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啟蒙》教學設計
③歌謠:(出示)介紹歌謠:指隨口唱出、沒有音樂伴奏的韻語,如民歌、民謠、童謠等。(生讀,教師糾正“亮堂堂”的讀音。)想象——你仿佛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④童謠:介紹童謠:適合兒童口頭傳頌的歌謠,形式比較簡單,富有童趣。同學們喜歡童謠嗎?說說為什么喜歡?就用你最喜歡的方式來讀。自己試試看! (打節拍,趣味讀童謠) 三、再讀課文,理清思路: 1、解決開頭提出的疑問:你能解決哪個問題?從哪知道的?——引讀14節 2、母親是怎樣啟蒙我的呢?快速瀏覽全文在書上列小標題。 3、交流: ⑴母親是怎樣啟蒙我的?(板書:唱歌謠、講故事、唱童謠、猜謎語) ⑵看看唱歌謠、講故事、唱童謠、猜謎語分別是哪幾節寫的?在文中分段做好標記。 ⑶指導概括主要內容:把小標題連起來,再組織一下語言,就可以概括出課文的主要內容。 四、小結、質疑。這節課,我們通過讀書明白了母親用唱歌謠、講故事、唱童謠、猜謎語的方式啟蒙我的,作者為什么用“月光啟蒙”作為題目呢?我們下節課學習。 五、布置作業。1、熟讀課文,搜集兒歌童謠。2、積累描寫月夜美景的詞句。 綜 合 評 語本課教學層次清晰、環節分明,教學目標明確,教學流程靈活,教學方法多樣,學生學習真實有效,切實提高了第一課時的教學實效。導入巧妙、自然,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中,老師從實際出發,以學生的學習基礎為基點,始終以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幫助者的角色出現。多種學習形式相結合,避免了學習的枯燥、乏味。
鑒定人
鑒定單位 (蓋章) 溧陽市中小學教師培訓中心 審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