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金錢的魔力
③您說得很對,先生,您說得很對。您請稍等一會兒──我送您出去,先生。好吧──再見,先生,再見。
這是本文的結尾,當“我”離店時老板說的話。老板要表達的意思其實很簡單,“您說得對,我送您,再見”。但由于此時站在老板面前的是位百萬富翁,見錢眼開的老板已語無倫次,極盡奉承之能事,反反復復,啰啰唆唆,透過這言語,不難看出老板那副奴才相。同時,這一結尾與文章開頭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開頭,“我”遭遇的是那般冷落;結尾, “我”受到的是這般熱情,為什么會發生這樣大的變化,自然會引起讀者的深思。
(2)對詞語的理解。
蹩腳:質量不好;本領不強。
通融:變通辦法,給人方便。
刻薄:(待人、說話)冷酷無情,過分的苛求。
武斷:只憑主觀判斷。
熔巖:從火山或地面的裂縫中噴出來或溢出來的高溫巖漿,冷卻后凝固成巖石。
窘況:非常困難又無法擺脫的境況。
興致勃勃:興趣強烈的樣子。
闊佬:年紀較大的有錢的人。
攆跑:驅逐;趕走。
雅致:(服飾、器物、房屋等)美觀而不落俗套。
公爵: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一等。
考究:這里是講究、精美的意思。
妙不可言:美妙得不能用語言形容。
十全十美:各方面都非常完美,毫無缺陷。
晚禮服:在晚會時穿的服裝。
便裝:便服,休閑服裝。
親王:皇帝或國王的親屬中被封王的人。
二、教學目標
1.認識4個生字。讀讀記記“魔力、通融、刻薄、武斷、熔巖、窘況、闊佬、攆跑、雅致、考究、妙不可言、十全十美”等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托德和老板的性格特點,學習作者描寫人物的方法。
3.激發學生閱讀外國名著的興趣。
三、教學建議
1.本文是本組的最后一篇課文,教學時,要注意承前和小結。教學本文前,先組織學生交流:通過學習本組的幾篇課文,自己結識了哪些人物,作家的哪些描寫給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交流的基礎上順勢轉入閱讀本文。本文的教學仍可按照“學生自學、師生討論”兩個環節來組織。本文人物形象,學生容易把握,討論的重點可放在描寫方法的體會上。最后,小結本組課文的學習情況。
2.體會作家描寫人物的方法,這是本文教學的重、難點。教學時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要抓住人物言行的前后變化來體會。如托德,他開始是怎么做、怎么說的,后來呢,他為什么這樣做、這樣說,這樣寫有什么好處。二是要抓住最能反映人物特點的句、段,重點體會。如,“老板望了一眼,吹了一聲輕快的口哨”一段話,先指導學生理解,老板為什么吹了一聲輕快的口哨,他心里可能在想些什么等,了解這段話所表達的基本意思,再引導學生體會寫法,畫出寫老板一系列動作的詞語,讀讀說說“望、吹、鉆、翻、說”這些表示動作的詞反映了什么,你認為這些詞語用得好在哪里。
3.本文要求學生認識4個生字,要重點指導學生讀準“攆”字的字音,特別是讀準聲母“n”。“佬、熔、鈔”,可讓學生用熟字加偏旁或換偏旁的方法識記。文中有許多優美詞、句,要注意幫助學生積累。
四、相關鏈接
馬克·吐溫 (1835—1910),美國作家,本名塞謬爾·朗赫恩·克萊門斯。馬克·吐溫是其筆名。出生于密西西比河畔小城漢尼拔的一個鄉村律師家庭,從小出外拜師學徒。當過排字工人,密西西比河水手、南軍士兵,還經營過木材業、礦業和出版業,但比較成功的工作是當記者和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