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奇松教學設計
2、你們想先解決哪一個問題?(黃山奇松奇在哪里?)
評析:通過舉手表決,充分尊重學生意愿,決定學生最想解決的問題。
3、討論、解決這個問題:
⑴仔細閱讀課文,想想黃山奇松究竟奇在哪里?邊讀邊想,邊在書上做做記號,在頭腦中形成畫面。
⑵學生先個人自己整理,然后在小組內交流。
⑶全班交流,并適當地引讀課文中的某些段落。
評析:此環節,先引導學生個體獨立思考,借助搜集的資料,根據自己對課文的理解,來體會:黃山奇松究竟奇在哪里;然后讓學生在小組里交流。通過學生之間的互相補充、互相探究,對問題就有更深一層的理解;最后在全班進行交流,解決學生在小組里不能解決的問題,促進學生進一步探究問題的興趣和能力。
4、討論解決其他問題。
5、小結:同學們通過一邊讀,一邊想,在頭腦中展現畫面,自己解決了不少問題。這是一種很好的讀書方法。用這種方法讀書,我們可以開展課外閱讀,拓展我們的知識面,提高我們的讀書本領。
評析:此環節,對學生的學習方法進行了歸納、提升,鼓勵學生用好的讀書方法來進行廣泛的課外閱讀,拓展知識面。
五、作業:下節課,我建議同學們在班主任陳老師的組織下,開展一次語文綜合性活動,當一回黃山小導游。要當好小導游,你準備做些什么?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幫助學生理解重點詞語,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想象,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3、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展現黃山奇松的姿態,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審美情趣,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及難點:在讀的過程中幫助學生體會作者是怎樣抓住“奇”來寫黃山松樹的。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課前溝通:有句話說:“坐如鐘,站如松。”你們現在坐得像一面鐘。站起來讓我看看,喲,還真像一棵棵茁壯成長的黃山松呢!
評析:因為是借班上課,教師與學生之間有一定的距離。為了盡可能消除這種陌生感,我設計了與眾不同的師生問好的形式,改變以往一塵不變的“起立、敬禮。”讓學生有一種新鮮感。也可以讓學生從開始上課就感到老師對他們的關心與喜愛。
一、復習導入
(1)我們已經來到被著名旅行家徐霞客稱為“黃山絕勝處”的玉屏樓了展現在眼前有哪三大奇松?教師相機板書:迎客松
陪客松
送客松
(2)它們奇在哪里呢?默讀第二自然段,思考并用橫線劃出三大奇松的句子。
評析:通過第一課時的學習,學生應該知道三大奇松的名稱。現在通過復習引出新知,并且進行學法指導,培養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學習習慣。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欣賞迎客松的奇美
1、課文是怎樣描寫迎客松的奇特?(學生答后出示課件:迎客松的字畫)
2、你從第一句話中看出迎客松奇在哪里?從哪些詞語體現出來?
(1)(相機解釋:郁郁蒼蒼:蒼翠茂盛。)教師指著畫面說:“它的葉子長得怎樣?”(蒼翠茂盛),所以書上用了一個詞語“郁郁蒼蒼”。你平時還看到哪些樹木長得郁郁蒼蒼?(高大的雪松、榕樹、香樟樹……)現在誰能用“郁郁蒼蒼”說句話?例句:夏天,街道兩旁的香樟樹長得郁郁蒼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