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祖父的園子說課稿
這一大瓢水落下來,你渾身濕淋淋的,像只落湯雞,此刻你的心里是怎么想的?把你內心的自由快樂讀出來。
我仿佛看到你和祖父的頭發都在滴著水,可你卻看著祖父傻傻地大笑呢,這哪是在干活,分明是拼盡了力氣在玩耍呢!多么可愛的孩子,多么淘氣的亂鬧,讓我們再一起讀讀這一段,和作者一起回味那段自由快樂的時光。
接著,讓學生通過師生接龍來感悟這份難得的自由: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祖父下種,(我就瞎鬧);祖父鏟地,(我就亂勾);祖父澆菜,(我就亂鬧)。帶著學生漫步在祖父的園子里,看到一個可愛、頑皮的“我”。說出只要“我”想怎么樣,就(怎么樣),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完全不必擔心有人責怪。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在祖父的園子里“我”完全是自由快樂的。
板塊三:走進祖父
最后,我提出問題,園子里的一切的是自由的,這個自由是誰給予的?作者的自由快樂僅僅是來自于園子本身嗎?讓學生思考回答。從而讓學生在進一步品悟文本的時候感受到祖父對“我”的愛。根據學生的回答我指出:正是有了祖父的愛,我才真正擁有了這個自由的園子,這片快樂的天地。
板塊四:再進園子
再進園子,我提出問題,學了課文,你還覺得這是一個普通園子嗎?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讓學生真正感受這是愛之園,這是充滿幸福和自由的園子。
板塊五:推薦原著,補充生平,升華主題
讀罷課文,我們真切的感受到,文中所寫的祖父的園子簡直就是充滿快樂和自由的人間樂園,那么,蕭紅的童年生活果真這么幸福嗎?這與作者真正的童年是不相符的。為了讓學生真正走近作者,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圖,在學習完課文內容后,我將出示從《呼蘭河傳》中摘錄的三段話,通過其與文章情節的對比,讓學生來體會作者最想告訴大家的是什么?(蕭紅的童年并不全是快樂的)從而使文章的主題得到升華。
學習完一篇文章并不意味學習的結束,而是另一次深入學習的開始。特別是在新課程大力推崇廣泛閱讀的今天,對于這樣一篇節選文章,我們更應義不容辭地帶領學生閱讀原著。因此,在了解了作者的寫作意圖后,我將重點引領學生去閱讀蕭紅的小說《呼蘭河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