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氏獻璧》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重點學習第三次獻璧的內容,理解“我并非為失去雙腳悲傷,而是痛心有人把寶玉看成石頭,把堅貞之士當做騙子,這才是我悲傷的原因啊”的含義,懂得忠誠是做人最寶貴的品質。
2、總結全文,拓展延伸,說說和氏璧的故事。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我并非為失去雙腳悲傷,而是痛心有人把寶玉看成石頭,堅貞之士當做騙子,這才是我悲傷的原因呀!”這句話的含義。
2、從課文中受到啟發,忠誠是做人最寶貴的品質。
教具準備課件,有關和氏璧的資料和故事。
教學過程
一、看課件,激趣導入
師:同學們,這一節課,我們來學習一個關于石頭的故事。 [(出示:課件)你覺得這塊石頭跟普通的石頭一樣嗎?為什么?(生:不一樣)師:對,這不是一塊普通的石頭,而是一塊含有珍貴玉石的石頭。我們叫它“璞”。 這塊石頭里蘊含著一個凄美的故事。你們想學習嗎?
二、學習第一部分:
師:下面,請同學們打開書本,自由朗讀讀第一、二自然段,等一下告訴老師你讀懂了什么?(生自由讀書)
師:誰能告訴我,你讀懂了什么?
(生:我知道,卞和第一次向厲王獻璧,結果被砍去了左腳; 第二次向武王獻璧,結果又被砍去了右腳。
師過渡:同學們,卞和兩次獻璧,一次給厲王砍去了左腳,一次給武王砍去右腳,假如你是卞和,你還會去第三次獻璧嗎?卞和又是怎樣做的呢?
三、學習第二部分
1、師:請你用“-”在文中畫出來。提問并幻燈出示句子。(出示第三自然段)
2、認真品味句子
卞和捧著那塊石頭,在楚山腳下一連痛哭了三天三夜,直哭得眼淚流盡,血都流了出來。
(1) 請用“△”標出表示卞和動作的詞語。
師:誰找到?你來。
生答:“捧”
師:真棒。
出示句子:
1、卞和捧著那塊石頭,
2、卞和拿著那塊石頭,
師:現在老師讀一讀這兩個句子。你聽聽哪一句讀得更好。(第一句)下面,我們來比一比這兩個句子,看哪一句好。
師:好在哪里?請大家做做“捧”的動作。從這個動作中,你想到了卞和對這一塊石頭的態度是怎樣的?(生:他認為它是一塊寶石,十分珍惜,把它奉為至寶)
師:那么我們讀的時候應該怎么讀?(把“捧”讀重音,生讀)
師:還有那些動作神態的詞語?(痛哭)
師:痛哭說明卞和哭得怎樣?(哭得十分傷心)還有哪些詞句表現了他傷心到極點的?(生答:從“一連”“ 直”“ 三天三夜”)
師:誰想讀讀這個句子。(指名讀)誰再想讀。你們認為哪一個同學讀得好?師:對,讀這一句話的時候,一定要讀得非常傷心。誰再想讀。(指名讀)齊讀。
過渡:請大家想想 “卞和為什么哭得那么悲傷?”
3、學習第四自然段。
出示:寶玉而題之以石,貞士而名之以誑,此吾所以悲也
a齊讀。理解:誑
師:你能告訴我這一句話是什么意思嗎?不要緊,老師給你一點提示:你可以在課文中找到相應的句子。/這是卞和說的。
(出示第四自然段。)
品重點句子。
卞和回答:“我并非為失去雙腳悲傷,而是痛心有人把寶玉看面石頭,把堅貞之士當做騙子,這才是我悲傷的原因啊!”
a、從“并非”“而是”中你知道卞和痛哭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生回答后,在課件劃出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