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三打白骨精(一)
在理解的基礎上,按課后練習3的提示,復述“孫悟空三打白骨精”。
教學難點:注意前后內容之間的銜接,根據提示進行復述,按要求縮寫第2自然段。
教具:投影片 課文錄音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一、揭題。
1、了解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西游記》。
2、簡要介紹吳承恩生平。
二、初讀課文,檢查預習情況。
1、自由讀課文,回顧預習時遇到的問題。
2、難點反饋。
難讀的:喝
難寫的:箍、吆
易混淆的:詭計(鬼)
3、通過聯系上下文閱讀的方法理解部分難詞。
挑撥:搬弄是非,引起糾紛。
索性:干脆,表示直截了當。
慈悲:慈善,富有同情心。
詭計多端:害人的計策很多。
4、通過“課題擴展法”說說課文大意:唐僧西天取經途中路遇白骨精,孫悟空三次識破白骨精的變化,打死白骨精的三個化身。
三、脈絡分段。
1、再讀課文,問:“三打”指的是什么?
2、找出課文中“三打”白骨精的各個段落,以每次打白骨精作為一段,這篇課文應分幾段。
3、讓學生讀讀課文,用“||”分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
第二段(第2自然段)
第三段(第3自然段)
第四段(第4、5自然段)
第五段(第6自然段)
四、學習第一段。
1、輕聲自由讀第一段,先想想這段課文告訴我們什么?即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再說說故事發生的原因。(白骨精殘害百姓,孫悟空要為民除害。)
2、“專門”什么意思?你能用“不但……而且……”說說第二句話的意思么?
3、進一步理解“詭計多端”的意思,再以憎恨的語氣讀這一段的第2句話。
4、概括第一段段意:唐僧帶徒弟上西天取經,一天來到一座高山前。山上住著白骨精,殘害百姓,而且詭計多端。
五、作業:抄寫生字詞語。
第2課時
一、研讀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的各個段落。
1、學生輕聲讀課文第二、三、四段,想想為了吃唐僧肉,白骨精變發幾次?每次變成什么?為什么這么變?
2、選擇你最喜歡的一個人物,說說他的性格特征。
3、自讀課文,找出片斷重點理解。
4、交流討論:
(1)分析孫悟空的人物特征。
◆孫悟空用鼻子一嗅,聞到一股妖氣,再用火眼金睛凝視,一下子看出那村姑是一個妖怪。
①過程:嗅——凝視。
②理解怎樣是凝視。
③“一下子”看出悟空本領高強。
指名朗讀,點評。
◆“大膽妖怪”悟空一聲吆喝,舉起金箍棒,劈面便打。啪的一聲,那村姑倒地死去。
理解:①吆喝寫出了氣勢。
②劈面便打是果斷。重點指導朗讀。
◆悟空看得仔細,認出那婆子也是那個妖怪變的。悟空飛步向前,大喝一聲:“妖怪,你又來了,再吃我一棒!”金箍棒當頭劈去,那婆子便應聲倒下。
理解飛步向前的勇猛,大喝一聲的威武。難點:應聲倒下。
◆悟空氣得毛發直豎,大喝道:“不管你千變萬化,妖怪總是妖怪!”說罷掄棒就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