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陽張康橋《望月》課堂實錄
生讀課文15-18自然段
cia出示:小外甥想了一會兒,說:“這是明亮的眼睛,它很喜歡看我們的大地,所以每一次閉上了,又忍不住偷偷睜開,每個月都要圓圓的睜大一次……”
師:這可是小外甥繪聲繪色的說的,水也來繪聲繪色的讀一讀
生讀語氣中有了趣味
師:挺像的,如果表情再調(diào)皮些更有趣味了!
師:你看,這小外甥眼里的月與“我”眼中的月,詩人眼中的月可就大不一樣了,小外甥眼里的月讓我們感覺到什么?
生:特別的有趣。
生:也像一個調(diào)皮的孩子。
師:是呀,就像一個現(xiàn)成的童話故事,不過你好好再讀讀,發(fā)現(xiàn)了沒有,它也像一首詩,一首童話般的兒童詩!(生讀)
師:你看老師不該一個字,只要把這句話重新編排一下,就是一首詩
cia出示:
這是
明亮的眼睛
它很喜歡
看我們的大地
所以
每一次閉上了
又忍不住
偷偷睜開
每個月都要
圓圓的
睜大一次
……
學生在配樂聲中有感情的吟誦這首兒童詩。
師:我們也和小外甥一樣的年齡,一樣的調(diào)皮可愛,一樣的富有幻想,在你的眼里月亮像什么?讓我們也插上幻想的翅膀,可以靜靜的想一想,也可以試著寫一寫?
生:月亮像小嘴,生氣了就抿著不說話,高興了就老是張著嘴笑個不停。
生:月亮像媽媽做的甜餅,小朋友每天都咬上一口
師:吃得也太慢了,一個月才咬完呀!(生笑)
生:月亮像媽媽,每天都要照看著她的孩子,滿天的星星。
師:都辛苦呀,你看,每個月月亮媽媽都累彎了腰,但累著也是高興的,所以呀,我們常常看到媽媽圓圓的笑臉!
生:月亮像調(diào)皮的孩子,一會兒爬上樹梢,一會兒有滾進草叢中不見了。
師:悄悄告訴我月亮在草叢中干什么呢?
生:捉蛐蛐
生:捉迷藏呢!(笑)
…
師:你看,月亮在我們的眼里也和小外甥一樣多趣,多變,而在作家的眼里卻是多姿,多彩,在詩人的眼里又是多情,多愁的,為什么同是天上的一輪明月,一落在人間,落在人的眼睛里,為什么就不一樣呢
生:可能,每個人的心情不一樣,望見的月亮也就不一樣了。
師:是呀,月兒本無情。情在人心間,你有一顆怎樣的心,就有一輪怎樣的月,眼中的月,就是人們心中的月呀!這就是(板書):以心觀物,萬物皆有情。
關于"月"的詩句:
好山好水看不夠,馬蹄催趁月明歸。——岳飛《池州翠微亭》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李白《關山月》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子夜吳歌(三)秋歌》
騮馬新跨白玉鞍,戰(zhàn)罷沙場月色寒。——李白《軍行》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陶潛《歸田園居》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盧綸《塞下曲》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李賀《馬詩》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境未磨。——劉禹錫《望洞庭》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王維《竹里館》
吹燈窗更明,月照一天雪。——袁枚《十二月十五日》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
初月如弓未上弦,分明掛在碧霄邊。——繆氏子《賦新月》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涼月如眉掛柳灣。越中山色鏡中看。——戴叔倫《蘭溪棹歌》
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賈島《題李凝幽居》
釣罷歸來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司空曙《江村即事》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李白《月下獨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