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陽岡》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3、請允許施老師代表老祖宗──元末明初最偉大的作家、中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水滸傳》的作者施耐庵同志謝謝大家那么多年了還記得他老人家!
三、檢查自學,鞏固字詞
1、字正腔圓:要求讀準以下生字新詞(課件顯示)
篩、掄、迸、酥、景陽岡、晌午、踉踉蹌蹌、枉送、嚇唬、恥笑、咆哮、霹靂、脊梁。
2、博古通今:
快速默讀,自學準備,要求聯系上下文讀懂以下詞語的意思。
篩:斟。篩酒,斟酒,倒酒。
印信:印章。
客官:舊時店家對顧客的尊稱。 如何:“為什么”的意思。
但凡:凡是,只要。 榜文:官府的告示。
官司:官府。
說說你自己還讀懂了哪些文言詞匯。
四、再次感知,理清層次
長話短說:
1、快速準備:
先用自己的哈說說課文主要內容,再用“誰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的句式說說,最后用四個字概括課文主要內容?(武松打虎)
2、除了打虎,課文還記敘了什么?(喝酒)
3、快速默讀課文,四人小組合作找出具體描寫武松喝酒與打虎的段落。
4、匯報交流:這篇教材可以將課文分割成幾部分?(四部分)
5、快速默讀課文,嘗試用最精練的文字,分別為剩下的兩段文字命名。(上岡、下岡)
實話實說:
1、讀了課文,請簡要說說武松是怎樣一個人。(指名交流)
2、過渡:讓我們通過對課文的學習來豐滿武松在我們腦海中的形象!
五、三讀教材,默讀訓練
1、明確任務:
這節課我們主要來學習課文第一大段,請同學們快速默讀課文1~4小節,思考:可以通過抓住人物的什么描寫來讀懂課文。(語言)
2、自讀課文,思考:
武松與店家的對話主要圍繞哪兩件事物?(喝酒與老虎)
他們對此的態度有何不同?(少喝與暢飲 上岡與留宿)
六、細品語言,了解人物
1、學生默讀準備后,學生與老師一起 創設情境,對話表演“喝酒”部分(1~3自然段)。
師:俺是武松,山東省清河縣人,為了尋找失散多年的哥哥武大郎,風塵仆仆,千里迢迢來到陽谷縣,離縣城還遠,可是人卻是又饑又渴。正在這個時候,望見前面景陽岡下有一家酒店,門前飄著一面旗,上頭寫著五個字:
生:(略)
師:主人家,快拿酒來吃。
生:(略)
師:啊呀,這酒真有氣力!主人家,有飽肚的拿些來吃!
生:(略)
師:好的切二三斤來。
生:(略)
師:好酒!
生:(略)
師:店家,怎么回事?怎么沒酒了?服務態度真差。ㄇ米溃
生:(略)
師:酒也要,肉也再切些來。
生(略)
師:這可奇了怪了,我行走江湖,從來沒聽說過開著酒店不賣酒的,是何道理?
生:(略)
師:俺們家家里窮,從小讀的書不多,你給我解釋一下,什么叫“三碗不過岡”?
生:(略)
師:呵可,你說的有點道理,但是我已以連干三碗,為什么還不醉呢?
生:(略)
2、通過武松與店家關于“喝酒”那段對話(1-3自然段),你讀出了武松怎樣的個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