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祖父的園子》第二課時教案
教學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精讀課文,重點再現園子帶給我的自然情趣和我跟著祖父在園子里勞動和玩耍的情景,讀中體會我的天真爛漫、無拘無束、自由自在。
3、讀中感悟因為有了祖父對我的愛,才讓我在這園子里自由自在,快樂無限,才讓我擁有了這個難忘的、快樂的、幸福的童年。學習作者自由的、獨具個性的語言,布局謀篇的精巧。
教學重點:在作者質樸、歡愉、反復的語言特色中細細咀嚼,體驗作者童年生活的快樂和自由,感悟祖父給作者那深深的愛和溫暖。
教學理念:崇簡、務本、求實。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品“趣”。
1、上節課,我們初步閱讀了課文,能說說這個園子給你留下了哪些印象嗎?(色彩斑斕、美麗、充滿生機、鳥棲蟲居、童話般的……)
2、老師也把課文讀了好多遍。被這個小女孩的可愛深深吸引了,讀到最后一遍,老師居然想輕輕地在她的小屁股上打一下。你們猜,這是什么原因?
明確:調皮
3、那在這樣一個童話般的園子里,這個調皮的小女孩都跟著祖父都做了些什么呢?(栽花、拔草、種菜、鏟地、嬉戲、澆菜……),你從中又讀出了什么?
4、出示自讀要求:(1)、用你喜歡的方式,放聲朗讀課文;
(2)、找出我和祖父在園子里都做了些什么,畫出相關語句;
(3)、和同桌談談你的感受,并做批注。
二、進入文本,品味“有趣”。
1、學生按要求自讀。
2、匯報交流,相機進行讀書方法的指導。(看到你們好多同學邊讀,臉上邊露出會心的微笑,相信你們一定讀出了自己的樂趣,來,把你的感受跟大家分享)
l 預設小節3:
1、學生匯報過程中,指導學生抓住體現動作的詞來讀,來體悟樂趣。(相機板書:快樂)
2、指導學生抓住“東一腳西一腳”、“踢”等詞體會并讀出我的淘氣和快樂;
小結:是呀,踢出的是泥土和種子,可飛出的卻是快樂!
l 預設小節4:
1、學生匯報過程中,指導學生用邊讀邊想象的方法讀書。
2、你們也像他一樣邊讀邊想象這段話,讀完交流想象到的樂趣。
3、樂趣一:拿著祖父給我的鋤頭;二:動作;三:我鏟過的地的樣子。
l 預設小節12:
1、學生匯報過程中,指導學生采用邊讀邊去體驗作者心情的讀書方法。
2、指導學生讀出我的快樂,尤其是我的動作和“喊”的語句。
小結:是呀,我揚起的不僅是水滴,更是我的無憂無慮
l 預設11小節:
1、學生匯報過程中,指導他們采用邊讀邊聯想的讀書方法讀書。
2、學生再讀,匯報自己讀時聯想到的。
有想到《小貓釣魚》這個故事的,有想到《猴子下山》這個故事的,還有的想到《學棋》這個故事的。
3、是呀,小貓釣魚的故事告訴我們做事不能三心二意,但這里誰又會去在意一個四五歲孩子的三心二意呢,唯一讓你們感受到的是什么?(板書:自由)
4、誰來用你的朗讀表現我的自由?指導學生抓住四個“又”
l 預設14小節:
1、表揚找到的學生:你感受到我這是課文的最后一小節,你能關注到每一個角落,的確,讀書就是不能放過一字一句,值得大家學習。
2、是呀,都玩得累了,都玩得睡著了,瞧,我玩得多盡興呀!
l 預設第十三小節。指導學生感知反復寫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