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倫.凱勒》說課稿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只要朝著陽光,便不會看見陰影。有一位偉大的女性正是如此堅強的與命運抗爭。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蘇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第一課《海倫凱勒》。
一、走進文本,潛心研讀——說教材
(一)分析教材
本單元以“有志竟成”為主題,《海倫.凱勒》位于單元之首,對孩子生活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有非常重要的導向作用。這篇人物傳記,介紹了一位與命運抗爭的英雄---海倫凱勒。文章通過對海倫學盲文、學說話這兩件事的詳細描寫,表現了海倫與命運作斗爭的不屈。與此同時文章的字里行間充滿了愛的溫馨,家人以及沙利文老師對海倫的關愛,喚起了海倫對生活的熱愛;從不幸中站起來的海倫又把自己全部的愛傾注在其他殘疾人身上。體現了愛的接力與奉獻的延續,編者有意用這篇文章在對學生進行勵志教育的同時對學生也進行一次愛的教育。
(二)分析學情
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教學應遵循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本課的教學對象是五年級的孩子。
1.五年級的學生對人物故事一類的文章比較有興趣的,但往往也只喜歡知道故事大致情節,而忽略句子詞語的深刻解讀,教師要循循善誘,讓學生細細品讀課文中的含義深刻的句子和經典的詞語。
2. 五年級學生,他們還只是個十來歲的孩子,海倫的生活與他們存在著兩個世界的距離,他們從未體驗過盲、聾、啞的生活的滋味,因此他們沒有可供借鑒的生活經驗和情感儲備來理解海倫的 “不幸”命運和她不屈不撓的“奮斗精神”。
(三)教學目標確定
教學,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面面俱到,樣樣實現。我結合新課程標準的具體要求和本課實際,制定了以下三個目標:
1.學會本課6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能抓住關鍵詞句探究課文。
4.結合語言環境,了解課文中標點符號的用法。
5.憑借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體會海倫不屈不撓的精神及其奉獻精神。
(四)重難點的確定
重點:抓住關鍵詞句探究課文
難點:初步體會海倫.凱勒不屈不撓與命運作抗爭的自強不息的精神。
二、優化組合,營造和諧——說教法、學法
整堂課,我將堅持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古希臘學者普羅塔戈說過:“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點燃的火把。”為了達到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解決疑點,設計了如下教法:
情境教學法——激發感情、引起興趣(使課堂產生吸引學生的巨大魅力,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在創設的特殊情境中,讓學生對海倫·凱勒不屈不撓的奮斗精神產生共鳴,加深理解。)
引導法——逐步引導、逐層深入(突破教學重點)
在學法方面,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特別是閱讀圈畫的習慣。俗話說:只有學會的,沒有教會的?梢,學習的基礎是自主,而學習的關鍵也是自主。教會學生學習已經成為課堂教學的重要任務。具體做法如下:
勾畫圈點法——抓住關鍵詞句,探究文章
自主學習法——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習慣(俗話說:教是為了不教。學生是永遠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加強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不能由教師的分析講解來代替學生的自主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