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陽岡》教學實錄
新課標的提出實現了幾個轉向。一是改變了過去單一的書本學習,正在向大語文學習轉向;二是改變了分段,歸納段意,分析句段間聯系,概括中心思想等過于細化的閱讀教學,向整體把握和感悟轉向;三是改變了過多的內容理解、分析,向語言的積累和運用轉向;四是改變了閱讀知識的注入,向掌握閱讀方法和提高閱讀能力轉向。并且鼓勵學生在大量的閱讀實踐中,獨立思考,學會讀書。強調老師發揮創造性,靈活多樣的教學。新大綱在遵循語文學習規律,引導正確的閱讀方向,向培養高素質、適應現代信息社會人才的方向跨進了一大步。
《景陽岡》是人教版小語第十冊的一篇獨立閱讀課文。全文按事情發展順序記敘了武松打虎經過,表現了豪放、勇武、機敏的英雄性格。因此學習目標確定為能進行簡單復述和體會人物性格特點這樣兩項。
就文章內容本身來說,學生是很容易接受的,畢竟武松打虎的故事早已家喻戶曉。但如果像過去那樣,通過一遍遍的讀和繁瑣的提問回答來進行教學,必然使學生產生閱讀厭煩情緒。為了進一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我采用了“為武松寫簡歷找工作”的形式,讓它貫穿整個教學過程,把讀書變成學生自主的行為,自讀自悟,并在其中結合寫的訓練,從而更好的感知文章內容和人物特點。
為了使“寫推薦書”這一形式更容易讓學生接受,課前我設計了五分鐘的口語交際活動:“保安公司和保險公司招聘會”。要求四名同學分別扮演用人單位和求職者,簡要介紹自己的特長、事跡等,并且適時滲透“求職簡歷”概念。
一、切題導入,把握結構
師:都讀過課文了吧?
今天咱們學一篇很有意思的課文,你肯定喜歡。
看我寫課題:景陽崗。
生:“崗”寫錯了。
師:沒錯呀,那你幫我改改吧。
(學生上臺修改“岡”)
師:這兩個字有什么區別?
生:一個是山岡,一個是崗位。
師:你很會用自己的方法來記憶,這是用組詞的方法來區分,我還有個辦法也能很容易區分開它們,信不信?
師:你看我畫:這個像什么?(山岡)這個像什么?(崗樓)
這回你能記住嗎?有時候畫圖也比較容易幫助記憶。學習就是這樣,用你喜歡的方法去記就很容易記住它。
師:剛才不小心寫錯了,這回聽好,可不會再說錯了,注意聽我說:題目既然叫景陽岡,那么這是一篇寫山水風光的文章。
生:錯了。
師:怎么又錯了?
生:這好像是寫事的文章。
師:寫了什么事呢?
生:武松喝酒、打虎的事
師:是在一個地方嗎?
生:還有上岡、下岡。
(適時板書:喝酒──上岡──打虎──下岡。)
師:你能把我這板書連起來說一下嗎?這就是文章的──主要內容,它始終圍繞景陽岡這個地名來寫,所以用一個地名作題目,明白了嗎?
師:認識武松嗎?
生:他是古典小說《水滸傳》里的人物,很勇猛。
師:除了武松,那里面還介紹了一百零七位英雄好漢替天行道、除暴安良的事跡,每一位英雄好漢都有自己的特點,還有不同的綽號,比如鼓上蚤、小李廣、黑旋風、花和尚等等,武松有綽號嗎?
生:行者。
師:如果有時間你還可以到山東梁山去旅游,親眼看看當年的聚義廳。
師:還說武松,知道他來景陽岡前后的事嗎?小時候他和哥哥相依為命,后來外出學藝回來找哥哥,結果途經景陽岡遇到了老虎,后來呢?他就到陽谷縣作了縣衙的捕頭,相當于現在的刑警隊長。知道他是怎么當上捕頭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