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葉如丹》教學設計
有感情的朗讀這一段。
(5)齊讀最后一段,體會什么是真正的成熟,真正的美。(讓學生暢所欲言,發表自己的意見)
師小結:只有經歷了長大、挫折,人才能變得成熟,而成熟的美,才是真正的美。
四、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五、作業
1.選擇你最喜歡的一段熟讀背誦,體會語言的韻味。
2.寫一篇“讀《楓葉如丹》有感”。
板書設計:
楓葉如丹
一自然 天地萬物 人間萬事
二人世 恍然(主旨) 真正的成熟
教學反思:
這篇散文語言簡練,含義深刻,學生由于年齡及閱歷所限不易理解。所以,本堂課,我盡量給學生創造讀的機會,讓學生在自讀自悟的基礎上發現疑難。然后老師根據學生的疑難有的放矢的展開教學。充分體現了學生為主體,老師為主導的新型教學模式。同時對于一些教學中的難點問題,我充分利用小組合作的形式展開教學,讓學生在與同伴的交流中有所感悟,有所提高,加上老師的及時點撥引導,學生自然對文章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在感悟的過程中,我還注重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通過朗讀,加深對文本的感悟,從而積累了語言,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本堂課設計的不足之處:對于朗讀的指導不太到位,個別教學環節,老師的指導過于瑣碎。
教學反思:
在設計這一課時我始終給學生營造一種輕松的學習氛圍,本著讓學生快樂學習的理念進行設計。具體體現在以下幾點: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課一開始我利用學生們自己搜集的樹葉進行談話,給學生創設了一種輕松和諧的課堂氣氛,使學生輕松的進入主題,又可激發學生的興趣,始終以學生為中心,讓他們發表自己的看法。
二、以讀代講,讀中感悟。
《楓葉如丹》一課是一篇散文,這種體裁學生接觸的較少,理解起來有困難。針對這一特點我在教學中采用的多種方式的閱讀,通過初讀——感知——精讀——感悟,讓學生自己去領悟。這樣給學生一種自由的空間自讀、自談、自悟,在其中及時給學生以評價,使學生有了一種成功的喜悅感,從而樂學。只有他們樂學、愿學我們的教學才能達到一種良好的效果。這也是本課的成功所在,學生的回答相當的精彩,從中確實有所感悟。最后,又配上優美的音樂,在讀書聲中結束本節課的教學。
整節課下來學生不僅對自然界的規律有所感悟,又隨著作者的闡述對人生有了一種全新的認識,從而擺正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在我所創設的環境下輕松愉快的學到了知識,又增強了閱讀的能力,一舉兩得。