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大江保衛戰
②指名讀、齊讀
(4)“風聲……寫照”提問:你們讀出了什么?(樂觀、與人民心連心)解釋“驚心動魄”并造句;出示課件再現當時的一幕幕動人的情景。
【這一教學環節的設計,突出的特點是發揮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主體作用,把學生的情感體驗和語言文字的訓練有機結合起來,情理交融,達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過渡:戰士們奮不顧身、舍生忘死的偉大的抗洪精神令我們感動,在這場可歌可泣的戰斗中,涌現了許多英雄的事跡,黃曉文就是其中的一個。
b、學習畫面之二:錚錚鐵漢
1、想想課文是通過什么把黃曉文的精神表達出來的?
2、交流:(語言、動作)(這一段話抓住了黃曉文的——語言、動作來表達精神的)
【從總體上、表達的角度上來引導學生體會英雄的精神,與前面的講讀方式有所不同。】
(1)哪位同學來讀一下黃曉文的語言和動作。大家體會到了什么?(爭分奪秒)爭分奪秒為了什么?
(2)真是輕傷不下火線,黃曉文不覺得疼,可我們的心在疼,你能讀出來嗎?指名讀。
小結:是啊,黃曉文只是幾十萬解放軍官兵中的一個典型,在那難忘的幾十個日日夜夜,有多少這樣感人的事啊。他們的英勇事跡可歌可泣,來,我們用一個詞概括他們的形象。(板書:錚錚鐵漢)
3、通過收集資料,同學們還知道其他抗洪英雄的名字嗎?簡單介紹一下他們的事跡,并且把這位英雄的名字寫在黑板上。
【適當開掘了課程的資源,并且符合課堂教學的情境,對學生來說受到了潛移默化的教育。】
過渡:英雄太多太多了,我們要永遠記住這些英雄的名字。抗洪英雄站著是一根佇立的樁,倒下是攔洪的沙袋,無論是久經沙場的將軍,還是剛剛入伍的新兵,他們都像黃曉文一樣,早已將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發出了人在堤在的誓言。子弟兵除了保衛江堤,還要救護遇險的群眾,這方面的感人事跡也是數不勝數。
c、學習畫面之三:勇救群眾
師過渡:大堤終于保住了,戰士們又投入了救護受災群眾的戰斗中去。在這里感人事跡也是數不勝數,又有哪個句子最使你感動?
1、同桌先交流,并談談你感動的原因。(同桌可以先相互讀讀,并交流交流你感動的原因。)
2、集體交流重點句子:
(1)“戰士們的沖鋒舟……以生的希望……”(體會到群眾正在危險中,戰士們迫不及待地進行營救。)
①出示第一句話,請用朗讀匯報你們的學習收獲。哪桌先來讀?
②一句話代表一顆心,讀了這句話,你們能從中體會到一顆怎樣的心?
【重視對學生的朗讀,使他們在讀中感悟,讀中理解。】
③你們體會得很真切,能把你們體會到的“心”融入到朗讀中去嗎?你倆一起來讀一下。
④教師展示畫面(確實如此,同學們你們看,講述畫面。)齊讀
(2)“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軍旗飄揚;哪里有危險,哪里就有軍徽閃爍。看到了紅五星,看到了迷彩服,就向看到了他們的大救星。”(體會到子弟兵急人民所急,把生的希望留給人民,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他們無愧于“軍旗”、“軍徽”,他們不愧是人民子弟兵。)
①文中的這一段話也非常感人,哪組來讀好它。讀讀這句話,你能體會到什么情?
3、指導朗讀最后兩句話。總結:其實,用心讀課文時,讀一句話時,就能體會到一顆心,讀,更能體會到一片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