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月光啟蒙》導學案
主備人:李 娟 審核人: 學習小主人:
本周訓練目標:學會合作 大方展示
學習目標
1.聯系上下文,理解兩個“長”字的不同用法,體會“芳香的音韻”。理解作者用“月光啟蒙”作課題的深刻含義。
2.憑借課文的語言材料,感受濃郁的母子親情,體會作者對母親終身難忘的感激、懷念和敬愛之情。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學習重難點
憑借課文的語言材料,感受濃郁的母子親情,體會作者對母親終身難忘的感激、懷念和敬愛之情。
教學準備 反復閱讀課文,完成預習作業
導學過程
一、課前預習
1.默讀課文思考:母親不識字,為什么卻是我的啟蒙老師?邊讀邊畫并簡單寫一寫自己的閱讀感受。
2.你覺得這是一位什么樣的母親呢?
二、合作探究
◎學習導引 (一)——品讀課文,感悟真情
1.學習歌謠部分。
①讀讀兩首歌謠。書中告訴我們應該怎樣來讀這些歌謠?圈出相關詞語再讀一讀。
②“小院立即飄滿了她那芳香的音韻。”這句話你是怎么理解的,在書中寫出你的感受。
③母親想通過歌謠告訴孩子什么呢?(提示:這兩首歌謠除了都與月亮有關,它們還與什么有關?)
2.學習第五自然段,了解黃河故道
①當時我們的生活過得怎么樣呢?
②媽媽這么勤勞為什么還這么清苦呢?
③“黃河留給家鄉的故道不長五谷,卻長歌謠。”這兒的兩個“長”的意思?
④說說你對“豁然開朗”的理解。我一下子明白了什么?
3.指導學習童謠部分
①放聲讀一讀三首童謠,讀了以后,你的感覺怎么樣?
②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這些有趣的童謠。(如拍手、中間加語氣詞、用方言讀等等)
4.指導學習故事、謎語部分
①母親講了哪些故事?“此時明月……像一尊玉石雕像。”這是一個( )句,我從中感受到了( )。
②分角色朗讀10~13小節。
③這個謎語對我們來講太簡單了,可我那時硬是解不開。母親的謎語讓我得到了什么?
5.感悟母親形象
①讀完全文,你覺得這是一個怎樣的母親?請聯系全文說說。
②有感情地朗讀最后一小節,從字里行間你感受到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感。
◎學習導引 (二)
默讀課文思考:作者為什么用“月光啟蒙”作為課題?然后小組討論。
◎學習導引 (三)
1.作者寫這篇文章時,母親已白發蒼蒼,你能想像一下,作者與母親相見時的場景嗎?
2.讀了這篇文章,你想對你的母親(父親)說些什么嗎?
三、展示交流
1.小組內交流“合作探究”中的疑難問題。
2.集體圍繞“學習引導”的提示互相交流,同一話題有不同觀點可以補充,學會傾聽。
四、達標檢測
1.《補充習題》理解提升類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