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教學設計
2.“白云跳珠亂入船”
(1)你看到了什么樣的畫面呢?
(看到了雨很大)從哪里感受到?(“亂”字)亂字還能讓你感受到什么?(雨急)急到什么程度?亂到什么程度?請看屏幕!
(2)播放“驟雨”的課件
看到這個畫面,你會用哪些詞語來形容這樣的雨啊!(傾盆大雨、狂風驟雨……)詩人在詩中是怎么形容的?(白雨跳珠)你喜歡哪種?
借助課件,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影像,想象“象跳珠樣的雨是什么樣的”,并在反復的讀中對比自己的想法和詩人的表達方式,感受“跳”字中蘊涵著雨大而急以及作者對雨的喜愛之情。”
交流后教師引入資料:蘇軾本人也非常的喜歡這句,直到15年后重游西湖他還念念不忘,特意寫到“還來一醉西湖雨,不見跳珠十五年”可見詩人對這首詩的喜愛。
3. “卷地風來忽吹散”
過渡:黑云翻滾,驟雨狂襲,這時風也不甘示弱,讀一讀,說說你看到了怎樣的風?(突然,風狂)我們還學過帶有“忽”字的詩句嗎?(生:“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忽”字讓你感受到什么?(雪來得快,下得大)還有其他帶有“忽”字的詩句嗎?(“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忽”字中感受汪倫踏歌相送的突然及讓李白感受到突如其來的驚喜)……通過勾連學過的詩文,引導學生體味“忽”字之妙,再聯系本詩,體會出本詩中這場狂風的急,更深一層地感受狂風過后,西湖景色美帶給詩人的享受!
4.“望湖樓下水如天”
“忽”字給李白帶來了驚喜與感動,也給蘇軾帶來驚喜了嗎?(因為蘇軾看到了“望湖樓下水如天”的美妙情景,齊讀這一句)
(播放背景音樂《贊西湖》)云散了,風停了,雨止了,這時站在望湖樓上的“你”看到了怎樣的景色?(引導學生通過換位想象,描述雨后西湖碧水如天的景色,感受景美。)
此情此景怎能不讓人陶醉,鐘愛西湖的大詩人蘇軾又一次醉了,這回他是醉在了西湖的景中。(教師在詩題的“醉”字上加上著重號,示意吟誦這句。)
四、回歸整體、誦背全詩
醉于酒,更醉于山水之美,蘇軾禁不住提筆寫下了千古名篇……(生齊誦全詩)
醉于酒,醉于景,我們更醉于詩,大家都來當一回詩人……(生齊誦全詩)
最后讓我們帶著對這場雨的驚嘆,和雨后景色的陶醉,一齊背……(生齊背全詩)
五、拓展雨詩、以讀現景
課前我們背誦了許多描寫雨的優美詩篇,剛才又領略了這場急來驟去的西湖雨,老師這里還收集了幾句也是描寫雨的詩句,想看看嗎?
交流三句描寫急雨狂風的詩
(課件出示,教師讀)
溪云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
——唐 許渾《咸陽城東樓》
風如拔山怒,雨如決河傾。
——宋 陸游 《大風雨中作》
雷聲千嶂落,雨色萬峰來。
——明 李攀龍 《廣陽山道中》
喜歡這些詩句,請你們也和老師一樣放聲讀讀,說說你最欣賞哪一句?結合學生的發現,引導學生把感受從讀中表達出來。
1. “溪云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
2. “風如拔山怒,雨如決河傾。”
3. “雷聲千嶂落,雨色萬峰來。”
六、升華主題、傳承經典
課件出示余秋雨的一段話:
在歐洲,作為古代經典最顯目的標志,是一尊尊名揚天下的雕塑和一座座屹立千百年的建筑。中國詩文是蘊藏在無數中國人心中的雕塑和建筑。而代代相傳的誦讀,便是這些經典綿延不絕的長廊。歐洲經典的長廊安靜肅穆,中國經典的長廊書聲瑯瑯。
(學生齊讀)
教師總結:就象你們剛才一樣,希望同學們今后都能書聲瑯瑯,傳承祖國經典文化,沐浴書聲,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