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敲課堂實錄
4、老師:一路上會遇到了什么樣的環境?他還對什么沒有“知覺”?請看課文。
學生4~6:對進城,闖進儀仗隊等。
5、“竟然”在這里你理解嗎?表示什么?
學生7:……看出韓愈官大,別人沒想到他會闖進儀仗隊中。
6、你認為是別人沒想到,還有誰沒想到?(自己、差人、韓愈)
7、都沒想到,這樣的事情卻偏偏發學生了,為什么會發學生?學生1:思考非常認真
學生2:太癡迷。老師:文中哪個詞啊?(不知不覺)
8、后來怎么樣了呢?(請一學生讀5、6兩自然段)
9、這兩個自然段告訴我們什么?你能概括嗎?你一次沒有發過言,你來!
板書:沖撞儀仗 請求寬恕(高潮)看來這個事情發展到了高潮了。
(四)故事結局:
1、5、6兩自然段你再讀讀看,你還讀出什么來?
學生1:吃驚。你讀出了“吃驚”。
學生2:賈島很害怕。
學生3:韓愈很學生氣。
學生4:韓愈很有人情味。
學生5:韓愈官大,官做時間長了脾氣也大了。(眾笑)
學生6:賈島是很誠懇的請求韓愈原諒他。
學生7:賈島很誠實。
學生8:很榮幸。老師:對韓愈尊重?哪看出?(“大駕”、“您”)
2、把你們的理解表達出來,行不行?韓愈的話誰來讀?賈島的話?其他學生讀旁白。
3、你猜韓愈會說什么?(學生:你也會作詩?你作了哪些詩?)
4、賈島會怎么說?(一學生答)
5、你們剛才說的意思在第七自然段中能找到答案,讀第七自然段。
6、第七自然段說了什么?
板書:韓愈斟酌 敲字很妙(結局)
7、為什么用“敲”字更好些呢?一起讀,出示:還是用‘敲’字更好些。月夜訪友,即使友人家門沒有閂,也不能莽撞推門,敲門表明你是一個懂得禮貌的人。再說,用‘敲’字更能襯托出月夜的寧靜,讀起來也響亮些。
8、這是我們的讀,韓愈可能怎么說?一學生邊摸胡須邊說。
老師:你為什么“摸胡須”?(古人思考的時候喜歡摸胡須)
9、賈島會說什么?書上沒說,只是說“賈島聽了,連連點頭。”
學生1:感謝,會拍馬屁。
學生2:多謝大人指點迷津。
于是把“推”字改為“敲”字,齊讀。
10、出示《題李凝幽居》,從有了這個事情,就有了一個詞語——“推敲”。后來,出示:后來,人們就把在寫詩和作文時斟酌文字叫做“推敲”。
三、拓展推敲
老師:不僅在寫作的時候需要“推敲”,在讀別人文章的時候也要“推敲”,比如:“拜訪”好還是“訪問”好?“即時”好還是“即興”好等。
后來在韓愈的影響下,后來賈島不做和尚,做了一個小官,并向韓愈學習寫詩,在寫詩上很有成就。由于賈島詩寫得非常好,總是“斟酌”,人們就送他一個雅號:“苦吟詩人”,
其實在寫文章時,善于推敲的何止賈島,宋代的王安石在寫《泊船瓜洲》時也留下了千古佳話……出示《泊船瓜洲》,為什么“綠”字最好呢?
這是今天的作業,大家回去“推敲”。
四、作業
推敲的故事世代相傳了。(看黑板,小結故事的四個階段)今天回家,我們要把這個故事講給家人聽。
板書設計: 9、推敲
拜友不遇 留詩相贈(發學生)
反復吟哦 推敲進城(發展)
沖撞儀仗 請求寬恕(高潮)
韓愈斟酌 敲字很妙(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