的文章,只有入情入境地朗讀,才能讀出作者當時的感受,傳達出作者的真情實感。實際上是對學生讀書的一個引導。“日積月累”安排的內容是名言和詩句,通過朗讀積累,體會人生的一些道理,懂得少年應該立志、好學、惜時、求索等道理。“課外書屋”向學生推薦的是高爾基的《童年》。目的是引導學生讀好書,讀成本的書,在讀書中積累語言、體會情感。
【設計理念】
本塊“回顧·拓展二”,重積累,重閱讀,重拓展。因此,引導學生讀中理解,讀中感悟,并適當地拓展閱讀視野,以引導學生讀好書,好讀書,讀成本的書,在讀書中積累語言,在讀書中體會情感。
【教學建議】
“交流平臺”談的是怎樣入情入境朗讀課文的問題。教學時,要引導學生選擇本組感興趣的課文進行朗讀訓練,盡可能的展開學習過程,讓學生在交流中深化對作者情感的理解,在交流中達到把課文讀得有感情的目的。教學“日積月累”時,則引導學生積累課文中的名人名言、詩句外,再引導學生互相推薦其他名人名言等,讓學生在名言中受到思想的陶冶,體會少年應該立志、好學、惜時、求索等道理,從而更好地學習。在“課外書屋”教學中,則要做好推薦工作,讓高爾基的《童年》走進學生的心田,讓學生體會到,每個人的童年是不同的,童年不光有快樂,也有苦難,從而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當然,適時地引導學生做些讀書筆記,有助于語言的積累。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目標】
1、對本單元的教學內容進行回顧與整理,并能就自己喜歡的段落入情入境地朗讀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2、通過誦讀,積累名言警句,初步了解名言警句的意思。
3、激發孩子們課外閱讀的興趣,積極開展課外閱讀。
【教學重難點】
1、重點:
能入情入境地朗讀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2、難點:
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來表達自己對名言和詩句的理解,能用名人名言導行。
【教學準備】
1、高爾基的《童年》。
2、收集有關少年應該立志、好學、惜時、求索的名人名言等以供交流。
【教學設計】
一、交流平臺
1、交流感受:
⑴ 同學們,最近幾天,我們學習了幾篇描寫童年的課文,這些課文深深地感染了我們。小林和小東也被哪些事感染了,并留下了深刻印象。請大家自由閱讀小林和小東的對話,看看他們交談的內容。你對哪些話有同感呢?
⑵ 學生閱讀。
⑶ 全班交流匯報,說說自己的獨特發現與體會。
⑷ 你讀本單元課文,還有哪些發現,哪些獨特的感受,說出來與大家分享。
⑸ 教師小結:
作者寫的都是生活中的真人真事,我們讀課文時,就要入情入景,讀出作者當時的感受,傳達出作者的真情實感。本單元的每篇課文都值得我們有感情的再讀一讀,請同學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練習有感情的朗讀。
2、交流讀書方法:
⑴ 說說我們應該怎樣讀好這樣的課文呢?
⑵ 全班交流。
⑶ 歸納讀書方法。
(有感情地朗讀首先要讀正確、讀通順;深入體驗作者的思想感情;讀的時候腦海中要呈現出課文描寫的場景;把自己融入故事情境中,或者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把自己的真實感受讀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