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他的尊嚴》教學設計
一、學生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獨立識字能力,他們在預習中就能通過各種方法記憶課文中的生字,并能運用各種方法理解詞義,所以識字教學不作為課文教學的重點。中年級的語文學習以提高學生獨立閱讀課文。感悟課文的能力作為重點,因此,學生在這方面經過訓練,已經有了一定的進步,他們能在自己朗讀課文的基礎上,初步理解課文內容,并能針對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進行研究。
二、教學設想與目標
1.借助學過的識字方法獨立認識本課的17個生字,能熟練連詞認讀,掌握多音字,并能正確書寫課后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從一個不太成功的表演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體會獨臂乞丐由不情愿搬磚到搬磚的復雜心理變化,從而從女主人那兒獲得做人的尊嚴,懂得了自尊,并進行合理的表演和想像發揮。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自讀自悟中體會兩個乞丐的不同,從而感悟到只有依靠勞動才能創造幸福。
三、教學準備
學生排演一個不太成功的小品,cai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1.課題中的“他”指的是誰?
2.誰為了他的尊嚴?(學生邊回答邊隨即板書,婦人――乞丐)
(過渡:課文圍繞著婦人和乞丐發生了什么事,我們來讀讀課文。)
3.自由讀課文,讀準生字,把課文讀通順。邊讀邊想課文圍繞著婦人和乞丐講了什么事。
4.課文中的生字都認識了嗎?誰愿意來讀一讀?(出示生字詞:乞丐、慷慨施舍、橄欖、濡濕、掙錢、西裝革履、鄙夷、怔住)(抓住學生認讀有困難的生字,重點指導。)
5.說一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事?(自己大聲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6.預習中,有不理解的問題嗎?(學生邊提問題,老師邊把問題寫在黑板上,并抓住學生提到的關鍵問題,用課件出示,作為本課的一個切入點。)
7.這么多的問題中,你們想先研究哪一個問題?(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抓住關鍵問題進行探究,其他的問題說不定也會迎刃而解的。)
(二)細讀課文,讀中感悟
1.出示婦人的話:“磚放在屋前和放在屋后都一樣,可搬不搬對乞丐來說就不一樣了。”再讀這句話,課文中主要講了幾個乞丐?是兩個怎樣的乞丐?
2.那個獨臂乞丐開始就情愿搬嗎?后來為什么搬了?請同學們欣賞一個根據課文片段改編的小品,注意演員們的動作、神態、語氣。
(1)觀看表演:由一個學生扮演乞丐,一個扮演婦人。乞丐向婦人乞討,婦人讓他搬磚,一開始乞丐不理解,不情愿,婦人親自搬了一回,乞丐受感化,動手搬磚,獲得酬勞。演乞丐的學生表演表情很生硬,臺詞說得草率,表演不到位。
(2)評價乞丐的表演,集體交流:學生抓住句子體會,獨臂乞丐覺得自己是一個殘疾人,已經非常可憐,婦人卻讓他搬磚,他很生氣很不情愿。所以扮演時要表現乞丐的可憐無助。當婦人要他搬磚時他非常生氣,所以說話時語氣是憤怒的。
(3)誰來讀讀這位乞丐的樣子?體會“慷慨”的意思,并指導“慷慨”兩個字的寫法。
(4)出示句子:“乞丐怔住了,他用異樣的目光看著婦人,尖突的喉結像一枚橄欖上下滑動了兩下。”剛才小演員表演時,誰注意到這個細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