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語交際·習作四》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讓學生從看到的、聽到的或者是親身經歷過的令人感動、使人難忘的事情中受到啟發和教育,圍繞“感動”這個話題,訴說故事,暢談想法,感動心靈。
2、培養學生積極參與,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的習慣,做到表達時有條理、有感情;在聽他人說話時要認真,有耐心。
3、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準備】
公益廣告片段《媽媽洗腳》;劉翔在雅典奧運會上奪冠視頻;音樂《丹頂鶴的故事》……
【課前談話】
播放《燭光里的媽媽》音樂,使學生具有初步的情感體驗。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激qing導趣
1、默讀本次口語交際的內容,然后想一想本次口語交際的內容及要求是什么?
2、播放電視廣告:
配音:每天晚上,年輕的媽媽打好熱騰騰的水,給年邁的老奶奶洗腳。她日復一日不變的行為,溫暖了奶奶蒼老的心靈。她不知道,無意中,她教會了自己的孩子──感恩。人間自有真情在!那窄窄的樓道,那不太穩健的腳步,還有那激蕩起來的水花,更加表現出人間的真情!關愛天下所有的母親!這的確是一個讓人感動的好廣告!
問:看了這則公益廣告,你有什么感受?
像電視廣告中這樣的令人感動的一幕幕還有許多許多。
3、我們的生活中不僅有感人的故事,還有許多令人感動的場面和觸動心靈音樂。
⑴ 播放劉翔在雅典奧運會上奪冠時的視頻,再來重溫一下那激動人心的一幕。
同學們,當我們再回到二年前的希臘雅典,重溫那激動人心的一刻,你感動嗎?為什么?
⑵ 配樂引出《丹頂鶴的故事》:
有一個女孩,她從小就愛養丹頂鶴,可是有一天,她為了救那只受傷的丹頂鶴,卻滑進了沼澤地,就再也沒有上來。(音樂響起)
聽了這個故事和音樂,你有什么感受?
當我們被這一幕幕感動著,我們的心靈也得到了一次次洗禮。
二、小組交流,初步交際
1、想一想曾經看到、聽到或親身經歷過的事情中,哪些深深地觸動過你的心靈,令自己特別感動,難以忘記。從這些事情中選出一件最使你感動的事情,認真回顧事情的經過,要把事情的經過想清楚、想具體,然后再想一想應該怎樣講述,才會打動別人。
2、請同學們來說說這些故事:
先在組內互相講一講,一個人講的時候其余的同學做聽眾和“校園電視臺小記者”。從是否把感動的事件說清楚、具體,讓人受到感動;語言是否準確通順、表達時口齒清楚,聲音洪亮等方面進行交流。
播放課件出示本次口語交際要求。(說的要求和聽的要求)
三、全班交流,深入交際
組織全班學生進行交流,以小組為單位,選派代表到臺前來講,每位同學講述之后,“校園電視臺小記者”可以進行采訪,聽眾可結合聽的內容提出自己的想法自由與其進行交流。
四、自由交流,全面交際
1、組織小組進行“感動你我他”故事評選活動,根據是否把事情說清楚、具體,讓人受到感動;語言是否準確通順、表達時口齒清楚,聲音洪亮等作為評選條件,評選出最讓人感動的小故事。各組選派講的最感人的同學上臺前來“答記者問”。其他組的記者可以進行現場采訪。
2、開展活動。在音樂中結束。
五、小結
我們身邊時時在發生著許多令人感動的事,它讓我們感到人世間最美好的是真善美的情感,愿感動常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