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約用水》教學案例
片斷(三) 編寫公益廣告,倡導節水
師:今天我們的語文活動課上,還要和公益廣告來一次親密接觸,并且要在這個過程中學習語言,提高表達能力。我們以競賽的方式進行,每題記為10分,看一看哪一組得分最多。
學生主持人:第一輪,朗讀公益廣告,要求讀正確、流利。(出示三則節約用水的公益廣告)
(學生逐組朗讀)
學生主持人:各組朗讀得都較好,各加10分!(記分員記分)
學生主持人:第二論,交流收集的公益廣告用語。
學生甲:一時的快樂,永恒的傷痛——請勿吸煙
學生乙:獻血的你,靈魂如虹;你獻的血,生命涌動。
學生丙:涓滴之水成海洋,顆顆愛心變希望。
學生丁: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
師:一則好的廣告,其語言都是經過精心提煉的。一般具有以下特點:重點突出,個性鮮明,語言得體,生動有趣,有信心,有號召力。下面幾則都是廣告中的精品,請就其中的一則進行分析,說出它的妙處。
主持人:下面進入第三輪,評析公益廣告(出示四幅公益廣告圖片,配有相應的廣告詞)這四則廣告詞都是廣告中的精品,每個方隊負責一則,先小組討論,說說它的妙處。(分小組討論)
……
師:我們這次比賽設立四個獎項(獎給得分最多的方隊),最佳口才獎、最佳創議獎和最踴躍發言獎。下面進行的是頒獎儀式。
評析:學生喜歡活動,喜歡上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他們把收集到的資料在課堂上展示出來,充分享受到成功的喜悅,又能夠達到資源共享的目的。他們在做好了充分準備工作、的基礎上,大膽地展示自己的才華,既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意識和合作精神,又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能力,實現了學生生命的快樂成長。
案例分析:
(一) 成功的方面
1、 以學生為本,開展課堂教學。
《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語文課程的教學一切都要圍繞學生的發展展開,所以學生是當然的“主人”。
本堂課的特色之一就是教師注意發揮學生的主體意識和合作精神。如教學伊始,讓學生匯報調查的結果,認識家庭生活中浪費水的現象,懂得節約用水的必要性。接著,讓學生走向生活,了解節水方法和小竅門并通過研究發明小竅門,從而樹立節水意識。最后要學生編寫節水公益廣告,無形之中培養學生保護水資源的意識。
(二)該“放手”時則“放手”
新課標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本節課目的是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深刻認識節約用水的意義,積極宣傳節約用水的道理,參與節約用水的社會活動。如果只給他們講有哪些浪費水的現象,及浪費程度來教育學生,可能會收效甚微,因此我把內容放手讓學生去做,課前讓學生分組,分課題調查、設計、發明節水小竅門、編寫公益廣告,該“放手”時則“放手”,學生會越放越明白,越放能力越強。通過調查、設計,對浪費水資源的狀況有了充分的認識,明確了節水意義,養成節水習慣。通過發明節水小竅門、編寫公益廣告,培養學生積極宣傳節約用水和參與節約用水的意識和主動性。同時培養了學生搜集、整理信息能力及小組合作能力。課上通過交流實現資源共享。實踐證明:按新課標實施教學,給學生充分的自由,把學生看成學習的主人,處理好收與放的關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