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了,親人》教學設計
從目前的課程改革角度來看,在語文學習中,融進了音樂、美育符合學生認知的特點與規律,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西風頌》這首帶著深深離別情懷的樂曲,始終貫穿于整個學習環節,引得離情別感愈發濃郁;多媒體生動地再現了英雄事跡片段,一方面充實了學生的寫作素材,另一方面使學生在動人事跡的感召下,更好地體驗了中朝人民用鮮血凝成的深厚情意,很好地挖掘了文章的內涵,領悟了表達的技巧,語言文字的美。
在進行這節課的教學時,教師要以自身的情感激發學生的情感,要成為學生情感體驗誘導者。教師應用充滿了自信與激勵的個性色彩,將自己放在與學生平等的位置,親切地交談,在民主的氛圍中對學生進行無形的激勵。要讓自己成為首席發言人,引導學生寫作,又要在學生互評互改的基礎上對學生的習作進行得體的評價。語言要充滿了激qing,用深情并茂的敘述,極具鼓動的技巧,把在場的每個人都帶入了情景之中。
總之,這設計,從學生的角度出發,給學生充分的活動、想象空間,使學生出色地完成了學習任務。學生自主合作,探索充分,學習方法新。為在語文課上如何實現語言訓練與情感體驗的有機結合作出了積極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