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教學設計
1.師:“誰來說說,你從課文的哪些詞句中體會到了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生:這時候大霧漫天,江上連面對面都看不清。)
師:“這場大霧,諸葛亮和魯肅都看到了。請大家體會體會,魯肅看到這場大霧會是一種怎樣的心情?”
生:“魯肅會感到很害怕。那么大的霧,船要是誤進了曹軍的水寨怎么辦?”
生:“魯肅會大吃一驚:前兩天還是好好的,怎么現在會有這樣大的霧?”)
師:“那么,諸葛亮看到這場大霧又會是一種怎樣的心情呢?”
生:諸葛亮會暗自高興。這場大霧,我在三天之前就已料到。
(指導讀句子)
2.師:“但是,光讀這句話,就能看出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嗎?不能!為什么?因為這場大霧也許是湊巧碰上的呢?所以,我們得再往前面讀一讀,聯系上文看從哪一句話可以看出諸葛亮早在三天之前就已算準了這場大霧。”
生:第一天,不見諸葛亮有什么動靜;第二天,仍然不見諸葛亮有什么動靜;直到第三天四更時候,諸葛亮秘密地把魯肅請到船里。
(引導學生反復誦讀此句,要讀出諸葛亮的胸有成竹、從容不迫。)
師:“不過,我覺得這個句子寫得太啰嗦!前兩天不是沒動靜嘛,沒動靜有什么可寫的?完全可以寫成這樣嘛:第三天四更時候,諸葛亮秘密地把魯肅請到船里。這樣寫既清楚又簡練,多好!改不改?為什么?”
(組織學生討論。)
3.師:“只有這樣寫,我們才能真正體會到諸葛亮的胸有成竹。大家看,這就是神機妙算的諸葛亮!”
(引導學生反復誦讀周瑜的一聲嘆息:“諸葛亮神機妙算,我真不如他!”)
四、回讀課文,類化研究體驗
師: “剛才,我們通過抓住前后句子之間的聯系,真正體會到了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同學們,用聯系上下文的方法來研究問題,這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讀書能力。請大家用這種方法,再次研究‘霧中借箭’這部分內容,看看你還能從哪些句子的聯系中讀懂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學生研讀,教師巡視。讀后組織交流。
1.以“識人心”為例,感悟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師:“誰來說說,你從哪兩個句子的聯系中讀懂了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生:①諸葛亮笑著說:“霧這樣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我們只管飲酒取樂,天亮了就回去。”②曹操在營寨里聽到鼓聲和吶喊聲,就下令說:“江上霧很大,敵人忽然來攻,我們看不清虛實,不要輕易出動。只叫弓弩手朝他們射箭,不讓他們近前。”
師:“老師覺得諸葛亮的話并沒有說完。‘霧這樣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這是話中有話、話后有話呀!你能把諸葛亮沒說出來的話寫出來嗎?”(學生練筆,寫后組織全班交流。)
學生交流例示:
霧這樣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一定會叫弓弩手朝我們射箭;
霧這樣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一定會叫弓弩手朝我們射箭,箭一定會像下雨一樣;
霧這樣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一定會叫弓弩手朝我們射箭,這10萬枝箭我是借定了。
師:你們真是諸葛亮的知音啊!既然如此,那課文為什么把這些話寫出來呢?”
(引導學生體會語言的含蓄,留有回味的余地。)
師:理解“虛實”,諸葛亮他們的內部實際情況怎樣?
2.以“懂地利”為例,感悟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師:(1)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過來,船頭朝東,船尾朝西,仍舊擂鼓吶喊,逼近曹軍水寨去受箭。(2)曹操知道上了當,可是這邊的船順風順水,已經飛一樣地放回20多里,追也來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