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陽岡》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景陽岡》一文改編自中國四大古典名著《水滸傳》第23回。課文記敘了武松趁著酒性上了景陽岡,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經(jīng)過。贊揚了武松豪爽倔強、沉著機智和英勇無畏的性格。
教材可分為“喝酒”、“上岡”、“打虎”、“下岡”四部分。
縱觀全文,有如下特點:
1、全文篇幅較長,適合學生進行快速默讀訓練,這也是本單元的訓練重點。
2、本文生字和難讀字較多,在自學課文時,應該指導學生多花時間練讀。
3、課文中出現(xiàn)了許多學生日常閱讀中較少出現(xiàn)的文言詞匯,很多字詞的古今意義相差較大,在理解上造成了一定的困難。只有在扎實理解這些詞匯的基礎上,才能順利地理解課文。所以在處理教材時,應該把對文言詞匯的理解作為第一課時的學習重點之一。
4、教材在具體描寫人物時,突出了武松的語言和動作。特別是描寫“打虎”一章時突出了武松的動作描寫,而在“喝酒”一章中則強調(diào)了人物的對話。分析武松與店家的對話,主要圍繞“喝酒”與“老虎”展開:前一部分突出了武松的豪爽倔強,后一部分反應了武松的英勇無畏。在第一課時的閱讀指導中,應緊緊抓人物的對話,指導學生通過讀懂人物語言來概括分析人物個性品質(zhì),這也是第一課時的另一訓練重點。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學會15個生字,理解19個詞語的意思;注意部分文言詞匯在課文中的意思;會根據(jù)提示給課文分段,并用簡潔的詞語概括段意。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快速默讀課文的訓練,抓住人物的對話來體會武松鮮明的個性特征。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激發(fā)學生學習英雄、研讀名著的熱情。
【教學重點】
1、快速默讀課文,在理解文言詞匯的基礎上,理清課文段落。
2、通過個性化的朗讀體驗,抓住人物語言描寫,感悟武松個性特征。
【教學難點】抓住人物語言描寫,感受武松個性品質(zhì)。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一課心得】
閱讀教學是座大廈,對教材的處理是大廈框架決定著教學方向,教學語言是水泥和石灰起粘合作用,教學機智是大廈的裝飾決定大廈的特色,而教師的個性能給大廈帶來生命與活力!
讓我們努力使老教材煥發(fā)出新生氣,使學生學得更加輕松開心!
在尊重學生個性發(fā)展的同時,首先要使自己的個性得以張揚,并通過教材傳達給學生!
讓我們帶著學生在課堂上一起快樂成長,個性飛揚!
【教學過程】
一、音樂激趣,談話導入
1、課間休息時播放flash音樂《好漢歌》,師生同唱一首歌。大家了解剛才唱的那首歌嗎?
(《水滸傳》主題曲《好漢歌》)
2、課前談話:
在一百零八將中,你心目中的英雄好漢是誰?請說說你的理由。
(隨機出示武松打虎的形象圖片。)
3、導入教材:
為了永久地紀念這位為民除害的大俠,人們還將武松打虎的事跡編入教材,使得英雄的故事流傳至今,武松的形象人人景仰!今天讓老師和同學們一起走近英雄,學習英雄,打倒學習道路上的攔路虎,大家有沒有信心?(出示課題,齊讀)
二、課前熱身、了解名著
1、《景陽岡》一文的原作者為誰?(施耐庵)
2、此人代表作是什么?(《水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